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學校生活數(shù)學課程教案(一年級上)_第1頁
培智學校生活數(shù)學課程教案(一年級上)_第2頁
培智學校生活數(shù)學課程教案(一年級上)_第3頁
培智學校生活數(shù)學課程教案(一年級上)_第4頁
培智學校生活數(shù)學課程教案(一年級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學期授課計劃

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使用的對象針對中重度智力發(fā)展障礙的學生,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出

發(fā),由淺入深,從低到高,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數(shù)前概念,初步滲透簡單的抽象數(shù)

學思維,重點認識數(shù)字1、2、3、4、5。教材內容符合學生學習興趣,來源于學

生實際生活,注重〃生活化〃教學原則。教法學法中呈現(xiàn)〃做中學〃的教學原則,

綜合畫、圈、連線、涂色、擺、貝腭學操作方式,最大限度地補償弱智學生的數(shù)

學缺陷。

教學目標及重點: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有物體恒存的概念,能指出或說出剛剛感知過的物品。

2能區(qū)分有無、大小,會將物體從大到小按順序排列。

3有5以內量的概念,會唱數(shù)、點數(shù)、書寫0到5的數(shù)字,能比較5以內數(shù)的大

小,掌握5以內的數(shù)序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在生活中滲透時間概念的認識。知道星期幾,初步培養(yǎng)時間概念。

2.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

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A組初步學會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4.學生嘗試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并嘗試在生活中運用。

三、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經歷觀察、操作等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

3.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4.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5.嘗試獨立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班級學生情況分析(分層):

本學期一年級新生8人,為中重度智力發(fā)育遲緩,3個自閉癥傾向,3個唐

氏綜合癥,1個腦癱,1個中度障礙。班級學生整體認知能力較差,語言發(fā)展相

對薄弱,除1位學生以發(fā)展出一些寫字能力,其余學生均需協(xié)助。

A組:具有一定的數(shù)概念,能夠認識10以內數(shù)字,在數(shù)感的建立方面仍需協(xié)助。

T已發(fā)展出一些寫字能力,其他兩位仍需協(xié)助。

B組:已發(fā)展出一些語言表達,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已發(fā)展出一些數(shù)字認識

能力,寫字能力仍需協(xié)助。

C組:主動言語表達能力較差,已發(fā)展出一些認知能力,寫字方面仍需支持。

學生個別化教學目標(學生情況、本學期目標及教學策略):

A組:1.初步建立數(shù)前概念,能理解堆高、找相同、配對、能比較大小、知道有

和沒有。2.數(shù)的認識:會唱數(shù)、點數(shù)5以內物品數(shù)量,能認識數(shù)字0——5,會

書寫0——5。3.數(shù)的抽象建構:能匕檄5以內數(shù)的大小,掌握5以內數(shù)序關系。

B組:1.初步建立數(shù)前概念,能理解堆高、找相同、配對、比較大小、知道有和

沒有。2.5以內數(shù)感建立:會唱數(shù)5以內物品數(shù)量,會點數(shù)5以內物品數(shù)量,能

獨立拿出5以內物品個數(shù)。3.數(shù)的認識:能認識數(shù)字0—5,描寫5以內數(shù)字。

C組:1.初步建立數(shù)前概念,能夠嘗試堆高、找相同、配對、比較大小、知道有

和沒有。2.5以內數(shù)感建立:能獨立唱數(shù)5以內物品數(shù)量,跟著他人能點數(shù)5

以內物品數(shù)量。3.數(shù)的認識:能認識數(shù)字0-5,描寫5以內數(shù)字。

1.適當滲透開放式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教學中,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對A組學生增加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

2.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少教學步子,遵循"小步子,

多循環(huán)〃的教學原則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3.加強直觀教學。

增強操作、觀察、在生活中滲透等教學手段的應用。從每位學生的年齡特點出

發(fā),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每位學生樂于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

通過動手操作、課前提問等方法,讓學生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快樂的氛圍

中學習計算。

4.注重生活化教學。

增加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在幫助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密力關系的基礎之

上,多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與生活,并嘗試運用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生

活問題。

5.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提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在學生思維發(fā)展之內的、有價

