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卷02【1、3單元】_第1頁
第一次月考卷02【1、3單元】_第2頁
第一次月考卷02【1、3單元】_第3頁
第一次月考卷02【1、3單元】_第4頁
第一次月考卷02【1、3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八年級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yīng)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yīng)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測試范圍:第一、三單元(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下冊)。5.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共22分)1.(6分)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人心頭①而出的民謠,便如唐古拉山的萬千清泉,潺潺細流,穿巴蜀、越云貴、lì湖湘、入江南,匯入中華文明的五湖四海。關(guān)于宜興民謠的散文集《心謠》就是一部文明傳承之書。作者由采詩故事講起,溯流而上,娓娓道來。摩挲“民謠”這塊文化瑰寶的每一個細節(jié),它們或幽悄,或嘹亮;或鄉(xiāng)音chún厚,或牧歌②……讓讀者在清新雅致的文字中感受到民謠的魅力、文學的魅力。(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4分)潺潺細流()

lì湖湘()

幽悄()

chún厚()(2)根據(jù)語境選詞填空。(2分)①A.奔涌

B.流淌②A.空靈

B.細潤2.(8分)古詩文默寫。(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蒹葭》)(2),悠悠我心。(《子衿》)(3)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陶淵明《桃花源記》)(4)人們常用唐代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詩句,表達朋友雖然相距遙遠卻如在身邊的感情。(5)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形象地描繪出洞庭湖壯闊氣勢的名句是:,。3.(8分)1950年10月25日,中國志愿軍以光榮的勝利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帷幕。學校開展“對話抗戰(zhàn)老兵銘記精神脊梁”活動,請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題目。(1)請為下面的消息擬一則標題。(2分)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3周年活動25日在朝鮮首部平壤友誼塔舉行。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副委員長姜潤石和中國駐朝鮮大使王亞軍率朝中雙方人員參加活動,深切緬懷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的志愿軍先烈。朝鮮主要報紙當日發(fā)表多篇署名文章,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73周年。(2)你作為小記者來到老兵(孟爺爺)家采訪。請你根據(jù)內(nèi)容,補全對話。(2分)小記者:孟爺爺,我們來看您了,祝您健康長壽!小記者:A?孟爺爺:那是在1948年11月淮海戰(zhàn)役中,我擔任華野10縱29師85團3營9連尖刀排排長,在攻打青龍集金寺廟的地堡群時,我率領(lǐng)一個排殲滅了敵一個營,還繳獲了兩挺重機槍……也因此榮立了一等功。小記者:孟爺爺,參加作戰(zhàn)時,見到敵人您害怕嗎?孟爺爺:B。小記者:孟爺爺,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3)為銘記中國軍人的精神,班級將開展朗誦比賽,請你仿照示例完成填空。(4分)中國軍人中國軍人,你是銳利的長劍,劃破黑暗迎來光明;你書寫著奉獻忠誠,剛毅執(zhí)著鐵的紀律。中國軍人,你是①,②;你③,④。二、閱讀與鑒賞(共48分)(一)詩歌鑒賞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4分)關(guān)雎《詩經(jīng)》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4.(2分)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運用“起興”手法,由雎鳩的“關(guān)關(guān)”和鳴聯(lián)想到男主人公對淑女的愛慕。B.“求之”“友之”“樂之”,真實再現(xiàn)了男子追求淑女到與淑女成婚的全過程。C.“寤寐求之”的“寤”“寐”分別指醒來和睡著,可見男子對淑女的思戀之苦。D.運用“參差”“輾轉(zhuǎn)”“窈窕”等雙聲疊韻詞,使詩歌音韻和諧,極富音樂美。5.(2分)請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做簡要賞析。(二)文言文閱讀(14分)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③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jié)選柳宗元《小石潭記》)【乙】①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②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③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節(jié)選自蘇轍《黃州快哉亭記》)6.(4分)解釋下列句子加點詞語。A.斗折蛇行()

B.子瞻名之曰“快哉”()C.以其境過清()

