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物理課程中的科學研究訓練.ppt_第1頁
基礎物理課程中的科學研究訓練.ppt_第2頁
基礎物理課程中的科學研究訓練.ppt_第3頁
基礎物理課程中的科學研究訓練.ppt_第4頁
基礎物理課程中的科學研究訓練.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礎物理課程中的科學研究訓練,31.07.2020.,盧德馨,三、幾點看法,二、基礎課程中的科研訓練,一、一個一線教師的教改經歷 (時間表),一、一個一線教師的教 改經歷(時間表),1985年學校開始教改試點,馮致光副校長甚至試圖規(guī)劃寫新教材 1989年教委朱開軒主任同意南京大學成立基礎學科教學強化部、提前招生 1990年理科處陳祖福處長來校視察,敏感地發(fā)覺強化部和 大學物理學課程包含的新元素;也許為后來領導考慮基地建設和教材建設提供了初步的線索。,1990年7月召開的全國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談會: 關于建立國家理科基礎學科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以下簡稱“基地”)的決定 高 19924號文:

2、國家教委關于建設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的意見 1993年我校強化部“基礎人才培養(yǎng)基地的建設”項目榮獲國家教委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同年獲準設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本科多學科綜合點,1994年初,當時周遠清同志在高教司當司長,在他的領導下制定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得到了當時國家教委領導的高度評價和大力支持。,各學科的改革項目指南陸續(xù)公布后,反映熱烈,得到各方面的響應,先后有566所學校23000多位校長、院士、教授、教學管理人員、教學研究人員等申請項目。,這項改革計劃調動了廣大教師的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也帶動和推動了整個教學改革的深入

3、開展。,周遠清副部長說:這項改革計劃“是高等教育帶有戰(zhàn)略性的一項改革計劃,對整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這項計劃,實際上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整體藍圖”。,“在世紀之交,我國進行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將對下一世紀的人才培養(yǎng)以及教材建設產生深刻影響,它將載入我國高教改革史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融入了教改的洪流、納入了規(guī)范。,1999年2月陳祖福同志:,其中,南大強化部的教學改革及其對物理基礎課的改革帶了個好頭。還提到了新概念物理學大學物理學等教材。,而教材的線索是這樣的,99年2月要求英文版3-6月,8.19赴京交稿,9.10出現(xiàn)在法蘭克福,是為第一版

4、,96年中文版交稿、98年出版,適逢標記出臺,93年蘇大會議、北大會議在教材建設組匯報教材建設,提供了英文的提綱式的樣章,初聞“新概念物理力學”,87年我開始上普通物理、89年強化部成立開始上大學物理,85年規(guī)劃主要是理論力學、熱統(tǒng)、和量子力學,二、 基礎課中的科研訓練,創(chuàng)建大理科模式發(fā)展到學院規(guī)模,實施了研究性教學,改革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改革導致的一個令人欣慰的景象,創(chuàng)建大理科模式發(fā)展到學院規(guī)模,強化拓寬基礎注重學科交叉,堅持多模式發(fā)展控制規(guī)模,按規(guī)律辦事使得我們大理科經歷了MBA熱、IT熱的沖擊而長盛不衰,南京大學基礎學科教育學院,實施了研究性教學,科學研究訓練 提高了學生對物理學

5、科的興趣 提高了學生對自身潛能的了解 加深了學生對物理本質的了解 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實踐證明是可行的,實施了研究性教學,以學科本身提高學生興趣,開發(fā)潛力、引導探索精神,基礎課質量不斷提高受到學生的持續(xù)歡迎,科學研究訓練的例子,課程論文選題輔導的一個例子,對大班學生進行的一對一交流,inextensible,light,m fixed,r ,small,soft,no damping,in inertial system,Remove or change any one or some condition(s) we get a real problem.,Totally we have:,F

6、or example, we can have elastic pendulum, sandglass pendulum, many physical pendulum, rope pendulum.,Others may lead to numerous solutions, but trivial:,different initial conditions motion in two perpendicular planes charged bob ,One step beyond the simplest case will offer us hundreds of topics,464

7、1+141= 4682,部分課程論文,我和我的同事們共指導課程論文:,91級 施磊明 引力推遲對行星運動的影響 93級 程雪梅 用分形理論解釋靜磨擦、正壓力和接觸面積的關系 93級 楊呈勇 慧木相撞 97級 王俊峰 Reverse Compton Scattering and ICS Model of Radiative Pulsar 01級 周 喆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s collapse in the View of the Explosion Mechanics.,物理31 張 馳 時空量子化假設與差分

