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節(jié) 地形圖的判讀 同步測試題一、選擇題1、我國泰山主峰海拔1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二者相對高度為()a.10380米 b.1532米 c.7316米 d.8380米2、小強與爺爺一起去郊游,爺爺提出要登山遠望。小強查看了旅游圖,發(fā)現(xiàn)有兩條路可能上山下山。如圖為小山的等高線圖,你認為小強的下列哪種想法或做法比較合理: ( )a.為了讓爺爺上山不會太累,應選擇從c ab.為了讓爺爺上山不會太累,應選擇從b ac.為了盡快到達山頂,應選擇從bad.為了既快速又省力,應選擇從ca3、下列選項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排序與圖序相符的是()a.山谷鞍部山脊山頂b.山
2、谷山頂 鞍部 山脊c.山谷山脊山頂鞍部d.山脊山谷 山頂 鞍部4、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或起伏較小的陸地地形是()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5、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河流流向(虛線箭頭)正確的是a、b、c、d、6、圖為“某地區(qū)等高線圖”,讀圖判定該地區(qū)的地形類型以及a點和甲村的相對高度分別是a.山地大于500米b.山地小于500米c.丘陵大于500米d.丘陵小于500米7、地形圖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的地形是(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二、非選擇題9、讀等高線地形圖,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稱:(1)c_、d_、e _(2)在這幅圖中,最高點的海拔至少在_米以上。(3)圖中a處位于b處的_方向。(4)如果要從a、b兩處爬山,則選擇從_處爬山要容易些,原因是_ 10、假期,文文回到鄉(xiāng)下的外婆家,把村子周圍的情況繪成了等高線地圖?,F(xiàn)在特來考考大家。(1)圖中a、b、c三處等高線表示的地形分別是:a_,b_,c_圖中適宜攀巖活動的是_。(2)圖中p點的海拔高度是_米,p點與山峰的相對高度大約是_米;若要上山,走哪一條路線省力?_(ap還是a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藥材種植的生態(tài)種植模式與藥效評價研究考核試卷
- 2025-2030國內休閑木椅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競爭策略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
- 石膏粉及石膏砌塊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智能零售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fā)展前景及規(guī)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題研究計劃
- 日照航海工程職業(yè)學院《通信導航與雷達》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省曲靖羅平縣聯(lián)考2024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青島市重點中學2025屆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瀘州市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五蓮于里中學2024-2025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至2030中國油氣3D打印行業(yè)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
- 2024年綏陽縣選聘城市社區(qū)工作者筆試真題
- 公文寫作技能題庫及答案
- 2025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遼寧省“三支一扶”招募考試真題2024
- 2025中國內地薪酬指南-kos高奧士國際-202506
- 算法歧視的法律規(guī)制-洞察及研究
- 檢驗表4.15 灌砌石或大塊石理灌護坡單元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表
- 2024《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掘進專業(yè)標準條款解讀
- 胸痛中心的常態(tài)化質控與持續(xù)質量改進
- 核設施老化管理-洞察及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