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T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ppt_第1頁
《DVT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ppt_第2頁
《DVT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ppt_第3頁
《DVT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ppt_第4頁
《DVT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歙縣人民醫(yī)院 周萍,概述,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是指血液在靜脈腔內不正常的凝結,屬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包括 深靜脈血栓(DVT) 肺動脈血栓栓塞癥(PTE),概述,引起PTE的血栓主要來源于下肢DVT,DVT是PTE發(fā)生的主要標識。 急性大面積PTE主要對肺循環(huán)和體循環(huán)的血流動力學和肺的氣體交換產生巨大的影響。 PTE是一個嚴重威脅人群生命的疾病,起病急、病死率高。 避免PTE發(fā)生,重在DVT預防!,近端深靜脈血栓 膕靜脈(含 膕靜脈)以上, 發(fā)病率較低 遠端深靜脈血栓 膕靜脈(不 含膕靜脈)以 下,發(fā)病率很高,下肢DVT常見部位,左髂 靜脈,股靜脈,股深靜脈末端,位于

2、內收肌管的腘靜脈,腓腸肌肌內靜脈,脛骨后靜脈,靜脈血栓形成,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栓沿著靜脈向近端發(fā)展,肺栓塞,靜脈損傷 (PTS),Prandoni P, et al. Haematologica 1997; 82:423428.,靜脈血栓栓塞的發(fā)病機制,生 理 因 素,靜 脈 內 膜 損 傷,直 接 機 械 損 傷,纖 溶 系 統(tǒng) 異 常,凝 血 功 能 異 常,血 液 粘 度 增 加,血 流 緩 慢,長 期 臥 床,解 剖 學 因 素,不 同 體 位,一、靜脈壁損傷,靜脈內膜損傷 靜脈是血管內給藥的常用途徑,各種刺激性溶液(如化療藥物、高滲營養(yǎng)液或抗生素等)都可損傷靜脈內膜。 直接的機械損傷

3、 反復靜脈穿刺或塑料管的長期留置在靜脈中, 是靜脈血栓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PICC置管使上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增加。 老年人禁止在下肢靜脈穿刺!,二、靜脈血流的異常,大多數(shù)靜脈血栓均原發(fā)與血流緩慢的部位。 靜脈血流速度遠較動脈血流緩慢,下肢靜脈內的血流幾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 在制動或長期臥床條件下血流過分緩慢,易于血栓形成。,靜脈瓣膜的瓣窩內血流緩慢,且易產生渦流,也是產生血栓的主要部位。,解剖學因素 左髂靜脈易受右髂動脈騎跨壓迫(COCKETT綜合癥),造成遠側靜脈血流回流障礙而發(fā)生血栓,這是左側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率遠較右側為高的原因。,不同體位時股靜脈回流速度 仰臥位 側

4、臥位 右側股V回流速度均 左側 坐位時 側臥位 坐位 (屈髖2030) (屈髖8090) 股V回流明顯受限,并與屈髖角度呈正相關,三、,血液高凝狀態(tài),術后,創(chuàng)傷,腫瘤組織 裂解,血 小 板 數(shù),凝 血 因 子,抗 凝 血 因 子 活 性,血栓 形成,術后DVT的發(fā)生率與手術類型相關。 普通外科25% 婦產科16% 多發(fā)創(chuàng)傷50% 神經外科22% 骨科關節(jié)手術40-84% 心梗24% 脊髓損傷67-100% 中風55%,約半數(shù)的DVT在術中已發(fā)生。 制動、靜脈流速減慢和血容量減少,以及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水平升高引起的所謂”術后纖溶封閉”,均與術后早期DVT的發(fā)生及血栓的發(fā)展有密切關系。,DVT

5、 演變過程,深靜脈血栓的自然病程,血栓溶解,收縮,血流再通,血栓,血栓機化,脫落,深V狹窄,PE,深V閉塞,危險評估,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措施,1、基本預防措施:功能鍛煉、早期下床活動、 做深呼吸運動。 2、物理預防措施:足底靜脈泵、間歇充氣加壓 裝置及梯度壓力彈力襪。 3、藥物預防措施:注射抗凝藥物。,基本預防措施,抬高患肢,禁止腘窩及小腿下單獨墊枕;加強觀察 2避免下肢靜脈穿刺,特別是反復穿刺、尤其是左側 3避免脫水 4戒煙戒酒 控制血糖血脂 5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動作 6手術操作輕巧 避免靜脈內膜損傷 7規(guī)范下肢止血帶的應用 8鼓勵患者主動活動 盡早下床,足踝主被動、旋