值的問題。課堂教學中,多關注BC組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盡可能的做到人

人都能學,人人有所學。

6.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

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

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shù)學學習體驗。

教學進度表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課時備注

行為習慣教育

29.10-9.163

行為習慣教育

39.17-9.233

堆高

49.24-9.303

放假

510.1-10.7

找相同

10.8-3

6

10.14

配對

10.153

7--------10.2

1

大小

10.223

8--------10.2

8

有沒有

10.293

9-…11.0

4

單兀復習

11.053

10--------11.1

1

數(shù)數(shù)

11.123

11--------11.1

8

認識

11.1913

12--------11.2

5

認識

11.2623

13--------12.0

2

認識

12.0333

14…-12.0

9

單元練習

12.103

15--------12.1

6

認識

1612.1743

--------12.2

3

認識

12.2453

17--------12.3

0

12.31-認識03

18

1.06

綜合復習

191.07-1.133

綜合復習

201.14-1.203

認識新朋友

第2周第1課時2012年9月12

1、學生用普通話說自己的姓名。

A:能夠自己說:〃我叫某某某〃。B:嘗試說:〃某某某。〃C:跟著老師

個別化教學說。

分層目標2、記住幾位同伴的姓名。

A:獨立完成:說同學名字。B:能跟著老師說同學名字。C:能指一指。

3、初步培養(yǎng)大膽表現(xiàn)的意識。

教學重點學生用普通話說自己的姓名。

教學難點能夠認識幾位同伴的姓名。

教學準備名字卡片、零食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引起興趣:

1.師生問好。學生說:"下課。"

老師說:“上課J

2.引出主題:我們小朋友等會兒要做一個很好玩的游戲,你

們開不開心?

二、學生嘗試,老師引導。

1、示范介紹自己。

A絹:我叫.……

〃我叫某某某

B:XXX。

C:聽到姓名有所反應。

A組:我叫……。

B:XXX。

C:聽到姓名有所反應。聽到名字的同學起立。

認識同伴:

三、游戲活動,激發(fā)興趣。

A:獨立完成:說同學名字。

、坐在座位上,學生嘗試游戲。

1B:能跟著老師說同學名字。

C:能指一指。

老師說:小朋友,做游戲;找找XX在哪里?

其他學生嘗試說:"XXX在這里。"

2、游戲變式:

組織學生圍成圈。

做游戲:小朋友,做游戲,

老師說:小朋友,做游戲;找找XX在哪里?

找找某某某在哪里?

聽到名字的同學起立。

其他學生嘗試說:"XXX在這里?!?/p>

學習課堂行為習慣:

三、反復游戲,名字鞏固。

在反復游戲過程中,們不但能大膽說出自己的姓名,小眼睛看老師,

也可以記住自己身邊同伴的姓名。小手放放好,

小腳并并攏。

四、交流分享,課堂小結:

1、在今天的游戲中,我們小朋友都很大膽、勇敢地說了自

己叫什么,老師很高興!

2、我要請一位小朋友來說說看,在剛剛玩游戲的時候,你

記住了哪幾個同伴的名字?看看誰的本領最大?

3、看學生表現(xiàn),發(fā)貼紙表示鼓勵。

五、活動延伸:

L課后繼續(xù)讓在游戲中沒有輪到的玩。

2、教師也可以利用這個活動,介紹自己的老師。

能力表示:"0"表示未完成;"1"表示在協(xié)助下完成;"2"表示部分完成;"3"表示較好完成。

認eg

第2周第2課時2012年9月14日

L學生能夠認識自己在學校中的各種位置。

A:教室、餐廳、排隊中的位置;

個別化教學B:認識教室、餐廳的位置。

分層目標C:認識教室座位。

2、在學習過程中鍛煉數(shù)學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教室中的位置。

教學難點認識自己在學校中的各種位置。

教學準備《我是好寶寶》音樂flash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組織課堂,激發(fā)興趣。

1.師生問好。

2.點名。問好

3.播放歌曲,激發(fā)興趣。

《我是好寶寶》:聽到自己的名字,起立。

我是好寶寶,上課小手放放好。喊:〃到?!?/p>

小腳并并攏,小眼睛看老師。

小耳朵聽好話,說話先舉手,

才是好寶寶。

二、組織學生認識教室。

1.組織排隊,帶領學生逛校園。

在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樓層,教室,老師,哥

哥姐姐等。

適當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

2.認識自己班級的教室:

