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七章 病毒變異(1)_第1頁
2015第七章 病毒變異(1)_第2頁
2015第七章 病毒變異(1)_第3頁
2015第七章 病毒變異(1)_第4頁
2015第七章 病毒變異(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病毒變異,重點: 1.病毒變異的幾種現(xiàn)象? 2.導致干擾現(xiàn)象的原因 3.病毒突變的類型、定義及區(qū)別 難點: 1.DI顆粒的特征; 2. 錯義突變 、表型混合; 3.分子內重組與重配,一.論述,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界不斷發(fā)生的普遍現(xiàn)象,也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基礎,微生物遺傳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誕生于40年代,病毒遺傳學作為微生物遺傳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也為分子遺傳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病毒的許多生物學特性,包括結構簡單,無性增殖方式,可經(jīng)C培養(yǎng),增殖迅速,便于純化等,使其具有作為遺傳學研究材料的獨特優(yōu)勢。,大多數(shù)病毒具有明顯的遺傳穩(wěn)定性,但由于病毒

2、不具有細胞的結構,其遺傳變異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特別是病毒以基因形式在細胞內繁殖,在繁殖過程中,病毒的核酸更易受細胞內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這就決定了病毒的遺傳具有較大的變異性。,二變異現(xiàn)象,首先講一下幾種變異現(xiàn)象 : 1.毒力變異:“毒力”表示毒株或毒型間病原性的差異(如NDV按毒力分為強毒型,中毒型,弱毒型),具體表現(xiàn)為所能感染動物,組織和C范圍及其引起的癥狀、死亡率和病變的程度不同。 例如由感染動物,媒介昆蟲或污染物等分離的病毒株,毒力常常不同(因而可從不同養(yǎng)殖場分離不同毒株做自家疫苗,例IBD分離)。某些自然分離株的毒力很弱,經(jīng)過選育,??捎米饕呙缍局?。,2. 抗原變異: 病毒抗原性差

3、別的表現(xiàn)。通常所謂的病毒“型”,實質上是病毒抗原性差別的表現(xiàn),它們主要是用補體結合反應,沉淀反應,凝集反應以及中和試驗等血清學方法鑒別出來的,那些具有許多“型”的病毒,大都也是易于變異的病毒,流感V和口蹄疫V是其中最顯著的例子。,AIV:許多型;由16個血凝素H和9個N氨酸酶組合而成,98年香港流行H5N1,我國99-2015流行H5N2、H9、H7,可用其瓊擴HA,HI。口蹄疫V:分七個型:O、A、C,SAT1(南非I型)SAT2,SAT3,和亞洲I型,不同型無交叉免疫性。,如流感病毒的變異,具體表現(xiàn)為表面抗原,它存在兩種變化形式:抗原漂移和抗原轉移,抗原漂移-是指病毒在自然宿主內頻繁傳代后

4、,所出現(xiàn)的抗原性微小變化。一般認為這是在免疫反應的壓力下,突變體選擇的結果。 抗原轉移-是指病毒抗原性突發(fā)的巨大變化。一般推測這是基因重組的結果;也有認為這是由于量變的積累而導致質變的發(fā)生 。,流感病毒的抗原變異,3培養(yǎng)特性變異: V的所謂培養(yǎng)性狀,主要指其在培養(yǎng)C上形成的蝕斑的形態(tài)和性質,實際上是V所引起的細胞病變的特征。各種V在組織培養(yǎng)C上產生的蝕斑性狀,隨V和C的種類不同而有一定差異(即使相似也有差異)。,而培養(yǎng)條件,例培養(yǎng)液和瓊脂的成分和濃度,PH,二氧化碳張力以及培養(yǎng)的T和時間,甚至培養(yǎng)容器的種類等,也對蝕斑的產生和性狀呈現(xiàn)明顯影響,動物血清和瓊脂(特別是瓊脂中的硫酸多糖)對病毒的蝕

