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上冊10月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上冊10月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上冊10月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上冊10月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上冊10月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級十月素質測評物理學科

考試時間:75分鐘,總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

符合題目要求的。

1.關于教材中的四幅插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圖中,在研究雄鷹翅膀扇動方式對飛行的影響時,雄鷹可看作質點

B.乙圖中,“45min”指時刻

C.丙圖中,選擇不同的交通方式由北京去重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都是相等的

D.丁圖中,詩句“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中“云不動”是以船為參考系的

2.曲線運動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運動形式,下面關于曲線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只要受到變力的作用,就會做曲線運動

B.物體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一定會做直線運動

C.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合力方向可能發(fā)生變化,也可能不變

D.若物體在大小不變的合力作用下做曲線運動,則一定是勻變速曲線運動

3.某質點沿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A.前2秒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B.第5秒時物體的加速度為-6m/s2

C.前5秒物體的位移為30mD.5秒末物體返回出發(fā)點

4.如圖所示,兩物塊之間連接一個處于壓縮狀態(tài)的輕彈簧,靜止于水平粗糙木板上?,F(xiàn)將整體自由下落,

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兩物塊()

C.相對木板運動且彼此遠離D.是否相對木板運動由物塊的質量大小關系決定

5.如圖所示,某建筑工人正用鐵夾夾起五塊磚從車上卸下來.已知每塊磚的質量均為m,重力加速度為g,

不計鐵夾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工人對鐵夾的作用力一定始終等于5mg

B.若5塊磚保持靜止,則磚塊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磚塊C受到的摩擦力

C.若5塊磚保持靜止,則磚塊B對磚塊A的摩擦力平行接觸面向上

D.若5塊磚保持靜止,增大成塊之間的彈力,則磚塊間的摩擦力也增大

6.質量為m的物體P置于傾角為4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輕細繩跨過光滑定滑輪分別連接著P與小車,P與

滑輪間的細繩平行于斜面,小車以速率v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與滑輪間的細繩和水平方向成

夾角。2時(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P的速率為vB.P的速率為------

C0S,2

C.繩的拉力大于mgsin4D.繩的拉力等于mgsinq

7.如圖甲是河水中的漩渦,漩渦邊沿水的流速相對中心處的流速較慢,壓強較大,從而形成壓力差,導致

周邊物體易被“吸入”漩渦。如圖乙是某河道0處有個半徑為r的漩渦危險圓區(qū),其與河岸相切于N點。設

河道除漩渦區(qū)外其他區(qū)域水流恒定,水流速度大小恒為%=2.5m/s,河岸上M點為N點的上游,MN兩點

4

距離為一廠。tan37°=0.75,sin74°=0.96,若一小船從河岸的M處要沿直線避開危險圓區(qū)到對岸、小船相對

3

靜水的速度最小值丫2為()

A.1.5m/sB.2.4m/sC.2.8m/sD.3.2m/s

8.如圖甲、乙所示,完全相同的兩個小球,通過細繩與彈簧測力計連在一起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中F是大

半球體的球心,N處是死結,已知CG=^CF,LN與水平地面平行,MN與LN夾角為30。,除小球外其

2

余連接物的質量不計,各接觸處光滑。則甲、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之比為()

A.1:4B.1:2C.l:1D.2:1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

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9.如圖所示,甲、乙兩小球從同一豎直線上距地面高度分別為4h和h的位置做平拋運動。結果落在地面上

A.甲每秒鐘速度的變化比乙的大B.乙的初速度是甲的2倍

C.二者落地前瞬間的速度大小可能不相等D.由題目所給條件可求得O點距拋出點的水平距離

10.傳送帶為搬運系統(tǒng)機械化和自動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圖甲所示,水平傳送帶以2m/s的速度勻速

運動,一工件從傳送帶A端由靜止釋放,經(jīng)過2s后從B端離開。工件在此過程中前0.5s的速度-時間圖像

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工件在B端離開時的速度為2m/sB.工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

C.A、B兩點間的距離為3mD.工件從A點運動到B點的平均速度為lm/s

11.如圖所示,A、B兩物體用兩根輕質細線分別懸掛在天花板上,兩細線與水平方向夾角分別為60。和

45°,A、B間拴接的輕彈簧恰好處于水平狀態(tài),則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懸掛A、B的細線上拉力大小之比為1:近

B.A、B的質量之比為mA:mB=J^:1

C.同時剪斷兩細線的瞬間,A、B的瞬時加速度大小之比為3:V6

D.同時剪斷兩細線的瞬間,A、B的瞬時加速度大小之比為后:3

12.如圖所示,質量相等的兩滑塊M、N用一輕質彈簧連接,在拉力F作用下沿著固定光滑斜面勻速上滑。

某時刻突然撤去拉力F。已知斜面傾角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斜面足夠長。從撤去拉力F時開始到彈

