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易錯點12】 化學反應平衡和移動(試題+解析)_第1頁
【高考化學易錯點12】 化學反應平衡和移動(試題+解析)_第2頁
【高考化學易錯點12】 化學反應平衡和移動(試題+解析)_第3頁
【高考化學易錯點12】 化學反應平衡和移動(試題+解析)_第4頁
【高考化學易錯點12】 化學反應平衡和移動(試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點12化學反應平衡和移動易錯分析

易錯題(oil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兩方法和兩標志

(1)兩方法一逆向相等、變量不變。

①“逆向相等‘‘:反應速率必須一個是正反應的速率,一個是逆反應的速率,且經(jīng)過換算后同一

種物質的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②“變量不變”:如果一個量是隨反應進行而改變,當這個量不變時為平衡狀態(tài);一個隨反應的

進行保持不變的量,不能作為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依據(jù)。

(2)兩標志---本質標志、等價標志。

①本質標志:v(正尸v(逆)邦。對于某一可逆反應來說,正反應消耗掉某物質的速率等于逆反應

生成該物質的速率。

②等價標志:

a.對于全部是氣體參加的反應,并且反應后氣體物質的量發(fā)生改變,體系的壓強(恒溫恒容)、平

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例如N2(g)+3H2(g)-2NH3(g)o

b.體系中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體積分數(shù)、物質的量(或質量)分數(shù)保持不變。

c.對同一物質而言,斷裂化學鍵的物質的量與形成化學鍵的物質的量相等。

d.對于有有色物質參加或生成的可逆反應,體系的顏色不再隨時間而變化。例如2NO2(g)-

N2O4(g)o

e.體系中某反應物的轉化率或某生成物的產(chǎn)率達到最大值且不再隨時間而變化。

f.絕熱體系的溫度不變。

易錯題(02]化學平衡常數(shù)

(1)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化學計量數(shù)次基的乘積

與其反應物濃度化學計量數(shù)次幕的乘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即平衡常數(shù),用符號K表示。對

一般可逆反應〃認(g)+〃B(g)k=4〃C(g)+qD(g),當在一定溫度下達平衡狀態(tài)時,可以得出:

"(C)d(D)

K=L(A)d(B),K值越大,說明平衡體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

大,K只受溫度影響,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變化無關,即在一定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保持

不變。

(2)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應用: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可判斷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平衡常數(shù)越大,正

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高,平衡后生成物的濃度越大,反應物的濃度越??;

利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可判斷化學平衡移動的方向,對于可逆反應〃A(g)+比(g)^^cC(g)+

d(C)d(D)

JD(g),在一定溫度下的任意時刻,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有如下關系:L(A)d(B)=0.,稱

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吃〉飛

gl=K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心=%

為濃度商: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七<附;利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判斷可逆反應的熱

京而值增大一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一K侑M小一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高卷區(qū)「X值用大一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效應:此野減小_.

易錯題[03]平衡移動方向的判據(jù)

(1)若外界條件改變,引起u(正)>u(逆),此時正反應占優(yōu)勢,反應式右邊生成物的濃度較

平衡破壞時的瞬時濃度增大,反應式左邊反應物的濃度較平衡破壞時的瞬時濃度減小了,則

稱化學平衡向正(或向右)反應方向移動。

(2)若外界條件改變,引起u(正)<u(逆),此時逆反應占優(yōu)勢,反應式左邊反應物的濃度較

平衡破壞瞬時的濃度增大,反應式右邊生成物的濃度較平衡破壞時的瞬時濃度減小了,則稱

化學平衡向逆(或向左)反應方向移動。

⑶若外界條件改變,雖能引起原u(正)和u(逆)的變化,但變化后新的1),(正)和U(逆)仍

保持相等,則稱化學平衡沒有發(fā)生移動。

■速率不變:如容積不變,充人情性氣體,平衡不移動

使用催化劑

程度相同平衡不

氣體體積無變化的

。(正)=。(逆)移動

改變條(牛,應,改變壓強

程度不同壓

平面移動

。(正逆)溫

易錯題【04】化學平衡圖像的解答

(1)認清坐標系,弄清縱、橫坐標所代表的意義,并與有關原理相結合;看清起點,分清

反應物、生成物,濃度減小的是反應物,濃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數(shù)以原點為

