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宮經典誦讀教案_第1頁
少年宮經典誦讀教案_第2頁
少年宮經典誦讀教案_第3頁
少年宮經典誦讀教案_第4頁
少年宮經典誦讀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活動時間:8.27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 課題蘭溪棹歌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2、 能感受詩句中營造的充滿童趣的意境,能從中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并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教、學具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古詩嗎?(出示古詩)蘭溪棹歌。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一首新的唐詩,好嗎?二、讀古詩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注蘭溪:今浙江縣名,在金華市東北,因境內有蘭溪而得名。棹歌:樂府瑟調曲有棹歌行,指漁民的船歌?!皼鲈隆倍洌阂馑际侨缑嫉男略聮煸诹?,越地山色倒映水中。王逸

2、少云:“山陰路上行,如在鏡中游。”(輿地志)“蘭溪”二句:“三日”,農歷三月初三,上巳日,和“涼月如眉”扣緊。春日鯉魚溯水上游產卵,因此在寂靜的夜中能聽到魚兒上灘潑剌聲。1詩的第一句從什么角度寫,第二句從什么角度寫,這兩句詩勾勒出一個怎樣的境界?2整首詩,從頭至尾沒有寫到“人”,也沒有寫到“情”,而讀來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問:詩中的人是怎樣的形象?情是怎樣的情?1答:仰視低頭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蘭溪山色,朦朧飄渺,使人如同墜如仙境。2答:寫出漁民欣快歡暢之情,整個畫面使人感到蘭溪山水充滿著蓬勃生機。鑒賞提示這是一首模仿民間船歌,描寫蘭溪山水秀麗和物產富饒的詩。首句是抬頭仰望天空,

3、寫出月色的秀朗,又點出春雨過后涼爽宜人的氣候。并描繪出一幅月掛梢頭,光瀉蘭溪,細絳弄影,溪月相映增輝的情景圖。第二句是低頭觀看溪水,把蘭溪山水寫得極為飄逸迷人。第三、四句寫一連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漲,魚群聯(lián)翩而來的情景?!疤一ㄓ辍辈粌H明示季節(jié),更見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魚搶新水,調皮地涌上溪頭淺灘,撥鰭擺尾,啪啪蹦跳,看到這種情景,怎不使人從心底漾起歡樂之情!這首詩前兩句寫靜景,后兩句寫動景,不見一個“人”字,不寫一個“情”字,讀來卻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情意盎然?;顒訒r間:9.3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長歌行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2、 能感受詩句中營造的充滿童趣

4、的意境,能從中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并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教、學具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這是一首情景交融、內含哲理、感悟人生的詩作。通過描寫季節(jié)的交替和生物的榮衰,感嘆光陰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回,進而勸誡人們,要利用年輕力壯時的寶貴年華去努力進取、奮力拼搏,切莫因虛度光陰而落得老來后悔。尤其是最后兩句,不僅點明了全詩的主題,而且對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很有勉勵作用。這首詩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里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后,曬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

5、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fā)出無比的光彩。第五、六句,從相反面去寫大自然,即由盛而衰、由生長而消亡、由少壯而老大。秋天一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但植物可以周而復始,而人的時光卻不能倒流,詩人在這里插入第七、八句,用百川東流入海再不西歸為喻,把要從正面講的道理,委婉曲折地從側面表達出來。這樣,既把要講的道理加深,又把服人的力量加強,從手法上講是“蓄勢”,從構思上講是以“淺出”來體現(xiàn)“深入”。最后水到渠成的歸結成九、十兩句,我們在年輕力壯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全詩從“青葵”起興,聯(lián)想到四季變

6、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應當抓緊時間奮發(fā)努力的結論,其比興手法是很明顯的。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活動時間:9.17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匆匆教學目標1、 學生通過學習能理解古詩內容,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詩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能學懂一組思念親友類古詩,提高閱讀、理解古詩的能力。教、學具準備學生預習并了解相關知識,收集相關資料。教學過程賞析:這是一篇散文詩,講了朱自清對逃去如飛的時間的感嘆與惋惜。本文用了復沓的手法顯出詩人感慨的遙深來,又增加了詩的旋律感?!爸挥信腔擦T了,只有匆

