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方法課件_第1頁
常用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方法課件_第2頁
常用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方法課件_第3頁
常用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方法課件_第4頁
常用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方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1,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概述,2020/6/22,CONTENTS,2020/6/22,變量值,觀察值,定性,定量,一、衛(wèi)生統(tǒng)計學的基本概念,變量:對每個觀察單位的某項特征進行測定和觀察, 這種觀察單位的特征稱為變量。,2020/6/22,01,計量資料,用度量衡的方法測量每個觀察單位的某項研究指標量的大小,所得的數(shù)據(jù)稱為數(shù)值變量。,02,計數(shù)資料,將全體觀察單位按某種性質或類別進行分組,然后清點各組中的例數(shù),這樣得到的數(shù)據(jù)稱為計數(shù)資料,亦稱為分類變量。,03,等級資料,將全體觀察單位按某種性質的不同程度分為若干組,分別清點各組中的例數(shù),這種數(shù)據(jù)資料稱為等級資料。,統(tǒng)計資料,一、衛(wèi)生統(tǒng)計學的基本概念,

2、描述計量資料常用統(tǒng)計方法:平均數(shù)、標準差等; 統(tǒng)計分析方法:u檢驗、t檢驗、方差分析等。,計數(shù)資料常用統(tǒng)計指標:率、構成比等; 統(tǒng)計分析方法:u檢驗、2檢驗等。,計數(shù)資料常用統(tǒng)計指標:率、構成比等; 統(tǒng)計分析方法:秩和檢驗、2檢驗等。,2020/6/22,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觀察單位,用樣本信息去推斷總體特征。,樣本,根據(jù)研究目的確定的同質的觀察單位 的某個變量值的全體。,總體,一、衛(wèi)生統(tǒng)計學的基本概念,2020/6/22,特點:不可避免,但可控制在一定范圍。,即使消除了系統(tǒng)誤差,控制了隨機測量誤差,樣本統(tǒng)計量和總體參數(shù)之間仍存在差別,這種由隨機抽樣引起的樣本指標與總體指標的差異

3、,由于某種必然因素所致,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偶然機遇所致,無方向性,對同一樣品多次測定,結果有高有低。,抽樣誤差,系統(tǒng)誤差,誤差,2020/6/22,一、衛(wèi)生統(tǒng)計學的基本概念,特點:不是偶然造成,觀察結果一貫性的偏高或偏低。,避免方法: 1)通過周密的研究設計 2)調查或測量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隨機測量誤差,特點:由于個體變異造成,抽樣機遇所致??陀^存在,不可避免。但可估計大小,也可增加樣本含量使其減小。,是指一次試驗結果計算得到的樣本率。,頻率(樣本),描述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數(shù)值。事件A的概率記為P(A),隨機事件的概率P取值在01之間。,概率(總體),一、衛(wèi)生統(tǒng)計學的基本概念,02

4、,計量資料的統(tǒng)計描述,2020/6/22,(一)集中趨勢(Central tendency) 的描述,平均數(shù)(average)常用于描述一組變量值的集中趨勢,是反映同質資料的平均水平或集中位置的特征值。,2020/6/22,應 用 對稱分布資料,尤其是正態(tài)分布資料,2020/6/22,常用平均數(shù) 2. 幾何均數(shù) (geometric mean) 表示符號 (G),應 用 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資料,變量值呈倍數(shù)關系,2020/6/22,常用平均數(shù) 3. 中位數(shù) (median) 表示符號 (M),2020/6/22,(二)離散趨勢 (tendency of dispersion),描述變量值的離散趨勢用

5、變異指標,全距 常用變異指標 四分位數(shù)間距 方差和標準差 變異系數(shù),2020/6/22,常用變異指標 1. 全距 (range, 簡記為R), R = 最大值 最小值 反映變量值的變異范圍 各種類型資料都可應用,但只作 參考資料,2020/6/22,2020/6/22,2020/6/22,標準差用途: 1. 表示同質變量值的離散程度; 2. 在多組資料均數(shù)相近、度量單位相同的條件下表示觀察值的變異度大?。?3. 與均數(shù)結合描述正態(tài)分布的特征和估計醫(yī)學參考值范圍; 4. 與樣本含量(n)結合,計算標準誤,2020/6/22,用途: 1) 比較多組單位不同資料的變異度 2)比較多組均數(shù)相差較大資料