6、轉運動,膝關節(jié)伸屈運動,下肢抬舉運動,深呼吸運動,基本預防措施,被動擠壓小腿肌群,作用 -增加排腸肌泵的功能或血液的重力加速度作用,加速下肢靜脈的血流速度,血流減慢,高凝狀態(tài),血管內皮損傷,作用機理,下肢足踝運動時, 腓腸肌肉泵收縮 和舒張,是人體 的第二心臟,由 骨骼肌、肌肉內 的靜脈竇及淺靜 脈、深靜脈組成 起著唧筒作用,肌肉收縮時,對肌 肉內和肌肉間的靜 脈產生擠壓,使擠 壓處的靜脈壓升高,以致遠心端的靜脈 瓣關閉,靜脈血不 能倒流,而近心端 的靜脈瓣開放,有 利于血液從近心端 擠向心臟方向,肌肉舒張時,擠 壓作用消失,擠 壓處靜脈壓降低, 以致近心端的靜 脈瓣膜關閉而遠 心端的靜脈瓣膜

7、 開放,有利于血 液從遠心端充 盈靜脈,骨骼肌節(jié)律性的 收縮、舒張和靜 脈瓣有規(guī)律的開 放、關閉對靜脈 回流起著泵的作 用,方法1 雙足主動伸屈運動 取平臥位 雙腿自然放松 雙足做主動足踝跖屈50背伸30運動 即踝關節(jié)屈伸帶動腓腸肌舒縮 頻率為24次/min,每次運動5min,雙足主動伸屈運動,方法2 雙足被動伸屈運動 取平臥位 雙腿自然放松 協(xié)助者雙手握患者足部 協(xié)助患者做足踝跖屈50背伸30運動 -即踝關節(jié)屈伸腓腸肌舒縮 頻率為24次/min,每次運動5min,雙足被動伸屈運動,方法3 雙足主動旋轉運動 取平臥位 雙腿自然放松 踝關節(jié)做伸、內旋、屈、外展的 “旋轉”運動 頻率 1520次/

8、分,每次運動5min。,雙足主動旋轉運動,方法4 雙足被動旋轉運動 取平臥位 雙腿自然放松 協(xié)助者一手握患者踝部,另一手握足尖,做 “環(huán)轉”運動 頻率 1520次/分,每次運動5min,雙足被動旋轉運動,方法5 被動擠壓小腿肌群 取平臥位 雙腿自然放松 協(xié)助者一手握患者踝關節(jié) 一手自比目魚肌和腓腸肌下緣向上擠壓 頻率為24次/min,每次運動5min,被動擠壓小腿肌群,方法6 膝關節(jié)伸屈運動 踩踏自行車動作 頻率為24次/min,每次運動5min,膝關節(jié)伸屈運動,方法7 下肢抬舉運動 頻率為24次/min,每次運動5min,下肢抬舉運動,方法8 深呼吸運動 用力吸氣,再用力呼氣 每次運動5mi

9、n,物理 (機械)預防措施,分級加壓彈性長襪(壓脈帶) 肢體肌肉電刺激 間歇充氣壓力泵(抗血栓泵) 作用:改變肢體血流淤滯狀態(tài)。,分級加壓彈性長襪(壓脈帶),TED梯度壓力彈力襪對腿部提供有效壓力模式,T.E.D.梯度壓力彈力襪預防DVT,明確的壓力梯度18,14,8,10,8mmHg,膝關節(jié)活動自如,透氣性強 增加血流速度138%,防止 血管過度擴張導致 血管壁的損壞。,血流減慢,高凝狀態(tài),血管壁損壞,長統(tǒng) (膝上型,至大腿根部)預防DVT 效果更好,但要求較高。 短統(tǒng) (膝下型)適應性則較強,規(guī) 格 選 取,無法完全適合腿形 長統(tǒng)GEC要求更高,不能完全符合壓力梯度 使用不當可能引發(fā)并發(fā)癥

