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泵并聯(lián)后工況計算方法[文書特制]_第1頁
離心泵并聯(lián)后工況計算方法[文書特制]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離心泵并聯(lián)后工況計算方法文章熱度:1710一、水泵并聯(lián)特性曲線的繪制 ISW臥式管道離心泵并聯(lián)工作就相當于有一臺假想水泵,這個假想水泵的工況等于并聯(lián)水泵的工況,這個假想水泵的性能曲線也等于并聯(lián)后水泵的特性曲線。并聯(lián)后水泵的特性曲線(假想水泵的特性曲線)可以采用等揚程條件下流量疊加的方法繪制。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將并聯(lián)的兩臺水泵的Q-H曲線l、繪在同一坐標圖上;然后把對應于同一日值的各個流量加起來,如圖1-21所示,把1號泵(Q-H)曲線上的1、1、1,分別與號泵Q-H曲線上的2、2、2各點的流量相加,則得到工、號水泵并聯(lián)后的流量3、3、3,然后連接3、3、3各點即得水泵并聯(lián)后的總和(Q-H)

2、1+2曲線。 這種等揚程下流量疊加的方法,實際上是將管道水頭損失視為零的情況下來求并聯(lián)后的工況點。但在實際工程中管路布置可能是不同的,水泵型號可能不是同一型號,水頭損失也不相同,因此,并聯(lián)工作的各水泵的揚程就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不能直接采用等揚程條件下流量疊加的方法繪制并聯(lián)后水泵的特性曲線,只能用折引的方法求出折引后的并聯(lián)水泵的特性曲線。 二、IS、IR臥式單級單吸清水離心泵并聯(lián)工況圖解法 (一)同型號、同水位、管路相同的兩臺水泵并聯(lián)工況圖解法 1首先繪制兩臺水泵并聯(lián)特性曲線(Q-H)1+2 如圖1-22所示,在坐標圖上繪出l、2兩臺水泵的特性曲線,由于兩臺水泵型號相同,所以特性曲線相同。由于兩

3、臺水泵同在一個吸水井中抽水,從吸水口A、B兩點至壓水管交匯點的管徑相同,長度也相等,故E hA0一hB0,靜揚程又相等,因此,兩臺水泵的揚程相等。這樣就可以采用等揚程下流量疊加的方法繪制水泵并聯(lián)特性曲線(QH)1+2。具體步驟是先在(Q-H)1,2曲線上任取幾點,然后,在相同縱坐標值上把相應的流量加倍,即可得1、2 、3 、m 點,用光滑曲線連起1、2、3、m點,繪出的曲線就是兩臺水泵并聯(lián)特性曲線(Q-H)1+2 2繪制管道系統(tǒng)特性曲線,求出并聯(lián)工況點 根據(jù)上面的分析可知兩臺水泵的靜揚程相同,管路中的水頭損失也相同,即并聯(lián)之后兩臺水泵的揚程相等,且等于總揚程,則有式(1-8)就是管路系統(tǒng)特性曲

4、線方程,據(jù)此可繪制出管路系統(tǒng)特性曲線,見圖1-22中的Q-hAOG曲線。此曲線與(Q-H)1,2曲線相交于M點。M點的橫坐標為兩臺水泵并聯(lián)工作的總流量Q1+2,縱坐標等于兩臺水泵的揚程H0,M點稱為并聯(lián)工況點。 3求每臺泵的工況點 通過M點作橫軸平行線,交單泵的特性曲線于N點,此N點即為并聯(lián)工作時,各單泵的工況點。其流量為Q1,2,揚程H1-H2-H0。自N點引垂線交Q一7曲線于P點,交QN曲線于g點,P及q點分別為并聯(lián)時,各單泵的效率點和軸功率點。 如果,將第二臺泵停車,只開一臺泵時,S點,可以近似地視作單泵的工況點。這時的水泵流量為Q,揚程為H,軸功率為N。 由此可看出以下幾點。 (1)兩

5、臺水泵并聯(lián)工作時的總流量并不等于單臺泵單獨工作時流量的兩倍,即QH22Q,AQ-Q1十2-QH 7,即水泵并聯(lián)工作不僅僅能增加流量,揚程也有少量增加。 (3)一臺水泵單獨工作時的功率要遠遠大于并聯(lián)工作時單泵的功率,所以選配電動機時應根據(jù)一臺水泵單獨工作時的功率來進行選擇。 (二)多臺同型號水泵并聯(lián)工作 多臺同型號水泵并聯(lián)工作的特性曲線同樣可以用橫加法求得,五臺同型號水泵并聯(lián)工作的情況。由圖可知:以一臺泵工作時的流量Q1為100,兩臺泵并聯(lián)的總流量Q2為190,比單泵工作時增加了90,三臺泵并聯(lián)的總流量Qs為251,比兩臺泵時增加了61,四臺泵并聯(lián)的總流量Q3為284,比三臺泵時增加了33,五臺

