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件+學習班抗菌藥物.ppt_第1頁
復件+學習班抗菌藥物.ppt_第2頁
復件+學習班抗菌藥物.ppt_第3頁
復件+學習班抗菌藥物.ppt_第4頁
復件+學習班抗菌藥物.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續(xù)),第二部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管理,一、抗菌藥物實行分級管理,各醫(yī)療機構應結合本機構實際,根據(jù)抗菌藥物特點、臨床療效、細菌耐藥、不良反應以及當?shù)厣鐣洕鸂顩r、藥品價格等因素,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類進行分級管理。,(一)分級原則 1非限制使用:經臨床長期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細菌耐藥性影響較小,價格相對較低的抗菌藥物。 2限制使用:與非限制使用抗菌藥物相比較,這類藥物在療效、安全性、對細菌耐藥性影響、藥品價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為非限制藥物使用。 3特殊使用:不良反應明顯,不宜隨意使用或臨床需要倍加保護以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而導致嚴重后果的抗菌藥物;新上市的抗菌

2、藥物;其療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臨床資料尚較少,或并不優(yōu)于現(xiàn)用藥物者;藥品價格昂貴。,(二)分級管理辦法,一般對輕度與局部感染患者應首先選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嚴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對限制使用抗菌藥物敏感時,可選用限制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特殊使用抗菌藥物的選用應從嚴控制。,患者需要應用限制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時,應經具有主治醫(yī)師以上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yī)師同意,并簽名;患者病情需要應用特殊使用抗菌藥物,應具有嚴格臨床用藥指征或確鑿依據(jù),經抗感染或有關專家會診同意,處方需經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醫(yī)師簽名。 緊急情況下臨床醫(yī)師可以越級使用高于權限的抗菌藥物,但僅限于1

3、天用量。,二、病原微生物檢測,三級醫(yī)院必須建立符合標準的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配備相應設備及專業(yè)技術人員,開展病原微生物培養(yǎng)、分離、鑒定及細菌藥敏試驗工作;并建立室內質量控制標準,接受室間質量評價檢查。 二級醫(yī)院應創(chuàng)造和逐步完善條件,應建立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目前不具備條件的,可成立地區(qū)微生物中心實驗室或依托鄰近醫(yī)院的微生物實驗室開展臨床病原檢測工作。,三、管理與督查,1各級醫(yī)療機構必須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管理,根據(jù)指導原則結合本機構實際情況制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 2各地醫(yī)療機構應建立和完善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并履行其職責;依據(jù)指導原則和“實施細則”,定期與不定期進

4、行監(jiān)督檢查。 3加強合理用藥管理,杜絕不適當?shù)慕洕睢?第三部分 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癥和注意事項,1.青霉素類抗生素 2.頭孢菌素類抗生素 3.碳青霉烯類抗生素 4.內酰胺類/內酰胺酶抑制劑 5.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6.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 7.氯霉素 8.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 9.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10.利福霉素類抗生素 11.萬古霉素和去甲萬古霉素 12.磷霉素 13.甲硝唑和替硝唑 14.喹諾酮類抗菌藥 15.磺胺類藥 16.呋喃類抗菌藥 17.抗結核分枝桿菌和非結核分枝桿菌藥 18.抗麻風分枝桿菌藥 19.抗真菌藥,臨床常用青霉素類藥物的抗菌活性,各代頭孢菌素抗菌活性比較,各種頭孢菌素的抗菌譜

5、比較,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臨床應用,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抗菌譜最廣,抗菌活性最強的-內酰胺抗生素,國內已經上市的品種有亞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因其具有對-內酰胺酶穩(wěn)定以及毒性低等特點,已經成為治療嚴重細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藥物之一,現(xiàn)就其主要特點及臨床應用概述如下:,一、抗菌活性 亞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對大多數(shù)革蘭陽性、陰性需氧菌、厭氧菌及多重耐藥菌均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屎腸球菌、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等對本品耐藥。亞胺培南在濃度8mgL-1時,可抑制90%以上的主要致病菌。美洛培南對葡萄球菌和腸球菌的作用較亞胺培南弱24倍,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屎腸球菌同樣耐藥;但對腸桿