D.窮耳目之勝()7.(2分)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全石以為底/不以物傷性 B.不可知其源/其勢益張C.出淤泥而不染/隸而從者 D.心樂之/以天下之所順8.(4分)把【甲】【乙】兩文段的畫線句分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4分)柳宗元和蘇轍都是被貶謫后而分別寫出【甲】文和【乙】文,但兩文所表達的情懷不同。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更欣賞哪種情懷呢?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所表達的情懷,談?wù)勀愕目捶ā#ㄈ┈F(xiàn)代文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30年的重量①時至歲末,要我參加的多種社會文化活動突然擁塞在一起,因此我也變得“重要”起來,一位朋友甚至夸張地說,他幾乎能從報紙的新聞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難道真是這樣了?我只感到渾身空蕩蕩、虛飄飄。②實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電話中,生愕愕地插進來一個蒼老的聲音。待對方報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著話筒站起身來!那是我30年前讀中學時的語文老師穆尼先生。他在電話中說,30年前的春節(jié),我曾與同班同學曹齊合作,畫了一張賀年片送給他。那張賀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時遺失,老人說:“你們能不能補畫一張送我,作為我晚年最珍貴的收藏?”老人的聲音,誠懇得有點顫抖。③放下電話,我立即斷定,這將是我繁忙的歲末活動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④我呆坐在書桌前,腦海中出現(xiàn)了60年代初歡樂而清苦的中學生活。那時候,中學教師中很奇異地隱藏著許多出色的學者,記得初中一年級我們自修課的督課老師竟是著名學者鄭逸梅先生,現(xiàn)在說起來簡直有一種奢侈感。到高中換了一所學校,依然學者林立。我的英語老師孫玨先生對英語和中國古典文學的雙重造詣,即便在今天的大學教師中也不多見。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見過世面的人,至少當時我們就在舊書店里見到過他在青年時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學里當個語文教師。記得就在他教我們語文時,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賽中得了大獎,引得外校教師紛紛到我們班來聽課。穆尼老師來勁了,課程內(nèi)容越講越深,而且專挑一些特別難的問題當場向我提問。我?guī)缀跻淮我泊鸩怀鰜?,情景十分尷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師: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約略辨識學問和人格的亮度。我們當時才十四五歲吧,一直傻傻地想著感激這些老師的辦法。憑孩子們的直覺,這些老師當時似乎都受著或多或少的政治牽累,日子過得很不順心。到放寒假,終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學約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課老師家拜年。那時的中學生是買不起賀年片的,只能湊幾張白紙自己繪制,然后成群結(jié)隊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說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師家的,怯生生地敲開門,慌忙捧上土土的賀年片,囁嚅地說上幾句就走。老師不少,走得渾身冒汗。節(jié)日的街道上,一隊匆匆的少年朝拜者。⑥我和曹齊代表全班同學繪制賀年片。曹齊當時就畫得比我好,總該是他畫得多一點,我負責寫字。不管畫什么,寫什么,也超不出10多歲的中學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點稚拙的涂劃,竟深深地鐫刻在一位長者的心扉間,把30年的歲月都刻穿了。⑦今日的曹齊,已是一位知名的書畫家,在一家美術(shù)出版社供職。我曾看到書法選集乃至月歷上印有他的作品,畫廊上也有他的畫展。當他一聽到穆尼老師的要求,和我一樣,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選出一張上好宣紙,恭恭敬敬畫上一幅賀歲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學院。我早已磨好濃濃一硯墨,在畫幅上端滿滿寫上事情的始末,蓋上印章,再送去精細裱裝?,F(xiàn)在,這卷書畫已送到穆尼老師手上。⑧老師,請原諒,我們已經(jīng)忘記了30年前的筆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復(fù)制的純凈,只得用兩雙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給你。在你面前,為你執(zhí)筆,我們頭上一切名號、頭銜全都抖落了,只剩下兩個赤誠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到某種跨越時空的人間至情。⑨憑借著這種至情,我有資格以30年前的中學生的身份對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說:記住,你們或許已在創(chuàng)造著某種永恒。你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會后悔,有一些卻有穿越幾十年的重量。(作者:余秋雨,選自《開花的課桌——當代散文佳作選讀》)10.(3分)請簡要分析“賀年片”在文中的作用。11.(4分)品味語言,回答下面問題。(1)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④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師: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2)結(jié)合語境,說說第⑤段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約略辨識學問和人格的亮度。12.(3分)文章第④⑤⑥段運用了哪種記敘順序?請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表達作用。13.(4分)通讀全文,說說文章為什么取題為《30年的重量》。(12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肆虐數(shù)月的澳大利亞山火,桉樹竟是元兇之一①最近4個月來,創(chuàng)紀錄的大火將澳大利亞從度假勝地燒成了“末日”圖景。首都堪培拉被山火濃煙籠罩,部分政府機構(gòu)被迫關(guān)閉,悉尼的空氣質(zhì)量一度可以與印度新德里比肩。英國《衛(wèi)報》1月6日報道,至少23人在澳大利亞林火中喪生,超過1700座房屋被毀,過火面積超過84000平方公里,這一面積大約相當于70個紐約市。根據(jù)悉尼大學的最新測算,近5億只動物在此次森林大火中受到影響,澳大利亞的代表性動物考拉面臨功能性滅絕的危險。②澳大利亞為什么會燒起這樣一把“曠世奇火”,眼下眾說紛紜,有些觀點將其歸咎為反常的天氣,另一些則直指政府削減消防預(yù)算和在災(zāi)情面前的不作為。③澳大利亞確實是一個“一點就著”的林火之國。