8、形式的薛定諤方程的初步討論 物理31 樊 搏 小論古律學中的管口校正 基科31 齊 磊 Visual Feature and Color of High Speed Moving Objects 基科32 顏文斌 引力波的半現(xiàn)代描述 基科33 胡 玨 Proportion Between Tree Height, Trunk Diameter and Growth Ring and its Spreading,改革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我們所用的教材面目一新,胡宏紋: 有機化學 傅獻彩: 物理化學 江元生: 結構化學 陸 靖: 譜學原理 化學原理, 化學實驗 尹 真: 電動力學 希 望:

9、理論物理 ,全國按在校生1900萬計算, 數千萬學生受益!,作為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成果必將載入史冊.,正是功德無量,改革導致的一個令人欣慰的景象,大量學生本科畢業(yè)8-10年參與第一線的基礎科學研究工作,部分學生則在更短的時間進入角色,真正令人欣慰的是仍然有那么多的學生在從事基礎科學的研究,Junjun Wu95 et al. Control of Energy Transfer in Oriented Conjugated Polymer-Mesoporous Silica Composites Science 288, 652-6 (2000),2003年5月23日出版的著名學術雜

10、志 科學(Science)第300卷上,同時發(fā)表了署名有強化部四位畢業(yè)生三篇文章),Three papers in single issue Science,Xiaoshan Xu97, Shuangye Yin97 et al. Ferroelectricity in Free Niobium Clusters. Science 300(2003)1265 Xuemei Cheng97 et al. Deformation Twinning in Nanocrystalline Aluminum. Science 300(2003)1275 Congjun Wang99 et al. n-T

11、ype Conducting CdSe Nanocrystal Solids Science 300(2003)1275,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es classify human cancers p834 Jun Lu, Gad Getz, Eric A. Miska, Ezequiel Alvarez-Saavedra, Justin Lamb, David Peck, Alejandro Sweet-Cordero, Benjamin L. Ebert, Raymond H. Mak, Adolfo A. Ferrando, James R. Downing,

12、 Tyler Jacks, H. Robert Horvitz andTodd R. Golub doi: 10.1038/nature03702,Nature - Current issue : Volume 435 Number 7043 pp713-854,(9 June 2005),Jun Lu Class 1997,孫 飛 01屆,本科方向生物物理 現(xiàn)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生,已搜到論文13篇 其中4篇為第一作者,1Tsinghua-IBP Joint Research Group for Structural Bi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

13、ng 100084, China2National Laboratory of Biomacromolecules,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IBP),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Received 5 April 2005; revised 5 May 2005; accepted 19 May 2005. Published: June 30, 2005. Available online 30 June 2005.,Volume 121, Issue 7 , 1 July 2005, Pa

14、ges 1043-1057 Article Crystal Structure of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Membrane Protein Complex II Fei Sun1, 2, Xia Huo2, Yujia Zhai1, Aojin Wang2, Jianxing Xu2, Dan Su1, Mark Bartlam1, 2 and Zihe Rao1, 2,Fei Sun Class 2001,邱 騰 02屆,本科方向化學 現(xiàn)為南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已發(fā)表SCI (indexed)期刊論文19篇(+投稿4篇), 其中12篇為第一作者,99年南京大學

15、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fā)表 Jun Wang and Wei Wang, 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6, pp1033-1038,(1999) 影響因子13,王 駿 96屆,已搜到論文13篇 其中6篇為第一作者,本科方向物理 南京大學生物物理博士,王叢俊 99屆,本科方向化學 Illinois大學博士后,從事材料科學研究,其中 有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一篇 Science 兩篇,2004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博士,王叢峻,獲2003年度美國材料研究學會研究生獎金獎 (Gold Award,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Grad

16、uate Student Award),他的研究工作被列為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 (Pathbreaking Research),被芝加哥大學年報列為2004年年度突出學生成就 (Notable Student Accomplishments),科學研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較強,“學科交叉發(fā)展”優(yōu)勢明顯,學生在國內、外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群體特征明顯:,三、幾點看法,“突破”、“新體系”、“國際領先水平”似乎太多,建議寫實性敘述,1.必須按教育、教學規(guī)律辦事 浮夸之風、自吹自擂,難免貽笑大方,2. Advisory Committee to the Directorate for Education and Hum

17、an Resources, NSF. SHAPING THE FUTURE New Expectations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Science,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1996.5,1. The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 1998,建議讀文獻:,2.不良評估將毀掉教育的聲譽,結果偏離、顛倒實際,影響和諧關系,找人、送條、交換投票大搞不正之風,不規(guī)范、不認前期對口專家鑒定、匆忙行事,不回避,肆無忌憚攫取獎項,利益掛鉤、激勵再激勵,競爭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