6、的變度,常用變異指標 3. 變異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簡記為CV) 定義 CV = s / X100%,2020/6/22,(三) 正態(tài)分布和參考值范圍的估計 正態(tài)分布的概念和特征 正態(tài)分布是以均數(shù)為中心呈對稱的鐘型分布,頻數(shù)(人數(shù)),125 129 133 137 141 145 149 153 157 161 身高 (cm),f,120名12歲健康男孩身高的頻數(shù)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 curve,2020/6/22,正態(tài)分布的特征有: 1) 正態(tài)分布曲線在均數(shù)處最高 2) 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為中心,左右對稱且逐漸減少 3) 正態(tài)分布曲

7、線的兩個參數(shù)和, 記作N (, 2) 4) 正態(tài)曲線在1處各有一個拐點,2020/6/22,正態(tài)曲線下的面積分布規(guī)律 1 占正態(tài)曲線下面積的 68.27% 1.96 占正態(tài)曲線下面積的 95.00% 2.58 占正態(tài)曲線下面積的 99.00% 若n100,則可用 X 代替,用 s 代替。,-,-2.58 -1.96 -1 +1 +1.96 +2.58,2.5%,0.5%,2020/6/22, 正態(tài)分布的應用 估計變量值的頻數(shù)分布 制定醫(yī)學臨床參考值,常 用 U 值 表 - 正常值范圍 雙側 單側 - 90 % 1.645 1.282 95 % 1.960 1.645 99 % 2.576 2.

8、326 -,95% 雙側參考值: 1.96S 99% 雙側參考值: 2.58S 95% 單側參考值: - 1.64S , P5 或 0.05 (來自同一總體) ? 假設檢驗回答 環(huán)境條件影響 P 0 或 t t 0.05() 0.01 按所取檢驗水準不拒絕H0 P 按所取檢驗水準拒絕H0,2020/6/22,(三)假設檢驗時應注意的問題 保證比較的樣本間有較好的均衡性和可比性; 選用的假設檢驗方法應符合其應用條件; 正確理解差別有無顯著性的統(tǒng)計意義; 結論不能絕對化; 報告結論時應列出統(tǒng)計量值,注明單側或雙 側檢驗,寫出P值的確切范圍。,2020/6/22,2020/6/22,例1、根據(jù)大量調

9、查,已知健康成年男子脈搏數(shù)為72次/分。某醫(yī)生在山區(qū)隨機抽查25名健康成年男子,求得其脈搏均數(shù)為74.2次/分,標準差為6.5次/分。能否據(jù)此認為山區(qū)成年男子的脈搏數(shù)高于一般?,2020/6/22,1、H0:=0, H1:0, =0.05,2、 -0 74.2-72 t = = = 1.692 S 6.5/,3、自由度 = n1 = 25-1=24,查t值表(單側) 得t0.05(24)= 1.711。 t = 1.6920.05 4、在=0.05水準上,接受H0,不能認為該山區(qū)成年男子的脈搏數(shù)高于一般。,2020/6/22,2020/6/22,n為對子數(shù),2020/6/22,x1 - x2

10、t = (n1-1) s12+(n2-1) s22 1 1 ( + ) n1+ n2-2 n1 n2,2020/6/22,2020/6/22,04,分類資料的統(tǒng)計描述,2020/6/22,一、常用相對數(shù) 相對數(shù):計數(shù)資料常用的統(tǒng)計指標, 又稱相對指標(Relation number),2020/6/22,常用相對數(shù) (一) 率 (Rate),* 頻率指標,表示某現(xiàn)象發(fā)生的頻率和強度 * 計算公式: 實際發(fā)生某現(xiàn)象的觀察數(shù) 率= K 可能發(fā)生某現(xiàn)象的觀察單位總數(shù) ( K為比例基數(shù),可為100%或1000等),2020/6/22,(二) 構成比(Constituent ratio),* 又稱構成指