嚴格來說,這個國家其實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小國,僅有2500萬人口,分布在7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之稀疏名列世界前茅,而國土的大部分地區(qū)還極度干旱,有的火災(zāi)地點離地表水源百十公里,有限的救火者到了現(xiàn)場除了看一眼,似乎也沒別的事兒可干了。④如果上述原因還可以歸咎為澳大利亞的“天時”和“人和”不作美,澳大利亞的“地利”——當?shù)刂脖坏臓顟B(tài)就隱隱有些“作死”的味道。本次大火之后,有媒體撰文指出:此次火災(zāi)當中,號稱澳大利亞“國樹”的桉樹要負相當一部分的責任,在占澳大利亞國土面積20%的森林中,桉樹的種植面積占了森林總面積的80%左右,而由于桉樹皮富含桉樹油,它們脫落后堆積在樹根處,氣溫達到40攝氏度時就會自燃,極易引發(fā)山林大火。⑤氣候如此干燥,居然還有這樣一種易燃樹種“火上澆油”。桉樹的特性似乎是在“找死”,然而更多研究卻發(fā)現(xiàn),桉樹的易燃也許恰恰是它的生存策略。⑥在大自然中,很多動物都懼怕火。然而,在澳大利亞這個生態(tài)圈中,生物經(jīng)歷數(shù)千萬年的演化,桉樹逐漸進化出“操縱野火”的本領(lǐng),它不僅不怕火,反而對火有著強烈的需求。桉樹一般有著筆直高大的樹干,分枝只生長在樹尖,當山火發(fā)生時,其他植物的分枝和樹葉將遭受山火嚴厲的烘烤,而桉樹高高的樹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苗向上攀爬。此外,桉樹還進化出厚厚的樹皮,能抵擋烈焰的烘烤,而輸送養(yǎng)料的導(dǎo)管位于樹干中心,被嚴嚴實實地包裹著。⑦一般樹木在遭受山火之后很容易失去生命力,而在桉樹的樹皮之下,有一些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芽,喚醒這些芽的條件正是高溫烘烤,而且桉樹種子具有堅硬的外殼,林火之后外殼爆裂,然后生根發(fā)芽,所以在經(jīng)歷林火之后,桉樹可以迅速占據(jù)有利地位。⑧正是由于以上特點,桉樹不僅不怕火,反而“有意”為林火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澳大利亞高溫少雨的夏季,整個桉樹林就猶如一個“汽油桶”,任何閃電、局部高溫都有可能引發(fā)森林大火。當森林經(jīng)歷一場大火之后,其他植物要么徹底死亡,要么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恢復(fù),但是桉樹卻把林火轉(zhuǎn)化為自身優(yōu)勢,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林火,還能利用林火來消滅其他競爭者,這種“自損八百,傷敵一千”的策略,讓桉樹主導(dǎo)了澳大利亞的森林。⑨一種生物竟然能夠操控火災(zāi)為己所用,這不能不說是生物進化中的一個奇跡。看來,物種競爭有時跟人類社會的競爭一樣殘酷:為了戰(zhàn)敗對手,獲得生存空間,生命有時就是這樣無所不用其極的。14.(3分)第①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5.(3分)“澳大利亞高溫少雨的夏季,整個桉樹林就猶如一個‘汽油桶’”中加點詞語“汽油桶”有什么表達效果?16.(3分)為什么說桉樹對火有著強烈的需求?17.(3分)第⑤段畫線句子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四)名著閱讀18.(4分)閱讀名著選段,完成下列小題。詩的源頭是歌謠。上古時候,沒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謠,沒有寫的詩。一個人高興的時候或悲哀的時候,常愿意將自己的心情訴說出來。日常的言語不夠勁兒,便用歌唱;一唱三嘆的叫別人回腸蕩氣。唱嘆再不夠的話,便手也舞起來了,腳也蹈起來了,反正要將勁兒使到了家。碰到節(jié)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樂,唱歌的機會更多。或一唱眾和,或彼此競勝。傳說葛天氏的樂八章,三個人唱,拿著牛尾,踏著腳,似乎就是描寫這種光景的。歌謠越唱越多,雖沒有書,卻存在人的記憶里。有了現(xiàn)成的歌兒,就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隨時揀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悶。(1)以上文段出自所著《經(jīng)典常談》。本文段選自其第四章——。(2分)(2)材料中,原始歌謠有哪些主要用途?(2分)三、作文(共50分)19.閱讀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天地大美,歲月有色,人生多彩,文化繽紛。赤橙黃綠青藍紫,皆可成文。請以“假如有顏色”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請將題目補充完整,文章不少于600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要出現(xiàn)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八年級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yīng)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yīng)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測試范圍:第一、三單元(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下冊)。5.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共22分)1.(6分)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人心頭①而出的民謠,便如唐古拉山的萬千清泉,潺潺細流,穿巴蜀、越云貴、lì湖湘、入江南,匯入中華文明的五湖四海。關(guān)于宜興民謠的散文集《心謠》就是一部文明傳承之書。作者由采詩故事講起,溯流而上,娓娓道來。摩挲“民謠”這塊文化瑰寶的每一個細節(jié),它們或幽悄,或嘹亮;或鄉(xiāng)音chún厚,或牧歌②……讓讀者在清新雅致的文字中感受到民謠的魅力、文學的魅力。(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4分)潺潺細流()

lì湖湘()

幽悄()

chún厚()(2)根據(jù)語境選詞填空。(2分)①A.奔涌

B.流淌②A.空靈