樓層:一樓學生能夠排好隊,說說自己

班級位置:隔壁班級,教室編號等??吹搅耸裁?。

二、組織學生認識餐廳。

1.組軸E隊,帶領學生逛餐廳。

在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餐廳位置。

適當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

2.認識餐廳座位: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的座位。

3.鞏固座位,組織學生到餐廳門口,請學生自行找座位。

4.注意行為習慣教育。

三、組織學生在操場上

1.學生認識自己的排隊位置。

2.游戲活動,請學生在操場上自由活動。

3.組織學生排隊。

四.養(yǎng)成教育,課堂小結。學生能夠認識餐廳的位置,

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表揚鼓勵學生。知道餐廳是吃飯的地方。

五.課堂組織

師生說再見。

學生能夠認識操場,知道是

做早操的地方。

認識物品

第3周第3課時2012年9月17日

1、學生能夠認識自己的物品。

A:杯子、勺子、毛巾、柜子;

個別化教學B:杯子、毛巾、勺子。

分層目標C:杯子、勺子。

2、在學習過程中鍛煉數(shù)學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能夠認識自己的物品。

教學難點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物品。

教學準備零食、杯子、毛巾、音樂flash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組織課堂,激發(fā)興趣。

1.師生問好。

2.點名。師生問好。

3.播放歌曲,習慣教育。

《我是好寶寶》:

我是好寶寶,上課小手放放好。聽音樂,學紀律:

小腳并并攏,小眼睛看老師。小眼睛看老師,

小耳朵聽好話,說話先舉手,小手放放好,

才是好寶寶。小腳并并攏。

二、組織學生認識杯子。

1.請學生喝飲料,學生自行找杯子。

適當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

老師看情況分層指導學生。

用完杯子后能歸位。

三、組織學生認識勺子。

1.請學生吃東西,學生自行找勺子。自己拿杯子,認識自己的杯

適當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子,

老師看情況分層指導學生。A:獨立完成。

用完勺子后能歸位。B:老師或阿姨提醒下完成。

四、組織學生認識毛巾。C:老師或阿姨手把手完成。

1.組織學生洗臉。

適當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

老師看情況分層指導學生。

用完毛巾后能歸位。自己拿勺子,認識自己的勺

五、組織學生認識桌子。子。

1.組織學生找桌子。A:獨立完成。

適當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B:老師或阿姨提醒下完成。

老師看情況分層指導學生。C:老師或阿姨手把手完成。

六.養(yǎng)成教育,課堂小結。

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表揚鼓勵學生。

認識自己的毛巾。

A:獨立完成。

B:老師或阿姨提醒下完成。

C:老師或阿姨手把手完成。

認識自己的桌子。

A:能獨立回座位。

B:老師或阿姨提醒下找座

位。

C:老師或阿姨牽引下找座

位。

課刖學習

第3周第4課時2012年9月19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圖畫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個別化教學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會聽、會說的良好習慣。

分層目標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圖畫的能力。

教學難點初步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師生問好。

點名,播放歌曲,激發(fā)興趣。

《我是好寶寶》:

我是好寶寶,上課小手放放好。

小腳并并攏,小眼睛看老師。問好

小耳朵聽好話,說話先舉手,

才是好寶寶。學習課堂學習習慣。

二、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數(shù)感。

邊講述邊將提到的數(shù)字寫在黑板上:剛才,王老師走到

樓,來到一年級教師??吹接?位小朋友,有5位男的,有

3位女的?,F(xiàn)在,我又發(fā)現(xiàn)我們教室里有2塊黑板,5扇窗

戶,9張桌子,9張凳子,這么多的東西。

請小朋友看數(shù)字,引導學生嘗試說出一些生活中有的簡

單數(shù)字。如:〃我家有幾口人?!?我前面有幾個小朋友J等。學生傾聽并根據(jù)老師提到的

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數(shù)學就在我門的身邊,它無處不在。只數(shù)字觀察事物。

有好好學習,我們才能做有用的人。

三、認真觀察,嘗試數(shù)數(shù)。

出示教學圖片,指導學生觀察。指圖讓學生思考"圖上畫的思考并根據(jù)老師提供的信息

是什么地方?"嘗試說出一些身邊的簡單數(shù)

〃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小朋友們第一天高高興興地來上字。

學,我們看看圖上都有些什么?〃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

小到大數(shù)出圖中數(shù)量。

⑴指圖中國旗,引導學生嘗試回答"小朋友看看圖上畫有幾

面國旗?"

