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瀉下藥.ppt_第1頁
三、瀉下藥.ppt_第2頁
三、瀉下藥.ppt_第3頁
三、瀉下藥.ppt_第4頁
三、瀉下藥.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十章 瀉下藥,【概述】,1. 定義 凡以引起腹瀉,或潤滑大腸,促進排便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瀉下藥。,2. 性能特點,1)性味歸經(jīng): 本類藥物多苦,咸,甘。寒,涼。入大腸經(jīng)為主。 2)作用 有瀉下通便,清熱瀉火,逐水退腫的作用。,3適應(yīng)范圍,1)熱結(jié)便秘; 2)寒積便秘; 3)津虧便秘; 4)飲邪內(nèi)停; 5)熱痢初起; 6)急腹癥。,4分類及特點,1)攻下藥 多苦,寒。入胃、大腸經(jīng)。 瀉下作用強,善瀉熱通便。 治熱結(jié)便秘及實熱證。,2)潤下藥 多甘,平。質(zhì)潤,入大腸經(jīng)。 瀉下作用緩和,善潤腸通便。 治腸燥便秘。,3)峻下逐水藥 多苦,寒。有毒。入肺、腎、大腸經(jīng)。 瀉下作用峻猛,善通利二便。

2、治胸腹積水、水腫及痰飲喘滿等體壯邪實者。,4.配伍應(yīng)用,1)里實兼表邪者,當(dāng)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雙解; 2)里實兼正虛者,與補虛藥同用,攻補兼施; 3)本品多配伍行氣藥,可加強瀉下導(dǎo)滯作用; 4)若寒積便秘,與溫里藥同用,以散寒通結(jié); 5)急腹癥,配清熱解毒,活血祛瘀藥。,5. 使用注意,1)攻下藥和峻下逐水藥作用較猛,尤其后者,更易傷正氣,凡正虛體弱、胎前產(chǎn)后、月經(jīng)期當(dāng)慎用或禁用。 2)注意炮制、用量、用法及禁忌證。 3)瀉下藥易傷胃氣,當(dāng)中病即止。,第一節(jié) 攻下藥,攻下藥,功效:瀉下通便作用,清熱瀉火。 適應(yīng)范圍: 1主要適用于熱結(jié)便秘及實熱積滯之證。 2具有較強清熱瀉火作用的攻下藥,又可

3、用于: 熱病高熱神昏、譫語發(fā)狂; 火熱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牙齦腫痛以及火熱熾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證。 3此外,對痢疾初起,下痢后重,或飲食積滯,瀉而不暢之證,可適當(dāng)配用本類藥物,以攻逐積滯,消除病因。 4. 對腸道寄生蟲病,本類藥與驅(qū)蟲藥同用,可促進蟲體的排出。 根據(jù)“六腑以通為用”,“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理論指導(dǎo),目前在臨床上有了新的應(yīng)用。,第一節(jié) 攻下藥,大黃(A) 芒硝(A) 番瀉葉(C) 蘆薈(C),大 黃,一、藥用來源,二、處方用名,三、性能特點,四、臨床應(yīng)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根及根莖,藥用大黃,退出,一、藥

4、用來源:,大黃,大 黃,退出,大黃 將軍 錦紋 生軍、生川軍、生錦紋、生大黃 酒川軍、酒洗大黃 制軍、制川軍、制大黃,二、處方用名:,弘景“大黃,其色也。將軍之號,當(dāng)取其駿快也?!?李東垣:“推陳出新,如戡定禍亂以至太平,所以有將軍之號?!?苦,寒。入脾、胃、大腸、心包、肝經(jīng)。,大 黃,瀉下攻積,清熱瀉火解毒,功效,退出,三、性能特點:,涼血止血,逐瘀通經(jīng),利濕退黃,【臨床應(yīng)用】,1. 用于熱結(jié)便秘 。 1)陽明腑實證:芒硝、厚樸、枳實等配伍。(大承氣湯) 2)冷積便秘:附子、干姜等(溫脾湯) 3)里實熱結(jié)而氣血虛者:黨參、當(dāng)歸等(黃龍湯) 4)熱結(jié)津傷者:生地、麥冬、玄參等(增液承氣湯) 5