B.細潤【答案】(1)chán歷qiǎo醇(2)①B②A【詳解】(1)考查字音字形。潺潺,chánchán,意思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或是形容水緩緩流動的樣子。歷,lì,經(jīng)歷;經(jīng)過。幽悄,yōuqiǎo,意思是低微,謂幽約微妙。醇厚,chúnhòu,(形)純正濃厚,常形容酒味。(2)考查詞語運用。①奔涌,意思是奔流涌出。解釋奔流涌出。流淌,意思是液體流動。結(jié)合語境“中國人心頭①而出的民謠,便如唐古拉山的萬千清泉,潺潺細流”分析,應(yīng)用“流淌”;故選B。②空靈,形容靈活而無法捉摸。細潤,細膩滑潤。結(jié)合語境“牧歌”分析,應(yīng)用“空靈”來形容其美妙的歌聲;故選A。2.(8分)古詩文默寫。(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蒹葭》)(2),悠悠我心。(《子衿》)(3)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陶淵明《桃花源記》)(4)人們常用唐代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詩句,表達朋友雖然相距遙遠卻如在身邊的感情。(5)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形象地描繪出洞庭湖壯闊氣勢的名句是:,。【答案】在水一方青青子衿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詳解】考查對名篇名句和古詩文的識記理解。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nèi)容;二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答題內(nèi)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中應(yīng)注意“衿、繽、涯、蒸、撼”等字的寫法。3.(8分)1950年10月25日,中國志愿軍以光榮的勝利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帷幕。學校開展“對話抗戰(zhàn)老兵銘記精神脊梁”活動,請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題目。(1)請為下面的消息擬一則標題。(2分)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3周年活動25日在朝鮮首部平壤友誼塔舉行。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副委員長姜潤石和中國駐朝鮮大使王亞軍率朝中雙方人員參加活動,深切緬懷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的志愿軍先烈。朝鮮主要報紙當日發(fā)表多篇署名文章,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73周年。(2)你作為小記者來到老兵(孟爺爺)家采訪。請你根據(jù)內(nèi)容,補全對話。(2分)小記者:孟爺爺,我們來看您了,祝您健康長壽!小記者:A?孟爺爺:那是在1948年11月淮海戰(zhàn)役中,我擔任華野10縱29師85團3營9連尖刀排排長,在攻打青龍集金寺廟的地堡群時,我率領(lǐng)一個排殲滅了敵一個營,還繳獲了兩挺重機槍……也因此榮立了一等功。小記者:孟爺爺,參加作戰(zhàn)時,見到敵人您害怕嗎?孟爺爺:B。小記者:孟爺爺,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3)為銘記中國軍人的精神,班級將開展朗誦比賽,請你仿照示例完成填空。(4分)中國軍人中國軍人,你是銳利的長劍,劃破黑暗迎來光明;你書寫著奉獻忠誠,剛毅執(zhí)著鐵的紀律。中國軍人,你是①,②;你③,④?!敬鸢浮?1)示例: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3周年活動在朝舉行(2)示例:A您能介紹一下您印象最深的一次戰(zhàn)斗嗎B不害怕。志愿軍勇往直前,不怕吃苦,不怕犧牲,這是志愿軍戰(zhàn)士們的傳統(tǒng)。有了這種精神,抗美援朝這場戰(zhàn)役必須贏(3)示例:①共和國的鋼鐵脊梁②承受重壓捍衛(wèi)和平③展現(xiàn)著威武文明④為民族復(fù)興崛起風雨兼程【詳解】(1)考查擬寫新聞標題。解答時,先讀懂新聞內(nèi)容,再抓住關(guān)鍵語句“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3周年活動25日在朝鮮首部平壤友誼塔舉行”進行概括即可。(2)考查補寫句子。A結(jié)合“那是在1948年11月淮海戰(zhàn)役中,我擔任華野10縱29師85團3營9連尖刀排排長,在攻打青龍集金寺廟的地堡群時,我率領(lǐng)一個排殲滅了敵一個營,還繳獲了兩挺重機槍……也因此榮立了一等功”可知,采訪問題應(yīng)是關(guān)于印象最深的戰(zhàn)斗的,故可填寫:您能介紹一下您印象最深的一次戰(zhàn)斗嗎?B結(jié)合“孟爺爺,參加作戰(zhàn)時,見到敵人您害怕嗎”可知,所填內(nèi)容應(yīng)是對該問題的回答,如:不害怕。志愿軍要用生命來保護國家,遇到兇殘的敵人,要和他斗智斗勇,害怕是沒有用的。(3)考查仿寫句子。解答此題,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點。例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表現(xiàn)中國軍人的精神,仿寫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符合語境。示例:中國軍人,你是一面迎風飄揚的戰(zhàn)旗,永不褪色,旗幟鮮明。你書寫著奉獻、忠誠,是人民心中璀璨的明星。二、閱讀與鑒賞(共48分)(一)詩歌鑒賞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4分)關(guān)雎《詩經(jīng)》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4.(2分)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運用“起興”手法,由雎鳩的“關(guān)關(guān)”和鳴聯(lián)想到男主人公對淑女的愛慕。B.“求之”“友之”“樂之”,真實再現(xiàn)了男子追求淑女到與淑女成婚的全過程。C.“寤寐求之”的“寤”“寐”分別指醒來和睡著,可見男子對淑女的思戀之苦。D.運用“參差”“輾轉(zhuǎn)”“窈窕”等雙聲疊韻詞,使詩歌音韻和諧,極富音樂美。5.(2分)請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做簡要賞析。【答案】4.B5.“悠哉悠哉”是心理描寫,寫男子對“淑女”的綿綿情意,思念不絕;“輾轉(zhuǎn)反側(cè)”是動作描寫,突出男子因為思念而徹夜難眠。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男子對“淑女”愛慕卻求而不得的深深思念之情。【解析】4.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B.