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瑞中學研學旅行活動展示材料(成果報告一)_第1頁
巖瑞中學研學旅行活動展示材料(成果報告一)_第2頁
巖瑞中學研學旅行活動展示材料(成果報告一)_第3頁
巖瑞中學研學旅行活動展示材料(成果報告一)_第4頁
巖瑞中學研學旅行活動展示材料(成果報告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3,1,2,活 動 概 況,前 期 準 備,旅 行 經(jīng) 歷,4,研 學 收 獲,.,.,古韻今風看玉山 感受古韻 暢享今風,巖瑞中學玉山古色研學之行,.,活動背景,為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積極引導學生走入社會,拓寬知識面。我校根據(jù)縣教體局關于舉辦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成果展的活動方案的要求,積極在非畢業(yè)班開展研學旅行的活動。我校于2017年9月26日組織了初二年級四名學生, 開展以“古韻今風看玉山”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研學旅行是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們通過走進社會、親近文物的方式,使學生增長知識、擴大視野,同時檢驗學生在文明、禮儀、衛(wèi)生、交際、自理等方面

2、的習慣素養(yǎng)。堅持學生自愿報名、教師選擇的原則,本著讓學生感受古代文明、禮贊先人智慧、暢享今天成果的宗旨,努力提高學生道德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我校在組織學生研學旅行前,由教導處牽頭,讓語文組、政史地組對旅行的景點及主題進行了梳理、推敲,最后確定以“古典旅游”為主題,因此精心選擇了“古城墻-考棚-冰溪第一樓-普寧寺-端明書院-江南第一祠”六大景點。,研學內(nèi)容,.,研學意義,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研學旅行活動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旅游和夏令營,它是每位中學生需修的一門課程,是綜合實踐課程的形式之一。研學旅行是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與社會資源的創(chuàng)新舉措,是深受學生歡迎的課程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和合

3、作意識的有效途徑。 為此學校就這兩個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精心選取了富有歷史文化內(nèi)涵和現(xiàn)實教育意義的旅游景點,并為這一天的綜合實踐活動安排了相應的任務,確保不虛此“行”。,.,.,教師2名:許奕塘 江河昌 組織整個旅學活動,學生4名: 小 組 長: 吳紅美聯(lián)絡員:汪馨悅 材料收集:王 妍 宣傳員:何 穎 參與旅學活動每一環(huán)節(jié),.,巖瑞中學2017年度研學旅行活動方案 根據(jù)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結(jié)合我校實際,經(jīng)校委會研究決定,利用1天時間開展 部分同學研學旅行活動。一、活動目的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研學旅行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經(jīng)歷

4、和生活體驗,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zhì),提升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為將來社會人才選拔增加籌碼,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在校學習的興趣和求學欲望。二、活動對象 20172018學年八年級:吳紅美 汪馨悅 王妍 何穎四位同學 三、活動時間 2017年9月26日四、活動的方式 有指導老師帶隊的玉山周邊一天古色游。五、活動內(nèi)容 我校選擇了“古城墻-考棚-冰溪第一樓-普寧寺-端明書院-江南第一祠”六大景點。六、職責分工(一)領導機構(gòu) 許奕塘 江河昌兩位教師帶隊(二)具體職責(1)許奕塘負責本活動的安全工作。(2)江河昌組織建立合理的宣傳形式,建立學校公眾號、電話聯(lián)系,對家長朋友進

5、行宣傳此次研學旅行的重要意義,讓家長理解、放心,得到家長的支持,推動我校學生校外學習的有序進行。 玉山巖瑞中學 2017.9.,.,玉山縣巖瑞中學 2017年秋季研學旅行安全應急預案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切實保障學校廣大師生研學旅行活動的安全。特制定研學旅行活動安全應急預案。 一、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這次師生外出安全的管理,學校成立了研學旅行工作組,成員如下:許奕塘、江河昌 二、安全工作小組具體分組情況及職責 1、交通及活動安全:許奕塘 2、食品及宣傳安全:江河昌 三、安全教育 為確保此次活動的安全順利,學校將于活動前召開參加研學旅行小會,有針對性地對參加學生進行安全

6、教育,主要內(nèi)容如下: 1、成立聯(lián)絡組,要求每負責人均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對每個學生的安全負責; 2、要求每個同學在與陌生人打交道時,既要注重禮儀,也要“慎重”對待陌生人的各種“友好請求”,自己把握交友分寸。遇到可能會產(chǎn)生的糾紛我們必須保持冷靜,控制情緒;3、對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通知具體的處理程序和處理方法。要求每個人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時,要保持冷靜,保護好自身安全,服從指揮。 四、應急事故處理(一)處理程序 1、如遇突發(fā)事件,第一時間報告帶隊教師; 2、所發(fā)生的事件在自己能夠處理的范圍之內(nèi)的,領隊老師要做好各種應急工作,采取應急措施;如果不能處理,需要相關部門處理的,要保護好現(xiàn)場,及時撥打110、1

