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急救技術.ppt_第1頁
針灸急救技術.ppt_第2頁
針灸急救技術.ppt_第3頁
針灸急救技術.ppt_第4頁
針灸急救技術.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針灸急救技術,西充縣中醫(yī)醫(yī)院:楊明玉,針灸急救技術,一、概述 針灸不僅可以用于治療各種常見病、多發(fā)病,而且具有可靠的急救作用。早在幾千年前就有用針灸進行急救、治療突發(fā)疾病的記載。臨床上針灸急救范圍較廣,具有方法簡便,起效迅速,經濟實用等特點。針灸最常用于暈厥、抽搐、胃痛、腹痛、膽絞痛、頭痛等急癥的治療。,二、診斷要點 1、暈厥: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顏面蒼白、汗出肢冷為主要特點的病癥。一般病情輕者暈厥時間較短,蘇醒后無后遺癥;病情嚴重者,昏厥時間較長,甚至一厥不復而死亡。常見于西醫(yī)學中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反射性暈厥、心源性暈厥、腦源性暈厥、中暑、低血糖昏迷以及癔病性昏迷等疾病。 2、抽搐:是

2、指筋脈拘急導致四肢不自主抽動、頸項強直、口噤不開、角弓反張為主要特點的病癥,嚴重者可伴有昏迷。常見,于西醫(yī)學的高熱驚風、急性顱內感染、高血壓腦病、癲癇、妊娠癇證、破傷風、顱內占位性病變、顱腦外傷、癔病等疾病過程中。 3、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癥常伴有胃脘部痞悶或脹滿、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吞酸嘈雜等癥狀。常見于西醫(yī)學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痙攣、胃扭轉、胃下垂、胃黏膜脫垂癥、胃癌、胃神經官能癥等。,4、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聯(lián)合以上部位發(fā)生的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癥。腹痛是臨床上的常見癥狀,可見于內科、婦科、外科等多種疾病中,以腸道疾病和婦科病引起的腹痛較

3、為多見??煞謩e表現為全腹痛、臍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等。西醫(yī)學的急、慢性腸炎、胃腸痙攣、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均可引起的腹痛。,5、膽絞痛: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以突發(fā)性右上腹劇痛、持續(xù)性絞痛、陣發(fā)性加劇為主要特征,疼痛部位拒按、壓痛或叩擊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常見于西醫(yī)學的多種膽道疾患如膽囊炎、膽管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病等。,6、頭痛:又稱“頭風”,是指以頭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頭痛的部位多在前額、巔頂、一側額顳,或左或右,或呈全頭痛而輾轉發(fā)作。疼痛的性質有昏痛、隱痛、脹痛、跳痛、刺痛或頭痛如裂。針灸臨床上根據經脈循行部位,將前頭痛、偏頭痛、后頭痛、頭頂痛辨位歸經為陽明頭痛、少陽頭痛、太陽頭痛

4、和厥陰頭痛,另有偏正頭痛(即前額及兩側頭部的疼痛)和全頭痛。常見于西醫(yī)學的緊張性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以及腦膜炎、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頭顱外傷、腦震蕩后遺癥等疾病。,三、針灸急救 1、暈厥 治則:蘇厥開竅,實證只針不灸,瀉法;虛證針灸并用,重灸,補法。 主穴:以督脈腧穴為主。水溝 百會 內關 合谷 加減:氣厥實證配太沖、行間;虛證配足三里、氣海;血厥實證配行間或涌泉;虛證配關元、膈俞、足三里;痰厥配中脘、豐?。粺嶝逝浯笞?、中沖;寒厥灸神闕、關元;牙關緊閉加頰車、下關。,操作:實證、熱證諸穴強刺激瀉法,百會可點刺出血,再開“四關”(合谷向后溪透刺,太沖向涌泉透刺),或同時針刺“五心穴,(即百會、雙

5、勞官、雙涌泉);虛證、寒證針灸并用,重灸,補法,神闕、關元可用隔鹽灸,或重灸“五心穴。 其他療法: 指針:緊急情況下用拇指重力掐按水溝、合谷、內關穴,以病人出現疼痛反應并蘇醒為度。,三棱針:適用于實證暈厥,取穴大椎、百會、太陽、委中、十宣。點刺出血, 耳針:取心、腦、神門、下屏尖、下腳端。每次選23穴,實證用強刺激,虛證用弱刺激,留針30分鐘,每5分鐘捻轉1次。 注意事項: 暈厥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病癥,應緊急救治。針灸急救能收立竿見影之效。但患者蘇醒后要特別注意查找病因,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原發(fā)病,、以免貽誤病情。,急救時患者應去枕平臥、注意保暖、保持氣道通暢,有條件的地方立即給以上氧;醫(yī)生應動