有誤,“友之”“樂之”是君子追求淑女,對未來美好的想象,并未與淑女結(jié)為夫妻;故選B。5.考查詩歌賞析。“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的意思是: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悠哉悠哉”是心理描寫,突出其綿綿情意,思念不絕;“輾轉(zhuǎn)反側(cè)”是動作描寫,突出其內(nèi)心的不平靜,難以入眠。這兩句生動想象地寫出了求偶不得內(nèi)心煎熬的情態(tài),富有很強的感染力。此外,“悠哉悠哉”運用了反復(fù)的修辭方法,“輾轉(zhuǎn)”既是雙聲詞又是疊韻詞,體現(xiàn)《詩經(jīng)》語言重章疊句、回復(fù)宛轉(zhuǎn)的特點,讀起來富有音韻美和節(jié)奏感。這兩句詩表現(xiàn)男主人公的愛慕、思念等等復(fù)雜的感情,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求偶不得內(nèi)心煎熬的情態(tài),富有很強的感染力。(二)文言文閱讀(14分)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竣購男∏鹞餍邪俣剑趔蛑?,聞水聲,如鳴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③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jié)選柳宗元《小石潭記》)【乙】①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②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渴蛊渲刑谷?,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③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ü?jié)選自蘇轍《黃州快哉亭記》)6.(4分)解釋下列句子加點詞語。A.斗折蛇行()

B.子瞻名之曰“快哉”()C.以其境過清()

D.窮耳目之勝()7.(2分)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全石以為底/不以物傷性 B.不可知其源/其勢益張C.出淤泥而不染/隸而從者 D.心樂之/以天下之所順8.(4分)把【甲】【乙】兩文段的畫線句分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4分)柳宗元和蘇轍都是被貶謫后而分別寫出【甲】文和【乙】文,但兩文所表達的情懷不同。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更欣賞哪種情懷呢?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所表達的情懷,談?wù)勀愕目捶??!敬鸢浮?.像北斗星那樣,名詞活用為狀語取名,命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冷清勝景、美景7.B8.(1)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頭在哪里。(2)假如他的心中坦然舒適,不因為外物的影響而傷害感情,那到什么地方會不快樂呢?9.示例:甲文借景抒懷,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乙文表達蘇轍對張夢得豁達不羈的贊賞,也隱含作者對其兄蘇軾的慰勉之情。我更欣賞乙文作者的豁達情懷,人的一生總有挫折坎坷,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以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窘馕觥?.考查文言實詞。作答時可結(jié)合句意來分析加點字詞的意思。A.句意: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斗:像北斗星那樣,名詞活用為狀語。B.句意:我的哥哥子瞻給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名:取名,命名,名詞活用為動詞。C.句意: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冷清。清:冷清。D.句意:盡享耳目的美景。勝:勝景、美景。7.考查一詞多義。A.介詞,把/連詞,因為;B.兩個“其”都是代詞,它的;C.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連詞,表并列,并且;D.代詞,它/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故選B。8.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時應(yīng)注意如下重點字詞的意思:(1)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差互:交錯不齊。源:源頭。(2)使:假使。其:代詞,他的。坦然:坦然舒適。以:因為。物傷性:外物的影響而傷害感情。適:到。何:什么,在這里指什么地方。非快:不快樂?!皩⒑芜m而非快”是賓語前置句,正確的語序是:將適何而非快。9.考查文章情感主旨及談看法。甲文作品記敘了作者游玩的整個過程,以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全文對小石潭的整體感覺是:憂深冷寂,孤凄悲涼。作者借景抒懷,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乙文這篇記敘文,緊緊圍繞“快哉“二字來作文章,也是就建亭者的用意,來加以發(fā)揮的。前面重在寫亭上所見景物及由此生發(fā)的歷史聯(lián)想,說透“快哉”的涵義;后面重在議論,以推理的筆法證明“快哉的確切無誤;或含蘇轍對張夢得豁達不羈的贊賞,也隱含作者對其兄蘇軾的慰勉之情。談看法:例如,我更欣賞乙文作者的豁達不羈的情懷,盡管遭遇不幸,也能從容處世。只要不頹廢,不消極,時刻醞釀著樂觀,便有了超越平凡的風度,也就能走向美好人生。【點睛】參考譯文:【甲】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珮環(huán)相互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心里十分高興??车怪褡?,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來,露出水面,成為水中的高地,成為水中的小島,成為水中的不平巖石,成為水中的懸崖。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見,一段暗的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我坐在潭邊,四下里竹林和樹木包圍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疽摇块L江出了西陵峽,才進入平地,水勢奔騰浩蕩。