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風力發(fā)電系統仿真開題報告_第1頁
基于matlab的風力發(fā)電系統仿真開題報告_第2頁
基于matlab的風力發(fā)電系統仿真開題報告_第3頁
基于matlab的風力發(fā)電系統仿真開題報告_第4頁
基于matlab的風力發(fā)電系統仿真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 北 大 學 信 息 商 務 學 院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學 生 姓 名:戈亮學 號:1303014133系 名:自動控制專 業(yè):自動化論 文 題 目:基于Matlab的風力發(fā)電系統仿真指導教師:史元浩 2017 年 3 月 3 日開題報告填寫要求1開題報告作為畢業(yè)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yè)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及所在系審查后生效;2開題報告內容必須用按教務處統一設計的電子文檔標準格式(可從教務處網頁上下載)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紙上后剪貼,完成后應及時交給指導教師簽署意見;3學生寫文獻綜述的參考文獻應不少于15篇(不包括

2、辭典、手冊)。文中應用參考文獻處應標出文獻序號,文后“參考文獻”的書寫,應按照國標GB 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的要求書寫,不能有隨意性;4學生的“學號”要寫全號(如02011401X02),不能只寫最后2位或1位數字;5. 有關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寫,應當按照國標GB/T 740894數據元和交換格式、信息交換、日期和時間表示法規(guī)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如“2016年3月15日”或“2016-03-15”;6. 指導教師意見和所在系意見用黑墨水筆工整書寫,不得隨便涂改或潦草書寫。畢 業(yè) 論 文 開 題 報 告1結合畢業(yè)論文情況,根據所查閱的文獻資料,撰寫2000字左右的文獻綜述:

3、文 獻 綜 述1.1選題的目的與意義:(一)選題依據隨著世界經濟和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伴隨著不可再生能源的石油和煤的迅速消耗,世界已陷入能源危機。1目前全世界能源年總消費量約為134億噸標準煤,其中石油、天然氣、煤等化石能源占85%,大部分電力也是依賴化石能源生產的,核能、太陽能、水力、風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熱等能源僅占15%。化石能源價格比較低廉,開發(fā)利用的技術也比較成熟,并且已經系統化和標準化。1雖然發(fā)達國家遭受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打擊后,千方百計擺脫對石油的過度依賴,但是今后20多年里,石油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全球需求量將以年均1.9%的速度增長;煤仍然是電力生產的主要燃料,全球需求量將以每年

4、1.5%的速度增長。可見化石能源仍然是我們在這個星球上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能源基礎。2目前以煤炭、石油為主的世界能源結構帶來全球性能源環(huán)境問題的主要表現為酸雨、臭氧層破壞、溫室氣體排放等。在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大氣污染已達到十分嚴重的程度,在歐洲和北美也出現了超越國界的大氣污染,形成了廣泛的環(huán)境酸化,上千個湖泊的湖水酸度達到了不能支持魚類生存的程度,酸性氣體所造成的腐蝕損失,每年高達億美元。3我國以煤炭、石油為主的能源結構也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都居世界前列。(二)選題意義,預防使用能源的同時產生污染,我們需要一種新能源。4風能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和開發(fā)

5、的重大意義。其蘊量巨大,全球的風能約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風能為2*107MW,比地球上可開發(fā)利用的水能總量還要大10倍。風是沒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對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島嶼、草原牧區(qū)、山區(qū)和高原地帶,因地制宜地利用風力發(fā)電,非常適合,大有可為。5海上風電是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的重要領域,是推動風電技術進步和產業(yè)升級的重要力量,是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加快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對于促進沿海地區(qū)治理大氣霧霾、調整能源結構和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風力發(fā)電的重要意義:(1)風能發(fā)電是開發(fā)新能源、改善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意義。(2)風力發(fā)電場對比同規(guī)模

6、使用燃煤電廠其向大氣排放的污染物為零,實現固體、氣體零排放。對保護大氣環(huán)境有積極作用。(3)風力發(fā)電場比燃煤電廠可節(jié)省大量淡水資源,減少水環(huán)境污染。特別是對缺少淡水資源的沿海及干旱地區(qū)更重要。(4)在沿海及旅游區(qū)風力機群也是一道風景線,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文化、環(huán)境相融洽的程度。(5)通過實物教育,可增強公眾開發(fā)自然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6)建設風力電場對發(fā)展沿海經濟有重大意義。如建海產冷庫、開展海水淡化、進行電量季節(jié)調峰等都起到關鍵作用。1.2研究現狀(一) 我國風電發(fā)展從1986年山東榮城建立第一個風電場,到2005年底將突破100萬千瓦,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風機的制造也從幾十千瓦的