6、作迅速、沉著冷靜、不慌不亂;應囑咐患者家屬加強護理,防止發(fā)生意外。 2、抽搐 治則:熄風止痙,只針不灸,實證用瀉法,虛證平補平瀉。 主穴:以督脈腧穴為主。水溝 大椎 筋縮 合谷 太沖 陽陵泉 加減:熱毒壅盛加勞宮、曲池、中沖;風邪甚者加風府、風門;氣血虛弱加膈俞、足三里、氣海;肝腎陰虛加腎俞、肝俞、三陰交、太溪;神昏加百會、涌泉。,操作:熱極生風者用強刺激、瀉法,中沖可點刺出血;風府、風門不可深刺,以免刺傷脊髓和肺尖;虛風內動者中等刺激,平補平瀉。抽搐頻繁者每日治療23次。 其他療法:耳針:取肝、腎、皮質下、神門、腦干。毫針強刺激,留針306 0分鐘;或埋針數小時。 注意事項:抽搐屬危急病癥,

7、經針灸急救處理抽搐停止后,應及時查找病因,明確診斷,積極治療。病人拙搐發(fā)作時,不可過度用力對抗抽搐肢體,以防傷及患者,并且小心將軟毛巾等塞入患者口中,以防咬舌。應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堵塞窒息。病人在抽搐時針刺或針刺中出現抽搐,特別要注意防止斷針、滯針、彎針等現象發(fā)生。,3、胃痛 治則:消食化滯、通調腑氣、溫中散寒、理氣鎮(zhèn)痛,以針刺為主,瀉法。 主穴:以足陽明胃經腧穴及相應募穴、郄穴為主。中脘 天樞 梁丘 足三里 內關公孫 加減:飲食積滯加建里;寒客胃腸加灸神闕、關元;胃痙攣加梁門; 腸痙攣加上巨虛、下巨虛;惡心嘔吐加膈俞;腹皮攣急加筋縮、陽陵泉。,操作:寒邪犯胃和脾胃虛寒者,中脘、氣海、神闕、

8、足三里、脾俞、胃俞、阿是穴等施行一般灸法或隔姜灸(中脘、氣海還可施行溫針灸),并可加拔火罐;期門、膈俞等穴不可直刺、深刺,以免傷及內臟;其他腧穴常規(guī)針刺,強刺激瀉法,動留針2030分鐘;針后加灸或用溫針灸。急性胃痛每日治療12次。 其他療法:指針:取中脘、至陽、內關、足三里等穴,以雙手拇指或中指點壓、按揉,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感覺舒適為度。同時令病人行緩慢腹式呼吸。連續(xù)按揉35分鐘即可止痛。間歇5分鐘,再重復操作1次。,熱熨法:將食鹽和吳茱萸混合炒熱,裝入布袋中,熱熨脘腹部,至脘腹疼痛消失為止。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闕;隔姜灸適用于寒性胃痛。刮痧:背部脾龠、胃俞;腹部中脘、天樞;上肢部內關、手三

9、里;下肢部足三里。,注意事項:針灸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若經治療疼痛不能緩解者,應查明原因,給予相應的處理。急性胃痛往往針灸1次或數次即有明顯止痛效果,但慢性胃痛需堅持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的遠期療效。飲食調理、生活規(guī)律和精神調節(jié)對胃痛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要有規(guī)律,避免暴飲暴食,盡量少食多餐;多吃含纖維豐富的食物,少食易產氣的食物;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飽食后不宜立即劇烈運動。力戒煙酒;保持心情舒暢。胃痛證候有時可與肝膽疾患、胰腺炎、心肌梗塞等相似,須注意鑒別,以免延誤病情。對潰瘍出血、胃穿孔等重癥胃痛,應及時采取綜合治療措施或轉外科治療。,4、腹痛 治則:飲食停滯、肝郁氣滯者

10、調氣化滯,只針不灸,瀉法:寒邪內阻者溫中散寒,針灸并用,瀉法;脾陽不振者溫補脾陽,針灸并用,補法。 主穴:以任脈和足陽明胃經腧穴為主。中脘 天樞 關元 足三里 加減:飲食停滯加里內庭;肝郁氣滯加太沖;寒邪內阻加氣海;脾陽不振加脾俞。 操作:諸穴均常規(guī)針刺;寒邪內阻和脾陽不振者可用灸法或溫針灸;神闕隔鹽灸。 其他療法:藥熨:取艾葉、食鹽混勻放鐵鍋內炒熱,布包,乘熱熨疼痛處。藥涼后再炒熱再熨。適用于虛寒腹痛。,注意事項:針灸治療腹痛有較好的療效,但針刺止痛后應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急腹癥(如胰腺炎、腹膜炎、腸梗阻、腸穿孔等)引起的腹痛,在針灸治療的同時應嚴密觀察,及時采取其他治療措施或轉手術治