南邊與沅水、湘水合流,北邊與漢水匯聚,水勢顯得更加壯闊。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滾滾,如同大海一樣。清河張夢得,被貶官后居住在齊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來觀賞長江的勝景。我的哥哥子瞻給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內(nèi)心不能自得其樂,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憂愁呢?如果他心情開朗,不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而傷害自己的情緒,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整天愉快呢?張夢得不把被貶官而作為憂愁,利用征收錢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釋放自己的身心,這是他心中應(yīng)該有超過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編門,以破瓦罐做窗,都沒有覺得不快樂,更何況在清澈的長江中洗滌,面對著西山的白云,盡享耳目的美景來自求安適呢?如果不是這樣,連綿的峰巒,深陡的溝壑,遼闊的森林,參天的古木,清風拂搖,明月高照,這些都是傷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傷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這是暢快的呢!(三)現(xiàn)代文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30年的重量①時至歲末,要我參加的多種社會文化活動突然擁塞在一起,因此我也變得“重要”起來,一位朋友甚至夸張地說,他幾乎能從報紙的新聞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難道真是這樣了?我只感到渾身空蕩蕩、虛飄飄。②實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電話中,生愕愕地插進來一個蒼老的聲音。待對方報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著話筒站起身來!那是我30年前讀中學時的語文老師穆尼先生。他在電話中說,30年前的春節(jié),我曾與同班同學曹齊合作,畫了一張賀年片送給他。那張賀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時遺失,老人說:“你們能不能補畫一張送我,作為我晚年最珍貴的收藏?”老人的聲音,誠懇得有點顫抖。③放下電話,我立即斷定,這將是我繁忙的歲末活動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④我呆坐在書桌前,腦海中出現(xiàn)了60年代初歡樂而清苦的中學生活。那時候,中學教師中很奇異地隱藏著許多出色的學者,記得初中一年級我們自修課的督課老師竟是著名學者鄭逸梅先生,現(xiàn)在說起來簡直有一種奢侈感。到高中換了一所學校,依然學者林立。我的英語老師孫玨先生對英語和中國古典文學的雙重造詣,即便在今天的大學教師中也不多見。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見過世面的人,至少當時我們就在舊書店里見到過他在青年時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學里當個語文教師。記得就在他教我們語文時,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賽中得了大獎,引得外校教師紛紛到我們班來聽課。穆尼老師來勁了,課程內(nèi)容越講越深,而且專挑一些特別難的問題當場向我提問。我?guī)缀跻淮我泊鸩怀鰜?,情景十分尷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師: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約略辨識學問和人格的亮度。我們當時才十四五歲吧,一直傻傻地想著感激這些老師的辦法。憑孩子們的直覺,這些老師當時似乎都受著或多或少的政治牽累,日子過得很不順心。到放寒假,終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學約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課老師家拜年。那時的中學生是買不起賀年片的,只能湊幾張白紙自己繪制,然后成群結(jié)隊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說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師家的,怯生生地敲開門,慌忙捧上土土的賀年片,囁嚅地說上幾句就走。老師不少,走得渾身冒汗。節(jié)日的街道上,一隊匆匆的少年朝拜者。⑥我和曹齊代表全班同學繪制賀年片。曹齊當時就畫得比我好,總該是他畫得多一點,我負責寫字。不管畫什么,寫什么,也超不出10多歲的中學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點稚拙的涂劃,竟深深地鐫刻在一位長者的心扉間,把30年的歲月都刻穿了。⑦今日的曹齊,已是一位知名的書畫家,在一家美術(shù)出版社供職。我曾看到書法選集乃至月歷上印有他的作品,畫廊上也有他的畫展。當他一聽到穆尼老師的要求,和我一樣,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選出一張上好宣紙,恭恭敬敬畫上一幅賀歲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學院。我早已磨好濃濃一硯墨,在畫幅上端滿滿寫上事情的始末,蓋上印章,再送去精細裱裝。現(xiàn)在,這卷書畫已送到穆尼老師手上。⑧老師,請原諒,我們已經(jīng)忘記了30年前的筆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復(fù)制的純凈,只得用兩雙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給你。在你面前,為你執(zhí)筆,我們頭上一切名號、頭銜全都抖落了,只剩下兩個赤誠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到某種跨越時空的人間至情。⑨憑借著這種至情,我有資格以30年前的中學生的身份對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說:記住,你們或許已在創(chuàng)造著某種永恒。你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會后悔,有一些卻有穿越幾十年的重量。