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窘Y構和零部件設計_第1頁
塑料模基本結構和零部件設計_第2頁
塑料?;窘Y構和零部件設計_第3頁
塑料?;窘Y構和零部件設計_第4頁
塑料?;窘Y構和零部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一、導向零件設計,概述,導向件設計原則,導柱導向機構,錐面定位機構,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一、導向零件設計,1.概述,定義:保證動模和定模正確定位與導向的零件。 導向機構的形式: 導柱、導套導向 錐面定位 導向機構作用: 定位 導向 承受一定的側壓力,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一、導向零件設計,2.導向零件設計原則,合理選用導向機構類型,導柱大小數(shù)量及其布置,有足夠的耐磨性,注意模具的強度,較好的加工工藝性,結構設計應便于導向,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一、導向零件設計,2.導向零件設計原則,合模導向通常采用導柱導向,但當側

2、向力很大時宜采用錐面定位機構。,合理的導向機構類型,一幅塑料模導柱數(shù)量一般為24個,導柱大小數(shù)量及布置,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一、導向零件設計,2.導向零件設計原則,外硬內韌 導柱:20滲碳淬火或T8A HRC5660 導套:20滲碳淬火或T8A HRC5055,有足夠的耐磨性,孔邊距要足夠大 導柱孔應避開型腔板應力最大處,注意模具的強度,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一、導向零件設計,2.導向零件設計原則,較好的加工工藝性,為保證同軸度,導柱固定端直徑與導套固定端直徑應相等。,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一、導向零件設計,2.導向零件設計原則,導柱先導部分做成球狀

3、或錐狀,導套導入部分要做導角。,便于導向,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一、導向零件設計,3.導柱導套定位機構,教材表3-15 帶頭導柱:有軸向定位臺階,固定段與導向段公稱尺寸相同 帶肩導柱:有軸向定位臺階,固定段尺寸導向段尺寸 推板導柱:無軸向定位臺階,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一、導向零件設計,4.錐面定位機構,當成型精度高的大型、薄壁、深腔塑件時,型腔內會產生較大側壓力使型芯或型腔偏移,將會導致導柱卡死或損壞。,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二、支承與固定零件設計,動、定模座板,固定板,支承板,墊塊,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1.動模座板和定模座板,二、支

4、承與固定零件設計,作用:是模具的基座,起支承與連接作用。 動模座板固定在注射機移動工作臺上 定模座板固定在注射機固定工作臺上 要有足夠的強度:小型模具H13mm,大型模具H可達75mm以上 材料:中碳鋼 45鋼 連接方式:用螺栓壓板與機床相連,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二、支承與固定零件設計,2.固定板,作用:固定凸模、型芯、凹模、導柱、導套、推桿等零件 要求:有足夠的強度與厚度H=1545 與型芯的連接方法:臺階、沉孔、平面連接,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二、支承與固定零件設計,3.支承板,作用:墊在固定板背面,防止成型零件和導向零件的軸向移動并承受一定的成型壓力。,4.

5、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二、支承與固定零件設計,4.墊塊,作用:調節(jié)模具閉合高度,形成推出機構所需的推出空間。 材料:中碳鋼45 安裝要求:兩邊墊塊高度應一致,保證模具上下表面平行。,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三、型腔固定板加工工藝,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三、型腔固定板加工工藝,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四、標準件的選用(自學),模具標準化:美國DME、德國HASCO、日本FUTABA世界三大模具標準件企業(yè)。 注射模具零件標準的種類:標準模架: 四個基本型模架:A1、A2、A3、A4 九個派生模架:P1P9 中小型模架標記: A2-100160-03-

6、Z GB/T12556.1-1990 大型模架標記: A-80125-26 GB/T12556.1-1990,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四、標準件的選用(自學),標準模架,4.3結構零件的設計與標準件的選用,四、標準件的選用(自學),模架選擇步驟,4)選取標準的型腔模板周界尺寸 5)確定模板厚度(附錄J) 6)選定模架 7)檢驗模架與注射機的關系,思考與練習:,連續(xù)作業(yè)(結構零件設計),問題:,1.導向零件設計原則?,2.墊塊的結構和安裝有什么要求?,目的與要求:,重點和難點:,1.要求掌握加熱與冷卻裝置設計計算,2.掌握設計原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一