起點;看清曲線的變化趨勢,注意漸變和突變,分清正、逆反應,從而判斷反應特點;注

意終點,例如在濃度-時間圖像上,一定要看清終點時反應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

并結合有關原理進行推理判斷;先拐先平數(shù)值大,例如在轉化率-時間圖像上,先出現(xiàn)拐點

的曲線先達到平衡,此時逆向推理可得該曲線對應的溫度高、濃度大或壓強大;定一議

二,當圖像中有三個量時,先確定一個量不變再討論另外兩個量的關系。

(2)從“斷點”著手,當可逆反應達到一種平衡后,若某一時刻外界條件發(fā)生改變,都可能

使速率一時間圖像的曲線出現(xiàn)不連續(xù)的情況,即出現(xiàn)“斷點”。根據(jù)“斷點”前后的速率大

小,即可對外界條件的變化情況作出判斷;從“拐點”入手,同一可逆反應,若反應條件不

同,達到平衡所用的時間也可能不同,反映到圖像出現(xiàn)“拐點”的時間也就有差異。根據(jù)外

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即可判斷出溫度的高低、壓強或濃度的大小及是否使用催

化劑;從曲線的變化趨勢著手,對于速率一溫度(或壓強)圖像,由于隨著溫度逐漸升高或

壓強逐漸增大,反應速率會逐漸增大,因此圖像上出現(xiàn)的是平滑的遞增曲線,注意溫度或

壓強的改變對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是一致的,即要增大都增大,要減小都減小,反映到

圖像上,就是V(正卜V(逆)兩條曲線的走勢大致相同。

易錯題[05]化學平衡簡答題的解答

(1)化學平衡類簡答題一般是演繹三段式答題模式(前提、推理、結論卜問題所涉及大前提

(相關的理論或規(guī)律)的表述,一般很熟悉的理論或規(guī)律可以只寫名稱,也可以用化學方程式

等化學用語表示,并不需要把其詳細內(nèi)容寫出;問題的推理過程(具體條件下的變化等)的表

述;問題所涉及的變化結果。

(2)答題的一般思維和作答程序是:閱讀題目新情境的信息,找出核心問題的分析對象,

即平衡體系;找出題目信息中與平衡體系有關變化的因素;利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變化的因

素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即平衡移動方向的判斷;說明平衡發(fā)生移動后對實際問題體系產(chǎn)

生的影響。組織答案時,一般應將前提條件,前因后果表述清楚,其中的化學原理分析做到

用詞準確、書寫規(guī)范。即“……存在……平衡,……(條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動,……(結

論廣。

典例分析

例1、在一個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可逆反應A⑸+3B(g)=^=3C(g)。下列敘述

中表明可逆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C的生成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amolA,同時生成3amolB;③

B的濃度不再變化:④混合氣體總的物質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⑤A、B、C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3:3;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A.①②③B.①③?⑥C.①?@D.①③④

C【解析】C的生成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①正確;化學反應

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都存在單位時間生成amolA,同

時生成3amolB,②錯誤;當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各物質的濃度不變,③正確;氣體

反應物與氣體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和相等,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混合氣體總的物質的

量都不變,④錯誤;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取決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轉化的程度,不能作為

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⑤錯誤;A為固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氣體的總質量

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⑥正確。

例2、(I)用02將HC1轉化為Cb,可提高效益,減少污染。新型RuCh催化劑對上述HC1

轉化為Ch的總反應RHCig+khM^IhOg+CHg乂H]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實驗測得在一定壓強下,總反應的HC1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化的ag?7曲線如下圖:

則總反應的AH0(填“>,,、"=”或"V");A、B兩點的平衡常數(shù)K(A)與K(B)中較大

的是o

②在上述實驗中若壓縮體積使壓強增大,畫出相應ag?丁曲線的示意圖,并簡要說明理由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ClHCI的有°

A.增大〃(HC1)B.增大〃(Ch)C.使用更好的催化劑D.移去H2O

(2)甲酢既是重要的化原料,又可作為燃料,利用合成氣(主要成分為CO、CO2和H2)在

催化劑作用下合成甲醇,發(fā)生的主要反應如下:?CO(g)+2H2(g),、CH30H(g)A”i②

CO2(g)+3H2(g),、CH30H(g)+H2O(g)A//2③CO2(g)+H2(g),、CO(g)+

H2()(g)A43,回答下列問題:

①反應①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表達式為;圖中能正確反映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變化關

系的曲線為(填曲線標記字母),其判斷理由是。

②合成氣組成n(H2)M(CO+CO2)=2.60時,體系中的CO平衡轉化率(a)與溫度和壓強的關

系如圖所示。a(CO)值隨溫度升高而____(填“增大”或“減小,其原因是;圖

中的壓強由大到小為,其判斷理由是。

(3)丁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脫氫制備?;卮鹣铝袉栴}:

①正丁烷(C4HQ脫氫制1-丁烯(C4H8)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①CJHIO?:C4H8(g)+H2(g)