11、標,表示某一事物內部各 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 計算公式: 某一事物各組成部分的個體數(shù) 構成比 = 100% 同一事物各組成部分的個體總數(shù),2020/6/22,(三)相對比 (Relative ratio),* 表示兩個有聯(lián)系的指標(絕對數(shù),相對數(shù) 或平均數(shù))之比,說明對比水平。 * 計算公式: A 指標 相對比 = (或 100%) B 指標 1)對比指標:兩個有關同類指標之比,如兩地 腫瘤死亡比 2)關系指標:兩個有關非同類指標之比,如每 千人病床數(shù),2020/6/22,二、應用相對數(shù)應注意的問題: 1. 不要把構成比當作率分析(最容易混淆) - 年齡組(歲) 人口數(shù) 癌腫病人數(shù)

12、構成比(%) 患病率(%) - 30 633000 19 1.3 3.0 30- 570000 171 11.4 30.0 40- 374000 486 32.6 129.9 50- 143000 574 38.5 401.4 60- 30250 242 16.2 800.0 - 合 計 1750250 1492 100.0 85.2 -,2020/6/22,二、應用相對數(shù)應注意的問題: 2. 計算相對數(shù)的分母不宜太小 - 治療數(shù) 有效數(shù) 總體率95%可信區(qū)間 - 2 1 1 99 % 4 2 7 93 % 50 25 36 65 % 500 250 45 54 % 5000 2500 49

13、51 % - 可見,當n足夠大時,相對數(shù)才穩(wěn)定。,2020/6/22,二、應用相對數(shù)應注意的問題: 3. 率或構成比的比較應注意可比性 1)研究對象是否同質(方法、時間、種族、地區(qū)、環(huán)境等) 2)其它影響因素(年齡、性別)在各組的內部構成是否相同 3)同地區(qū)不同時期資料對比時, 應注意客觀條件是否一致 4. 對觀察單位數(shù)不等的幾個率不能直接相加 求其平均率 5. 對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應作假設檢驗,2020/6/22,三、率的標準化法,(一)標準化法的意義和基本思想 意義-在比較率時,如果比較的兩組資料其內部構成 不同,且影響到比較結果,就不能直接進行比較,需要進行標準化處理后,消除由于內

14、部構成不同對結果造成的影響,才能進行比較。 標準化法-就是采用統(tǒng)一的標準對內部構成不同的各 組頻率進行調整和對比的方法。 標準化率-采用統(tǒng)一的標準調整后計算的率,2020/6/22,(二)標準化方法選擇(根據(jù)已知資料類型) 直接法:已有被觀察人群中各組的率資料。 間接法:僅有各組的觀察單位數(shù)和總率,沒有各組率的資料。 (三)標準選擇 1、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內部構成相對穩(wěn)定的較大人群為標準; 2、將比較的兩組資料各對應組觀察數(shù)合并作為標準; 3、在比較的兩組中任選一組內部構成做標準。,2020/6/22,(四)標化率的計算-直接法,例 1998年某社區(qū)甲乙兩企業(yè)高血壓患病率(%)的普查結果 甲

15、 企 業(yè) 乙 企 業(yè) 年齡 人口數(shù) 構成比 患病人數(shù) 患病率 人口數(shù) 構成比 患病人數(shù) 患病率 (1) (2) (3) (4) (5) (6) (7) (8) (9) 30 935 37.99 10 1.1 680 34.64 4 0.6 40 849 34.50 86 10.1 405 20.63 29 7.2 50 420 17.07 141 33.6 333 16.96 91 27.3 60 150 6.10 98 65.3 292 14.88 158 54.1 70 107 4.35 74 69.2 253 12.89 163 64.4 合計 2461 100.00 409 16.6