6、菌科細菌的抗菌活性是亞胺培南的216倍,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抗菌活性是亞胺培南的24倍。帕尼培南對G+菌的抗菌活性與亞胺培南相仿或略強,對腸桿菌科細菌的抗菌活性與亞胺培南相仿,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抗菌活性則遜于亞胺培南。,二、對-內酰胺酶的穩(wěn)定性 碳青霉烯類對質粒介導的超廣譜-內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lactamases,ESBLs)、染色體及質粒介導的頭孢菌素酶(AmpC酶)均具有高度穩(wěn)定性。但可被金屬-內酰胺酶水解滅活,造成碳青酶烯類抗生素耐藥。,三、與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的作用 PBP是細菌細胞膜上特殊的蛋白分子,也是-內酰胺抗生素作用靶位,碳青霉烯類與PBP結合緊密而顯

7、示出很強的殺菌活性。亞胺培南與PBP結合,尤其是PBP2的親和力強,阻礙細胞壁的合成,可使細菌迅速腫脹、溶解,其作用很少受接種菌量、PH值(5.58.5)的影響。美洛培南迅速滲透到靶位,主要是與PBP2和PBP3緊密結合。帕尼培南與銅綠假單胞菌的PBP的親和性依次為PBP2、PBP1A、PBP3、PBP1B、PBP4。,四、與內毒素的關系 抗菌藥物能誘導產生內毒素,不少抗生素是內毒素誘導劑,快速殺菌類抗生素是最強的內毒素誘導劑,-內酰胺類抗生素與PBPs作用點相關,亞胺培南作用于PBP2,只誘導少量內毒素釋放,美洛培南與帕尼培南則作用于PBP2與PBP3,誘導內毒素釋放水平則高于亞胺培南。血循

8、環(huán)中內毒素水平升高與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的惡化有關。雖然機體具有清除內毒素的能力,但對一些病情危重的嚴重感染病人,在治療選擇用藥時應適當加以考慮。,五、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 1對腎脫氫肽酶的穩(wěn)定性 亞胺培南易被腎脫氫肽酶水解而失效,因其在腎內高度代謝和潛在的腎毒性,便開發(fā)了腎脫氫肽酶抑制劑-西司他丁,西司他丁與亞胺培南1:1合用,可阻止亞胺培南腎內代謝并消除腎毒性。 帕尼培南對腎脫氫肽酶的穩(wěn)定性比亞胺培南好,但仍大部分在體內水解、經腎排泄。在單獨使用相當比例經腎近曲小管的有機陰離子運輸系統(tǒng)向腎小管分泌,從而在腎皮質蓄積并導致腎小管壞死。 倍他米隆是一種對近曲小管有機陰離子運輸系統(tǒng)親和力遠大于帕尼培南的

9、氨基衍生物-苯甲酰胺丙酸,無腎脫氫肽酶I抑制作用,無抗菌活性,亦不影響帕尼培南抗菌活性。將倍他米隆以1:1的比例與帕尼培南合用,可通過倍他米隆競爭性抑制帕尼培南向腎小管分泌,從而降低其在腎皮質的濃度,減輕帕尼培南的腎毒性。 美洛培南對腎脫氫肽酶的穩(wěn)定性比亞胺培南高4倍,不需與倍他米隆或酶抑制劑西司他丁合用。,2半衰期與腎功能 亞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半衰期均為約1小時,尿回收率約為60%75%,均主要從腎排泄,如腎功能減退可造成藥物在體內積蓄,半衰期延長。因此腎功能減退患者均應按肌酐清除率相應減少劑量,透析時藥物可被清除,故在透析后應按腎功能情況補充給藥。 3組織分布 三種碳青霉烯類抗生素