△Hi,已知:②C4Hio(g)+2C>2(g)=C4H8(g)+H2O(g)AH2=-119kJmol"③H?(g)+Oz(g)=

1

H2O(g)AH3-242kJ-moH,反應①的AH1為kJ-molo圖(a)是反應①平衡轉化率

與反應溫度及壓強的關系圖,x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產(chǎn)

率提高,應采取的措施是(填標號)。

A.升高溫度B.降低溫度C.增大壓強D.降低壓強

②丁烷和氫氣的混合氣體以?定流速通過填充有催化劑的反應器(氫氣的作用是活化催化

劑),出口氣中含有丁烯、丁烷、氫氣等。圖(b)為丁烯產(chǎn)率與進料氣中n(氫氣)/n

(丁烷)的關系。圖中曲線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其降低的原因是。

③圖(c)為反應產(chǎn)率和反應溫度的關系曲線,副產(chǎn)物主要是高溫裂解生成的短碳鏈燒類化

合物。丁烯產(chǎn)率在590°C之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590℃之后,丁烯產(chǎn)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解析】(1)@結合題中(IHQ?7圖像可知,隨著溫度升高,如。降低,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

向移動,得出正反應方向為放熱反應,即AHVO:A、B兩點A點溫度低,平衡常數(shù)K(A)

大。②結合可逆反應2HCl(g)+2O2(g),、H2O(g)+Cb(g)的特點,增大壓強平衡向右移

動,3。增大,則相同溫度下,HC1的平衡轉化率比增壓前的大,曲線如答案中圖示所示。

③有利于提高OHQ,則采取措施應使平衡2HCl(g)+Lo2(g),、H2()(g)+C12(g)正向移動。

A項,增大〃(HC1),則c(HCl)增大,雖平衡正向移動,但〃Hci減小,錯誤;B項,增大獻。2)

即增大反應物的濃度,D項,移去H,0即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均能使平衡正向移動,兩項

都正確:C項,使用更好的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動,錯誤。(2)①根

據(jù)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可寫出反應①K的表達式;反應①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化學平衡

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K減小,因此曲線a符合。②由圖可知,壓強不變時,隨

著溫度的升高,a(CO)減??;反應③為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加壓對其平衡無影響;反應

①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加壓使Q(CO)增大;由圖可知,固定溫度(加530K)時,〃|一〃2一"3,

a(CO)增大,因此綜合分析可知p3>pz>Pi。(3)①根據(jù)蓋斯定律,用②式-③式可得①式,

因此AH尸AH?-△H3=199kj/mol+242kj/mol=+43kj/mol。由a圖可以看出,溫度相同時,由

O.IMPa變化到xMPa,丁烷的轉化率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動,所以x的壓強更小,x<O.k

由于反應①為吸熱反應,所以溫度升高時,平衡正向移動,丁烯的平衡產(chǎn)率增大,因此A正

確、B錯誤。反應①正向進行時體積增大,加壓時平衡逆向移動,丁烯的平衡產(chǎn)率減小,因

此C錯誤,D正確。正確答案:+43kj/mol、小于、ADo②一方面H2可以活化催化劑,同時

作為反應①的產(chǎn)物,他也會促使平衡逆向移動,從而減少平衡體系中的丁烯的含量。正確答

案:原料中過量H?會使反應①平衡逆向移動,所以丁烯轉化率下降。③590c之前,溫度升

高時反應速率加快,生成的丁烯會更多,同時由于反應①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

動,平衡體系中會含有更多的丁烯。而溫度超過590℃時,由于丁烷高溫會裂解生成短鏈燃

類,所以參加反應①的丁烷也就杓應減少。正確答案:590C前升高溫度,反應①平衡正向

移動、升高溫度時,反應速率加快,單位時間產(chǎn)生丁烯更多、更高溫度則有更多的CJiio裂

解導致產(chǎn)率降低。

【答案】⑴①VK(A)②見下圖

增大壓強,平衡右移,鈾。增大,相同溫度下,H。的平衡轉化率比之前的大③BD

,c(CH/MD

⑵①K=°(C0)*2(HI@反應①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使其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平衡常數(shù)K應減?、跍p小由圖可知,壓強恒定時,隨著溫度的升高,a(CO)減小p3>p2>

pi溫度恒定時,反應①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加壓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a(CO)增

大,而反應③為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加壓對其平衡無影響,故增大壓強時,有利于a(CO)

增大

(3)①+43Kj/mol<AD②原料中過量H2會使反應①平衡逆向移動,所以丁烯轉化率

下降③590C前升高溫度,反應①平衡正向移動;升高溫度時,反應速率加快,單位時間產(chǎn)