簧第一次恢復原長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塊M的加速度始終大于滑塊N的加速度

B.滑塊N的加速度大小最大值為2gsin0

C.滑塊M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小于滑塊N的平均速度大小

D.滑塊M的速率始終大于滑塊N的速率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20分。

13.某同學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輕彈簧和一瓶礦泉水等器材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先將一彈簧

一端固定在墻上的釘子A上,另一端掛礦泉水瓶,如圖甲所示;然后將兩彈簧一端分別固定在墻上的釘子

A、B上,另一端與連接于結點O,在結點O掛礦泉水瓶,靜止時用智能手機的測角功能分別測出AO、

BO與豎直方向的偏角a、/3,如圖乙所示。改變釘子B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多測幾次。

(1)依據(jù)上述方案并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為畫出力的合成圖,必須的操作是(選填選項前的字

母)。

A.實驗中要使AO、BO長度相同B.要測量彈簧的原長

C.要測量圖甲、乙中彈簧的長度D.實驗中要使結點0的位置始終固定不變

(2)根據(jù)實驗原理及操作,為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作圖時,圖中(選填“丙”或“丁”)是正確

的。

(3)某次實驗中測得乙圖中a=30。,/=45。,保持偏角不變,將OB從乙圖中位置沿順時針緩慢轉到水平

位置,則OA中彈簧的長度將,OB中彈簧的長度將(選填“一直增大”“一直減小”“先減小

后增大”或“先增大后減小”)。

14.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所受合力F的關系。

小車打點計時器

⑴他用小木塊將長木板無滑輪的一端墊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具體操作是:把木板墊高后,小車放在木

板上,在不掛小桶且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情況下,輕推一下小車,若小車拖著紙帶做勻速運動,表明已經(jīng)消

除了摩擦內和其他阻力的影響。正確平衡摩擦力后,改變小車的質量再次實驗,是否需要重新平衡摩擦

力?(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需要B.不需要

(2)實驗時保持小桶及祛碼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其目的是(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小桶及祛碼的總重力

B.保證小車運動的加速度不超過當?shù)刂亓铀俣?/p>

(3)某同學通過實驗得到如圖所示的a-F圖像,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oVp1r1n11234567

d――——―—F

(4)某同學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A、B、C、D、E、F、G是紙帶上7

個連續(xù)的點,AX=XDG-XAD=cm?由此可算出小車的加速度折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

字)。

(5)“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在探究加速度。和小車質量M的關系時,由于沒有能夠始

終滿足Mm(m為沙桶和沙的總質量)的條件,結果得到的。-上圖像應該是下圖中的o

M

四、解答題

15.(9分=3分+3分+3分)泥石流是很嚴重的自然災害,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如圖甲所示?,F(xiàn)將泥

石流運動的過程進行簡化,如圖乙所示,泥石流從A點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勻加速直線下滑,加速度達到

5m/s2,A距斜面底端B的長度為40m,泥石流經(jīng)過B點時沒有速度損失,然后在水平面上做勻減速直線

運動,加速度大小為2m/s2,一輛車停在B點右側40m處的C點,當泥石流到達B點時,車由靜止開始以

8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以求逃生。

(1)求泥石流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

(2)求車行駛過程中,泥石流距離車的最小距離。

(3)車的加速度大小可以調整,為確保安全,車的最小加速度是多大?

16.(9分=3分+3分+3分)如圖所示,建筑工地上某人正在用圖示裝置緩慢拉升質量為mo=2OOkg的重物,在

某一時刻,OA繩與豎直方向夾角。=37。,OA與OB繩恰好垂直。已知此人不存在翻轉可能,故可將他視

為質點。已知人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口=0.5,并視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o求:

(1)此時OA繩的拉力大??;

(2)此時人與地面的摩擦力大??;

(3)此人的質量至少多大。

17.(14分=3分+8分+3分)如圖所示,頂端帶有輕質定滑輪的斜面體放在水平地面上,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

定滑輪一端連接斜面上的木板A,另一端連接小物塊B。初始時木板A剛好不上滑,小物塊B離水平地面

的高度為h0.2m,某時刻小物塊C以初速度v°=10m/s滑上木板A,一段時間后,在小物塊B落地的瞬

間剪斷輕繩。已知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37。,木板A與滑輪間輕繩與斜面平行,木板A足夠長且木

板不會與滑輪相碰,整個運動過程中斜面體始終保持靜止,木板A的質量mA=2kg,小物塊C的質量

mc=lkg,木板A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1=0.5,小物塊C與木板A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2=0.75,最大靜摩

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37。=0.6,

cos37°=0.8,求:

(1)小物塊B的質量HIB;

(2)木板A在斜面上向上運動的最大距離s及運動時間t;

(3)木板A回到初始位置時的速度大小Vo

2024級十月素質測評物理學科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DCBCBCBABCACBDBD

11.BD【詳解】A.將A、B作為一個整體,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則TACOS6(F=TBCOS45。

可知懸掛A、B的細線上拉力大小之比TA:TB=0:1,A錯誤;

