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一部分分子與細胞第三單元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課時跟蹤檢測十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及相關實驗分析_第1頁
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一部分分子與細胞第三單元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課時跟蹤檢測十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及相關實驗分析_第2頁
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一部分分子與細胞第三單元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課時跟蹤檢測十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及相關實驗分析_第3頁
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一部分分子與細胞第三單元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課時跟蹤檢測十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及相關實驗分析_第4頁
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一部分分子與細胞第三單元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課時跟蹤檢測十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及相關實驗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跟蹤檢測(十) 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及相關實驗分析一、選擇題1(2018武進段考)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 )A真核細胞有線粒體也可以進行無氧呼吸B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C所有的活細胞都要進行細胞呼吸D只有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才能產(chǎn)生ATP解析:選D 真核細胞有線粒體也可以進行無氧呼吸,如酵母菌,A正確;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如藍藻等,B正確;所有的活細胞都要進行細胞呼吸,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C正確;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均能產(chǎn)生ATP,只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產(chǎn)生的ATP量最多,D錯誤。2提取鼠肝細胞的線粒體為實驗材料,向盛有線粒體的試管中注入丙酮酸時

2、,測得氧的消耗量較大;當注入葡萄糖時,測得氧的消耗量較小,同時注入細胞質基質和葡萄糖時,氧消耗量又較大。下列敘述中與實驗結果不符合的是( )A有氧呼吸中,線粒體內進行的是第二、三階段B線粒體只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細胞質基質內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細胞質基質中生成的解析:選D根據(jù)題干可知,向盛有線粒體的試管中注入丙酮酸時,測得氧的消耗量較大;當注入葡萄糖時,測得氧的消耗量較小,同時注入細胞質基質和葡萄糖時,氧消耗量又較大,說明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場所是線粒體,同時葡萄糖不在線粒體中反應,可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成丙酮酸后,繼續(xù)反應,A、B、C正確;本題中并不能得出水是在細胞質基質中

3、生成的,D錯誤。3(2018海安中學模擬)關于細胞呼吸原理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夜晚適當降低大棚內的溫度可以提高蔬菜產(chǎn)量B糧食的保存要求零上低溫、低氧、適宜的濕度C用透氣的紗布包扎傷口可避免組織細胞缺氧死亡D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乳酸對細胞造成毒害解析:選A夜晚適當降低大棚內的溫度,可減少有機物的消耗,進而提高蔬菜產(chǎn)量,A正確;糧食的保存要求零上低溫、低氧、干燥,這樣可以降低細胞呼吸速率,減少有機物的消耗,B錯誤;用透氣的紗布包扎傷口,可防止厭氧菌在傷口內繁殖,有利于傷口的愈合,C錯誤;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酒精對細胞造成毒害,D錯誤。4(2018豐縣期中)下列有關人

4、體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A都有物質的氧化分解和能量的釋放B都需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C反應過程中都有H和ATP的產(chǎn)生D反應過程中都有CO2的產(chǎn)生解析:選D人體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都是細胞呼吸過程,都有物質的氧化分解和能量的釋放,反應過程中都有H和ATP的產(chǎn)生;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人體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中進行;人體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是乳酸,沒有CO2。5(2018連云港期初)真核細胞有氧呼吸的基本過程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階段A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產(chǎn)物只有丙酮酸和ATPB階段B產(chǎn)生的物質中的氧原子均來自丙酮酸分子C階段C產(chǎn)生的物質中的氧原子

5、均來自O2,產(chǎn)生ATP最多D階段C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中,僅發(fā)生還原氫和氧分子結合生成H2O解析:選C階段A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階段,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產(chǎn)物除了丙酮酸和ATP外,還有H,A錯誤;階段B產(chǎn)生的物質是二氧化碳,其中的氧原子來自丙酮酸和水分子,B錯誤;階段C(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產(chǎn)生的物質是H2O,其中的氧原子均來自O2,該過程產(chǎn)生的ATP最多,C正確;階段C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中,除H(NADH)和O2結合生成H2O外,還合成大量的ATP,D錯誤。6(2018蘇南八校聯(lián)考)二氧化碳紅外分析儀可以直接測出密閉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濃度?,F(xiàn)在有一與二氧化碳紅外分析儀相連接的透明密閉容器,給予適合實驗生物

6、正常代謝所需的環(huán)境條件,用此裝置做如下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A給予充足氧氣,測定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B制造無氧環(huán)境,測定酵母菌無氧呼吸速率C給予充足光照,測定植物氧氣的制造速率D制造黑暗環(huán)境,測定綠色植物的呼吸速率解析:選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中都產(chǎn)生CO2,可以給予O2或制造無氧環(huán)境,分別測定密閉容器中CO2的變化,來計算有氧呼吸速率和無氧呼吸速率;植物O2的制造速率呼吸作用O2的消耗速率密閉容器中O2的增加速率,在充足光照條件下無法測算綠色植物的呼吸速率即O2的消耗速率;黑暗環(huán)境中,植物只能進行呼吸作用,根據(jù)容器內CO2含量的變化可以測定呼吸速率。7科研人員探究溫度對密閉罐中