生丁烯更多,更高溫度則有更多的C4H0裂解導致產(chǎn)率降低

例題3、(l)CrO42—和CnOM一在溶液中可相互轉化。室溫下,初始濃度為1.0mol,L?的NazCQ

溶液中aCrzCh?—)隨dIT)的變化如圖所示。

U)2D3J?4.(15X)(iil

CH?/1(尸mol?L-1)

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Na2c1O4溶液中的轉化反應:。

②由圖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Ch?—的平衡轉化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根據(jù)

A點數(shù)據(jù),計算出該轉化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③升高溫度,溶液中CrCV-的平衡轉化率減小,則該反應的0(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2)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應:2HI(g)?-H2(g)+L(g)。在716K時,氣體混合物中碘

化氫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x(HI)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表:

z/min020406080120

MHI)10.910.850.8150.7950.784

x(HI)00.600.730.7730.7800.784

①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的計算式為

②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為y正=攵正/出1),逆反應速率為丫逆=攵逆x(H2)x(k),其中hr、

左逆為速率常數(shù),則比逆為(以K和無正表示)。若k正=0.0027min?在1=40min時,

ViE=min1(>

③由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得到v正?x(HI)和y逆?x(H*的關系可用下圖表示。當升高到某一溫

度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相應的點分別為(填字母)。

0.0()20.40.6<).81.0

X

(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環(huán)保要求的不斷提高,CO?的捕集利用技術成為研究的重點。

目前國際空間站處理C02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將CO2還原,所涉及的反應方程式為:CO2(g)

+4H2(g)RuCH4(g)+2H2O(g),已知的體積分數(shù)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若溫度從300c升

至400°C,重新達到平衡,判斷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變化。(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VjEV1?平衡常數(shù)K轉化率a

相同溫度時,上述反應在不同起始濃度下分別達到平衡,各物質的平衡濃度如下表,則

a、b、c、d與m、〃、x>y之間的關系式為。

1-1-,1

c(CO2)/(mol-L)C(H2)/(mol-L)c(CH4)/(molL)C(H2O)/(mol-L*)

Iabcd

IImnXy

【解析】(1)①由圖可知,隨著溶液酸性增大,溶液中achop一)逐漸增大,說明CK>42一

逐漸轉化為CnO??一,則CrO42一的平衡轉化率逐漸增大,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ZCKh?一+

t22-+

2H-Cr2O7-+H2O;②由圖中A點數(shù)據(jù),可知:c(Cr2O7-)=0.25mol-LLc(H)=1.0x10

7moi1一1,則進一步可知c(CrOj-)=1.0mobL'-2x0.25mol-L'=0.5mol-L1,根據(jù)平衡

常數(shù)的定義可計算出該轉化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1.0x10%③升高溫度,溶液中CrOj一的平衡

轉化率減小,說明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即該反應的小于0。(2)

①2HI(g),一?H2(g)+L(g)是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反應后x(HI)=0.784,則

0.108^0.108

~V~_0.108X0.108

一(HI)(0.784y0.7842~

MH2)=X(L)=0.108,K=V。②到達平衡時,^正=^逆,

即人小(出尸女遺何比爾卜),A逆=X,在z=40min時,x(HI)=0.85,u正

=k止N(HI)=0.0027min-,x(O.85)2=1.95xl0-3min'o③原平衡時,MHD為0.784,MHz)為

0.108,二者圖中縱坐標均約為1.6(因為平衡時1,正=口感),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

快,對應兩點在1.6上面,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x(HI)減小(A點符合),X(H2)

增大(E點符合)。(3)比的體積分數(shù)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這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

向移動,即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平衡常數(shù)減小,反應物的轉化率減小。相同溫度時平衡常數(shù)不變,則a、b、c、d與加、〃、

cd_xy

小y之間的關系式為-6加。

【答案】(1)①2CrO42-+2HT-Cr2O72—+H2O②增大l.OxIO14③小于(2)①

0.108X0.108

0.784?②4正/K1.95x10—3③A點、E點(3)

V||'y逆平衡常數(shù)K轉化率a

增大增大減小減小

ccf_xy

at)mn

易錯題通關

1.一定溫度下,反應N2Ch(g)^-----^NCHg)的干變?yōu)镹H?,F(xiàn)將lmolN2O4充入一恒壓密

閉容器中,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A.??B.@?C.??D.①④

2.將一定量硫化氫氣體加入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H2s(g)『±S2(g)+2H2(g)。該反應的平

衡常數(shù)的負對數(shù)(一lgQ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lgK

3.638

3.150

2.717---I.