10、在組織和組織間液分布均較好,但亞胺培南在腦脊液中濃度較低,在腦膜有炎癥時給藥1g,腦脊液最大濃度均值范圍為0.55.5mgL-1,而美洛培南可達0.96.47 mgL-1,說明美洛培南能較好透入腦脊液,帕尼培南在正常人腦脊液中濃度較低,但在腦膜有炎癥時可超過大多數(shù)致病菌的最低抑制濃度(MIC),病情恢復后,腦脊液濃度回到原來水平。,六、臨床應用 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主要使用于以下三類病人: 1重癥感染包括院內獲得性肺炎、敗血癥、腹膜炎以及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發(fā)熱病人,在病原體明確前,為了盡量覆蓋可能的病原菌,常作為經驗性治療的首選藥物,病原明確后可繼續(xù)使用,也可“降階梯治療”。 2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治療

11、,如產ESBLs菌株、產AmpC酶菌株或同時產ESBLs及AmpC酶菌株的感染。 3第三、四代頭孢菌素及復合制劑療效不理想的細菌引起的腹膜炎、肺炎、敗血癥等。,亞胺培南(imipenem,IMP),商品名泰能,由亞胺培南-西司他丁(1:1)組方。對敏感菌引起的敗血癥、尿路感染和婦科感染療效在95%以上,對軟組織、骨關節(jié)和腹腔內感染的療效超過90%,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為85%,細菌清除率76%92%。對孕婦應權衡利弊后慎重用藥。本品不適于腦膜炎的治療,不能與阿昔洛韋聯(lián)用。泰能給藥量:成人每612h靜滴0.5g或1.0g,兒童每次12.5mgkg-1。給藥速度不宜過快,當給藥量達500mg或以上時

12、,滴注時間應在3060min以上。 美洛培南(meropenem,MEP),商品名美平。美洛培南對敗血癥、包括肺囊性纖維化合并感染在內的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腦膜炎等均獲滿意效果。美洛培南給藥劑量成人為0.51g,靜滴每68h一次;兒童為每68h,1020mgkg-1。治療腦膜炎時建議每次2g,每8h一次,以便能在腦脊液中達到足夠的濃度。 帕尼培南(panipenem,PAPM),商品名克倍寧,由帕尼培南-倍他米隆(1:1)組方。適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敗血癥、骨髓炎、肺部感染、膿胸、膽道感染、腹腔感染、腦膜炎等。臨床有效率和細菌學效果均達80%以上??吮秾幗o藥劑量0.5g(按帕尼培南計),每日2次,

13、每日最高劑量2g靜滴,兒童1020 mgkg-1,每日24次靜滴。,七、主要不良反應 亞胺培南(泰能)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皮疹、瘙癢、發(fā)熱、靜脈炎等過敏反應,白細胞減少,嗜酸細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減少,血清轉氨酶升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對有癲癇誘發(fā)因素者可誘發(fā)癲癇發(fā)作。 美洛培南(美平)主要為皮疹、瘙癢、靜脈炎、過敏反應、頭痛、血小板增多,嗜酸粒細胞增多;血清轉氨酶、AKP、LDH升高等,偶有癲癇發(fā)作(0.05%),但遠低于亞胺培南;腎功能受損,意識障礙、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等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少(一般少于0.1%)。 帕尼培南(克倍寧)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皮疹、

14、藥疹、發(fā)熱、瘙癢等過敏反應。 過敏性休克發(fā)生率低,但應引起注意。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及其它-內酰胺類藥物過敏者,可能對碳青霉烯抗生素出現(xiàn)交叉過敏。所以對上述藥物曾發(fā)生過嚴重全身性過敏反應者,應禁用本組藥物。,第四部分 各類細菌性感染的治療原則及病原治療,1. 急性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2. 急性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3. 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盂腎炎) 4. .細菌性前列腺炎 5. 急性感染性腹瀉 6. 細菌性腦膜炎及腦膿腫 7. 敗血癥 8. 感染性心內膜炎 9. 腹腔感染 10. 骨、關節(jié)感染 11.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12. 口腔、頜面部感染 13.眼部感染 14. 陰道感染 15.宮頸炎 16. 盆腔炎性疾病 17.性傳播疾病 18. 深部真菌病 19.分枝桿菌感染 20.白喉 21.百日咳 22.猩紅熱 23.鼠疫 24.炭疽 25.破傷風 26.氣性壞疽 2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