⑵指圖中事物,提問:”有幾位小朋友在和老師問好?”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并嘗試

'操場中間有幾位小朋友在踢球?"回答問題。

〃小朋友們不但有禮貌,愛運動,而且還愛勞動,看圖的右

邊有幾位小朋友在澆花、種樹?"

老師可指著事物引導學生數(shù)數(shù),讓學生嘗試回答,并及時給

予表揚。

⑶指圖左上方,”為了歡迎新同學的到來,學校還出了板報,學生觀察圖片,自己先

大家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上面有幾個大字?”嘗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4)"學校里面真漂亮,到處盛開著鮮花,而且四周還種滿了再在老師幫助下有序的發(fā)現(xiàn)

梃,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操場邊種了幾棵大樹?〃圖中的數(shù)字。

〃看到同學們快樂地學習小鳥也高興地飛起來了,我們一起

數(shù)數(shù)天空中有幾只鳥在飛?”

四、養(yǎng)成教育,課堂小結。

學生練習點數(shù),先嘗試

自己數(shù),再在老師指導下數(shù)

數(shù).

學生可上臺指著圖中事物一

一數(shù)出數(shù)字。

堆高

第3周第5課時12年9月21日

1.通過嘗試、發(fā)現(xiàn),運用各類不同的物體進行堆高,

2.積累堆高的建構經驗與技能。

個別化教學

A:能堆2塊以上積木。B:能堆2塊積木。C:能拿積木。

分層目標3.具有簡單的堆高技能,如將各種盒子堆高。

4.培養(yǎng)學生大膽操作,體驗成功的快樂,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能堆2塊及以上積木。

教學難點能將積木整齊堆起來。

教學準備積木、桶、書、套杯、盒子、瓶罐。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組織課堂

1.師生問好。師生問好。

2.點名。

播放歌曲,激發(fā)興趣。

《我是好寶寶》:

我是好寶寶,上課小手放放好。

小腳并并攏,小眼睛看老師。

小耳朵聽好話,說話先舉手,學習課堂習慣。

才是好寶寶。

二、激發(fā)興趣

1.PPT引導,知道房子、大樹、長頸鹿等都是高高的,

小鳥、飛機也都能飛得高高的。

2、激發(fā)學生嘗試堆高興趣。

二、課刖活動聯(lián)系生活,思考,嘗試表達。

拿出積木,師生一起玩。

四、學習新知堆積木。

老師示范,學生觀察

學生活動時,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堆高。

學生嘗試,老師指導。

學生嘗試堆積木。

老師分層指導:

A:嘗試將積木搭高。

B:嘗試搭2塊積木。

C:嘗試搭積木。

五、課間休息,養(yǎng)成教育。

播放音樂,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物質獎勵。

六、游戲活動,新知鞏固。

兩兩比賽,看誰搭得高。A:嘗試將積木搭高。

B:嘗試搭2塊積木。

七、養(yǎng)成教育,課堂小結C:嘗試搭積木。

兩兩學生進行比賽:看誰搭

得高。

堆高

第4周第6課時12年9月24日

1.鼓勵學生嘗試用各種方法堆高。

個別化教學A:能堆3類物品。B:能堆2類物品。C:能嘗試堆起2個物品。

分層目標2.通過操作,讓學生懂得運用各種材料堆高。

3.激發(fā)學生對嘗試活動的興趣,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鼓勵學生嘗試用各種方法堆高。

教學難點通過操作,讓學生懂得運用各種材料堆高。

教學準備積木、桶、書、套杯、盒子、瓶罐。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組織課堂

1、師生問好。

2、點名。師生問好。

、播放歌曲,激發(fā)興趣。

3嘗試說:“老師好」

《我是好寶寶》:

我是好寶寶,上課小手放放好。聽到名字能應答。

小腳并并攏,小眼睛看老師。

小耳朵聽好話,說話先舉手,

才是好寶寶。

二、激發(fā)興趣,知識導入。

L故事導入:小長頸鹿住在小房子里很快樂,后來小長頸

鹿長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沒有房子住,哭了。

2、提問激發(fā):你們說怎么辦呢?