1294—^-t-4-V

IM…4.十力、

02530354045TPC

A.C點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0X10F638

B.該反應的AH〉。

C.a、C點反應速率:l,a>%

D.30℃時,b點對應狀態(tài)的UQU理

3.五氧化二氮(化學式:N2O5)又稱硝酊,是硝酸的酸酊,在定溫度下可發(fā)生以下反

應:2N2O5(g)^4NO2(g)+O2(g)AH>0o某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

N2O5,發(fā)生上述反應,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時間/s050010001500

c(N2O5)/mol-U,5.003.522.502.50

3,-1

A.0?1000s內(nèi),v(O2)=2.5xl0-molUs

B.當氣體密度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25

D.反應達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加入合適的催化劑,AH變大

4.向1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2moic02(g)、2molH2(g),發(fā)生反應為H2(g)+C0Kg)U

C0(g)+H20(g)AHo在Ti、T2下,測得CO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

O

E

)

/

5

0

)

U

A.CO?平衡轉化率:a(Ti)<a(T2)Ti

B.前3min,T2溫度下容器內(nèi)發(fā)生的有效碰撞次數(shù)比Ti多

C.Tz溫度下12min時,向容器中再分別充入lb、CO2、CO、ILO各ImoL平衡向正向

移動

D.在初始溫度Ti下,1L絕熱容器通入2moicOMg)、2molH2(g),平衡時n(CO)vlmol

5.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X和ImolY發(fā)生反應:2X(g)+Y(g)#3Z(g)AH<0,反應過

程持續(xù)升高溫度,測得混合體系中X的體積分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正確的

A.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增大

B.W點X的正反應速率等于M點X的正反應速率

C.Q點時,Y的轉化率最大

D.恒溫下,平衡時再充入適量乙則達到新平衡時Z的體積分數(shù)比原平衡時大

6.實驗小組探究酸對Fe3++3SCN『^Fe(SCN)3平衡的影響。將0005mo卜LTeCb溶液

(接近無色)和0.01molL-KSCN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紅色溶液。取兩等份紅色溶液,進

行如下操作并記錄現(xiàn)象。

(l)FeCb水解顯酸性的原因是一(用方程式表示)。

(2)甲同學認為加入酸后,會使FeJ++3SCN--^Fe(SCN)3體系中_濃度改變,導致該平

衡正向移動,溶液顏色加深。

(設計并實施實驗)

—5滴3mol/L一5滴1.5moUL

1HCI溶液1H2sO4溶液

現(xiàn)象a:溶液現(xiàn)象b:溶液

變淺,呈橙色變?yōu)闇\■黃色

1—2mL紅色溶液1—2mL紅色溶液

(查閱資料)

Fe3+和。一、SOj均能發(fā)生絡合反應:

Fe3++4C1[FeCk](黃色);Fe3++2SO^[Fe(SO4)2「(無色)。

實驗I.探究現(xiàn)象a中溶液顏色變化的原因

編號操作現(xiàn)象

①向2mL紅色溶液中滴加5滴水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②向2mL紅色溶液中滴加5滴3mol-L'KCl溶液溶液顏色變淺,呈橙色

(3)實驗①的目的是一<,

⑷根據(jù)實驗①和實驗②的結果,從平衡移動角度解釋現(xiàn)象a:—o

實驗II.探究現(xiàn)象b中溶液呈淺黃色的原因

編號操作現(xiàn)象

取ImLO.OO25mo卜LiFeKSOR溶液(無色),加入ImLO.Ol溶液先變紅,加硫

mol-L'KSCN溶液,再加入5滴1.5molL-H2s。4溶液酸后變?yōu)闇\黃色

④取lmL0.005moHLTFeCb溶液,一—

(5)結合實驗③可推測現(xiàn)象b中使溶液呈淺黃色的微??赡苡袃煞N,分別是

(6)乙同學進一步補充了實驗④,確證了現(xiàn)象b中使溶液呈淺黃色的微粒只是(5)中的一種,

請將實驗④的操作及現(xiàn)象補充完整:一、一。

7.近幾年科學家提出了“綠色自由”的構想。把空氣中的CO2進行轉化,并使之與H2反應生

成可再生能源甲醇。

⑴已知4.4kgCO?與足量H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氣態(tài)的水和氣態(tài)的甲醇,可放出4947kJ

的熱量,試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萬程式___________O

⑵一定條件下,往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lmolCO2和3m01H2在不同催化劑作用下發(fā)

生反應I、反應II與反應IH,相同時間內(nèi)CO2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如結(圖中c點的轉化率

為66.67%.即轉化了2/3)所示:

a

80---------------二二一?一一二-冰

反應if/,/ii

60

反應n;'/]ii

反應ni9

■!!)

