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 《 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教學案_第1頁
高一生物 《 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教學案_第2頁
高一生物 《 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教學案_第3頁
高一生物 《 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教學案_第4頁
高一生物 《 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教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一生物教學案(18) 班級 學號 姓名第3節(jié) 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一、 教學目標 1.說出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2.進行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探究。3.說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4.說明細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討其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及原理。2.教學難點(1)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質(zhì)。(2)探究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自學導引探究“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學生思考探究回答,老師提示細胞呼吸: 一、細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有氧呼吸使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是生物體高效率地獲取能量的反應過程。其反應過程包含許多反應步驟,基本可分為三個連續(xù)的階段,第一階段是

2、在 中進行,產(chǎn)生 并可釋放 能量;第二階段在 中進行,丙酮酸和H2O脫H產(chǎn)生 也可釋放 能量;第三階段也在 中進行,第一、二階段產(chǎn)生的 與 反應產(chǎn)生 并可釋放 的能量。三個階段有不同的 參與催化。細胞通過呼吸把光合作用貯藏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除小部分以 的形式散失,大部分轉(zhuǎn)移到 中,隨時提供生命活動的需要?;瘜W方程式: 無氧呼吸無氧呼吸是細胞在 的條件下進行的,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不徹底,產(chǎn)生的能量較少。 通常稱為發(fā)酵,有兩種類型: 發(fā)酵和 發(fā)酵。化學方程式: 從上述反應式可以看出,細胞在有氧呼吸時,吸收O2的量與放出的CO2的量 ,而無氧呼吸時不需要 ,但產(chǎn)生 。這樣,如果某種生物呼吸時,

3、吸收O2的量與放出CO2的量相同,則該生物只進行 ;如果某種生物不吸收O2,但有CO2釋放,則說明該生物只進行 ;如果某種生物釋放的CO2量比吸收的O2的量多,則說明該生物 。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同時存在時,哪種細胞呼吸占優(yōu)勢,則要從CO2的釋放量與O2吸收量的差值來計算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關系如下表。(抄而記之)有氧呼吸無氧呼吸不同點反應條件呼吸場所分解產(chǎn)物釋放能量相同點相互聯(lián)系第一階段(從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之后在不同條件下,在不同的場所沿不同的途徑,在不同的酶作用下形成不同的產(chǎn)物:二、細胞呼吸的應用資料分析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教師提示。例題:1下列結構中不能產(chǎn)生CO2的是:A小麥細

4、胞的細胞質(zhì)基質(zhì) B人體細胞的線粒體C酵母菌的細胞質(zhì)基質(zhì) D乳酸菌的細胞質(zhì)基質(zhì)2在呼吸作用中若有H20生成,則說明呼吸作用的方式一定是( )A有氧呼吸 B無氧呼吸 C酒精發(fā)酵 D乳酸發(fā)酵3將接種有乳酸菌的牛奶100ml 4份和接種有酵母菌的3%淀粉溶液100ml 4份分別裝在100ml、200ml、300ml和400ml的燒瓶內(nèi),將口密封,置于適宜溫度下培養(yǎng),你認為24 小時后產(chǎn)生的乳酸和酒精最多的瓶的容量分別是(假定牛奶和淀粉溶液的量相對乳酸菌和酵母菌是足量的。)A100ml 、100ml B400ml、400ml C100ml、400ml D400ml、100ml4如果葡萄糖液中有一半的酵母

5、菌在進行有氧呼吸,那么每消耗1mol葡萄糖,將產(chǎn)生A2mol二氧化碳 B3mol二氧化碳 C4mol二氧化碳 D6mol二氧化碳5.(2000年廣東高考題)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發(fā)生在 A.活細胞 B.含有葉綠體的細胞C.不含葉綠體的細胞 D.氣孔周圍的細胞高一生物課課練(18)班級 學號 姓名一、選擇題1.新鮮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適當延長保鮮時間的生理原因是 ( )A.呼吸作用減弱 B.呼吸作用加強C.光合作用減弱 D.促進了物質(zhì)分解2.植物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和分解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是 A.葉綠體、葡萄糖 B.線粒體、葉綠體基質(zhì)C.線粒體、葡萄糖 D.高爾基體、核糖體3.種在湖邊的玉

6、米,長期被水淹,生長不好,其原因是 A.根細胞吸收水分過多 B.營養(yǎng)缺乏C.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夠 D.細胞有氧呼吸受阻4.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丙酮酸的變化,分別是 A.氧化成CO和HO、分解成C和CO或CB.分解成酒精和CO、和水C.氧化分解為乳酸、分解為COD.兩種情況下都能徹底氧化分解為酒精5.在有氧呼吸過程中,CO的產(chǎn)生和氧氣的參與分別發(fā)生在 A.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 B.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C.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 D.O參與產(chǎn)生CO,都在第三階段6.雨水過多時,農(nóng)作物發(fā)生爛根現(xiàn)象的原因是 A土壤中缺乏氧氣,根進行無氧呼吸而受害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快而引起爛根C.土壤中有毒物質(zhì)溶解到

7、水中,使根遭到毒害D.土壤因水澇溫度低,使根受低溫損害7.甲酵母菌進行發(fā)酵,乙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若它們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則甲、乙酵母菌釋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比是 A.31 B.21 C.13 D.168.有氧呼吸的過程中,能生成大量ATP的階段是 A.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時B.丙酮酸徹底分解成CO和H時C.丙酮酸分解成CO和酒精時D.葡萄糖分解的H和丙酮酸分解出的H與O結合生成HO時9.蘋果和馬鈴薯塊莖進行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分別是 A.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 B.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C.都是乳酸 D.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10.把小白鼠和青蛙從25的室溫中移至5的環(huán)境中,這兩種動物的需氧量會發(fā)生什么變