6、泵并聯(lián)的總流量Q5為300,比四臺泵時只增加了16。由此可見,再增加并聯(lián)水泵的臺數(shù),其效果就不大了。通過上述分析司以司以看出: (1)在水泵并聯(lián)工作時,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增加一倍并聯(lián)水泵的臺數(shù),流量就會增加一倍。如其是在對舊泵房挖潛、擴建時,必須要同時考慮管道的過水能力,經(jīng)過并聯(lián)工況的計算和分析后,確定是否應該增加并聯(lián)的水泵臺數(shù); (2)多臺水泵并聯(lián)工作時,并聯(lián)工作時各泵的工況點與各泵單獨工作時的工況點相差較大,選泵應兼顧兩種工作情況,使水泵均在高效區(qū)工作。如果所選的水泵是以經(jīng)常單獨運行為主的,那么,并聯(lián)工作時,要考慮到各單泵的流量是會減少的,揚程是會提高的。如果選泵時是著眼于各泵經(jīng)常并聯(lián)運行的

7、,則應注意到,各泵單獨運行時,相應的流量將會增大,軸功率也會增大。每臺泵的工況點隨著并聯(lián)臺數(shù)的增多,而向揚程高的一側(cè)移動。臺數(shù)過多就可能使工況點移出高效段的范圍。 (三)不同型號的兩臺水泵在相同水位下的并聯(lián)工作 這情況不同于上面所述的主要是:兩臺水泵的特性曲線不同,管道中水流的水力不對 稱。所以,自吸水管端A和C至匯集點8的水頭損失不相等(即:hABhcb)。兩臺水泵并聯(lián)后,每臺泵的工況點的揚程也不相等(即:H1H2)。因此,不能直接采用等揚程下流量疊加的方法繪制并聯(lián)后的總和(QH)曲線。 從圖l24可以看出,泵I與泵并聯(lián)工作時,在管路匯集點8處的測壓管水頭是相等的,不管是水泵工輸送到B點的水

8、,還是水泵輸送到8點的水,到達8點后,它所具有的比能定市目同。 從上述的分析知道,泵I和泵的揚程不相等,主要是AB段和CB段的水頭損失不同,如果從水泵工的總揚程Hl中扣除AB管段在相應流量Q1下的水頭損失hAB,就等于匯集點B處的測壓管水面與吸水井水面高差HB,此HB值相當于將水泵工折引至B點工作時的揚程,也即扣除了管段AB水頭損失的因素,水泵工可視為移到了B點工作。同樣道理,如果從水泵的總揚程H2中扣除CB管段在相應流量Q2下的水頭損失E hCB,其值也等于匯集點B處的測壓管水面與吸水井水面高差HB,也就相當于將水泵移到了B點工作。在B點工作,泵I和泵的揚程相等,因此,可采用等揚程下流量疊加

9、的方法繪制折引后泵工和泵的并聯(lián)工作特性曲線。 圖解法具體的求解步驟如下。 (1)首先在橫坐標下繪制(Q-hAB)和(Q-hBC)曲線; (2)用折引特性曲線法,在對應的流量條件下從水泵特性曲線(QH)1和(QH)曲線上扣除水頭損失hAB和hCB,得到折引特性曲線(QH);和(QH)i; (3)由于扣除了差異haB和E hCB,此時采用等揚程下流量疊加的方法,繪出并聯(lián)特性曲線(Q-H)11+2; (4)繪制管路特性曲線QEhBD與并聯(lián)特性曲線(QH)lr+2交于E點,E點就是并聯(lián)水泵的工況點,該點對應的流量QE,即為兩臺水泵并聯(lián)工作的總出水量; (5)從E點引水平線,交(QH)i和(QH)i于I

10、 7點和點,由工7點和7點向上作垂線交(Q-H)1和(Q-H)11曲線于工點和點;I點就是I號水泵的工況點(Q1,HI),點就是號泵的工況點(Q,H ll); (6)從工點和點向下作垂線交(QN)1曲線和(QN)曲線于工點和點,交(Q一呀)1曲線和(Q_77)曲線于工H點和彬點。各點分別為兩臺水泵并聯(lián)工作時功率點和效率點,工77點對應工號泵的功率值N工;點對應號泵的功率值N;工點對應I號泵的效率值71;對應號泵的效率值7。兩臺水泵并聯(lián)工作的總功率為兩臺水泵功率的和,即N-_NI+N??傂士梢园聪率接嬎悖?pgQ1H1+pgQIIHII /NI+NII式中 總效率,; QI,Q流量,m3/s;