11、療。 5、膽絞痛 治則:疏肝利膽、行氣止痛,以針刺為主,瀉法。 主穴:以足少陽膽經腧穴和相應募穴、背俞穴為主。中脘 日月 膽俞 陽陵泉 膽囊穴,加減:肝膽氣滯加太沖、俠溪;肝膽濕熱加三陰交、陰陵泉;蛔蟲妄動加百蟲窩、迎香透四白;發(fā)熱寒戰(zhàn)加曲池、支溝、外關;惡心嘔吐加內關、足三里;濕熱發(fā)黃加至陽、肝俞、陰陵泉。 操作:日月沿肋間隙由內向外斜刺;膽俞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勿深刺,以免刺傷內臟;肝俞、膽俞可用大艾炷灸至皮膚灼熱;余穴常規(guī)針刺,宜強刺激,久留針(可根據病情留針12小時),間歇行針以保持較強的針感。每日2次。,其他療法:指針:取膽俞或其附近的陽性反應點;以拇指重力點壓1020分鐘。耳針:

12、取耳穴肝、膽、腹、神門、交感、胃、脾。每次選34穴,毫針強刺激,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 注意事項:針灸對膽絞痛止痛效果較好,對急性發(fā)作、病程短、無嚴重并發(fā)癥者療效更佳。但在治療中應查明原因,結合病因治療才能進一步提高療效。患者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肥甘厚味。注意保暖。,6、頭痛 治則:疏經活絡、通行氣血,“通則不痛”。以針為主,虛補實瀉。 主穴:以局部取穴為主,配合循經遠端取穴。 (1)陽明頭痛:印堂 上星 陽白合谷 內庭絲竹窒 攢竹透魚腰 (2)少陽頭痛:太陽 角孫 率谷 風池 外關 絲竹空足臨泣 (3)太陽頭痛:天柱 風池 列缺 后溪 申脈 昆侖 (4)厥陰頭痛:百會 通天 太沖 行間

13、太溪 涌泉 (5)偏正頭痛:印堂 太 陽 頭維 陽白 合谷 內庭 外關 足臨泣 (6)全頭痛:百會 印堂 太陽 頭維 陽白 合谷 風池 外關,加減:外感風邪加風池、風門,風寒加灸大椎、風熱針瀉曲池,風濕針瀉三陰交;痰濁上擾加豐隆、足三里;氣滯血瘀加合谷、太沖、膈俞;氣血不足加氣海、血海、足三里;各部頭痛均可加阿是穴。 操作:頭部腧穴大多應平刺,少數腧穴如太陽、天柱、風池可直刺,但風池穴應嚴格注意針刺的方向和深淺,防止傷及延髓;外感風邪、痰濁上擾、氣滯血瘀、肝陽上亢針刺用瀉法;氣滯血瘀、肝陽上亢可在阿是穴點刺出血;氣血不足針用補法,加灸。急性頭痛每日治療12次,每次留針30分鐘至1小時;慢性頭痛

14、每日或隔日1次。,其他療法:皮膚針:重叩印堂、太陽、阿是穴,每次510分鐘,直至少量出血。適用于風寒濕邪侵襲或肝陽上亢型。按摩:太陽、風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額、太陽穴、背部脊柱兩側,可刮肘窩、月國 窩。 注意事項:針灸治療頭痛療效顯著,對某些功能性頭痛能夠達到治愈的目的。對器質性病變引起的頭痛,針灸也能改善癥狀,但應同時注意原發(fā)病的治療,以免貽誤病情。部分患者由于頭痛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故易產生消極、悲觀、焦慮、恐懼情緒。在針灸治療昀同時,應給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附:針灸急救特定穴位歌訣 頭面頸項部病癥: 面口針合谷,眩暈配太沖;風池清頭目,顳痛太陽攻。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額中;目疾晴明取,承泣球后同。牙關面頰癥,下關與翳風;口眼歪斜疾,頰車地倉從。陽白與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勞宮。落枕成斜頸,外關或懸鐘;急性項背強,均可取人中。耳聾取耳穴,耳門透聽宮;中渚外關配,啞門與翳風。廉泉主喉舌,治啞先治聾;新穴供選用,聽會及聾中。,胸腹部病癥: 心胸內關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樞治臍周。下腹三陰交,關元氣海由;中極陰陵伍,能導尿潴留。泌尿生殖癥,上穴一般優(yōu);脅痛刺夾脊,陽陵與支溝。腹痛背俞穴,夾脊相應投;若遇闌尾炎,闌尾穴針留。 腰背四肢部病癥: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門;夾脊按部取,腰穴適當深。下腰大腸俞,上腰腎俞存;胸背須謹慎,脅肋不可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