2025年外研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外研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外研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外研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外研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南宋時,紹興“正月幾望,為燈市,傍十數(shù)郡及海外商賈皆集,玉帛、珠犀、名香、珍藥、組繡、髹藤之器,山積云委,眩耀人目”。這反映了南宋A.海外貿易比較發(fā)達B.紹興商業(yè)發(fā)展繁榮C.政府重視商業(yè)發(fā)展D.傳統(tǒng)節(jié)日受到重視2、近年來,一些發(fā)達國家制定勞工移民政策時規(guī)定,準許外國人入境工作,但在攜帶家屬條件上,不同的工種待遇不同。低技能移徙工人通常不得攜帶家屬,有技能的移徙者則有較大的可能獲準攜帶家屬入境。這反映A.西方國家重視外來勞工移民的制度建設B.跨國公司壟斷了全球勞動力市場C.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勞動力素質的提高D.發(fā)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3、羅馬法的監(jiān)護制度十分發(fā)達,羅馬法將保護未成年人及其他社會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種義務,一種社會公職,強調國家和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責任。這直接體現(xiàn)了羅馬法的A.法律至上B.人文精神C.自由公正D.人民主權4、南朝著名畫師張僧繇在安樂寺為梁武帝畫龍,梁武帝發(fā)現(xiàn)其所畫四條龍都沒有眼睛,遂問其原因。張僧繇回答說∶“點睛即飛去。”大家不信,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兩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笛鳴,點睛之龍真的飛走了。該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古代繪畫A.渴望俗世認可B.意在借物抒情C.追求娛樂教化D.注重寫意傳神5、柳宗元在《封建論》中寫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羅,四周于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為朝勤會同,離為守臣扦(捍)城。”材料反映出西周實行分封制旨在A.獎賞開國功臣B.拱衛(wèi)王室統(tǒng)治C.防止外族入侵D.團結同姓諸侯6、東漢末,選官多操縱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嚴重干擾了人才選拔。自曹操開始,嘗試新的選人方法,曹丕頒行九品中正制,將評議權收歸中央。據(jù)此可知,當時選官制度調整表明()A.人才選拔趨向公平B.封建統(tǒng)治基礎不斷擴大C.中央集權有所加強D.社會局勢決定選官制度7、出席這次會議的“除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位代表外,還有共產國際代表,由于法租界巡鋪突然搜查會場,會議的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進行的?!辈牧现兴f的會議A.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形成B.開始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C.總結了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D.使得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8、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天下歸一,咸陽躍升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咸陽橫跨渭水南北兩岸,北岸以咸陽宮為中心,仿造了六國宮殿145座,每座宮殿都有復道和咸陽宮相連,眾星拱月,鱗次櫛比。秦始皇如此設計北岸宮殿的意圖是A.君臨天下,思想控制B.天下共主,盡享極樂C.天下歸一,皇權至上D.彰顯財富,發(fā)展商業(yè)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9、開始:1069年,________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10、隋朝大運河以長安為中心,溝通了中國南方和北方。()11、元朝滅亡。

(1)原因:社會貧富差距導致階級矛盾日益嚴重。

(2)概況:14世紀中葉,農民起義相繼在中原和南方爆發(fā),不久________滅亡。

(3)結果: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內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漸與漢族相融合。12、宋朝是中國古代商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高峰;面對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xiàn)。

貨幣需求量劇增:________朝,開始出現(xiàn)紙幣。元朝商業(yè)發(fā)展的原因:元朝在全國范圍內將________作為主幣發(fā)行,加上________帶來的穩(wěn)定局面和交通系統(tǒng)的發(fā)展都推動了商業(yè)的發(fā)展13、宋朝是中國古代________發(fā)展的一個高峰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4、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胡惟庸意圖謀反。A.正確B.錯誤15、分封制的對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A.正確B.錯誤16、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運動學習西學、反封建是一脈相承的。A.正確B.錯誤17、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xiàn)了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A.正確B.錯誤18、古代希臘民主政治是一種直接民主;特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小國寡民城邦制度是它形成的重要因素。A.正確B.錯誤19、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它將社會主義理論變?yōu)楝F(xiàn)實,革命以后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14分)20、“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遍喿x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們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稱為民主制;是因為權力不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而是由全體人民掌握?!薄霸诮鉀Q私人爭端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薄叭魏稳?,只要他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絕對不會因為貧窮而在政治上湮沒無聞?!?/p>

——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的片段材料二《十二銅表法》保留了許多原始的陳規(guī)陋習;如同態(tài)復仇,巫術懲罰,對債務人的殘酷處置,禁止平民與貴族的通婚,等等。