5、斑形成具有比較明顯的抑制作用.,(1)蝕斑的大?。?決定于病毒的彌散和吸附率以及病毒在細胞內生長、成熟、釋放的速度及其在細胞內外的死亡率等但亦隨培養(yǎng)條件和時間而不同。,(2)蝕斑的色澤: 蝕斑的透明度和色澤取決于蝕斑及其周緣的細胞的死亡與溶崩情況,蝕斑中細胞完全溶崩時,蝕斑透明無色;而其中殘留較多死亡和病變細胞時,蝕斑渾濁或呈白色。而其中存留較多活細胞時,蝕斑可因著染中性紅而呈紅色。 (3)蝕斑的形狀: 蝕斑形狀的規(guī)則與否,邊緣是否清晰取決于病毒的彌散率及細胞的病變率。,4對溫度感受性的變異,是指在較低溫度下繁殖,但在較高溫度下不能繁殖,而相應的野生型在這兩種溫度都能繁殖的突變體。,5. 對化

6、學藥物的感受性變異 將鹽酸胍、羥苯丙咪唑或鹽酸金剛烷胺等病毒的滅活劑或誘變劑添加于已經(jīng)接種病毒的細胞培養(yǎng)物,經(jīng)過多次反復傳代之后,可以獲得對這些化學藥物有抗性、甚至有依賴性病毒新變種。常因編碼病毒酶基因的改變而降低了靶酶對藥物的親和力或作用,從而使病毒對藥物不敏感而能繼續(xù)增殖。 這種現(xiàn)象隨著病毒化學治療藥物的增多,耐藥現(xiàn)象可能將成為病毒化學治療中一個需要充分注意和解決的問題,6. 營養(yǎng)變異 是指病毒對某種營養(yǎng)物質反應的變異。如一種病毒必須胱氨酸的存在才能形成蝕斑,當采用培養(yǎng)液中不含胱氨酸的細胞培養(yǎng)這種病毒時,可以選育得到不需胱氨酸甚至可被胱氨酸抑制的變異株。,一、突變的概念 病毒的突變(Mut

7、ation)是指基因組中核酸堿基順序上的化學變化,可以是一個核苷酸的改變,也可為上百上千個核苷酸的缺失或易位。,突變 (Mutation),二、病毒突變分類 一般分為自發(fā)突變和誘導突變。 (1)自發(fā)突變:是在沒有任何已知誘變劑的條件下,病毒子代產生高比例的突變體,最后導致表型變異;病毒復制中的自然突變率10-5-10-8。DNA病毒和RNA病毒在突變頻率上有較大的差別。,(2)誘導突變:是利用不同的物理或化學誘變劑(如溫度、射線、5-溴尿嘧啶、亞硝酸鹽等)處理病毒,提高病毒群體突變率,誘導病毒子代出現(xiàn)特定的突變類型。,三、突變的機理 從機理上,突變有兩種主要類型,即位點突變,缺失突變。,一)位

8、點突變 (Point mutation) 病毒的基因組通過轉錄產生mRNA,后者轉譯成結構多肽或功能多肽。如果基因組的核苷酸堿基發(fā)生了改變,即會對多肽的特性產生影響。 3個堿基組構成一個遺傳密碼。一般地講第3堿基發(fā)生了突變有時影響不大,如GGA,GGC,GGU,GGG,四個密碼轉譯的氨基酸均為甘氨酸,此稱無表型突變,假如密碼中第一或第二個堿基發(fā)生改變,則轉譯的氨基酸就會發(fā)生改變,如:GGA(甘氨酸)變成GCA(丙氨酸)和AGA(精氨酸)等。,錯義突變 :某個氨基酸改變有時不影響pro構型和穩(wěn)定性,在此情況下,基因組的表型仍維持原狀,如果改變的氨基酸處于結構上的重要位置,那么多肽的正常功能就會喪

9、失。如GGA(甘氨酸)AGA(精氨酸)前者的側鏈是中性的,而后者的側鏈是堿性的。GGAGAA(谷氨酸),后者側鏈是酸性的,這一轉變導致多肽的構型發(fā)生嚴重影響,因而它的活性大為改變,如果是酶,則喪失了催化功能。,位點突變的特點,在單一核酸的堿基中發(fā)生了改變。 多數(shù)的點突變株為條件致死性突變株, 它只能在某些條件下增殖,但不能在另外一些條件下增殖 如:溫度敏感突變株(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tion) : 也稱為ts突變株,其最高生長溫度比正常病毒低。28-35可以復制, 37-40不能復制。如: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ts 突變株常具有減低毒力而保持其免疫原性的特點