7、小機組,到向兆瓦級機組發(fā)展。7中國海上風能資源儲量遠大于陸地風能,海上風力發(fā)電已經悄然興起并且將會成為重要能源形式,海上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和廣闊平坦的區(qū)域,從而使海上風力發(fā)電技術成為最近的研究和應用熱點。隨著現代風力發(fā)電技術發(fā)展的日趨成熟,風力發(fā)電機組正不斷向大型化發(fā)展。大體上大型風力發(fā)電機組有兩種發(fā)展模式。8一種是陸地風力發(fā)電,其方向是低風速發(fā)電技術,這種模式關鍵是向電網輸電。另外一種是近海風力發(fā)電,主要用于比較淺的近海海域,這種模式的主要制約因素是風力發(fā)電場的規(guī)劃和建設成本,但是近海風力發(fā)電的優(yōu)勢是明顯的,即不占用土地,海上風力資源較好。9目前,我國國產化機組產量仍然偏小,遠未達到規(guī)模效益,

8、使得零部件采購價格偏高,利潤空間很小。因此,我國的風力發(fā)電裝備市場至今仍由國外風力發(fā)電機組占據。這一現實要求我國的風力發(fā)電設備制造企業(yè),應加快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型風力發(fā)電裝備的研制進度。盡快提高大型風力發(fā)電裝備的設計和制造技術,加大風力發(fā)電裝備國產化進程。還應注意穩(wěn)定產品質量,提高國產機組可靠性,以取得風電場建設者的認可,逐步加大市場份額。10(二) 世界上第臺用于發(fā)電的風力機于年在丹麥建成,但由于技術和經濟等方面原因,風力發(fā)電一直未能成為電網中的電源。直到年發(fā)生石油危機,美國、西歐等發(fā)達國家為尋求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投入大量經費,用新技術研制現代風力發(fā)電機組。11世紀年代開始建立示范風電場,成

9、為電網新電源。到了年代對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日益嚴格,特別是要兌現減排等溫室效應氣體的承諾,風電的發(fā)展是因為法律規(guī)定全部收購再生能源發(fā)出的電量,且必須在電源中占一定比例;另外還有對風電投資的補貼、稅收減免和鼓勵電價。12風電與常規(guī)電源的價差是用征收火電排放稅,或從火電用戶分攤可再生能源發(fā)電份額中進行補償。為了鼓勵利用風能,美國年就制定了相關的法規(guī),風力發(fā)電可享受減免聯邦產品稅美分千瓦時。在亞洲,利用風能資源最好的國家是印度。13年,印度新裝機的風力發(fā)電容量為,風力發(fā)電能力達到,位居世界第位,是世界最大的風力發(fā)電國家之一。據估計,在印度風能資源大約為,可利用的風能大約為。14據印度政府有關部門預測,到

10、年印度經濟增長將需要新增電力,其中將來自于可再生能源,新增可再生 能源的將由風力發(fā)電提供。15 所以風能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具備相當多的優(yōu)點。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而且風力發(fā)電是新能源領域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開發(fā)規(guī)模和商業(yè)化發(fā)展前景的發(fā)電方式。大力發(fā)展鋒利發(fā)電對保護環(huán)境,改善能源結構,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參考文獻:1葛海濤.基于MATLAB的風力發(fā)電系統仿真研究D.河北:河北電力大學,2010。2 張義華,李隆鍵.水平軸風力機空氣動力學數值模擬碩士學位論文.重慶大學,2007.4133 郭新生.風能利用技術.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9. 26404 李巨峰,張云華.風力發(fā)

11、電與我國復合材料葉片產業(yè)的發(fā)展.玻璃鋼學會第十五屆全國玻璃鋼/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2003. 3313345 申振華,于國亮.翼型彎度對風力機性能的影響.動力工程,2007,276 李偉,林勇剛.大型風力機變槳距控制技術研究.浙江大學學報,20057 王樹強,劉紹杰.兆瓦級風力發(fā)電機液壓變槳距系統設計及建模.沈陽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8 現代風力發(fā)電技術及工程應用王志新編著.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10(風力發(fā)電工程及應用叢書)9 易躍春.風力發(fā)電現狀、發(fā)展前景及市場分析J.國際電力,2005,8(5):18-2210交流電機及其系統的分析-第2版 高景德,王祥珩,李發(fā)海 - 清華