——引自《西方文化史》材料三以下兩則法律條文摘自《民法大全》

“婦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因而她們不能擔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職責,或提出訴訟,或為他人擔保,或擔任律師?!?/p>

“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p>

材料四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fā)展初期所需要的現(xiàn)成法律形式;是現(xiàn)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shù)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現(xiàn)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

——引自《歷史必修Ⅰ政治文明歷程》(岳麓版)(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征?這些特征在雅典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歸納出羅馬法的缺陷。

(3)閱讀材料四,指出羅馬法對近代歐洲國家法制建設的影響。21、新航路的開辟對全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1)依據(jù)所學知識;在地圖中簡要繪制哥倫布和達伽馬的航行路線,并分析新航路得以開辟的客觀條件有哪些?

材料二歷史學者艾弗瑞克羅斯比的《哥倫布大交換》說:哥倫布大交換是一場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生物;農作物、人種(包括黑奴)文化、傳染病甚至思想觀念的突發(fā)性交流。它是人類歷史上的跨越種族的一件重要事件。

(2)結合所學史實,多角度論證材料二中作者的觀點。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4題,共8分)22、【中共中央駐地的變化】材料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直至新中國的成立,中共中央駐地曾不斷遷移。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直至新中國的成立,中共中央駐地曾不斷遷移。

近代以來,中共中央駐地發(fā)生了多次變化,從材料中選取一個有關中共中央駐地變化的信息,自擬論題,并對所擬論題進行分析。(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成文。)——據(jù)林錄《中共中央駐地變化情況》,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949年至今;新中國外交分別經歷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為黨和國家領導集體核心的五個時期。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經濟發(fā)展是貫穿于其始終的兩條主線。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和演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二者的互動。在二者的作用下,新中國外交在不同時期表現(xiàn)為不同的形式。

——郎帥《新中國外交:安全與發(fā)展的互動》根據(jù)材料,圍繞“新中國外交”自擬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jù),論證充分,表達清晰。)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宗教改革思想在法國早已有所傳播。在馬丁?路德發(fā)動宗教改革之前,法國的一些人文主義者和宗教改革家就已萌發(fā)“回到圣經上去”的共同愿望。1508年,勒費弗爾?德?埃塔普爾發(fā)表了一篇呼吁書,提出閱讀《圣經》原文,勒費弗爾認為,羅馬教廷指定的拉丁文譯本已使《圣經》面目全非,因此需要努力,還《圣經》以本來面目。幾年后,勒費弗爾先后翻譯,出版了《圣經》和《保羅書信》的拉丁文新譯本。在《保羅書信》的注釋中,勒費弗爾提出了因教得救的思想,否認圣餐的實體轉換說。19世紀,法國著名史學家米什萊更是如是寫道:“在路德前6年,可敬的勒費弗爾?德?埃塔普爾已經在巴黎宣講路德主義?!边@一時期,路德的思想已在法國迅速傳播開來。在這一過程中,印刷業(y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國王開始時對新教的寬容態(tài)度也至關重要。起初,法王法蘭西斯一世對宗教改革思想頗感興趣。特別是加爾文思想傳入法國后,因其更好地反映了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發(fā)家致富,在政治上參與執(zhí)政的愿望,故深受法國廣大資產階級的擁護?!幾詤我幻瘛斗▏ㄊ贰犯鶕?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法國宗教改革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論有據(jù),論述充分,邏輯清晰。)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閱讀圖1至圖3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中提煉一條信息并進行合理解讀。(要求:提煉觀點準確、完整;解釋和分析邏輯清晰;僅就一幅圖片提煉觀點不得分。)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1題,共2分)26、導致近代前夜中國經濟相對遲滯的原因是什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B【分析】【詳解】

材料反映的是紹興燈市時,海外商賈云集,玉帛等奢侈品堆積如山的商業(yè)繁榮景象,B正確;材料反映的是紹興燈市的繁榮景象,沒有涉及海外貿易內容,A錯誤;材料未體現(xiàn)政府行為,C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燈市”的繁華景象,但沒有體現(xiàn)人們的重視,D錯誤。2、C【分析】【分析】