7、水蜜桃果肉細胞呼吸速率的影響,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20 h內,果肉細胞產(chǎn)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B50 h后,30 條件下果肉細胞沒有消耗O2,密閉罐中CO2濃度會增加C50 h后,30 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 和15 慢,是因為溫度高使酶活性降低D實驗結果說明溫度越高,果肉細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解析:選B果肉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其產(chǎn)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50 h后,30 條件下果肉細胞沒有消耗O2,是由于此溫度條件下酶的活性較高,有氧呼吸已將O2消耗殆盡,以后僅進行無氧呼吸,故密閉罐中CO2濃度會增加;由于酶具有最適溫度,若超過最適溫度,有氧呼吸速率

8、會降低。8如圖表示光照、貯藏溫度對番茄果實呼吸強度變化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番茄果實細胞產(chǎn)生CO2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B光照對番茄果實呼吸的抑制作用2 時比15 時更強C低溫、黑暗條件下更有利于貯存番茄果實D貯藏溫度下降時果實呼吸減弱,可能與細胞內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有關解析:選B番茄果實細胞有氧呼吸產(chǎn)生CO2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無氧呼吸產(chǎn)生CO2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故產(chǎn)生CO2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和細胞質基質;由題圖可看出,2 時,黑暗條件下與光照條件下呼吸強度差值比15 時大,即2 時光照對番茄果實呼吸的抑制作用更強;由圖看出,低溫條件下呼吸強度較低,但黑暗條件下比光照條件下呼吸強度

9、高,所以低溫、光照條件下更利于番茄果實的儲存;低溫僅抑制酶的活性,不破壞酶的空間結構。9(2018鹽城中學模擬)如圖為人體運動強度與血液中乳酸含量和O2消耗速率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d段肌肉細胞中的ATP將被大量積累B運動強度大于c后,肌肉細胞CO2的產(chǎn)生量將大于O2消耗量C運動強度大于c后,肌肉細胞CO2的產(chǎn)生與無氧呼吸無關D若運動強度超過b,人體獲得能量的途徑只有有氧呼吸解析:選Ccd段運動強度大,ATP被消耗;人體無氧呼吸不產(chǎn)生CO2,CO2只在有氧呼吸中產(chǎn)生;b以后,人體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10呼吸熵(RQ釋放CO2的體積/消耗O2的體積)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能源物質

10、的不同。測定發(fā)芽種子呼吸熵的裝置如下圖所示。關閉活塞,在25 下經(jīng)20 min讀出刻度管中著色液移動的距離。設裝置1和裝置2的著色液分別向左移動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內氣體體積的減少。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裝置1中放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種子細胞呼吸釋放的CO2Bx代表消耗O2的體積,y代表釋放CO2的體積C為使測得的數(shù)值更精確,還應再設置一對照裝置,內放等量消過毒無生命力的種子和蒸餾水D如果要測定已經(jīng)長出真葉的幼苗的呼吸熵,需要將裝置放在黑暗處解析:選B裝置1中放入NaOH溶液能吸收種子細胞呼吸釋放的CO2,裝置2中的蒸餾水則不能吸收,因此x代表消耗O2的體積,y代表釋放

11、CO2的體積與消耗O2的體積之差。為使測得的數(shù)值更精確,還應再設置一空白對照裝置,內放等量消過毒無生命力的種子和蒸餾水。如果植物是已經(jīng)長出真葉的幼苗,為了避免光合作用的干擾,需要將裝置放在黑暗處。11(多選)下圖是某同學在一定條件下測定酵母菌無氧呼吸速率的實驗裝置。實驗開始時,先打開軟管夾將試管恒溫水浴,10 min后再關閉軟管夾,隨后每隔5 min記錄一次毛細管中液滴移動的距離。下列有關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A保溫10 min有利于消耗掉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氣B實驗中可觀察到毛細管中液滴向右移動C需另設一組相同裝置,用等量死酵母菌代替活酵母菌以對實驗結果進行校正D去掉油脂層、打開軟管夾、通入氧氣

12、,該裝置可用于測定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解析:選ABC實驗開始前,保溫10 min的目的是消耗掉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氣,避免酵母菌有氧呼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酵母菌無氧呼吸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體積增大,毛細管中液滴向右移動;實驗受溫度、氣壓等影響,需設置對照,以對實驗結果進行校正;去掉油脂層,打開軟管夾,通入氧氣只會使裝置內氣體體積增大,無法測定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12(2018蘇州實驗中學??迹噙x)有一瓶混合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養(yǎng)液,當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其產(chǎn)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氧濃度(%)abcd產(chǎn)生CO2的量(mol)912.51530產(chǎn)生酒精的量(mol)96.