7、20向有關部門求救; 3、突發(fā)事件處理完成后,要及時向帶隊老師匯報處理情況。 (二)具體處理方法 1、研學旅行前 (1)如遇惡劣天氣和自然災害不能出行,則將活動延期; (2)如遇特殊情況,部分人員身體不適,則向帶隊老師匯報,并為其請假; (3)若有同學會暈車,提前做好準備。(4)熟記領隊老師電話號碼。 2、研學旅行途中 (1)人身安全。萬一發(fā)生意外,及時向有關部門求助,如打110、120等,同時維持好現(xiàn)場的秩序,同時做好應急搶救工作。 (2)行車過程中,要求同學保持車內(nèi)秩序,不能把頭伸出車外。 五、研學旅行過程中的紀律要求 1、旅行過程中,帶隊老師和各小組成員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時時注意成員的動

8、向,確保研學安全、順利地進行。 2、旅行過程中,全體成員必須遵守各種規(guī)章制度,特別注意景區(qū)內(nèi)的安全提示,爭做文明的研學旅行者。 2017.9.18,.,.,第一站:親近古城墻,城墻,是中國文化“不滅”的元素。在中國古代,只要出現(xiàn)城市,就有城墻文化。無論是京畿重地,還是普通州縣,甚至連一些山寨,都有城墻。 玉山縣古城墻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圍城七里”。墻高一丈六尺,女墻四尺,墻基寬一丈八尺,東西南北辟有四門。隆慶年間增辟小東門、小西門。由于自然侵蝕、戰(zhàn)爭和人為之原因,城墻被毀被拆大半,但至今仍保留有大東門、小東門、南門三座城門,在東南面還留有1430米的明代古城墻。解放后,留存

9、的古城墻成為歷史的見證和舊城一大景觀,1982年12月20日,玉山縣人民政府將其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玉山古城墻從1562年建成至今,已有446年了。它突顯出我縣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是有形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今年,玉山縣政府正在投巨資修復古城墻。不久,古老的城墻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城墻,是中國文化“不滅”的元素。在中國,只要出現(xiàn)城市,就有城墻文化。無論是京畿重地,還是州府甚或小城市,都有城墻。 清乾隆四十九年版玉山縣志載,玉山縣古城墻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圍城七里”。墻高一丈六尺,女墻四尺,墻基寬一丈八尺,東西南北辟有四門。隆慶年間增辟小東門、小西門。由于自然侵蝕、戰(zhàn)爭

10、和城建的原因,城墻被毀被拆大半,但至今仍保留有大東門、小東門、南門三座城門,在東南面還留有1430米的明代古城墻。解放后,留存的古城墻成為歷史的見證和舊城一大景觀,1982年12月20日,玉山縣人民政府將其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玉山古城墻從1562年建成至今,已有446年了。它突顯出我縣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是有形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應予以更加愛惜和保護。,.,謝 謝 觀 賞!,.,第二站:走進考棚,玉山考棚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至今其布局結(jié)構(gòu)仍保存完整,實屬罕見。在江西而言,它是唯一的一處,其歷史科學價值不言而喻。而整個江南,也僅有兩處,另一座是南京的“貢院。玉山考棚由四幢建筑組成,建筑面積 1600平方

11、米,占地近 3000平方米。南端為門廳,這是“訓導衙”;北端為正廳,這是考官們工作休息的場所,各為五開間,相對而立。兩廳之間,建兩排號舍東西相向,各有 25個前后間,共有 50個考間,可容 100名童生應試。兩排號舍之間有一條長 75米,寬 3米,用青石、鵝卵石鋪就的甬道。 站在甬道上,浮想聯(lián)翩。遙想當年,考官們手舉考題牌走過甬道時,是何等的莊嚴威武;寒窗苦讀的學子們,期待和惶恐的眼神,又是何等的深邃。,.,謝 謝 觀 賞!,.,小樓在何許,正在南溪上。 空蒙過釣船,斷續(xù)聞漁唱。 征途苦逼仄,舒嘯喜清曠。 安得此溪水,為我發(fā)春釀。 宋代陸游玉山縣南樓小望便出自此樓。它座落于冰溪南岸,這是一座白