【詳解】

材料反映出近年一些國家以是否可以攜帶家屬為條件,控制低技能和高技能勞動力的流入。結合所學可知,當前很多國家限制低技能遷移勞工,而鼓勵重視高技能遷移勞工,這是全球勞動力流動呈現(xiàn)出精英遷移趨勢的表現(xiàn),在此趨勢下,勞動者勢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才能順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人才選拔的需求,故C符合題意;材料只反映了一些發(fā)達國家的勞工移民的規(guī)定,不代表其重視制度建設,故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到跨國公司的情況,且說法不符合史實,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勞工移民政策,未涉及到國際貿易,故排除D。3、B【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理解信息和根據(jù)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并未體現(xiàn)在國家事務中法律的地位至高無上;未強調公民在政治上是自由的;在處理國家事務上是公正的;沒有說明公民有參與國家事務的權利。因此排除ACD三項。材料主要強調對未成年人等弱勢群體的保護,體現(xiàn)了一種人文關懷。因此B項符合題意。

考點: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羅馬人的法律·羅馬法的原則4、D【分析】【詳解】

據(jù)材料“點睛之龍真的飛走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古代繪畫寫意傳神、栩栩如生的特點,故D項正確;“畫龍點睛”的故事并不能說明古代繪畫渴望俗世認可,故A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xiàn)中國古代繪畫借物抒情的特點,故B項錯誤;材料也沒有反映古代繪畫娛樂教化的目的,故C項錯誤。5、B【分析】【詳解】

根據(jù)“四周于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為朝勤會同,離為守臣扦(捍)城”并結合所學可知,分封實行的目的是為了拱衛(wèi)王室統(tǒng)治,B項正確;ACD項在材料中都沒有體現(xiàn),可排除。6、C【分析】【詳解】

根據(jù)“東漢末,選官多操縱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曹丕頒行九品中正制,將評議權收歸中央”可知,曹丕頒行九品中正制,把選拔官員的權力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人才選拔趨向公平,也無法體現(xiàn)封建統(tǒng)治基礎不斷擴大,排除AB項;D項表述太絕對,排除D項。故選C項。7、D【分析】【詳解】

根據(jù)材料中出席會議的人物以及“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進行的”可知,這是中共一大,標志中共誕生,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D正確;1924年國民黨一大標志國共兩黨合作完成,排除A;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排除B;八七會議總結國民革命失敗教訓,排除C。8、C【分析】【詳解】

材料“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以咸陽宮為中心”“眾星拱月,鱗次櫛比”可知,這樣的設計體現(xiàn)出天下一統(tǒng),皇權至上的思想,故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思想控制,排除A項;秦始皇是權力至上的皇帝,而不是所謂的“天下共主”,故B項錯誤;D項是經濟,材料體現(xiàn)的是政治意圖,故排除D項。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9、略

【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窘馕觥克紊褡?0、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煬帝時期開鑿的京杭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所以題干中的以長安為中心應改為以洛陽為中心。【解析】長安改為洛陽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元朝末年,社會貧富差距導致階級矛盾日益嚴重,14世紀中葉,農民起義相繼在中原和南方爆發(fā),不久元朝滅亡。【解析】元朝12、略

【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商品流通規(guī)模的擴大,使得貨幣需求量劇增。北宋錢幣年鑄造量最多時高出唐朝十多倍,并開始出現(xiàn)紙幣—交子。元朝在全國范圍內將紙幣作為主幣發(fā)行,加上大一統(tǒng)帶來的穩(wěn)定局面和交通系統(tǒng)的發(fā)展,都推動了商業(yè)的發(fā)展。所以,①處為宋朝,②處為紙幣,③處為大一統(tǒng)?!窘馕觥克纬垘糯笠唤y(tǒng)13、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高峰,面向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xiàn)?!窘馕觥可唐方洕⑴袛囝}(共6題,共12分)14、B【分析】【分析】

【詳解】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相權威脅到皇權,而胡惟庸意圖謀反只是朱元璋的借口,故錯誤。15、A【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周朝實行分封制,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qū)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wèi)王室,所以該說法正確。16、B【分析】【分析】

【詳解】

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激進派們都主張向西方學習,但其宣傳西學方面各有其特點,并不是完全一脈相承。維新派是把西方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結合起來宣傳維新變法的道理,主張君主立憲;革命派是以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作為革命斗爭的思想武器,學習西方的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新文化運動的激進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矛頭直指正統(tǒng)思想,宣傳資產階級文化。17、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新中國成立后通過三大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xiàn)了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題干表述正確。18、A【分析】【詳解】

希臘的民主是一種直接民主;經濟上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政治上希臘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地理環(huán)境上希臘多山、多島、多優(yōu)良港灣等影響了這種民主政治的形成,故題干正確。19、A【分析】【詳解】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宣告社會主義由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革命以后在俄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故說法正確。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14分)20、略

