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文化剖析.ppt_第1頁
中國陶瓷文化剖析.ppt_第2頁
中國陶瓷文化剖析.ppt_第3頁
中國陶瓷文化剖析.ppt_第4頁
中國陶瓷文化剖析.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huán)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zhèn)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里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中國的陶瓷文化,陶瓷,英文

2、:china。中國人早在約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時代)就發(fā)明了陶器。 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 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干燥、焙燒等工藝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瓷的發(fā)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陶瓷的發(fā)明和發(fā)展更具有獨特的意義,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有著不同藝術風格和不同技術特點。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國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國就是陶瓷的故鄉(xiāng)。,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半坡文化時期,彩陶的出現標

3、志著瓷器的發(fā)展。在這千數百年間,除日用餐飲器皿之外,祭祀禮儀所用之物也大為發(fā)展。,商朝工匠在燒制陶器的實踐中,燒制出了原始瓷器。,漢朝,燒造技藝有所發(fā)展,較為堅致的釉陶普遍出現,漢字中開始出現“瓷”字。到東漢,瓷器的生產技術達到成熟階段。東漢早期生產出青瓷,后來又燒制出白瓷。同時,中國與東西方文化往來交流,瓷器貿易占對外貿易的大部分,此時的海上絲綢之路被稱作瓷路。,瓷路,此片聚焦中國陶瓷文化對世界產生的深遠影響。從9世紀的大唐帝國到19世紀的鴉片戰(zhàn)爭,從中亞到羅馬,從世界重要沿??诎兜綒W洲各大首都,歷史上重要的地標和時間點都被中國陶瓷的故事所標注。在這貫穿全球的瓷器之路上充滿了創(chuàng)業(yè)、探險、財富

4、、戰(zhàn)爭和沉船的重大事件。瓷路是一部與瓷器有關的真實故事。,唐朝,陶瓷的工藝技術改進巨大,出現了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tǒng)。即南方浙江的越窯的青瓷和北方河北的邢窯的白瓷。 有一種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黃、褐、綠為基本釉色,后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唐三彩的出現標志著陶器的種類和色彩已經開始更加豐富多彩。,陶瓷業(yè)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fā)展,并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定為代表的五大名窯和眾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制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成熟。是我國瓷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元代,青花瓷的燒制達到成熟階段。,明朝統(tǒng)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zhèn)的陶瓷制造業(yè)在世界上是絕對最好的,景德鎮(zhèn)是全國的“瓷都”,民間有“至精至美的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鎮(zhèn)”的說法。 此時的制瓷業(yè)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平上獨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明中后期,又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多種彩瓷。清代還發(fā)明了琺瑯彩,色彩鮮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