B.由于彈簧處于水平狀態(tài),因此A、B兩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力平衡TAsin60=niAg,TBsin45°=mBg,可知

mA:mB=v3:1,B正確;

CD.靜止時彈簧的彈力/=7;cos60o=j-%g=%g,同時剪斷兩細線的瞬間,彈簧的彈力不能突

變,在水平方向上兩物體的加速度分別為%7k平=/=且g,AB水平=/=g,而豎直方向上,加速度

啊3mB

均為g,因此兩物體的加速度分別為%=加+.水平=?!g,&=板+4水平=42g,A、B的瞬

時加速度大小之比巴:aB=y/6:3,C錯誤,D正確。故選BD。

12.BD【詳解】A.沒有撤掉外力時,F(xiàn)=2mgsin0,mgsmO=kx

當突然撤去拉力F,對滑塊M受力分析有mgsin0-kx=mal

此后彈簧第一次恢復原長的過程中,x減小,即滑塊M的加速度由0增大,方向沿斜面向下,則滑塊M

將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對滑塊N受力分析有mgsin0+kx=ma2,

此后彈簧第一次恢復原長的過程中x減小,即滑塊N的加速度由久減小,方向沿斜面向下,則滑塊N將

做加速度減小的減速運動,M的加速度一直小于N的加速度,A錯誤;

B.當突然撤去拉力F瞬間,滑塊N的加速度最大為。2=2gsin。,B正確;

CD.滑塊M和N都向上做減速運動,其中N的加速度一直大于M的加速度,因此N減速更快,速度更

小,因此M的速度一直大于N,則平均速度一直大于N直到彈簧長恢復原長,C錯誤;D正確。故選

BDo

13.BC;丙;一直增大;先減小后增大

【詳解】(1)[1]ABC.實驗中,甲圖用來測量合力,乙圖用來測量兩個分力,根據(jù)胡克定律,力的大小A與

彈簧伸長量成正比,力的大小可用彈簧伸長量來表示,因此必須測量彈簧的伸長量,但AO、BO長度不必

相同,A錯誤,B正確,C正確;

D.實驗中重物重力是定值,所以不必保證O點固定不變,D錯誤。故選BC。

(2)⑵實驗中礦泉水瓶的重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下,所以看需要沿著豎直方向,故丙圖是正確的。

(3)[3北4]對0點受力分析,0點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重力大小方向不變,0A繩中拉力方向不變,根據(jù)平行四

邊形定則易得0A中彈力將一直變大,0B中彈力將先減小后增大,如圖所示。

所以0A中彈簧的長度將一直增大,0B中彈簧的長度將先減小后增大。

14.B,A,平衡摩擦力過大,1.80,5.0,D

【詳解】(1)山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是交流電源,故選A。

(2)⑵實驗過程中,摩擦力只需要平衡一次即可,故不用再次平衡摩擦力,故選B。

⑶⑶保持小桶及祛碼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其目的是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小桶及磋碼的總重

力,故選A。

(4)[4北5]根據(jù)圖像可知,當F=0時有加速度,說明平衡摩擦力過大。

⑸⑹根據(jù)刻度尺讀數(shù)可得Ax=xDG-xAD=3.90cm-2.10cm=1.80cm

⑺根據(jù)題意,由于電源頻率為50Hz,則AD兩點間和DG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3x—=0.06s

Ax

由逐差法Ax可得,小車的加速度為。==5.0m/s2

F

(6)[8]根據(jù)題意,牛頓第二定律有加g=(加+M)a

解得a=上^=工人

m+M]+"_M

~M

可知,a-的斜率為左=*-

M1,7〃

1H------

M

當M?m時Q=mg-—

M

則在M較大(4-較小)時,圖像近似為直線,當不滿足M?m時,隨著」-的增大,斜率k減小,因此圖

MM

像應向下彎曲偏離直線。故選D。

2

15.(l)20m/s;(2)20m;(3)3m/so

【詳解】⑴泥石流到達B時的速度大小也,則有4=2。泥加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力=20m/s

(2)車行駛過程中,泥石流與車速度相等時,距離最小,設速度相等時的時間為3則有VB+4^=。車/

t=2s

根據(jù)位移-時間公式有x泥=vBt+^a/,X車=ga車/,

解得Ax=40+x車—x泥=20m

2

(3)若泥石流與車相遇,WvBt+———tz?=40m

為確保安全A=1600—320(2+a)<0

解得a>3m/s2

即最小加速度為3m/s2o

16.(l)1600N;(2)960N;(3)120kg

【詳解】⑴對O點分析%=%gcos37°

%=1600N

(2)同理耳B=1200N

對人分析/=《Bcos37

戶960N

⑶對人分析N=《Bsin37+mg

/=〃N

m=120kg

此人的質量至少120kgo

2A/5

17,(l)2kg;(2)0.4m,Is;(3)^—m/s

【詳解】⑴初始時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