【分析】【詳解】

(1)根據(jù)材料一“我們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稱為民主制;是因為權力不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而是由全體人民掌握”,可得出,雅典民主制的特征是:人民主權;根據(jù)材料一“在解決私人爭端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可得出,雅典民主制的特征是:法律之上;根據(jù)材料一“任何人,只要他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絕對不會因為貧窮而在政治上湮沒無聞”,可得出,雅典民主制的特征是:輪番而治。結合所學可知,這些特征表現(xiàn)在雅典自治機構的組成上,如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陪審法庭等。

(2)根據(jù)材料二“《十二銅表法》保留了許多原始的陳規(guī)陋習;如同態(tài)復仇,巫術懲罰”,可得出,羅馬法的缺陷是:摻雜“同態(tài)復仇”等原始落后的古老習俗;根據(jù)材料三“婦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可得出,羅馬法的缺陷是:只有男性公民;自由民擁有政治權利,婦女被剝奪政治權利;根據(jù)材料三“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可得出,羅馬法的缺陷是:嚴格限制奴隸和隸農,維護羅馬奴隸主的特權。

(3)根據(jù)材料四“世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shù)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F(xiàn)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可得出,大多數(shù)國家的法律以羅馬法為基礎;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均源于羅馬法?!窘馕觥?1)特征: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法律至上。表現(xiàn):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陪審法庭、眾多規(guī)模不大的行政與軍事機關。

(2)缺陷:摻雜“同態(tài)復仇”等原始落后的古老習俗;只有男性公民;自由民擁有政治權利;婦女被剝奪政治權利;嚴格限制奴隸和隸農,維護羅馬奴隸主的特權。

(3)影響:大多數(shù)國家的法律以羅馬法為基礎;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均源于羅馬法。2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根據(jù)新航路開辟的過程的內容可知;哥倫布往西走到達美洲。達伽馬沿非洲西方海岸向下,穿過好望角到達印度,從而繪制出路線。

條件:結合所學可從西歐生產力的發(fā)展;歐洲造船和航海等技術的進步、地圓說和指南針的使用、葡萄牙和西班牙成為中央集權的國家;對遠洋探險的支持等方面概括。

(2)根據(jù)材料“哥倫布大交換是一場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生物、農作物、人種(包括黑奴)文化、傳染病甚至思想觀念的突發(fā)性交流?!笨傻贸鲎髡咻^為客觀地看待哥倫布的航行??蓮拇龠M特種交流、推動世界市場形成、傳播先進技術和生產方式、引起疾病傳播、給美洲帶去災難等角度進行評價分析?!窘馕觥浚?)哥倫布和達伽馬的航行路線參看地圖的B線;C線。

條件:西歐生產力的發(fā)展;歐洲造船和航海等技術的進步;地圓說和指南針的使用;葡萄牙和西班牙成為中央集權的國家;對遠洋探險的支持。

(2)哥倫布開辟了從歐洲前往美洲的航路,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lián)系的開始,引發(fā)各種生態(tài)上的巨大轉變。原產自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等成為歐亞大陸的重要作物,養(yǎng)活了更多人口;煙草、可可等物種交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殖民地掠奪了大量金銀財富,引發(fā)了歐洲的“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中國與歐洲及其殖民地的“絲銀貿易”推動了全球貿易體系的發(fā)展;成千上萬的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殺、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帶來的疾病而死去;為了避免美洲勞動力的不足,大量非洲黑人被擄掠賣到美洲為奴;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xiàn),客觀上也傳播了西方的思想與文化。五、論述題(共4題,共8分)22、略

【分析】【詳解】

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首先得出根據(jù)信息“1937年1月--1949年3月從延安到西柏坡”得出論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斷發(fā)展推動中共中央駐地的遷移。其次進行分析∶結合所學長征的影響得出土地革命后期,經由戰(zhàn)略轉移,中國共產黨的活動重心從江西轉移到了陜北,在陜北的經營與活動,一方面保留了中國革命的火種,一方面在日本侵華的大局下,呼喚了民眾團結抗日的精神,并最終促成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確立。結合所學中共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貢獻得出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在正面戰(zhàn)場配合國民黨打擊敵人,一方面在抗戰(zhàn)的大后方指揮中樞延安大力的發(fā)動民眾,積極生產,鞏固敵后抗日根據(jù)地,通過積極有效的政權建設,鞏固團結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打擊了國民黨的投降傾向,并通過科學的分析,堅持了持久戰(zhàn),最終迎來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偉大勝利。結合所學解放戰(zhàn)爭的背景得出抗戰(zhàn)勝利后,國內的矛盾逐漸凸顯出來,國民政府一意孤行的推行假和平真內戰(zhàn)的方針,不顧全國人民要求和平建國的迫切愿望,于1946年夏天挑起全面內戰(zhàn),在這一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予以堅決的態(tài)度回擊國民黨的獨裁戰(zhàn)爭策略,經由戰(zhàn)略防御階段后,大力發(fā)動群眾,揭穿國民黨反革命面目,并主動撤離延安,以配合下一階段對敵的反攻,中央遷址西柏坡,一方面配合了解放戰(zhàn)爭進入第二年的戰(zhàn)略步調,一方面為下一階段的戰(zhàn)略反攻定下基調。結合所學三大戰(zhàn)役的結果和七屆二中全會的內容得出在隨后的兩年,伴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不斷緊張,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國民黨主力被基本殲滅的情況下,七屆二中全會宣告著在西柏坡任務的順利完成,并為進京趕考制定了目標和計劃。最后得出結論∶綜上所述,中共中央駐地的每一次變動,都反映著中國共產黨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依據(jù)國內外矛盾的變化進行的調整,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未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做了扎實的鋪墊,并不斷推動中國革命的前進。【解析】信息∶從延安到西柏坡。