7、、模具加熱與冷卻的目的,熱固性塑料需要較高的模具溫度促使交聯(lián)反應進行 某些熱塑性塑料也需維持80度以上的模溫,如聚甲醛、聚苯醚等 大型模具要預熱 熱流道模具的廣泛使用,1.加熱,模塑周期主要取決于冷卻定型時間(約占80%),通過降低模溫來縮短冷卻時間,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2.冷卻, 完成一次注射模塑過程所需的時間。,成型時間,成型周期或總周期,成型周期,充模時間,注射時間,閉模冷卻時間,其它時間,保壓時間,一、模具加熱與冷卻的目的,模溫過低,塑料流動性差,塑件輪廓不清晰,表面無光澤;熱固性塑料則固化不足,性能嚴重下降。,模溫過高,易造成溢料粘模,塑件脫模困難,變形大;熱固性塑料則過熟。,模

8、溫不均,型芯型腔溫差過大,塑件收縮不均、內應力增大、塑件變形、尺寸不穩(wěn)定。結論,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1.模具加熱的方法有,二、模具加熱裝置的設計,氣體加熱(蒸汽) 工頻感應加熱:設備復雜 電阻加熱:最常用,2.電阻加熱元件,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加熱模具所需的電功率(P)可按模具的重量(m)近似計算: P=mq 或 P=0.24m(T2-T1) 其中:q單位模具重量所需的電功率(查表4-13) T2-T1模具加熱前后的溫度差,3.電阻加熱的計算,二、模具加熱裝置的設計,4.電阻加熱的計算,已知:壓縮??傊亓浚簃=200Kg 模具成型溫度T2=155 室溫T1=20 查表4

9、-13?。簈=30(中小型模具) P=20030=6000W 或 P=0.24200(155-20)=6480W 結論:可以取800W的電熱棒8根 其長度和直徑查表10并根據(jù)模板尺寸確定。,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三、模具冷卻裝置的設計,冷卻介質:水、壓縮空氣、冷凍水、油,冷卻通道設計原則,冷卻裝置的形式,冷卻通道的形式,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1.冷卻通道設計原則,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三、模具冷卻裝置的設計,冷卻水孔相對位置尺寸 d=(812)mm L10mm L1=(12)d L2=(35)d,模具結構允許,冷卻孔盡量大、多,使冷卻更均勻。,冷卻孔要避開塑件的熔

10、接痕部位。,三、模具冷卻裝置的設計,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水孔排列與型腔形狀吻合,1.冷卻通道設計原則,定模與動模要分別冷卻,保證冷卻平衡。,澆口附近與壁厚處加強冷卻,冷卻通道應密封且不應通過鑲塊接縫,以免漏水。,進出水溫差不宜過大,三、模具冷卻裝置的設計,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2.冷卻裝置的形式,三、模具冷卻裝置的設計,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2.冷卻裝置的形式,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三、模具冷卻裝置的設計,3.冷卻通道的形式,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三、模具冷卻裝置的設計,3.冷卻通道的形式,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三、模具冷卻裝置的設

11、計,3.冷卻通道的形式,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三、模具冷卻裝置的設計,3.冷卻通道的形式,4.4模具加熱和冷卻裝置的設計,三、模具冷卻裝置的設計,3.冷卻通道的形式,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零件圖如下圖所示 材料:ABS 試確定凹模徑向尺寸與深度、型芯直徑和高度、孔心距、小型芯直徑。,一、成型零件尺寸計算實例,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一、成型零件尺寸計算實例,確定塑件的收縮率 查附錄C,ABS的收縮率為0.4%0.7%,取平均收縮率Scp=0.6。,1.分析塑件尺寸公差,確定塑件尺寸公差,對塑件尺寸進行合理標注。 300.14、45+0.36、18+0.2均為MT3級,對

12、ABS而言屬一般精度;500.32、0.14、210.22屬MT5級。 故模塑容易達到塑件的尺寸精度要求,?。簔=/4。,一、成型零件尺寸計算實例,2.成型零件的尺寸計算,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型腔尺寸計算(50.32-0.64 21.22-0.44) LM=50.32+50.320.006-(3/4)0.64+0.64/3=50+0.21 HM=21.22+21.220.006-(2/3)0.44+0.44/3=21+0.15 大型芯尺寸計算(45+0.36 18+0.2) lM=45+450.006+(3/4)0.36-0.36/3=45.5-0.12 hM=18+180.006+