8、化 A.兩種動物的耗氧量都減少 B.兩種動物的耗氧量都增加C.青蛙耗氧量減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減少11.人體內(nèi)的葡萄糖經(jīng)徹底氧化分解并釋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的去向是( )A.供細胞生命活動消耗 B.貯存在線粒體中C.作為熱能散失 D.貯存在高能化合物中12.貯藏水果和糧食時,充加CO或抽取空氣,能延長貯藏時間,主要是由于( )A.抑制有氧呼吸 B.促進有氧呼吸 C.抑制無氧呼吸 D.促進無氧呼吸13.田間豌豆種子萌發(fā)的初期,CO釋放量比O的吸收量大34倍,其原因是( )A.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強 B.有氧呼吸比無氧呼吸強C.無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強 D.呼吸作用比

9、光合作用強14.圖330所示氧氣濃度對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蟲呼吸作用的影響(縱坐標為呼吸速度,橫坐標為O%),則曲線、分別代表 A.酵母菌、草履蟲、乳酸菌 B.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蟲C.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蟲 D.草履蟲、乳酸菌、酵母菌15.(1999年廣東高考題)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在下列裝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內(nèi)有活酵母菌),其中適于產(chǎn)生酒精的裝置是 16馬鈴薯塊莖進行無氧呼吸,葉肉細胞進行有氧呼吸。若它們共產(chǎn)生了18mol的CO2,且兩種呼吸作用轉(zhuǎn)移到ATP中的能量相等,則它們共分解了多少摩爾的葡萄糖A35 B42 C24 D6017下列反應只在線粒體內(nèi)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

10、精+CO2C.ADP+Pi+能量ATP DH+O2H2O18食品罐頭的鐵蓋上印有“若安全鈕鼓起,壓有響聲,請勿購買”,鐵蓋安全鈕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好氧型細菌呼吸,產(chǎn)生CO2和H2O B微生物呼吸,產(chǎn)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呼吸,產(chǎn)生CO2和C3H6O3 D酵母菌呼吸,產(chǎn)生CO2和H2O19、有一瓶子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進氧氣的體積與放出CO2的體積之比是3:5,這是因為A 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B 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C 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 有1/4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20、現(xiàn)有一瓶酵母菌的葡萄糖液,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其產(chǎn)生的酒精和CO2的

11、量如圖13-3所示,(假定兩種呼吸作用產(chǎn)生CO2的速率相同),在氧濃度為a時發(fā)生的情況是A 100酵母菌進行發(fā)酵B30的酵母菌進行發(fā)酵C60的酵母菌進行發(fā)酵 D酵母菌停止發(fā)酵二、簡答題21.無氧呼吸釋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未釋放的能量存在于_中。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相同之處有兩個方面,一是過程中的第一階段完全相同,都是從_到_;二是本質(zhì)相同,都是_。22.高等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_,微生物的發(fā)酵實際上是_。23.根據(jù)下圖回答問題:(1)圖中和所示的過程是_ 。(2)圖中和所示的過程是_ 。(3)丙酮酸之所以會發(fā)生或不同的變化,一方面是由于是否有_參與,另一方面是由于 所造成。(4)產(chǎn)生

12、對細胞有害作用的物質(zhì)是圖中 過程。24.向正在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懸液中分別加入A、B、C、D四種抑制劑。加入A后,O不能被消耗;加入B后,細胞質(zhì)中丙酮酸增多;加入C后,線粒體中ADP增加;加入D后,丙酮酸減少,這四種抑制劑的作用分別是:_抑制葡萄糖分解;_抑制丙酮酸分解;_ 抑制H氧化成水;_抑制ATP生成。25.圖331為酵母菌無氧呼吸實驗裝置圖,請據(jù)圖回答:(1)為什么要用煮沸又冷卻的葡葡糖溶液_ 。(2)溶液A可產(chǎn)生沉淀,容器中溶液A是_。(3)本實驗產(chǎn)生的氣體是_。 21.(1997年26。圖332表示大氣中氧的濃度對植物組織內(nèi)CO產(chǎn)生的影響,試據(jù)圖回答:(1)A點表示植物組織釋放的C

13、O較多,這些CO是_的產(chǎn)物。 (2)由A到B,CO的釋放量急劇減少,其原因是_ 。(3)由B到C,CO的釋放量又不斷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4)為了有利于貯藏蔬菜和水果,貯藏室內(nèi)的氧氣應調(diào)節(jié)到圖中的哪一點所對應的濃度?_。采取這一措施的理由是_。27.將酵母菌研磨,離心分離后,得到上清液(含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沉淀物(含細胞器),把等量 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經(jīng)離心的勻漿分別放入甲、乙、丙3支試管中(如圖333),分別進行以下四項獨立的實驗,請回答:(1)實驗一:向3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3支試管中的最終產(chǎn)物分別是 _。(2)實驗二:向3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等量的酮酸,3支試管中的最終產(chǎn)物分別是_。(3)實驗三: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重復實驗一,3支試管中的最終產(chǎn)物分別是_。(4)實驗四:向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熒光素(螢火蟲尾部提取的可以發(fā)光的物質(zhì))重復實驗一,從理論上,發(fā)光最強的是_試管。28.右圖表示黑暗中某植物在不同氧濃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釋放量的變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1) 外界氧濃度在10以下時,該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 _。判斷理由是_ 。(2) 該器官的CO2釋放與O2的吸收兩條曲線在P點相交后則重合為一條線,此時該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