論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斷發(fā)展推動中共中央駐地的遷移。

分析∶土地革命后期;經由戰(zhàn)略轉移,中國共產黨的活動重心從江西轉移到了陜北,在陜北的經營與活動,一方面保留了中國革命的火種,一方面在日本侵華的大局下,呼喚了民眾團結抗日的精神,并最終促成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確立。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在正面戰(zhàn)場配合國民黨打擊敵人,一方面在抗戰(zhàn)的大后方指揮中樞延安大力的發(fā)動民眾,積極生產,鞏固敵后抗日根據(jù)地,通過積極有效的政權建設,鞏固團結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打擊了國民黨的投降傾向,并通過科學的分析,堅持了持久戰(zhàn),最終迎來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偉大勝利。

抗戰(zhàn)勝利后;國內的矛盾逐漸凸顯出來,國民政府一意孤行的推行假和平真內戰(zhàn)的方針,不顧全國人民要求和平建國的迫切愿望,于1946年夏天挑起全面內戰(zhàn),在這一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予以堅決的態(tài)度回擊國民黨的獨裁戰(zhàn)爭策略,經由戰(zhàn)略防御階段后,大力發(fā)動群眾,揭穿國民黨反革命面目,并主動撤離延安,以配合下一階段對敵的反攻,中央遷址西柏坡,一方面配合了解放戰(zhàn)爭進入第二年的戰(zhàn)略步調,一方面為下一階段的戰(zhàn)略反攻定下基調。在隨后的兩年,伴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不斷緊張,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國民黨主力被基本殲滅的情況下,七屆二中全會宣告著在西柏坡任務的順利完成,并為進京趕考制定了目標和計劃。

結論∶綜上所述,中共中央駐地的每一次變動,都反映著中國共產黨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依據(jù)國內外矛盾的變化進行的調整,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未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做了扎實的鋪墊,并不斷推動中國革命的前進。23、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要求圍繞“新中國外交”自擬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根據(jù)“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經濟發(fā)展是貫穿于其始終的兩條主線”可知安全與發(fā)展是新中國外交的重要出發(fā)點。結合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的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的全面封鎖、中蘇關系惡化的形勢下中國的外交政策和新時期中國在外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展開論述即可?!窘馕觥渴纠赫擃}:安全與發(fā)展是新中國外交的重要出發(fā)點。

闡述: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面臨鞏固政權的艱巨任務·國際上“冷戰(zhàn)”形勢下美國對中國政治上遏制孤立;經濟上封鎖禁運,軍事上包圍打壓,企圖扼殺新生的人民政權。新中國出于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采取“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會主義陣營一邊。

從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開始;中蘇關系的逐漸惡化給中國國家安全造成惡劣影響,國內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發(fā)展。70年代,中國通過中美雙邊關系的改善贏得了外交上的活動空間,中國的安全形勢有了很大改觀。這一時期,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以及與許多國家建立友好關系,打開了中國外交的新局面。1978年以來,隨著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的潮流,黨和國家也逐漸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了改革開放。在國內外新形勢下,中國堅持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戰(zhàn)略,積極地實行對外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傊?,在不同歷史時期,新中國根據(jù)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進行了外交政策和活動的調整和變化。但安全與發(fā)展始終是新中國外交的重要出發(fā)點。

(說明:若圍繞材料得出其他論題,只要論證充分,表述清晰,皆可酌情賦分)24、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從材料中的宗教改革思想在法國傳播的情況可提煉出論點是法國的國情促進了宗教改革的發(fā)展。關于闡釋可根據(jù)材料“法國的一些人文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