11、 HI,H揚程,m; NI,N功率,W; p水的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m/s2。 上述方法也適用于管路布置不同或水位不同的情況。例如對于我國北方地區(qū)以井群采集地下水的供水系統(tǒng),從SH型雙吸清水離心泵工況來分析,相當于幾臺水泵在管道布置不對稱的情況下并聯(lián)工作,而且各井間的吸水動水位的不同。在進行工況計算時,只需在計算靜揚程HST時,以一共同基準面算起,然后做相應的修正即可,其他算法都是相似的。 (四)一臺水泵向兩個并聯(lián)工作的高地水池送水 一臺水泵向兩個并聯(lián)工作的高地水池送水,一般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管路分支點B點測壓管的水頭HBZD時,水泵向兩個高地水池送水; (2)ZDHB時

12、,水泵和D水池聯(lián)合工作向C水池送水; (3)ZDHB時,D水池處于暫時平衡狀態(tài),既不進水也不出水,水泵向C水池送水,屬于單泵向一個水池送水的簡單工況。 上述第三種情況屬于單泵向一個水池送水的簡單工況,在這里只討論第一種和第二種兩種情況。 1HBZD時,水泵向兩個高地水池送水 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是采用折引法將水泵折引到8點,假想有一臺水泵在B點向C水池和D水池送水。若水泵揚程為H0,則8點的測壓管水面高度HB-Q-BD,HB表示水流到B點時剩余的能量,也可認為是假想水泵的揚程。由于管道BD和BC是在同一壓力下工作的,因此,采用等揚程下流量疊加的方法繪制并聯(lián)工作管道系統(tǒng)的特性曲線。 具體解題步驟如

13、下: (1)在橫坐標下面作(Q一hAB)曲線; (2)從水泵特性曲線(QH)上減去相應的tAB(在相同流量下),得到水泵的折引特性曲線(QH)7; (3)根據(jù)公式HBcZc+hBc和HBDZD+hBD作BD段管路系統(tǒng)特性曲線(Q一hBD)和BC段管路系統(tǒng)特性曲線(Q一hBc); (4)采用等揚程下流量疊加的方法繪制并聯(lián)管路特性曲線(Q一h)BC+BD; (5)水泵折引特性曲線(Q-H)7和并聯(lián)管路特性曲線(Q-五)Bc十BD相交于M點。此M點的橫坐標為通過8點的總流量; (6)從M點作水平線交(Q-hBC)曲線和(Q-tBD)曲線于P點和K點;P點的橫坐標即為C水池的進水量QBC,K點的橫坐標

14、即為D水池的進水量QBD; (7)從M點向上作垂線交水泵特性曲線(Q-H)于M7點,M7即為水泵的工況點,其縱坐標即為水泵的揚程H0。 水泵的功率和效率求解方法同前。 2ZDHBZc時,水泵和D水池聯(lián)合向C水池供水 如圖l26所示,當ZDHBZc時,實際上是水泵和D水池通過8點聯(lián)合工作向C水池送水,如果把D水池當作一臺水泵,則此類問題就演變?yōu)椴煌吞査貌⒙?lián)工作。兩臺不同型號水泵并聯(lián)工作的求解方法前面已有詳細介紹,因此,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先繪制出D水池相當于水泵的工作特性曲線(Q-H)D。 D水池實際上就是高位水箱出流,因此,D水池相當于水泵的工作特性曲線(Q-H)D就是一條高度為ZD的水平

15、線。D水池相當于水泵的工作特性曲線(QH)D確定之后,就可以按照兩臺不同型號水泵并聯(lián)工作的求解方法確定工況點。 求解其工況點的步驟如下: (1)在橫坐標下面作AB段水頭損失特性曲線(Q一hAB); (2)在對應流量下從水泵的特性曲線(QH)上減去水頭損失tAB,得到水泵的折引特性曲線(QH); (3)在對應流量下從D水池相當于水泵的工作特性曲線(QH)D(HZD)上減去水頭損失hBD,得到D水池相當于水泵的折引特性曲線(QH碚; (4)采用等揚程下流量疊加的方法將水泵和D水池相當于水泵的折引特性曲線(Q-H)7和(Q-H碚橫加,得到水泵和D水池的并聯(lián)折引特性曲線(QH)裊+D; (5)繪制BC段管路系統(tǒng)特性曲線(Q一hBc); (6)水泵和D水池的并聯(lián)折引特性曲線(QH)隸十D與管路特性曲線(Q一hBc)相交于M點,M點就是并聯(lián)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