10、,是生產疫苗的理想毒株。但ts 突變株容易回復,因此制備疫苗時須經(jīng)多次誘變后,方可獲得在一定宿主細胞內穩(wěn)定傳代的突變株,亦稱變異株(variant)。脊髓灰質炎病毒活疫苗即為這種變異株。 位點突變引起的變種是多種多樣的,還如空斑大 小的變種,酶缺陷變種;,二.缺失突變,這種突變中,病毒基因組的一部分被丟失,如果這部分核酸序列是無關緊要的,則病毒的表型不會受到明顯影響,如果是關鍵部分,則病毒將失去獨立繁殖的能力,甚至是致死性 。如缺陷性干擾顆粒(defective interfering paticle,DIP)。,某些條件下,如C培養(yǎng)中,接種大量病毒并連續(xù)傳代,易感C被感染后只產生少量有感染性

11、的病毒粒子,而大量病毒粒子的基因組不完全,這種情況極普遍,幾乎所有RNA病毒和大量DNA病毒各科都有發(fā)現(xiàn),它們對同源的完全病毒有干擾作用。,DI顆粒的特征如下:,1.病毒接種量大(MOI高),并以此連續(xù)傳代,DI顆粒逐增,而完整病毒逐減。 2.DI顆粒的產生也受宿主細胞種類控制。例NDV在CEF上傳代時DI顆粒不斷增多,而在雞胚中則不易產生。,3. DI顆粒基因組不全,用核酸指紋圖分析,核苷酸序列有各種各樣的缺失。 4. DI顆粒形態(tài)與完全(整)病毒沒有兩樣,沉降系數(shù)也變化不大,因此常污染于完全病毒制劑中,而不被察覺。,5. DI顆粒必須在完全病毒存在條件下,才繁殖,因它不能生產必須的全部功能

12、pro及結構pro。 6. DI顆粒干擾同源病毒完整粒子的生成機理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核酸鏈較短,因此復制的時間較快。 7. DI顆粒與病毒的持續(xù)性感染有密切關系,對動物體來說,DI顆??蓽p輕發(fā)病,減少死亡,更有可能引起慢性帶毒感染。,三 插入突變,在病毒基因組中插入一段核苷酸序列。,四 抑制性突變,突變的核苷酸有可能發(fā)生回復突變。也可能因為相同甚至不同基因發(fā)生抑制性突變(suppresser mutation),使突變逆轉,重新具有與起始毒株相同的表型。如流感病毒往往由于毫不相關的基因自行發(fā)生抑制性突變,使之失去作為弱毒疫苗的價值。,$2病毒間互相作用,一.遺傳重組 指兩種不同病毒間或同一

13、種病毒的兩個不同毒株間發(fā)生核酸交換,子代核酸序列來自兩個親代,這種現(xiàn)象一般發(fā)生于分類上很接近的兩種病毒。遺傳重組有兩種情況: 1.分子內重組:是兩種不同、通常是密切相關的兩種病毒的核酸序列的交換,DNA病毒可發(fā)生,RNA病毒也較普遍。,例如: 西部馬腦脊髓炎病毒就是: 類仙臺病毒 東部馬腦脊髓炎病毒 不同科的病毒也可發(fā)生分子內重組。 如乳多空病毒和腺病毒 病毒與宿主細胞之間也可發(fā)生分子內重組。,2.重配:主要發(fā)現(xiàn)于節(jié)段病毒,當兩種相近病毒同時感染一個細胞時,它們的基因組中有一個或幾個節(jié)段發(fā)生交換。 如:人類的流感每隔十年左右引起一次世界性大流行,可能是由于人的流感病毒與某些動物(雞、馬、豬)的