10、,如水腫、淺表性血栓性靜脈炎。,GEC的不足,禁忌證 腿部大面積水腫、畸形、嚴重動脈硬化、缺血、炎癥 嚴重的靜脈炎、局部皮膚功能障礙 潰瘍、近期皮膚移植,間歇充氣壓力泵(IPC),SCD間歇壓力泵(IPC),踝部45 小腿40 大腿30mmHg梯度連續(xù)圓周壓力,準確測量靜脈再充盈時間。 增加血流速度 240%,促進 前列腺素的釋放,刺激 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降低血液粘滯度, 避免血管過度擴張, 減少血管壁的損壞。,血流緩慢,高凝狀態(tài),血管壁損壞,梯度壓力襪和壓力泵的應用結果,北大醫(yī)院240例手術病人DVT的發(fā)生率: 對照組 (49.3) 彈力襪組 (30.0) 彈力襪壓力泵術后(23.3) 彈

11、力襪壓力泵全程(15.0),禁忌癥,任何可能受到抗栓襪不良影響的腿部情況,例如: 皮炎、靜脈結扎(最近接受過下肢手術)、壞疽 最近接受過皮膚移植 嚴重的動脈硬化或血管缺血性疾病 由充血性心衰引發(fā)的下肢大面積水腫,或肺水腫 下肢嚴重畸形 臀溝處大腿圍超過25英寸(63.5 厘米)的患者不適合用腿長型襪 連腰型適于腰圍小于32英寸(81厘米)的患者 懷疑有深部血管血栓形成(SCD 泵),IPC的缺點 機器昂貴且較為笨重 使用不當時容易造成動脈缺血,幾種機械運動方法的效果評價,足踝主、被動運動 對下肢靜脈回流的影響,與靜臥相比,足踝的主動及被動運動均可增加股靜脈血流的峰速度和平均速度,且主動運動增加

12、血流速度的幅度明顯高于被動運動。 “環(huán)轉”運動引起的股靜脈血流速度增加值為各運動形式之首。,深呼吸和足踝主動運動 對下肢靜脈回流的影響,深呼吸運動對股靜脈血流的促進作用與足踝屈伸、內外翻運動的效應相仿,但其效應不及足踝“環(huán)轉”運動 。,不同護理方式 對下肢靜脈血液回流的影響,主動運動效果最佳 被動運動、下肢抬高時促進靜脈血液回流程度較踝關節(jié)運動差 呼吸運動對于不同體位和不同狀態(tài)下血液回流速度的影響變化不大,擠壓泵 對下肢深靜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踝關節(jié)主動運動組與擠壓泵6.0 kPa( 45 mmHg) 組股靜脈血流動力學指標均顯著高于擠壓泵7.3 kPa(55 mmHg)和擠壓泵8.7 kPa

13、(65 mmHg。,藥物預防措施,藥物預防 應以抗凝血酶的藥物為主 低劑量肝素(LDH) 2500u H ,2次/d。 低分子肝素(LMWH),其作用起效快,作用維持時間長,皮下注射后23h,抗凝作用達高峰,作用時間長達20h,只須皮下注射1次/d。,聯(lián)合療法,國際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研究會 推薦不同的預防方法 低危人群,使用GEC預防,同時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 中危人群,使用小劑量肝素、LMWH、右旋糖昔和阿司匹林預防,亦推薦持續(xù)使用 IPC方法直至患者能下地行走后,穿GEC預防。 高危人群,推薦同時使用藥物和機械預防方法,即選用LMWH,同時使用IPC比較有效。,對于創(chuàng)傷病人有DVT高危因素

14、,同時禁忌抗凝治療,又無法使用物理方法預防時,應盡早植入下腔靜脈濾器,最好在48h內,能有效預防PE 。 對于手術患者,還可通過硬膜外麻醉、加快手術過程、減少術中出血、術后早期活動等來降低DVT的發(fā)生率。,護理措施,護理問題一 血流緩慢、血液淤滯,體位 手術后、高凝狀態(tài)和長期臥床病人,應盡早下床活動 暫時不能下床者,要平臥位,需變更體時,要盡量縮短左側臥時間 術后早期要避免長時間的坐位,運動(雙下肢主動、被動運動) 踝關節(jié)主、被動運動 被動擠壓小腿肌群 膝關節(jié)伸屈運動 下肢抬舉運動 有條件可穿GEC或使用IPC,護理問題一 血流緩慢、血液淤滯,適應癥,被動活動,下肢功能障礙,活動無耐力,腦梗死早期,心梗急性期,麻醉未完全清醒,主動活動,下肢手術制動,手術麻醉清醒后,心?;謴推?腦梗死恢復期,各類中小手術后,長期臥床,護理問題二 血液粘稠,原因 術前腸道準備頻繁腹瀉 高熱出汗 禁食的病人補液量不足 術中失液過多 措施 及時足量補充血容量,護理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