學習課堂習慣。

引導:我們一起建一間高高的房子讓小長頸鹿住好嗎?

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東西,它們有什么?

注意:拿了材料,找個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擠在一

起。

三、知識新授

(-)學生自行玩堆高。

1.小組為單位進行玩堆高。學生聆聽故事,嘗試思考。

2.學生自行玩堆高,老師進行指導。

(二)激發(fā)學生用各種材料進行堆高。

啟發(fā)學生用托席,紙皮、杯子、盒子、罐子等輔助材料來建

思考問題,嘗試回答。

交流:剛才你是用什么東西來建房子的?

(三)如何堆高

老師剛才看到有個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

他是這樣建的,你們看房子為什么會倒?

引導學生思考:底部太小,不平。

師引導:我們怎樣建房子才又高又穩(wěn)?

生:底要平和寬,建的時候要輕拿輕放。

四、課間休息,養(yǎng)成教育。

播放音樂,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物質獎勵。

五、游戲鞏固,知識深入。

鼓勵學生再次進行嘗試,并用多種材料來建房子。

L提醒學生堆時要注意,手要放輕點,以免碰到房子而使

其到掉。2、重點引導學生如何利用輔助材料建高樓。

六、課堂小結,養(yǎng)成教育。

動手操作,嘗試進行各種物

品的堆高活動。

就地取材,嘗試進行堆高活

動。

嘗試理解〃高〃,初步建立高

低的空間概念。

課間休息,行為習慣養(yǎng)成學

習。

堆高

第4周第7課時12年9月26日

1.學生能夠比較兩堆物品的高低。

A:能比較兩堆物品高低。B:能堆2個以上物品。C:能嘗試堆起2個

個別化教學

物品。

分層目標

2.學生懂得運用各種材料堆高。

3.激發(fā)學生對嘗試活動的興趣,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鼓勵學生比較兩堆物品的高低。

教學難點通過操作學生直接比較物品高低。

教學準備積木、桶、書、套杯、盒子、瓶罐等各類物品。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組織課堂師生問好

1、師生問好。

2、點名。

3、播放歌曲,激發(fā)興趣。

《我是好寶寶》:學習課堂養(yǎng)成習慣。

我是好寶寶,上課小手放放好。

小腳并并攏,小眼睛看老師。

小耳朵聽好話,說話先舉手,

才是好寶寶。

二、激發(fā)興趣,知識導入。

今天,我們進行堆高PK大賽。觀察圖片。

1.介紹游戲規(guī)則:兩兩進行物品堆高。

其他學生觀察,看誰堆得高。

2.用粘紙對學生進行獎勵。

3.引導A組學生嘗試比較,并表達。

4.堆得高的學生,老師表揚鼓勵。

三、課間休息,養(yǎng)成教育。

播放音樂,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物質獎勵。

四、游戲鞏固,知識深入。

鼓勵學生再次進行嘗試,并用多種材料來建房子。

L提醒學生堆時要注意,手要放輕點,以免碰到房子而使

其至I」掉。

2、重點引導學生如何利用輔助材料建高樓。

五、課堂小結,養(yǎng)成教育。學生分成兩組,進行堆高活

動。其余學生觀察,并嘗試

表達哪堆高。

A:表達。

B:嘗試邊指邊說:"這個

高?!?/p>

C:能夠有目光或者指示性

動作。

找相同

第6周第8課時12年10月8日

1.讓學生能從幾個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個別化教學

A:在一堆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的。

分層目標

B:在3個以內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的。

C:能夠感知物品的存在。

2.能將相同的物體歸類。

3.喜歡參加數(shù)學活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從幾個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在3個以內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

教學準備籃球、足球、柿子、蘋果等圖片。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師生問好!