LT2T3T4T5

溫度(K)

①催化劑效果最佳的反應是(填“反應I”、“反應H”、“反應HI”)。

②b點v(正)V(逆)(填“>”,"V",“=”)o

③若此反應在a點時已達平衡狀態(tài),a點的轉化率比c點高的原因是。若其他

條件不變,將a點容器的體積壓縮至原來的一半,一段時間后反應再達平衡時,與原平衡

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O?的濃度減小B.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C.CO2和H2的體積比為1:3D.CH30H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c點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o

(3)科學家還研究了其它轉化溫室氣體的方法,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可以將CCh轉化為氣體燃

料CO。該裝置工作時,N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

8.氮氧化物(NO0的排放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卮鹣铝袉栴}:

I.工業(yè)上可利用C(s)+2N0(g)=C0Xg)+N2(g)反應處理氮氧化物。

1

⑴已知:N2(g)+O2(g)=2NO(g)AW=+180.5kJ-mol-,碳的燃燒熱為393.5kJ-moH,則

C(s)+2NO(g)=CO2(g)+N2(g)AH2=kJ-mol1

(2)某溫度下,向盛有足量單質C的恒容密閉容器通入NO,使其初始濃度為ImohLL根

據(jù)平衡時以某物質表示的叭E(或u逆)、濃度的數(shù)值,繪制出下圖中甲、乙兩點。

Lmh1

①乙點對應的物質是一(填化學式);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O

②將溫度降低至某一溫度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此時體系的壓強為p=105pa,NO的體積

分數(shù)為30%,則N2的分壓為p(N:)=—Pa(分壓=總壓x物質的量分數(shù));則圖中甲點可能移

動至一點位置(填字母標號)。

H.原煤經(jīng)熱解、冷卻得到的煤焦可用于NO的脫除。熱解溫度為500℃、900℃得到的煤焦

分別用S-500、S-900表示,相關信息如下表:

元素分析(%)

煤焦比表面積(cm2?gi)

CH

S-50080.792.76105.69

S-90084.260.828.98

將NO濃度恒定的廢氣以固定流速通過如下反應器。不同溫度下,進行多組平行實驗,測

定相同時間內(nèi)NO的出口濃度,可得NO的脫除率與溫度的關系如下紹所示。[已知:NO

的脫除主要含吸附和化學還原(AHvO)兩個過程。]

S0

45

40

興35

/

熱30

寶5

金2

O0

N2

5

100200300400500600

溫度/c

(3)已知煤焦表面存在的官能團有利于NO的吸附,其數(shù)量與煤焦中氫碳質量比的值密切相

關。由圖可知,相同溫度下,S-500對NO的脫除率比S-900的高,結合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其可

能原因是一、一o

(4)350℃后,隨著溫度升高,NO的脫除率增大的原因是—0

易錯點12化學反應平衡和移動易錯分析

易錯題(oil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兩方法和兩標志

(1)兩方法一逆向相等、變量不變。

①“逆向相等‘‘:反應速率必須一個是正反應的速率,一個是逆反應的速率,且經(jīng)過換算后同一

種物質的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②“變量不變”:如果一個量是隨反應進行而改變,當這個量不變時為平衡狀態(tài);一個隨反應的

進行保持不變的量,不能作為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依據(jù)。

(2)兩標志---本質標志、等價標志。

①本質標志:v(正尸v(逆)邦。對于某一可逆反應來說,正反應消耗掉某物質的速率等于逆反應

生成該物質的速率。

②等價標志:

a.對于全部是氣體參加的反應,并且反應后氣體物質的量發(fā)生改變,體系的壓強(恒溫恒容)、平

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例如N2(g)+3H2(g)-2NH3(g)o

b.體系中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體積分數(shù)、物質的量(或質量)分數(shù)保持不變。

c.對同一物質而言,斷裂化學鍵的物質的量與形成化學鍵的物質的量相等。

d.對于有有色物質參加或生成的可逆反應,體系的顏色不再隨時間而變化。例如2NO2(g)-

N2O4(g)o

e.體系中某反應物的轉化率或某生成物的產(chǎn)率達到最大值且不再隨時間而變化。

f.絕熱體系的溫度不變。

易錯題(02]化學平衡常數(shù)

(1)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化學計量數(shù)次基的乘積

與其反應物濃度化學計量數(shù)次幕的乘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即平衡常數(shù),用符號K表示。對

一般可逆反應〃認(g)+〃B(g)k=4〃C(g)+qD(g),當在一定溫度下達平衡狀態(tài)時,可以得出:

"(C)d(D)

K=L(A)d(B),K值越大,說明平衡體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

大,K只受溫度影響,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變化無關,即在一定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保持

不變。

(2)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應用: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可判斷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平衡常數(shù)越大,正

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高,平衡后生成物的濃度越大,反應物的濃度越小;

利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可判斷化學平衡移動的方向,對于可逆反應〃A(g)+比(g)^^cC(g)+

d(C)d(D)

JD(g),在一定溫度下的任意時刻,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有如下關系:L(A)d(B)=0.,稱

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吃〉飛

gl=K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心=%

為濃度商: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七<附;利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判斷可逆反應的熱

京而值增大一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一K侑M小一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高卷區(qū)「X值用大一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效應:此野減小_.