12、大學出版社11從世界發(fā)展趨勢展望我國風力發(fā)電前景 施鵬飛 - 太陽能12Power and life extension of battery-ultracapacitor hybrids RA Dougal,S Liu,RE White -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 Packaging Technologies13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R Ktz,M Carlen - Electrochimica Acta14Ultracapacitors: why, ho

13、w, and where is the technology A Burke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5Sorensen N.N, Michelsen J.A. Aerodynamic Predictions for the Unsteady Aerodynamics Experiment Phase II Rotor at the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AIAA-2000-0037:161-171 畢 業(yè) 論 文 開 題 報 告本課題要研究或解決的問題和擬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徑):2.1研究內容主要內容: 風力

14、發(fā)電系統的模型主要包括風速模型,傳動系統模型,發(fā)電機模型和變槳距模型?;疽螅?首先分析和建立各個風力發(fā)電機組的數學模型,繼而在 MATLAB 的 simulink 中,建立各部分的仿真模型,并建立整個風力發(fā)電機組的模型,從而進行仿真研究。2.2研究方法 (1)在風速模型中不考慮風向問題,從風速問題出發(fā)以其變化特點出發(fā),著重描述其隨機性和間歇性,用基本風速,陣風風速,漸變風速,和噪聲風速來模擬風速模型。 (2)風力發(fā)電機組的傳動系統主要是由風輪轉子,低速軸,增速齒輪箱,高速軸和發(fā)電機轉子構成的。本文以剛性軸為基礎,建立系統的剛性軸模型。 (3)發(fā)電機模型直接采用異步發(fā)電機,可以決了低功率時發(fā)

15、電機的效率問題,而且改善了低風速時的葉尖速比,提高了風能利用系數并降低了運行時的噪聲 (4)從空氣動力學的角度考慮,當風速過高時,只有通過調整槳葉節(jié)距,改變氣流對葉片的攻角,從而改變風力發(fā)電機組獲得的空氣動力轉矩,才能使功率輸出保持穩(wěn)定。當功率在額定功率以下時,控制器將葉片節(jié)距角置于零度角附近,不作變化。所以,變槳距系統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風力發(fā)電機組的槳距角和變槳距速率的范圍是有限制的,所以變槳距執(zhí)行系統是帶有死區(qū)的非線性系統。2.3擬解決的問題 系統在沒有控制策略的情況下,在風速高于額定風速時,風輪機和發(fā)電機的輸出功率遠遠大于額定輸出功率。以1.5MW 風力發(fā)電機組為基礎,其最大輸出功

16、率為 5.23MW,大約是額定輸出功率的 3.49 倍,在此種情況下,有燒壞發(fā)電機的可能。同時,在長時間高風速的情況下運行,可能使風力葉片和加速箱行星齒輪的壽命時限變短,不能達到設備的運行要求且風能利用系數比較低,基本運行在 0.2 以下,必會造成風能的極大浪費。所以如何保證發(fā)電機的穩(wěn)定運行和機械低損耗以及不浪費資源,是需要改進的問題。 2.4預期研究結果 通過matlab數學模型建立仿真模型繼而找到一條最優(yōu)的控制策略來保證資源的最大利用和設備的安全運行2.5完成論文的進度和時間 2017年 3月 9 日 3 月 23 日 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完成開題報告; 3月 24 日 3 月 25 日 開

17、題報告答辯;3月 28 日 5 月 11 日 完成論文初稿;5月 12 日 6 月 11 日 論文修改定稿;6月 1 日 6 月 3 日 論文答辯。 畢 業(yè) 論 文 開 題 報 告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所在系審查意見: 系主任: 年 月 日附件:參考文獻注釋格式學術期刊 作者論文題目期刊名稱,出版年份,卷(期):頁次如果作者的人數多于3人,則寫前三位作者的名字后面加“等”,作者之間以逗號隔開。例如:1 李峰,胡征,景蘇等. 納米粒子的控制生長和自組裝研究進展. 無機化學學報, 2001, 17(3): 3153242 J.Y.Li, X.L.Chen,H.Li. Fabrica

18、tion of zinc oxide nanorod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1,233:57學術會議論文集 作者論文題目文集編者姓名學術會議文集名稱,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頁次例如:3 司宗國,謝去病,王群重子湮沒快度關聯的研究見趙維勤,高崇壽編第五屆高能粒子產生和重離子碰撞理論研討會文集,北京: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1996:105圖書 著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如果該書是第一版則可以略去版次。例如:4韓其智,孫洪洲群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101預印本 作者論文題目預印本編號(出版年份)例如:5Xiaofeng Guo and Jianwei QiuThe leading power corrections to the structure functionshepph/9810548(1998)學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