課前學習:今天星期幾。問好。

二、聯(lián)系生活,課堂引入

觀察圖片,思考回答。

圖上小朋友在干嘛?

(一)游戲活動,新授教學

集體活動

1.看圖回答。

玩什么球?

籃球■?@

2.出示.‘,引導學生認識。

請學生找出與圖中相同的球。

3.表達練習:籃球,籃球,相同的。

(二)個別指導思考問題,嘗試回答。

分層指導:A:獨立尋找找籃球,同時表達:籃球籃球相同

的。B:老師點圖,學生找籃球。C:在老師協(xié)助下找籃球。

(二)請合作變魔術。通過觸摸,找出相同的水果

1.(1)拿出籃子,引起的好奇。生:足球,籃球。

老師扮演魔術師,〃變變變,是什么?"

拿出來,請確認〃蘋果!”

⑵逐步認識柿子、橙子

2.拿出另一只籃子,請小朋友也來當當魔術師.

老師從先前一直籃子中拿出一種水果,選擇個別從第二只籃嘗試理解相同就是一樣的。

子中隔著布也拿出相同的(比較相同形狀水果。)

3.請根據(jù)老師的要求拿出相應的圖卡,并高舉確認是否相同.分層學習跟著老師找籃球、

四、養(yǎng)成教育,課堂小結。足球:

表揚做得好的,如果有貼錯位置的請分析指出,并將其改之。A:獨立尋找找籃球,同時

表達:籃球籃球相同的。

B:看老師點圖,學生找籃

球,

C:在老師協(xié)助下找籃球。

學生認識柿子、橙子。

學生嘗試找到相同的水果。

找相同

第6周第9課時12年10月10

1.讓學生能從幾個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A:在一堆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的。

個別化教學B:在3個以內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的。

分層目標C:能夠感知物品的存在。

2.能將相同的物體歸類。

3.喜歡參加數(shù)學活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從幾個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在3個以內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

教學準備毛巾、布娃娃、皮球、杯子等實物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1.師生問好!

2.課前學習:今天星期X。

二、新授教學認識星期幾。

(一)直觀教學

1.出示實物,讓從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師:小朋友看一下,現(xiàn)在老師手中有二朵花,哪一

朵是和老師這只手中的花是一樣的。認識花朵。

請個別回答。

出示布娃娃,毛巾,大小皮球,杯子等實物,讓說

出是什么名稱,然后把分成幾組,并找出和自己組相同的物

體。

(二)玩游戲《看誰找得對》

老師發(fā)給不同的實物,當老師舉起某一物品時,從自認識毛巾、布娃娃、皮球、

己的物品中找出和老師相同的物品并舉起來,看誰找得又快杯子等實物。

又準。

三、找一找,說一說嘗試找出相同物品。

請在教室里自己找一找物品,并指出和它相同的物品,

鼓勵大膽去找去說,對找得快又多的給予及時的表揚。

游戲活動。

四、課堂小結,養(yǎng)成教育。

今天我們能夠找相同的東西,表揚進步學生。

學生嘗試找出相同的物品。

找相同

第6周第10課時12年10月12

1.讓學生能從幾個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A:在一堆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的。

個別化教學B:在3個以內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的。

分層目標C:能夠感知物品的存在。

2.能將相同的物體歸類。

3.喜歡參加數(shù)學活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從幾個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在3個以內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尋找相同形狀。

3.小朋友做游戲,找一找東西。

小朋友,伸手指。

找找xx在哪里?

左一個,右一個,

看一看,比一比。

笑臉笑臉相同的。

三、養(yǎng)成教育,課堂小結

游戲活動,伸出相同手指。

找相同

第7周第11課時12年10月15

1.讓學生能從幾個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A:在一堆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的。

個別化教學B:在3個以內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的。

分層目標C:能夠感知物品的存在。

2.能將相同的物體歸類。

3.喜歡參加數(shù)學活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從幾個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在3個以內同類物品中找出相同。

教學準備玩具、書本、文具盒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課前學習:今天星期X。師生問好。

二、游戲活動,引出主題

認識玩具實物:蘋果牛葡萄小雞

游戲示范:蘋果,找到和蘋果相同的位置,塞進就可以

了。

A組學生嘗試。

表達練習:蘋果、蘋果相同的。認識玩具。

三、找一找,連一連。

\

El-\-\

找一找,玩一玩。

2

認識不同的動物。

1.集體游戲活動:

小朋友,找一找,XX在哪里?

