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變化的起點和終點.ppt_第1頁
語言變化的起點和終點.ppt_第2頁
語言變化的起點和終點.ppt_第3頁
語言變化的起點和終點.ppt_第4頁
語言變化的起點和終點.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言變化的起點和終點,南京大學 徐大明,目錄,語言變異與變化 社會語言學的對變化的定義 社會語言學對變化的研究的意義,語言變異與變化,變化體現(xiàn)為變異 語言變化持續(xù)不停 語言是在不切斷社區(qū)內部交流的情況下變化的 變異不一定發(fā)展為變化 靜態(tài)與動態(tài) “穩(wěn)態(tài)” 什么是 “進行中的變化” 衡量變化的單位是言語社區(qū) 什么是“進行中”?,社會語言學對變化的定義,“正在改變社會分布的語言變項” 言語社區(qū)的不同步運動 言語社區(qū)內部的發(fā)展變化,語音變項舉例,1987 2006 包頭市昆都侖言語社區(qū) 人口的變化 語言態(tài)度的變化,語言變化: 新產生的社會分化,語法變項舉例,“有沒有/有/沒有 + VP” (王鈴200

2、5、王森等2006) 高校社區(qū) 央視節(jié)目,有 + VP (王玲2005),擴散:女性 =男性;口語 =書面語 港臺媒體 =大陸媒體 =“身邊的人” 動力:女性群體認同 =“身邊的人” “時尚、新潮、與眾不同” =“同儕壓力”、“不受孤立、排斥”,“得到對方的認同”,有 + VP:社會群體中擴散,從外來標記到內部標記 從性別標記到年齡標記 有標記 =無標記,詞匯變項舉例,“行/成”變異 出現(xiàn)/產生、方言/標準語 發(fā)展 “成”的發(fā)展 “行”的發(fā)展,打電話的 預備結束語”,北京, 2001年 非介入式觀察 258人次,歷史背景,“好” 紅樓夢19回: 寶玉笑道:“依我的主意,咱們竟找你花大姐去,瞧他

3、在家作什么呢?!?茗煙笑道:“好,好?!?茗煙笑道:“這會子沒人知道,我悄悄地引二爺往城外逛逛去,一會子再往這里來,他們就不知道了。” 寶玉道:“不好,仔細花子拐了去?!?歷史背景,“行” 威妥瑪 (1886) 語言自邇集 外國馬在天津這兒那1可以買? 行了,我們行里有匹馬,是我們行中伙計的,他要賣,那馬很好,又老實又快,來往進京有三四回了。(205頁) 只怕這么些日子你們行里離不開你,不容你去。 行了,離得開,今兒打發(fā)我來不是聽老爺?shù)姆愿纴砹嗣???05頁) 1 “那”在語言自邇集中表示“哪兒”,肯定與否定的不對稱,老爺就雇小的好不好? 好,倒沒甚么不好的,只怕這么些日子你們行里離不開你,不

4、容你去。(205頁) 我不用人帶道,你細細兒告訴我都是打那么走,行不行? 可以,沒甚么不行的。老爺出了城,東邊兒那個浮橋知道不知道?(203頁) 那我倒有一個法子,今兒個忙些兒,沒空兒細說,請先生明兒過來,昝們再商量,行不行? 可以,沒有甚么不行,我就遵命了,明兒個幾點見?(208-209頁),“成” 老舍二馬 “?。〕?!瑪力跟你一塊兒去,溫都太太?”馬威由地上拔起一把草來。 “不去,行不行?” 行了,可以念書了!,“成”的衰落,北京口語語料庫,北語口語語料庫是用定額抽樣的方法從北京6個城區(qū)抽取的300多個講話人所提供的語料建成的。在確定抽樣方法時,受到社會語言學思想的指導,力圖讓樣本代表城區(qū)

5、人口的各個社會層面。因此它是目前比較少見的具有社會語言學性質的大型口語語料庫,對該語料庫語料的綜合性分析,應該提供關于北京口語的有代表性的數(shù)據(jù)。這些語料是1983-1985收集的,可以提供當時有關“行/成”變異的實際情況。,“行/成”的檢索,通過對該語料庫中進行過精加工的400 000字的語料的檢索,一共發(fā)現(xiàn)了407次“行/成”變異的用例。其中,378次是“行”(93%),只有29次是“成”(7%)。這一比例顯然比王朔的20%要低。王朔比代表北京“一般人”的北語口語語料庫用“成”的比例要高,自然具有北京“方言”的特色了。 搜索北語語料庫所發(fā)現(xiàn)的“行/成”用例的語料來自67位講話人。這67人中有

6、50人(75%)完全沒有用“成”,而只用了“行”,既用“成”又用“行”的有10位 (15%);用了“成”而沒用“行”的只有7位(10%),屬明顯的少數(shù)。因此,不僅從應答詞“行/成”使用的總詞次上看,“成”已占劣勢(7%);從使用人數(shù)上看,也是一樣。,變項規(guī)則分析法,由于北語語料庫帶有社會語言學的性質,我們可以對其進行社會語言學的分析,進一步找尋語言變化的證據(jù)。因此,我們對這67位講話人進行了一項“變項規(guī)則分析法”的分析1。這是一項多元回歸分析,其中,講話人的各種社會特征是自變量,“成”的使用是因變量。統(tǒng)計結果如下: 1 “變項規(guī)則分析法”,參見徐大明1999。,分析結果,顯著制約條件: 地區(qū) 性別 年齡 教育程度 職業(yè) 民族 話題,地區(qū),性別與年齡,教育程度,職業(yè)、民族,話題,詞匯變項的制約條件,口語/書面語 方言/標準語 肯定/否定、其他搭配 社會分化:地區(qū)、社區(qū)、性別、年齡、階層、社會網絡、民族、家庭、主觀認同,“行/成”變異:講話人的歷史觀,索緒爾 拉波夫 共時/歷時 當代觀:古/舊/新 四變體 變體與變異,結論,作為“變動”的語言變化是語言形式的社會標記性的變化 作為“對比”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