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要點_第1頁
模板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要點_第2頁
模板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要點_第3頁
模板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要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模板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要點 一、編制說明及依據(jù)簡述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所依據(jù)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性文件、標準、規(guī)范及圖紙(國標圖集)、施工組織設計等。二、工程概況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概況、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術保證條件。三、模板支撐體系的主要搭設方法及檢查驗收仔細描述模板支撐體系選用的形式、主要搭設方法、工藝要求、各種材料的力學性能指標以及構造設置要求。為保證支撐體系的穩(wěn)定,主次梁及板底立桿間距應按模數(shù)統(tǒng)一考慮,板下立桿縱橫方向間距應為沿梁縱向立桿排距的整數(shù)倍,從而保證水平橫桿能完全貫通,有效提高架體的整體穩(wěn)定性。詳細描述模板支撐體系的驗收要求。四、荷載計算模板及支架的設計荷

2、載(一)模板及支架的自重。(二)澆筑混凝土自重(普通混凝土采用24kNm3);(三)鋼筋自重,根據(jù)圖紙確定,一般梁板為1.1kN,梁為1.5kN。(四)施工人員、施工設備和混凝土堆集的自重。1計算模板及直接支撐模板的小楞時,均布荷載為2.5kN,另外應以集中荷載2.5kN,再行驗算;比較兩者所產(chǎn)生的彎矩,取其大值。2計算直接支撐小楞結構構件時,均布荷載為1.5kN。3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計算時,均布活荷載為1.0kN。(五)振搗混凝土時產(chǎn)生的荷載1對水平面模板為2.0kN。2對垂直面模板為4.0kN。(六)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參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 122008 4.

3、1條荷載標準值,4.2條荷載設計值,4.3條荷載組合的規(guī)定)。(七)傾倒混凝土時所產(chǎn)生的荷載。五、強度計算(一)計算模板及其支架的撓度,使其最大變形不得超過規(guī)定值。(二)計算模板結構構件最大彎矩、剪力和撓度。(三)模板結構構件承載能力驗算和穩(wěn)定性驗算,確定支撐材料、支撐方式和立柱間距。(四)在計算過程中繪制細部構造大樣圖,注明材料尺寸、規(guī)格、接頭方式、間距、縱橫支撐及剪刀撐。六、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一)對模板及支架在風荷載作用下,應從構造上采取有效的防傾倒措施,風荷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的規(guī)定采用,其中基本風壓值應乘以調(diào)整系數(shù)0.8,模板的抗傾倒系數(shù)采用1.15。對傾倒有利的恒荷載應乘以0.9的

4、分項系數(shù)。(二)對于計算大模板、立體組裝模的脫模荷載時,應計算脫模吸力。(三)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應符合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2003),材質(zhì)不宜低于等材,嚴禁使用脆性、過分潮濕,易于變形和彎扭不直的木材。(四)鋼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應符合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12)的規(guī)定,其設計荷載值乘以0.85的折減系數(shù)。采用冷彎簿壁型鋼應符合冷彎簿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GB50018-2002),其荷載值不予折減。(五)驗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剛度時,其變型值不得超過下列數(shù)值:1結構使用時表面外露者,模板的變形值不得超過其跨度的1400。2結構使用時天棚隱蔽者,模板的變形值不得超過其跨度的1

5、250。3支架的壓縮變形值或彈性撓度;為相應結構計算跨度的11000。(六)木模板下的受壓桿件的長細比不得超過150;鋼模板下的受壓柱和桁架的長細比不得超過150,受拉時不得超過250。按構造要求設置縱橫向支撐和剪刀撐。(七)模板下的支撐柱應支撐在堅實的地基上,并應有足夠的支撐面積,嚴禁受力后地基產(chǎn)生下沉,支撐柱下用有一定強度和剛度的材料作為墊板。(八)模板在荷載作用下,應具有必要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并應保證結構的各部分形狀、尺寸和位置的正確性。(九)模板設計時應考慮便于安裝和拆除,同時還要考慮安裝鋼筋、澆搗混凝土方便。(十)跨度不小于4m的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安裝模板時應按設計要求起拱;

6、如無設計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十一)設計模板時應優(yōu)先采用桁架支模、架空支模、工具式支模等先進的施工方法,便于加速模板的周轉。七、模板的安裝(一)平模存放時,必須滿足地區(qū)條件所要求的自穩(wěn)角。大模板存放在施工樓層上,應有可靠的防傾倒措施。兩塊大模板應采用板面對板面的存放方法,長期存放應將模板聯(lián)成整體。對沒有支撐或自穩(wěn)角不足的大模板,應存放在專用的堆放架上,或者平臥堆放,嚴禁靠放到其他模板或構件上,以防下腳滑移傾翻傷人。(二)大模板起吊前,應把吊車的位置調(diào)整適當,并檢查吊裝用繩索、卡具及每塊模板上的吊環(huán)是否牢固可靠,然后將吊鉤掛好,拆除臨時支撐,穩(wěn)起穩(wěn)吊,防止模板大幅度擺

7、動或碰倒其他模板。(三)組裝時,應及時用卡具或螺栓將相鄰模板連接好,防止傾倒,安裝外墻外板時,必須待懸挑扁擔固定,位置調(diào)整好后,方可摘鉤。外墻外模安裝好后,要立即穿好銷桿、緊固螺栓。(四)模板安裝時,應先內(nèi)后外,單面模板就位后,用工具將其支撐牢固。雙面板就位后,用拉桿和螺栓固定,未就位和未固定前不得摘鉤。(五)里外角模和臨時摘掛的面板與大模板必須連接牢固,防止脫開和斷裂墜落。(六)支模操作時,應提供可靠的立足點和臨邊安全防護措施。(七)模板安裝的允許偏位及檢驗方法。八、模板的拆除(一)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以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為依據(jù);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應能保證其

8、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二)拆除地下工程模板時,應先檢查基坑(槽)土壁情況,發(fā)現(xiàn)有松動、龜裂等不安全因素時,必須采取防范措施后,方可下人作業(yè),拆下的材料不得在離坑(槽)上口1m以內(nèi)堆放,隨拆隨運。(三)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墻模板時,應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設防護欄桿。拆除時逐塊拆卸,不得成片松動、撬落或拉倒。 (四)拆除平臺、樓板的底模時,應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立柱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待拆范圍以外安全地區(qū)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五)嚴禁站在懸臂結構上面敲拆底模。嚴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六)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七)嚴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九、模板安裝工序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