16、1963 100.00 445 22.6,2020/6/22,問題:甲企業(yè)各年齡高血壓患病率都高于乙企業(yè),合計患病率則乙企業(yè)高于甲企業(yè)。 原因:兩個企業(yè)人口數(shù)在年齡構成上不同。甲企業(yè)60歲以下人口構成比高于乙企業(yè),60歲以上正好相反,因此乙企業(yè)高血壓合計患病率高是因為高年齡人口數(shù)多的緣故。 解決方法:需要將兩企業(yè)的年齡構成標準化,計算標準化高血壓患病率,然后再進行比較。 注意的是: 1)選擇的“標準人口”不同,計算的標準化率不同。 2)標準化率只是為了進行合理比較而計算的一個指標,它并不反映實際水平。,2020/6/22,例 1998年某社區(qū)甲乙兩企業(yè)標準化高血壓患病率(%)的計算 甲 企 業(yè)

17、 乙 企 業(yè) 年齡 標準人口 原患病率 預期患病人數(shù) 原患病率 預期患病人數(shù) (1) (2) (3) (4)=(2)(3) (5) (6)=(2)(5) 30 1615 1.1 17.8 0.6 9.7 40 1254 10.1 126.7 7.2 90.3 50 753 33.6 253.0 27.3 205.6 60 442 65.3 288.6 54.1 239.1 70 360 69.2 249.1 64.4 231.8 合計 4424 16.6 935.2 22.6 776.5 甲企業(yè)標準化高血壓患病率=935.2/4424100%=21.1% 乙企業(yè)標準經高血壓患病率=776.5/

18、4424100%=17.6% 結果表明:甲企業(yè)標準化高血壓患病率高于乙企業(yè)。,2020/6/22,05,分類資料的統(tǒng)計推斷,2020/6/22,一、率的抽樣誤差和總體率的估計 (一) 率的抽樣誤差與標準誤 由抽樣造成的樣本率與總體率的差別稱為率的抽樣誤差(p - ;p為樣本率, 為總體率)。 率的標準誤:表示率的抽樣誤差大小的統(tǒng)計指標。 計算公式:,(p為 的估計值; Sp 為p的估計值。),2020/6/22,(二) 總體率的可信區(qū)間估計 正態(tài)近似法: 當總體率 未知時,若np 5 和 n (1-p) 5,則總體率 (1- ) 可信區(qū)間為: p U sp = p - U sp p + U s

19、p 即:總體率95%可信區(qū)間為 p 1.96 sp 總體率99%可信區(qū)間為 p 2.58 sp,2020/6/22,二、率的U-檢驗 (一)樣本率與總體率比較 目的:推斷樣本率所代表的總體率 與某總體 率 0 是否相等( 0 常為理論值或長期積累的經驗值)。 條件:n0 5 和 n (1 - 0 ) 5 公式:,2020/6/22,2020/6/22,A 為實際值 T 為理論值,2020/6/22,3. 2檢驗的種類 (1)四格表資料的 2檢驗 目的:用于兩個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推斷兩個樣本所代表的總體率(或總體構成比)是否相等。,2020/6/22,2020/6/22,2020/6/22,

20、(3)行 列表資料的 2 檢驗 目的:用于多個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 推斷樣本所代表的幾個總體率(或總 體構成比)之間有無差別。 基本公式: 專用公式:,A 2 2 = n ( - 1) nR nC,2020/6/22,行 列表資料 2 檢驗的注意事項: 當有 1 / 5 及以上格子的 T 5, 或有一個格子 T 1時,應將資料合理合并,或增大樣本含量重新觀察以增加理論頻數(shù)T; 當推斷結論為拒絕 H0 時,是認為各總體率(或總體構成比)不等或不全相等,即只能認為其中至少有兩個總體率(或總體構成比)不等,而不能確定任意兩個總體率(總體構成比)不等。,2020/6/22,06,統(tǒng)計分析結果的表達,2020/6/22,一、統(tǒng)計表,(一)列表的原則: 1.重點突出,簡單明了 2.主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