易錯題[03]平衡移動方向的判據(jù)

(1)若外界條件改變,引起u(正)>u(逆),此時正反應占優(yōu)勢,反應式右邊生成物的濃度較

平衡破壞時的瞬時濃度增大,反應式左邊反應物的濃度較平衡破壞時的瞬時濃度減小了,則

稱化學平衡向正(或向右)反應方向移動。

(2)若外界條件改變,引起u(正)<u(逆),此時逆反應占優(yōu)勢,反應式左邊反應物的濃度較

平衡破壞瞬時的濃度增大,反應式右邊生成物的濃度較平衡破壞時的瞬時濃度減小了,則稱

化學平衡向逆(或向左)反應方向移動。

⑶若外界條件改變,雖能引起原u(正)和u(逆)的變化,但變化后新的1),(正)和U(逆)仍

保持相等,則稱化學平衡沒有發(fā)生移動。

■速率不變:如容積不變,充人情性氣體,平衡不移動

使用催化劑

程度相同平衡不

氣體體積無變化的

。(正)=。(逆)移動

改變條(牛,應,改變壓強

程度不同壓

平面移動

。(正逆)溫

易錯題【04】化學平衡圖像的解答

(1)認清坐標系,弄清縱、橫坐標所代表的意義,并與有關原理相結合;看清起點,分清

反應物、生成物,濃度減小的是反應物,濃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數(shù)以原點為

起點;看清曲線的變化趨勢,注意漸變和突變,分清正、逆反應,從而判斷反應特點;注

意終點,例如在濃度-時間圖像上,一定要看清終點時反應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

并結合有關原理進行推理判斷;先拐先平數(shù)值大,例如在轉化率-時間圖像上,先出現(xiàn)拐點

的曲線先達到平衡,此時逆向推理可得該曲線對應的溫度高、濃度大或壓強大;定一議

二,當圖像中有三個量時,先確定一個量不變再討論另外兩個量的關系。

(2)從“斷點”著手,當可逆反應達到一種平衡后,若某一時刻外界條件發(fā)生改變,都可能

使速率一時間圖像的曲線出現(xiàn)不連續(xù)的情況,即出現(xiàn)“斷點”。根據(jù)“斷點”前后的速率大

小,即可對外界條件的變化情況作出判斷;從“拐點”入手,同一可逆反應,若反應條件不

同,達到平衡所用的時間也可能不同,反映到圖像出現(xiàn)“拐點”的時間也就有差異。根據(jù)外

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即可判斷出溫度的高低、壓強或濃度的大小及是否使用催

化劑;從曲線的變化趨勢著手,對于速率一溫度(或壓強)圖像,由于隨著溫度逐漸升高或

壓強逐漸增大,反應速率會逐漸增大,因此圖像上出現(xiàn)的是平滑的遞增曲線,注意溫度或

壓強的改變對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是一致的,即要增大都增大,要減小都減小,反映到

圖像上,就是V(正卜V(逆)兩條曲線的走勢大致相同。

易錯題[05]化學平衡簡答題的解答

(1)化學平衡類簡答題一般是演繹三段式答題模式(前提、推理、結論卜問題所涉及大前提

(相關的理論或規(guī)律)的表述,一般很熟悉的理論或規(guī)律可以只寫名稱,也可以用化學方程式

等化學用語表示,并不需要把其詳細內(nèi)容寫出;問題的推理過程(具體條件下的變化等)的表

述;問題所涉及的變化結果。

(2)答題的一般思維和作答程序是:閱讀題目新情境的信息,找出核心問題的分析對象,

即平衡體系;找出題目信息中與平衡體系有關變化的因素;利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變化的因

素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即平衡移動方向的判斷;說明平衡發(fā)生移動后對實際問題體系產(chǎn)

生的影響。組織答案時,一般應將前提條件,前因后果表述清楚,其中的化學原理分析做到

用詞準確、書寫規(guī)范。即“……存在……平衡,……(條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動,……(結

論廣。

典例分析

例1、在一個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可逆反應A⑸+3B(g)=^=3C(g)。下列敘述

中表明可逆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C的生成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amolA,同時生成3amolB;③

B的濃度不再變化:④混合氣體總的物質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⑤A、B、C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3:3;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A.①②③B.①③?⑥C.①?@D.①③④