5、)熱痢初起:黃連、木香。,大黃,瀉下攻積 清熱瀉火解毒 涼血止血 行瘀通經(jīng) 清熱利濕,大黃,瀉下攻積 清熱瀉火解毒 涼血止血 活血祛瘀 清熱利濕,5)心火亢盛,癲狂失心: 桃仁、芒硝 (“實者瀉其子”) 6)肺熱咳喘: 石膏、瓜蔞 宣白承氣湯 (通府氣而降肺氣,清腑熱而臟熱亦清。) 7)急腹癥 (“六腑以通為用”“不通則痛,通則不痛”。),【臨床應(yīng)用】,2. 用于火熱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咽痛 。 1)血熱妄行而上溢,如吐血、衄血:黃連、黃芩等(瀉心湯) 2)火熱上炎之目赤、咽喉腫痛、牙齦腫痛:黃連、黃芩、丹皮、赤芍等(涼膈散),大黃,瀉下攻積 清熱瀉火解毒 涼血止血 行瘀通經(jīng) 清熱利濕,【

6、臨床應(yīng)用】,3. 用于熱毒瘡瘍,燒燙傷 。 1)熱毒癰腫:金銀花、蒲公英、連翹等。 2)腸癰:牡丹皮等。(大黃牡丹湯) 3)燒燙傷:地榆等。,大黃,瀉下攻積 清熱瀉火解毒 涼血止血 行瘀通經(jīng) 清熱利濕,【臨床應(yīng)用】,4. 用于瘀血諸證 。 1)產(chǎn)后瘀滯腹痛,惡露不盡:桃仁、地鱉蟲等(下瘀血湯) 2)婦女瘀血經(jīng)閉:桃仁、桂枝 (桃核承氣湯) 3)跌打損傷、瘀滯腫痛:桃仁、紅花等(復(fù)元活血湯),大黃,瀉下攻積 清熱瀉火解毒 涼血止血 行瘀通經(jīng) 清熱利濕,【臨床應(yīng)用】,5. 用于濕熱痢疾,黃疸,熱淋 。 1)濕熱痢疾: 黃連、木香 木香檳榔丸 ; (“通因通用”) 2)濕熱黃疸:茵陳蒿、梔子 (茵陳

7、蒿湯) 3)熱淋:木通、車前子、滑石、萹蓄(八正散),大黃,瀉下攻積 清熱瀉火解毒 涼血止血 行瘀通經(jīng) 清熱利濕,用量:515g。 用法:煎服。欲攻下,宜生用,輕煎或泡服。久煎則瀉下力緩。欲活血用酒軍,欲止血用大黃炭。,退出,大黃,五、用量用法:,使用注意,1.孕婦、月經(jīng)期、哺乳期禁用。 2.如非實證不宜應(yīng)用。 3.脾胃虛弱者慎用。,大 黃,芒 硝,一、藥用來源,二、處方用名,三、性能特點,四、臨床應(yīng)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七、相似藥物對比,一、藥用來源:,本品為天然產(chǎn)的硫酸鈉經(jīng)精制而成。,芒 硝,芒硝,玄明粉,芒 硝,退出,芒硝 樸硝 玄明粉 元明粉,二、處方用名:,咸、苦,寒。入胃