13、(2/3)0.2-0.2/3 =18.2-0.07 小型芯尺寸計算(7.86+0.28 hM) lM=7.86+7.860.006+(3/4)0.28-0.28/3=8-0.09 中心距尺寸計算(300.14 ) CM=(30+300.006)=30.20.01(孔間距公差查表3-5),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一、成型零件尺寸計算實例,3.工作尺寸的標注,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1.成型零件的工作型面的形狀,外工作型面:型芯和凸模 內工作型面:型腔和型孔,2.模具制造的一般程序,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3.常用加工方法,通用機床

14、加工,數(shù)控機床加工,特種加工,外工作型面的加工,內工作型孔的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3.常用加工方法,通用機床加工,粗加工與半精加工:銑,工具銑,車 精加工:鉗工修正,研磨,拋光 特點: 主要靠工人的熟練技術,效率低,質量不易保證 成本低,投資少,通用性好,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3.常用加工方法,數(shù)控機床加工,粗加工與半精加工:數(shù)控銑、加工中心 熱處理后的精加工:高精度成型磨床、坐標磨床 檢驗:三坐標測量機 特點: 對熟練工人的依賴少,效率高,質量好,可加工形狀復雜的型腔 一次性投資大,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

15、件的加工方法,3.常用加工方法,特種加工,電火花、電解、擠壓、精密鑄造等,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3.常用加工方法,模具外工作型面的加工,常規(guī)工藝規(guī)程 下料鍛造熱處理-粗加工(六面)-粗磨(六面)-鉗(劃線)-工作型面粗加工(單面留余量0.2)-鉗修-工作型面精加工(留研磨量)-螺孔、銷孔加工-熱處理-研磨、拋光,非圓形表面的加工 銑削 刨削 壓印銼修,圓形表面的加工 車削熱處理磨削,外工作型面的分類:圓形 非圓形,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3.常用加工方法,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3.常用加工方法,成型零

16、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3.常用加工方法,模具內工作型孔的加工,分類: 圓孔 (鉆 .銑 .鏜.磨) 非圓孔(鉆 .銑 .鋸.氣割) 主要精加工方法: 銼修加工 坐標磨床磨削,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3.常用加工方法,模具內工作型孔的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二、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3.常用加工方法,模具內工作型孔的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三、型腔的加工,型腔的分類: 旋轉體 非旋轉體 加工方法: 車削加工: 旋轉體 銑削加工: 非旋轉體 電加工: 旋轉體、非旋轉體 磨削加工: 旋轉體、非

17、旋轉體,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三、型腔的加工,立銑加工: 利用不同形狀和尺寸的指狀銑刀按照劃線尺寸進行加工。,1.型腔銑削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三、型腔的加工,1.型腔銑削加工,仿形銑,數(shù)控銑,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三、型腔的加工,2.型腔電加工,電火花加工的特點及適用范圍 難切削材料 形狀復雜的工件 易加工過程自動化,條件:放電間隙 脈沖電源(瞬時放電) 液體介質,電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基于工具與工件(正.負極)之間的脈沖放電的電腐蝕現(xiàn)象來蝕除多余金屬。,局限: 只能加工導電材料、加工速度慢 有電極損耗、最小角部R有限制,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三、型腔的

18、加工,2.型腔電加工,型腔工具電極加工,電極設計 結構形式: 整體 鑲拼 組合 電極尺寸 技術要求,三、型腔的加工,3.型腔磨削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成形砂輪磨削,三、型腔的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3.型腔磨削加工,光學曲線磨床成形磨削,三、型腔的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3.型腔磨削加工,三、型腔的加工,4.型腔加工案例,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模具零件的加工中,最重要的是對型腔的加工,型腔的形狀不同所采用的加工方法也不相同。,圓形型腔加工,形狀不大,車削 立銑回轉式夾具 數(shù)控銑或加工中心,三、型腔的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4.型腔加工案例,規(guī)則矩形型腔加工,普通銑床加工出型腔,無法銑出的圓角可鉗工修配或電火花加工。,三、型腔的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4.型腔加工案例,異形復雜型腔加工,數(shù)控銑或加工中心 有些鉆孔、攻螺紋等工序可連同數(shù)控加工一次完成。,三、型腔的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4.型腔加工案例,異形復雜型腔加工,普通銑或數(shù)控銑出型腔 電極加工出薄側槽,三、型腔的加工,成型零件的設計及制造案例分析,4.型腔加工案例,底部有孔的型腔加工,先加工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