14、流感病毒間發(fā)生基因重配所致。,重組recombination,重組,重配reassortment,3、復 活,交叉復活:有傳染性的病毒與滅活的相關病毒或該病毒的DNA片段共同培養(yǎng),產生具有滅活病毒特性的活病毒。 2)多重復活:例如用紫外線滅活的兩株同種病毒,若一同培養(yǎng)后,??墒箿缁畹牟《緩突?,產生出感染性病毒體。 這是因為兩種病毒核酸上受損害的基因部位不同,由于重組合相互彌補而得到復活。因此現(xiàn)今不用紫外線滅活病毒制造疫苗,以防病毒復活的危險。,二.表型混合,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兩種病毒在混合感染時,有些子代的表型具有雙方親代特征,而基因型卻無變化,這種現(xiàn)象稱為表型混合。,例流感病毒和NDV等混合

15、感染同一細胞時,有些子代的囊膜抗原具有兩種親代病毒特征,囊膜病毒所顯示的表型混合,可能是一個病毒的基因組偶爾裝入另一病毒的衣殼內,或裝入兩個病毒成分構成的衣殼內,發(fā)生表型混合。這種混合是不穩(wěn)定的,傳代后可恢復其原來的特性 ; 缺陷性的羅氏肉瘤病毒的囊膜來自輔助病毒,這種里外不一致的病毒稱為假型。,無囊膜的20面體病毒中也常發(fā)現(xiàn)表型混合,例如口蹄疫病毒與一種抗原性無關的牛腸道病毒混合感染,這種現(xiàn)象稱為基因組掩蔽或衣殼交換 。 主要表現(xiàn)為耐藥性,抗原性等改變,大多基因并未改變,改變的生物學性狀不能遺傳。,表型混合示意圖,表型混合,三.互補 通常發(fā)生在兩種病毒混合感染時,由于一種病毒為另一種病毒提供

16、其必需的但又不能自己合成的基因產物,而促進了增殖;或者兩種病毒互為對方提供必需的基因產物,使雙方的增殖均有所促進。,根據(jù)參與病毒的情況,分以下幾類: (1)輔助病毒與缺損病毒的互補 (2)有活力病毒與滅活病毒互補 (3)兩株條件致死突變體間的互補 (4)病毒內互補。,四.病毒間的非遺傳相互作用,1干擾現(xiàn)象:發(fā)生于不同病毒間,也發(fā)現(xiàn)在同種病毒的不同毒株間,甚至發(fā)現(xiàn)在同種的滅活病毒與活毒之間。干擾機理可能不是單一的,下列原因都可導致干擾 : (1) 細胞膜上的病毒受體被第一種病毒所破壞,因此第二種病毒不能吸附,這種現(xiàn)象一般發(fā)現(xiàn)在同種病毒之間。,(2) 第一種病毒封鎖了第二種病毒mRNA的轉譯,或第

17、一種病毒的核酸復制酶使第二種病毒的基因組喪失功能。 (3)DI顆粒(第一節(jié)) (4)干擾素:這是由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所產生的一種抑制病毒的可溶性糖蛋白。,2. 增強作用:在某些混合感染中,一種病毒可以增強第二種病毒的生長,這種反應不但見于兩種互不相關的病毒間,也偶見于同種病毒的兩個變異株之間。 在獸醫(yī)中,牛瘟病毒可以增強牛丘疹性口炎病毒,豬瘟病毒在豬睪丸原代細胞培養(yǎng)中能增強NDV生長,此稱END試驗(豬腎原代細胞中培養(yǎng)的HEIC試驗即血凝增加病變抑制試驗),已被用于診斷NDV。有些DNA病毒能增強RNA病毒的生長。,3.互不干擾:兩種不同的病毒如侵入同一個宿主細胞,可以各自獨立地繁殖,各自產生特征性感染。,$3 缺陷V,第一節(jié)我們講了DI顆粒是因缺失突變引起不完全病毒顆粒,而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天生的缺陷病毒,它們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獨立繁殖,必須依靠另一種病毒提供某些必需物質,因此后者稱為輔助病毒,前者稱衛(wèi)星病毒,它們之間具天然協(xié)助關系。例如DNA病毒中細小病毒科的依賴病毒屬,只有在腺病毒存在條件下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