8、、大腸經(jīng)。,芒 硝,軟堅瀉下,功效,退出,三、性能特點:,清熱消腫,【臨床應(yīng)用】,1. 用于實熱積滯、大便燥結(jié) (燥結(jié)便秘)。 大黃(大承氣湯、調(diào)胃承氣湯),芒硝,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清熱消腫,【臨床應(yīng)用】,2. 用于咽痛,口瘡,目赤,癰瘡腫痛 。 1)目赤腫痛:玄明粉配置眼藥水 2)口瘡、咽痛: 硼砂、冰片、朱砂 冰硼散 或西瓜霜 3)腸癰初起: 大黃,芒硝,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清熱消腫,用量:1015g。 用法:沖入藥汁內(nèi)或開水中溶化后服,不入湯劑。,退出,芒 硝,五、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忌用或慎用。,玄 參,【相似藥物比較】,大黃 苦寒 脾胃大腸肝心包 芒硝咸苦寒 胃大腸,瀉熱

9、通便 清熱,1.熱結(jié)便秘。 2.咽痛,目赤, 口瘡,瘡瘍腫痛。,攻積導(dǎo)滯,偏于蕩滌腸胃,用于熱結(jié)便秘; 又涼血解毒,治血熱出血證、目赤咽痛、熱毒瘡瘍等證; 活血祛瘀,治療瘀血諸證; 清熱利濕,治療濕熱痢疾、黃疸、淋證。 軟堅瀉下,用于燥結(jié)便秘; 兼清熱消腫,外用可治咽痛、目赤、瘡瘍。,番瀉葉,一、藥用來源,二、處方用名,三、性能特點,一、藥用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狹葉番瀉葉或尖葉番瀉葉的小葉。,番瀉葉,狹葉番瀉葉,尖葉番瀉葉,番瀉葉,退出,番瀉葉,二、處方用名:,甘、苦,寒。入大腸經(jīng)。,番瀉葉,瀉下通便,功效,退出,三、性能特點:,蘆薈,一、藥用來源,二、處方用名,三、性能特點,四、相似藥物對

10、比,一、藥用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草、好望角蘆薈的汁液經(jīng)濃縮的干燥物。,蘆薈,蘆薈,退出,蘆薈,二、處方用名:,苦,寒。入肝、胃、大腸經(jīng)。,蘆薈,瀉下通便,清 肝,功效,退出,三、性能特點:,殺 蟲,【相似藥物比較】,番瀉葉 甘苦寒 大腸 蘆薈 苦寒 肝胃大腸,瀉下通便,熱結(jié)便秘,亦可治習(xí)慣性便秘及老年便秘,小劑量緩瀉,大劑量攻下; 尚可瀉下行水消脹,用于腹水腫脹。 溫開水泡服,1.53g;煎服,26g,宜后下。 兼清肝火,治療煩躁驚癇。善治熱結(jié)便秘兼見心、肝火旺,煩躁,驚癇失眠者; 又殺蟲療疳,治療小兒疳疾。 入丸散,12g/次。,第二節(jié) 潤下藥,潤下藥,功效: 潤腸通便。 適應(yīng)

11、范圍: 適用于年老津枯、產(chǎn)后血虛、熱病傷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腸燥津枯便秘。 此外具有潤下作用的藥物,除本節(jié)收載的以外,常用的還有牛蒡子、決明子、瓜蔞仁、柏子仁、杏仁、桃仁、蜂蜜、當(dāng)歸、肉蓯蓉、(生)何首烏、鎖陽、胡桃肉、蘇子、桑椹等,均散見于其他章節(jié),學(xué)習(xí)時應(yīng)加以聯(lián)系對照。,第二節(jié) 潤下藥,火麻仁(C) 郁李仁(C) 松子仁(C),藥用來源:,本品為大麻科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實。,火麻仁,藥用來源:,本品薔薇科植物、歐李郁李的成熟種子。,郁李仁,【相似藥物比較】,火麻仁 甘平 脾胃大腸 郁李仁 辛苦甘平 脾大腸小腸 松子仁 甘溫 肺肝大腸,潤腸通便,腸燥便秘,兼能滋養(yǎng)補虛,治療津血不足的腸燥便秘。 兼