12、墻青瓦的四方形兩層盔頂建筑,盔頂?shù)捻敽图沟纳厦娲蟛糠譃橥钩龅幕⌒?,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向外翹起,就像是頭盔的下沿,頂部中心有一個寶頂。冰溪南樓也稱冰溪第一樓、魁樓、文昌閣,關于它的身世,玉山縣志中有記載,古時文人墨客常在樓上談論詩文。 現(xiàn)在,玉山縣政府在冰溪下游萬柳洲公園復制了南樓一座。,第三站:貼近冰溪第一樓,.,.,第四站:拜謁普寧寺,普愿身心奉塵剎 寧於法界度眾生 位于玉山縣城冰溪河南岸、武安山北麓的普寧寺,始建于唐總章年間(公元668670年),由唐代高僧,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法嗣智常將閻立本所捐住宅改建而成。宋時寺內(nèi)有天王殿、大雄殿、觀音殿共百余間,占地面積30余畝,僧徒160余人,

13、香火極盛,元末毀于兵, 明重建后復被火燒。道光二年重修,民國十三年(1924年)寺塌,法森和尚重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興建浙贛鐵路,中廳拆毀,鐵路橫貫其中。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日軍入侵玉山縣城,普寧寺被焚毀殆盡。 玉山普寧寺建寺至今已1330余年,是玉山縣最早最大的寺廟,是佛教禪宗派曹洞宗的法脈。今大雄寶殿是1991年由江西省政協(xié)委員,省佛教協(xié)會副秘書長云居山真如寺首座和尚達定法師主持興建,歷3年而成?,F(xiàn)普寧寺規(guī)模宏大,建筑壯麗,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各殿共塑佛像180多尊。寺前有浙贛鐵路、 冰溪河通過。寺后有唐朝宰相、著名畫家閻立本墓。 1987年12 月列為江西省級文

14、物保護單位。,.,.,第五站:端明書院,端明書院與汪應辰 汪應辰(11181176年),初名洋,字圣錫,玉山縣紫湖汪塢人,世稱“玉山先生”。宋紹興五年(1135年)參加禮部會試,名列第八,殿試擢為第一,時年十八歲,成為中國科舉史上最年輕的狀元之一,而且他的狀元卷被后人譽為“吏治寶典”。 理學宗師朱熹祭汪尚書文評價:“惟公學貫九流,而不自以為足。才高一世,而不自以為名。道尊德備,而不自以為得。位高聲重,而不自以為榮?!?他晚年還鄉(xiāng)講學,建端明書院,并置學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端明書院移建在冰溪之南,武安山東麓古歲寒庵(普寧寺左)廢址上。書院左右各3間,前面是講堂,門對冰溪;門內(nèi)左邊為科

15、舉倉,右邊是理事所;兩廡后面有書舍各5間,西北角有書舍4間。后二度被毀,幾經(jīng)重建,現(xiàn)規(guī)模尚存,大部分建筑仍在。武安山上林木茂盛,山下冰溪如一絲帶,縈繞吳越古城;河畔有綠洲成片,挑樓成排;且有城墻浮橋,青山綠水,嬉戲其間。 汪應辰創(chuàng)辦書院,使得許多學子在不平等的時代,獲得了平等教育的權(quán)利,奠定了玉山文化教育的基礎,對繁榮玉山文化、培養(yǎng)人才有莫大的好處。,.,.,第六站:漫步江南第一祠,玉山官溪胡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按“千長古月”造型設計和牌樓上“饗保萬齡”四個古樸遒勁的大字共同寄寓著祖宗對子孫的美好祝福。 宗祠按縮小的皇宮的規(guī)模設計,因內(nèi)村胡氏一祖宗曾是太子陪讀,太子登基后,特賜該陪讀以皇

16、宮造型建宗祠,以示皇恩。整個外型遠望像一只龍,左右有兩口井,那是龍的雙眼,前面是一月亮塘,即“千長古月”的“月”字,龍不可缺水。門前正對桃溪,清水潺潺,源源不斷。可見宗祠構(gòu)思巧妙。,.,.,玉山歷史悠久、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歷史上是贛浙閩三省的交通要沖,素有“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玉山縣民風淳樸,人杰地靈,自古書香濃厚,人才輩出。建國以來共培養(yǎng)出新中國首批18位博士之一的理論物理學家黃朝商等玉山籍博士200余人、碩士600余人,遍布國內(nèi)外,享有“才子鄉(xiāng)、博士縣”美譽。 請結(jié)合此次旅游,說說玉山為何人才輩出,且經(jīng)久不衰?,研學問題之一,.,.,古城墻、考棚、冰溪第一樓、普寧寺、端明書院、江南第一祠,或毀或立或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