XX,XX相同的。

2.個別指導活動??匆豢?,連一連。

四、養(yǎng)成教育,課堂小結。

游戲活動

配對

第7周第12課時12年10月17

能進行物品分類。

個別化教學

A:根據(jù)物品的用途進行配對。

分層目標

BC:能將常用的物品進行配對。

教學重點能進行物品分類。

教學難點能按物品顏色分類。

教學準備!牛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師生問好。

2.課前學習:今天星期X。

二、聯(lián)系生活,課堂導入。

感受日期。

?2

引導學生認識圖片。

認識:汽車、小熊玩具、球、手表

3.示范:學生嘗試按顏色分一分。

紅色認識圖片中的物品。

汽車,小熊是一對。

三、學生操作,課堂練習。

(一)引導練習嘗試根據(jù)物品分類。

出示0

學生尋找相同顏色的物品。

表達:手表,羊角球是一對。

(二)獨立練習

出示學生找找相同顏色物品。

找出和球相同顏色的物品。

表達:;氣車,老鼠是一對。

四、養(yǎng)成教育,課堂小結。

找出和玩具熊相同顏色的物

品。

配對

第7周第13課時12年10月19

1.能進行物品分類。

A:根據(jù)物品的用途進行配對。

個別化教學

BC:能將常用的物品進行配對。

分層目標

2.在學習過程中嘗試交流。

3.體會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功能。

教學重點能進行物品分類。

教學難點能按物品顏色分類。

教學準備鞋子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課前學習:今天星期X。

二、聯(lián)系生活,課堂引入。

(一)認識鞋子

@@豈e

?

出示鞋子,請學生觀察認識。

(二)鞋子配對。

1.教師示范:取一只鞋子,

請學生找出另一只。Q

表達:紅鞋紅鞋是一對。

2.分層指導:BC組先取鞋,A組嘗試找出另一只。

三、聯(lián)系實際,知識應用

1.BC組2位脫下1只鞋子,混合擺放。

2.請學生找到自己的鞋子。

3.引導表達:鞋子鞋子配成對。

四、養(yǎng)成教育,課堂小結。

1的認識

第8周第14課時12年10月22

個別化教學L學生能數(shù)出個數(shù)是1的物品。

分層目標A組:獨立B組:嘗試體驗C:老師協(xié)助下學習

2、學生能認讀數(shù)字1。

3、體驗數(shù)物品個數(shù)的過程。

教學重點學生能數(shù)出個數(shù)是1的物品。

教學難點學生能認數(shù)字1

教學準備洋娃娃1個,教學圖1張,數(shù)字1卡片1張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組織課堂

做做準備操。

師生問好

二、導入課堂師生問好。

出示洋娃娃1個,問:"小朋友們看王老師今天請誰來

了?〃"我們和她一起玩好嗎?"

給學生洋娃娃,讓學生動手摸摸,看看。

把洋娃娃放在桌上,引出:"洋娃娃有幾個???〃學生嘗試

說:〃1個?!?/p>

三、新課學生動手摸摸,感受。

㈠認識教室里有1個洋娃娃、1張床。

1、"這個洋娃娃的名字叫丁丁,我們輕輕的叫她一聲好嗎?"

2、"丁丁現(xiàn)在想睡覺了,我們教室里有床嗎,有幾張?”指

名學生回答。(B組學生)

3、把洋娃娃放在床上,〃有1張床正好給洋娃娃睡覺?!?/p>

㈡認識圖上有1個小朋友、1支筆、1張桌子1、學生一起叫“丁丁

1、“洋娃娃已經睡覺了,現(xiàn)在我們看看別的小朋友在干什2、學生嘗試說:"有1張床?!?/p>

么。”出示掛圖,問:"圖上有幾個小朋友啊?”

2、指桌子,問:”這是什么?""有幾張?"指導學生回答。學生觀察圖片,嘗試說。

3、指筆,問:"她手上拿的是什么?"指導學生回答“她手

上拿了1支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