12、能行大腸氣滯,治療大腸氣滯之腸燥便秘; 又利水消腫,治療水腫脹滿,腳氣浮腫。 兼潤肺止咳,治療肺燥干咳。,第三節(jié) 峻下逐水藥,峻下逐水藥,功效: 多苦寒有毒,瀉下作用峻猛,藥后能引起劇烈腹瀉,使體內(nèi)潴留的水液隨從大便排出,部分藥物還兼有利尿作用(即通利二便)。 適應(yīng)范圍: 水腫、臌脹、胸脅停飲等正氣未衰之證。,使用注意:,1本類藥物有毒而力峻,易于損傷正氣,臨床應(yīng)用當(dāng)“中病則止”,不可久服。 2體虛者慎用,孕婦忌用。 3對水腫、臌脹屬于邪實而正虛者,在使用本類藥物時,要注意處處固護正氣,可采取先補后攻、或攻補兼施方法施治。 4注意本類藥物的炮制、劑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第三

13、節(jié) 峻下逐水藥,甘遂(B) 京大戟(C) 芫花(C) 牽牛子(C) 巴豆(B) 商陸(C),藥用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塊根。,甘遂,藥用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京大戟,藥用來源:,本品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芫花,【相似藥物比較】,甘遂 苦寒有毒 肺腎大腸 京大戟 苦寒有毒 肺脾腎 芫花 苦辛平 有毒 肺脾腎,瀉水逐飲,水腫,臌脹,胸脅停飲,力最強,毒性最大。兼消腫散結(jié),治瘡癰腫毒僅外用; 可逐痰涎,治療風(fēng)痰癲癇。 宜入丸散服,每次0.51g。 力較強,毒性較小。 兼消腫散結(jié),內(nèi)用外用治瘡瘍及瘰疬痰核。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 力較弱,毒性最小。兼祛痰止咳

14、,治療咳嗽痰喘; 又殺蟲療瘡,治療頭瘡,白禿,頑癬,癰腫。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0.6g。,牽牛子,一、藥用來源,二、處方用名,三、性能特點,四、臨床應(yīng)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藥用來源:,本品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驁A葉牽牛的成熟種子。,牽牛子,裂葉牽牛,圓葉牽牛,牽牛子,退出,牽牛子 黑丑 白牽牛 白丑 二丑 黑白丑,處方用名:,苦,寒。有毒。入肺、腎、大腸經(jīng)。,牽牛子,瀉下逐水,殺蟲消積,功效,退出,三、性能特點:,【臨床應(yīng)用】,1. 用于水腫、臌脹 。 1)水腫喘滿、二便不利等癥,桑白皮、木通、白朮、陳皮等; 2)腹水腫脹,甘遂、芫花、大戟等。,牽牛子,瀉下逐水殺蟲消積,

15、【臨床應(yīng)用】,2. 用于痰飲喘咳 。 葶藶子、杏仁等 3.用于蟲積腹痛。 檳榔、大黃等,牽牛子,瀉下逐水殺蟲消積,煎服,39g。 入丸散服,每次1.53g。 本品炒用藥性減緩。,退出,牽牛子,五、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忌用。 不宜與巴豆、巴豆霜同用。,牽牛子,巴 豆,一、藥用來源,二、處方用名,三、性能特點,四、臨床應(yīng)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藥用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成熟果實。,巴 豆,巴豆,退出,巴豆 巴豆霜 剛子 江子,處方用名:,辛、熱。有大毒。入胃、大腸經(jīng)。,巴 豆,峻下冷積,逐水退腫,功效,退出,三、性能特點:,祛痰利咽,外用蝕瘡,【臨床應(yīng)用】,1. 用于寒積便秘 。 干姜、大黃等 (三物備急丸) 2. 用于水腫臌脹 。 杏仁等,巴豆,峻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外用蝕瘡,【臨床應(yīng)用】,3. 用于喉痹痰阻 。 6.用于瘡瘍化膿而未潰破者。,巴豆,峻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外用蝕瘡,制成巴豆霜,入丸散,每次0.10.3g。 外用適量。,退出,巴豆,五、用量用法:,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故非急癥必須時,不得輕易使用。 孕婦及體虛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