C【解析】C的生成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①正確;化學反應

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都存在單位時間生成amolA,同

時生成3amolB,②錯誤;當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各物質的濃度不變,③正確;氣體

反應物與氣體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和相等,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混合氣體總的物質的

量都不變,④錯誤;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取決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轉化的程度,不能作為

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⑤錯誤;A為固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氣體的總質量

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⑥正確。

例2、(I)用02將HC1轉化為Cb,可提高效益,減少污染。新型RuCh催化劑對上述HC1

轉化為Ch的總反應RHCig+khM^IhOg+CHg乂H]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實驗測得在一定壓強下,總反應的HC1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化的ag?7曲線如下圖:

則總反應的AH0(填“>,,、"=”或"V");A、B兩點的平衡常數(shù)K(A)與K(B)中較大

的是o

②在上述實驗中若壓縮體積使壓強增大,畫出相應ag?丁曲線的示意圖,并簡要說明理由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ClHCI的有°

A.增大〃(HC1)B.增大〃(Ch)C.使用更好的催化劑D.移去H2O

(2)甲酢既是重要的化原料,又可作為燃料,利用合成氣(主要成分為CO、CO2和H2)在

催化劑作用下合成甲醇,發(fā)生的主要反應如下:?CO(g)+2H2(g),、CH30H(g)A”i②

CO2(g)+3H2(g),、CH30H(g)+H2O(g)A//2③CO2(g)+H2(g),、CO(g)+

H2()(g)A43,回答下列問題:

①反應①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表達式為;圖中能正確反映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變化關

系的曲線為(填曲線標記字母),其判斷理由是。

②合成氣組成n(H2)M(CO+CO2)=2.60時,體系中的CO平衡轉化率(a)與溫度和壓強的關

系如圖所示。a(CO)值隨溫度升高而____(填“增大”或“減小,其原因是;圖

中的壓強由大到小為,其判斷理由是。

(3)丁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脫氫制備?;卮鹣铝袉栴}:

①正丁烷(C4HQ脫氫制1-丁烯(C4H8)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①CJHIO?:C4H8(g)+H2(g)

△Hi,已知:②C4Hio(g)+2C>2(g)=C4H8(g)+H2O(g)AH2=-119kJmol"③H?(g)+Oz(g)=

1

H2O(g)AH3-242kJ-moH,反應①的AH1為kJ-molo圖(a)是反應①平衡轉化率

與反應溫度及壓強的關系圖,x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產(chǎn)

率提高,應采取的措施是(填標號)。

A.升高溫度B.降低溫度C.增大壓強D.降低壓強

②丁烷和氫氣的混合氣體以?定流速通過填充有催化劑的反應器(氫氣的作用是活化催化

劑),出口氣中含有丁烯、丁烷、氫氣等。圖(b)為丁烯產(chǎn)率與進料氣中n(氫氣)/n

(丁烷)的關系。圖中曲線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其降低的原因是。

③圖(c)為反應產(chǎn)率和反應溫度的關系曲線,副產(chǎn)物主要是高溫裂解生成的短碳鏈燒類化

合物。丁烯產(chǎn)率在590°C之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590℃之后,丁烯產(chǎn)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解析】(1)@結合題中(IHQ?7圖像可知,隨著溫度升高,如。降低,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

向移動,得出正反應方向為放熱反應,即AHVO:A、B兩點A點溫度低,平衡常數(shù)K(A)

大。②結合可逆反應2HCl(g)+2O2(g),、H2O(g)+Cb(g)的特點,增大壓強平衡向右移

動,3。增大,則相同溫度下,HC1的平衡轉化率比增壓前的大,曲線如答案中圖示所示。

③有利于提高OHQ,則采取措施應使平衡2HCl(g)+Lo2(g),、H2()(g)+C12(g)正向移動。

A項,增大〃(HC1),則c(HCl)增大,雖平衡正向移動,但〃Hci減小,錯誤;B項,增大獻。2)

即增大反應物的濃度,D項,移去HzO即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均能使平衡正向移動,兩項

都正確:C項,使用更好的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動,錯誤。(2)①根

據(jù)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可寫出反應①K的表達式;反應①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化學平衡

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K減小,因此曲線a符合。②由圖可知,壓強不變時,隨

著溫度的升高,a(CO)減??;反應③為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加壓對其平衡無影響;反應

①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加壓使Q(CO)增大;由圖可知,固定溫度(加530K)時,〃|一〃2一"3,

a(CO)增大,因此綜合分析可知p3>pz>Pi。(3)①根據(jù)蓋斯定律,用②式-③式可得①式,

因此AH尸AH?-△H3=199kj/mol+242kj/mol=+43kj/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