(作者:余秋雨,選自《開花的課桌——當代散文佳作選讀》)10.(3分)請簡要分析“賀年片”在文中的作用。11.(4分)品味語言,回答下面問題。(1)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④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師: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2)結(jié)合語境,說說第⑤段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約略辨識學問和人格的亮度。12.(3分)文章第④⑤⑥段運用了哪種記敘順序?請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表達作用。13.(4分)通讀全文,說說文章為什么取題為《30年的重量》?!敬鸢浮?0.“賀年片”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或:串聯(lián)起全文,成為連接師生情感的紐帶),老師打電話索要“賀年片”,“我”回憶中學時為老師們制作“賀年片”,“我”找曹齊重新繪制“賀年片”,文章的結(jié)構(gòu)完整緊湊?!百R年片”象征著作者和同學們對老師們的敬愛和感激之情,表達了師生間的深厚情誼。11.(1)示例:這段話是“我”的心理描寫。寫出了“我”在面對老師提問時答不出來時的尷尬和困惑,也表達出“我”在成長過程中的思考和領(lǐng)悟,贊美了老師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力和教育的意義。(2)示例:“學問和人格的亮度”在文中指的是老師們的學術(shù)能力和道德品質(zhì)的高度。這些老師雖然受到政治的牽連,但他們在教學中仍然展現(xiàn)出了卓越的學問水平和崇高的人格魅力。通過這些老師,作者感受到他們的智慧和高尚的品質(zhì),從而受到啟發(fā)和教育。12.示例:插敘?;貞浿袑W時同學們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和親近,展現(xiàn)了師生關(guān)系的友好,表現(xiàn)出作者等人對老師們的感激與懷念之情。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增強文章的可讀性。13.示例:標題“30年的重量”,其真正含義是指學生與老師之間跨越30年的時空的人間至情,突出了時間的跨度和老師及學生們對這份情感的珍視。“30年的重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或:用時間與重量相結(jié)合;或:把抽象的感情賦予重量),具有很強的震撼力(感染力、表現(xiàn)力皆可),能夠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窘馕觥?0.考查線索的作用??梢詮膬?nèi)容與結(jié)構(gòu)兩個方面來回答。內(nèi)容上,根據(jù)第②段“你們能不能補畫一張送我,作為我晚年最珍貴的收藏?”,第⑤段“我們當時才十四五歲吧,一直傻傻地想著感激這些老師的辦法”,第⑧段“在你面前,為你執(zhí)筆,我們頭上一切名號、頭銜全都抖落了,只剩下兩個赤誠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到某種跨越時空的人間至情”可知,“賀年片”象征著作者和同學們對老師們的感激之情和對他們的尊敬。即使時隔多年,無論是送“賀年片”的“我們”,還是收“賀年片”的老師,他們都記得曾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雖然這些賀年片只是簡單的手工制作,但它們代表了作者和同學們的心意和祝福,表達了他們對老師們的敬愛和感謝之情;結(jié)構(gòu)上,“賀年片”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全文圍繞“賀年片”寫了老師打電話索要“賀年片”,“我”找曹齊重新繪制“賀年片”等內(nèi)容,“賀年片”成為連接師生情感的紐帶,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且緊湊。11.(1)考查賞析重要語句。根據(jù)“我?guī)缀跻淮我泊鸩怀鰜恚榫笆謱擂?。我在心中抱怨”可知,這是屬于對“我”的心理描寫。一方面,通過對穆尼老師提問,“我”回答不上來場景的回憶,展示了作者在面對學者的提問時的尷尬和困惑,以及明白穆尼老師不愿弄虛作假、保持本真的品質(zhì)的理解和敬佩。(2)考查詞語含義理解。根據(jù)第④段“我的英語老師孫玨先生對英語和中國古典文學的雙重造詣,即便在今天的大學教師中也不多見。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見過世面的人,至少當時我們就在舊書店里見到過他在青年時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穆尼老師: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可知,“學問和人格的亮度”在文中指的是老師們的卓越的學術(shù)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雖然做著中學教師的工作,但學識水準很高,甚至在今天的大學教師中也不多見;不會因為公開課的原因而投機取巧,堅持自己的原則,做到了真實。12.考查記敘順序。根據(jù)第④⑤段“我呆坐在書桌前,腦海中出現(xiàn)了60年代初歡樂而清苦的中學生活”“我們當時才十四五歲吧”可知,這里是對小時候中學生活的回憶,屬于插敘。通過插敘中學時作者與老師之間的相處,回憶自己帶領(lǐng)同學給老師送“賀年片”的內(nèi)容,表現(xiàn)出當時師生關(guān)系的友好,解釋了為什么時隔多年老師穆尼先生還會向“我”索要“賀年片”,并為下文“我”與曹齊一起重繪“賀年片”做鋪墊,表現(xiàn)出作者等人對老師們的感激與懷念之情,同時使文章內(nèi)容更加豐富,提高文章的閱讀吸引力。13.考查標題的作用。根據(jù)第⑧段“老師,請原諒,我們已經(jīng)忘記了30年前的筆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復(fù)制的純凈,只得用兩雙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給你。在你面前,為你執(zhí)筆,我們頭上一切名號、頭銜全都抖落了,只剩下兩個赤誠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到某種跨越時空的人間至情”可知,標題“30年的重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其真正含義是指“我”與老師之間穿越了30年的赤誠的人間真情?!?0年的重量”用時間與重量相結(jié)合,十分新穎,突出了時間的跨度和對師生情感的珍視,提高文章的閱讀吸引力。