13、560A.氧濃度為b時,經(jīng)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CO2為6 molB氧濃度為d時,只進行有氧呼吸C氧濃度為c時,有氧呼吸速率大于無氧呼吸速率Da時酵母菌只進行無氧呼吸解析:選ABD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氧濃度為b時,酵母細胞產(chǎn)生酒精的量為6.5 mol,說明此時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CO2量為6.5 mol,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CO2量為12.56.56 (mol);氧濃度為d時,酵母細胞產(chǎn)生酒精的量為0,說明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氧濃度為c時,酵母細胞產(chǎn)生酒精的量為6 mol,說明此時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為3 mol,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CO2量為1569 (mol),則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為1.5 mol,即有氧呼吸速率小

14、于無氧呼吸速率;a時酵母細胞產(chǎn)生的酒精量與產(chǎn)生的CO2量相等,說明此時只進行無氧呼吸。二、非選擇題13下列甲、乙兩圖分別表示某植物種子在吸水萌發(fā)過程中重量(干重與鮮重)、O2和CO2的變化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表示萌發(fā)種子干重變化的曲線是_(填或)。(2)圖乙中,表示O2吸收量變化的曲線是_(填序號),另一條曲線縱坐標表示_。(3)圖甲中曲線AC變化涉及的主要生理過程是_;曲線CD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fā)成幼苗,光合作用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4)圖乙中e點以前,曲線低于的原因是_,e點以后兩曲線重合,表明此時種子呼吸作用的方式是_。(底物只考慮葡萄糖)解析

15、:(1)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吸水,鮮重增大,鮮重大于干重,分析題圖甲可知,曲線表示種子萌發(fā)過程中鮮重的變化,曲線表示干重的變化。(2)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有氧呼吸的產(chǎn)物是CO2和水,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是酒精和CO2,圖乙中、分別表示種子萌發(fā)過程中CO2和O2的變化,其中剛開始高于,后來與重合,因此是CO2的釋放量,是O2的吸收量。(3)圖甲中AC段,由于種子呼吸消耗有機物,使干重減少;CD段,種子萌發(fā)形成幼苗后,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干重增加。(4)圖乙e點以前,CO2的釋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底物只考慮葡萄糖,此時細胞既進行有氧呼吸,也進行無氧呼吸,無氧呼吸不吸收O

16、2,但釋放CO2;e點之后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相等,表明此時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答案:(1)(2)CO2釋放量(3)細胞呼吸大于(4)種子進行了無氧呼吸,無氧呼吸不吸收O2,但釋放CO2有氧呼吸14(2018吉林三校聯(lián)考)植物的呼吸作用受多種因素影響,請回答相關問題:(1)溫度主要通過影響_,進而影響呼吸速率。(2)能夠較長時間維持最大呼吸速率的溫度稱為最適溫度,如圖是豌豆幼苗的呼吸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由圖可知,豌豆幼苗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是_;溫度為40 時,豌豆幼苗呼吸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特點是_。解析:(1)呼吸作用是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過程,需要多種酶的參與,而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

17、故溫度會通過影響與呼吸作用相關酶的活性來影響呼吸速率。(2)圖中顯示,30 條件下在較長時間內呼吸速率能維持最大,說明30 是豌豆幼苗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圖中顯示,溫度為40 時,呼吸速率在短時間逐漸增大,在較長時間逐漸減小。答案:(1)(呼吸作用相關的)酶的活性(2)30 短時間增大,較長時間減小15某研究小組想測量萌發(fā)的小麥種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異,設計了以下的實驗裝置。實驗中分別以20粒萌發(fā)的種子和4條蚯蚓為材料,每隔5 min記錄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讀數(shù),結果如表1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有色液滴移動的距離(mm)生物時間(min)0510152025萌發(fā)的種子081623293

18、4蚯蚓04.5911.513.515.5表1(1)裝置圖中的Y溶液是_,其作用是_。設置乙裝置的目的是_。(2)實驗開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動,有色液滴將向_移動(填“左”或“右”),以蚯蚓為材料時有色液滴移動的最大速率是_。(3)另一組該實驗裝置每隔5 min測量時,將注射器活塞往_(填“上”或“下”)移動,待有色液滴回到實驗開始時的位置停止,根據(jù)活塞移動距離可測出氣體的變化量,其中以小麥為材料的結果如表2所示:時間(min)0510152025注射器量取的氣體變化體積(mL)01.53.04.25.05.5表2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該段時間小麥種子的有氧呼吸速率為_,在此過程中,有氧呼吸的強度越來越_。解析:(1)甲、乙裝置中所放置的Y溶液為NaOH溶液,用以吸收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過測量O2量的變化測定呼吸速率,乙裝置的作用是對照,可排除微生物及環(huán)境因素對實驗的干擾。(2)實驗開始后,若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動,甲裝置進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氣,有色液滴會向左移動。將蚯蚓的實驗裝置所測得的液滴移動的距離之差除以時間,即為液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