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化合物的形成-分解、碳、氫燃燒反應.ppt_第1頁
05[1]化合物的形成-分解、碳、氫燃燒反應.ppt_第2頁
05[1]化合物的形成-分解、碳、氫燃燒反應.ppt_第3頁
05[1]化合物的形成-分解、碳、氫燃燒反應.ppt_第4頁
05[1]化合物的形成-分解、碳、氫燃燒反應.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五章 化合物的形成分解 碳、氫的燃燒反應,化合物形成分解反應的熱力學原理,碳酸鹽的分解反應,燃燒反應的氣相平衡組成計算,4,1,2,3,氧化物的形成分解反應,燃燒反應,5,2,1.1 分解壓及其熱力學方程,1.1.1 分解壓,定義:對于反應涉及到一種氣體生成物,其余都是 純凝聚相物質(zhì)的分解反應,反應式為: 分解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等于分解出的氣體的平衡分壓 (標準壓力數(shù)),稱為化合物的分解壓。,化合物形成分解反應的熱力學原理,1,3,冶金中常見的分解反應: 氧化物分解 碳酸鹽分解 硫化物的分解,4,1.1.2 分解反應的熱力學參數(shù)狀態(tài)圖,5,開始分解溫度: 化學沸騰溫度:,6,溫度,1.1.3

2、 影響分解壓的因素,固相物(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相變,7,分散度的影響,8,固相物溶解形成溶體或形成復雜化合物,9,碳酸鹽的分解反應,2,碳酸鈣 碳酸鎂 白云石 碳酸鐵,10,3.1 氧位(氧勢),3.1.1 定義,體系中氧氣的相對化學位,稱為氧位(氧勢),可以用來比較氧化氣氛的強弱。,計算式:,氧化物的形成分解反應,3,11,3.1.2 氧化物(固態(tài)及液態(tài))的氧位,在封閉體系中,氧化物形成或分解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氣相中氧的氧位即是氧化物的氧位。,12,3.1.3 氣體氧化物的氧位(CO、CO2、H2O(g)), 對于CO,氧位不僅與CO的生成吉布斯能有關, 還與平衡氣相中CO分壓有關。,13

3、, 對于CO2,14, 對于H2O(g),15,3.2 氧位(勢)圖,定義:氧化物的氧位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圖 稱為氧位(勢)圖。,3.2.1 坐標介紹,16,3.2.2 氧位線的走向,麥克斯威爾關系式:,即:恒溫下熵變與體積變化同符號,體積變化取決于反應前后氣體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17, 2x/y M (s) + O2= 2/y MxOy (s) 2 H2 + O2 = 2H2O 2CO + O2 = 2CO2,氧位線向右上方傾斜, C + O2 = CO2,氧勢線與橫坐標軸近似平行, 2C + O2 = 2CO,氧位線向右下方傾斜,18,19, 發(fā)生相變時,若MO2發(fā)生相變,若M發(fā)生相變,即:元

4、素發(fā)生相變,相變點后斜率增大; 氧化物發(fā)生相變相變點后斜率變小。,20,即:在一定的氧分壓下氧位線是一條隨溫度變化的直線, 斜率 = nRln10 , 過O(0,0)點。,PO2標尺:按對數(shù)等分分度。只留O點及分度點。,21,2CO + O2 = 2CO2,這是一簇交于C點的直線, 只作出PCO/PCO2=1的直線, 其余的只保留分度點。,22,23,2H2 + O2 = 2H2O(g),24,3.3 利用氧位圖進行近似計算,3.3.1 計算氧化物在一定時的標準生成吉布斯能G0,TK溫度線與氧化物氧勢線交點為a, a點的縱坐標即是。,25,3.3.2 計算氧化物在一定溫度TK的分解壓力,26,

5、3.3.3 計算元素的氧化反應在一定溫度及氧分壓下的G,27,3.3.4 計算氧化物被固體碳直接還原的開始溫度,28,3.3.5 計算一定溫度TK下金屬熱還原反應的G0,冶煉中用硅和鋁作還原劑去還原氧化物, 制取低碳合金和純金屬的方法。,29,3.3.6 計算在一定溫度TK下,用氣體還原劑 (CO、H2)還原金屬氧化物的平衡氣相成分,30,31,3.3.7 氣相的分壓已知, 計算一定溫度下氣體還原劑還原金屬氧化物的G,連接H(C)點與i點交TK溫度線于j。,32,33,3.4.1 分解壓力及分解反應,3.4 氧化物形成分解的熱力學原理,34,3.4.2 分解特性,逐級轉(zhuǎn)變原則,最低價氧化物有一

6、個存在的最低溫度,35,3.4.3 鐵氧化物分解的優(yōu)勢區(qū)圖,36,3.5 鐵氧狀態(tài)圖,3.5.1 坐標,縱坐標 溫度, 橫坐標氧含量,%O,3.5.2 豎直線,縱坐標線Fe 含氧27.64%純Fe3O4 含氧30.06%純Fe2O3,37,38,3.5.3 兩個固溶體,兩個液溶體, FexO浮士體 Fe3O4在FeO晶體中的固溶體, Fe3O4固溶體 Fe2O3在Fe3O4中的固溶體, L1:溶解有氧的鐵的熔體, L2:液態(tài)的鐵氧化物,39,3.5.4 橫線溫度線,3.5.5 各區(qū)穩(wěn)定存在的相,40,4.1 燃燒反應的作用,提供熱量,提供還原劑。,4.2 碳氫氧體系的燃燒反應,燃燒反應,4,41,4.3 C、H2、CO與O2的反應的熱力學特性,4.3.1 熱力學數(shù)據(jù),4.3.2 G 負值很大,4.3.3 K 值很大,4.3.4 溫度對反應的影響,42,4.4 水煤氣反應,4.5 碳的氣化反應,反應的平衡成分容易測量,曲線特點,壓力對曲線的影響,43,4.6 碳與水蒸汽的反應,溫度高于1000以(7)為主; 溫度低于400,以(8)為主。 吸熱反應,發(fā)生在燃燒帶內(nèi)。 反應結(jié)果生成CO、H2氣體還原劑。,44,4.7 C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