(12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肆虐數(shù)月的澳大利亞山火,桉樹竟是元兇之一①最近4個月來,創(chuàng)紀錄的大火將澳大利亞從度假勝地燒成了“末日”圖景。首都堪培拉被山火濃煙籠罩,部分政府機構(gòu)被迫關(guān)閉,悉尼的空氣質(zhì)量一度可以與印度新德里比肩。英國《衛(wèi)報》1月6日報道,至少23人在澳大利亞林火中喪生,超過1700座房屋被毀,過火面積超過84000平方公里,這一面積大約相當于70個紐約市。根據(jù)悉尼大學的最新測算,近5億只動物在此次森林大火中受到影響,澳大利亞的代表性動物考拉面臨功能性滅絕的危險。②澳大利亞為什么會燒起這樣一把“曠世奇火”,眼下眾說紛紜,有些觀點將其歸咎為反常的天氣,另一些則直指政府削減消防預(yù)算和在災(zāi)情面前的不作為。③澳大利亞確實是一個“一點就著”的林火之國。嚴格來說,這個國家其實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小國,僅有2500萬人口,分布在7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之稀疏名列世界前茅,而國土的大部分地區(qū)還極度干旱,有的火災(zāi)地點離地表水源百十公里,有限的救火者到了現(xiàn)場除了看一眼,似乎也沒別的事兒可干了。④如果上述原因還可以歸咎為澳大利亞的“天時”和“人和”不作美,澳大利亞的“地利”——當?shù)刂脖坏臓顟B(tài)就隱隱有些“作死”的味道。本次大火之后,有媒體撰文指出:此次火災(zāi)當中,號稱澳大利亞“國樹”的桉樹要負相當一部分的責任,在占澳大利亞國土面積20%的森林中,桉樹的種植面積占了森林總面積的80%左右,而由于桉樹皮富含桉樹油,它們脫落后堆積在樹根處,氣溫達到40攝氏度時就會自燃,極易引發(fā)山林大火。⑤氣候如此干燥,居然還有這樣一種易燃樹種“火上澆油”。桉樹的特性似乎是在“找死”,然而更多研究卻發(fā)現(xiàn),桉樹的易燃也許恰恰是它的生存策略。⑥在大自然中,很多動物都懼怕火。然而,在澳大利亞這個生態(tài)圈中,生物經(jīng)歷數(shù)千萬年的演化,桉樹逐漸進化出“操縱野火”的本領(lǐng),它不僅不怕火,反而對火有著強烈的需求。桉樹一般有著筆直高大的樹干,分枝只生長在樹尖,當山火發(fā)生時,其他植物的分枝和樹葉將遭受山火嚴厲的烘烤,而桉樹高高的樹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苗向上攀爬。此外,桉樹還進化出厚厚的樹皮,能抵擋烈焰的烘烤,而輸送養(yǎng)料的導(dǎo)管位于樹干中心,被嚴嚴實實地包裹著。⑦一般樹木在遭受山火之后很容易失去生命力,而在桉樹的樹皮之下,有一些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芽,喚醒這些芽的條件正是高溫烘烤,而且桉樹種子具有堅硬的外殼,林火之后外殼爆裂,然后生根發(fā)芽,所以在經(jīng)歷林火之后,桉樹可以迅速占據(jù)有利地位。⑧正是由于以上特點,桉樹不僅不怕火,反而“有意”為林火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澳大利亞高溫少雨的夏季,整個桉樹林就猶如一個“汽油桶”,任何閃電、局部高溫都有可能引發(fā)森林大火。當森林經(jīng)歷一場大火之后,其他植物要么徹底死亡,要么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恢復(fù),但是桉樹卻把林火轉(zhuǎn)化為自身優(yōu)勢,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林火,還能利用林火來消滅其他競爭者,這種“自損八百,傷敵一千”的策略,讓桉樹主導(dǎo)了澳大利亞的森林。⑨一種生物竟然能夠操控火災(zāi)為己所用,這不能不說是生物進化中的一個奇跡??磥?,物種競爭有時跟人類社會的競爭一樣殘酷:為了戰(zhàn)敗對手,獲得生存空間,生命有時就是這樣無所不用其極的。14.(3分)第①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5.(3分)“澳大利亞高溫少雨的夏季,整個桉樹林就猶如一個‘汽油桶’”中加點詞語“汽油桶”有什么表達效果?16.(3分)為什么說桉樹對火有著強烈的需求?17.(3分)第⑤段畫線句子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敬鸢浮?4.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準確地說明了澳大利亞林火的破壞性大的特點。15.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地說明了桉樹易燃的特點,這樣說明通俗易懂。16.利用林火來消滅其他競爭者。17.承上啟下?!窘馕觥?4.考查說明方法及作用?!爸辽?3人在澳大利亞林火中喪生,超過1700座房屋被毀,過火面積超過84000平方公里,這一面積大約相當于70個紐約市”句子使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結(jié)合第①段“創(chuàng)紀錄的大火將澳大利亞從度假勝地燒成了‘末日’圖景”“近5億只動物在此次森林大火中受到影響”句可知,準確地說明了澳大利亞林火的破壞性大的特點。15.考查詞語的表達效果的理解?!罢麄€桉樹林就猶如一個汽油桶”采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結(jié)合第④段“桉樹皮富含桉樹油,它們脫落后堆積在樹根處,氣溫達到40攝氏度時就會自燃,極易引發(fā)山林大火”“桉樹不僅不怕火,反而‘有意為林火提供了有利條件”句可知,生動地說明了桉樹易燃的特點,這樣說明易于讀者理解。16.考查信息的篩選、提煉和概括。結(jié)合第⑧段“當森林經(jīng)歷一場大火之后,其他植物要么徹底死亡,要么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恢復(fù),但是桉樹卻把林火轉(zhuǎn)化為自身優(yōu)勢,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林火,還能利用林火來消滅其他競爭者,這種‘自損八百,傷敵一千’的策略,讓桉樹主導(dǎo)了澳大利亞的森林”句可知看,桉樹對火有著強烈的需求是因為:利用林火來消滅其他競爭者。17.考查句子的作用。“如此”是代詞,指代前文的第③段“國土的大部分地區(qū)還極度干旱,有的火災(zāi)地點離地表水源百十公里”句,由承接上文的作用?!熬尤贿€有這樣一種易燃樹種‘火上澆油’”句指的是下文的“桉樹的特性似乎是在‘找死’,然而更多研究卻發(fā)現(xiàn),桉樹的易燃也許恰恰是它的生存策略”,所以,此句的作用是承上啟下。(四)名著閱讀18.(4分)閱讀名著選段,完成下列小題。詩的源頭是歌謠。上古時候,沒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謠,沒有寫的詩。一個人高興的時候或悲哀的時候,常愿意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