7、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復出現(xiàn),一種幽怨之情反復回蕩。“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象游絲樣的痕跡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數(shù)字的變化,使感情層層推進,在參差中又顯出整齊的美。結句的反復,反復強化作品的主旋律,畫出詩人感情起伏的波瀾。復沓的運用,反復吟詠,起到了一唱三嘆的效果?!把嘧尤チ?,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了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痹娙藥坠P勾勒一個淡淡的畫面。作者不在于描繪春景的實感,而在于把讀者帶入畫面,接受種情緒的感染,同時又作形象的暗示:這畫面里現(xiàn)出的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由此詩人追尋自己日子的行蹤??墒恰?/p>

8、我”的日子卻“一去不復返”,看不見,摸不著,是被人“偷了”還是“逃走”了呢?自然的新陳代謝的跡象和自己無形的日子相對照,在一連串疑問句中透出詩人悵然若失的情緒?!跋笠坏嗡卧诖蠛@?,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卑炎约喊饲Ф嗳兆颖瘸伞耙坏嗡毙缕娴谋扔鳎瑯O度的夸張,和喻成大海的時間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自己日子的“沒有聲音,沒有影子”的特點。實際上,這里有自己日子的蹤跡,一滴水是它的具象,滴水在大海里,有它微微的聲音。詩人竭力從視覺和聽覺上去感受它,搜尋過去的日子??墒前饲Ф嗳兆訁s悄無聲息的“溜去”了。時間之無情,生命之短暫,使詩人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時間是怎樣的“匆匆”呢?詩人并沒有作

9、抽象的議論,他把自己的感覺,潛在的意識通過 活動時間:9.24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名句誦讀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誦讀經典文化(詩句、名人名言、諺語),陶冶學生情操、加強學生人文修養(yǎng)。 2、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的習慣。教、學具準備布置學生廣泛搜集誦讀古詩文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 我國的是文化大國,古詩名句經久不衰,廣為傳誦,更加耀眼,請同學們接誦古詩文名句。二、名句接誦 歲月悠悠,大浪淘沙,經過了歲月的洗禮,例:a明月松間照,。b江碧鳥逾白,。c山重水復疑無路,。d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e千里鶯啼綠映紅,。f水南水北重重柳,。三、自由誦讀 1.直接誦讀中華民族璀璨的詩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

10、,有闡明人生哲理的,有吟詠深厚情誼的,有陶冶高尚情操的,它們深得人們喜愛,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自己最喜愛的古詩文。(只要說得恰當均可。) 2、聯(lián)想誦讀四、小結活動 中國是詩的國度,是詩的故鄉(xiāng),無數(shù)的優(yōu)美詩篇給人以美的享用受,情感的熏陶。希望同學們今后更要多讀多記,在生活中恰當運用?;顒訒r間:10.8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名句誦讀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誦讀經典文化(詩句、名人名言、諺語),陶冶學生情操、加強學生人文修養(yǎng)。2、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的習慣。教、學具準備布置學生廣泛搜集誦讀古詩文教學過程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 祖國的經典文化,不但包括古詩詞還有名人名言和諺語。今天我們來誦讀名人名言和諺語。

11、二、初讀名句,整體感知1、出示名人名言。2、學生自由朗讀。3、指名讀。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列寧)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毛澤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宋慶齡)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三、細讀名言,體會意境 1、細細品讀,自己感受句中含義。 2、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四、出示諺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繩在細處斷,冰在薄處裂。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1、自己讀一讀。2、教師范讀。3、抽生讀。五、誦讀名句,感悟升華 1、自己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名人名

12、言和諺語。 2、帶有感情地誦讀。 3、評選優(yōu)秀的誦讀者。六、課堂小結: 祖國文字燦爛輝煌,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注意積累和運用活動時間:10.15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春意盎然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2、感受詩中春天的景色。教、學具準備課文插圖;學生搜集描寫春天景物的古詩。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 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大家知道嗎?對前面我們剛學習過一首他寫的秋天的詩,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游園不值.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

13、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4 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四、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寫春天的活動時間:10.

14、22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朗讀的技巧教學目標1、了解并掌握朗讀技巧的重要意義。2、理解并掌握朗讀的內部技巧。3、掌握并能正確運用朗讀的外部技巧。教、學具準備課文插圖;學生搜集描寫春天景物的古詩。教學過程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來探討一下朗讀的技巧。朗讀技巧:是在朗讀活動中所運用的一切表達方法,是實現(xiàn)朗讀目的的必要手段,是朗讀時為了使聲音清晰洪亮,為了增強語音的感染力,更恰當?shù)貍髑檫_意而使用地一些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內部技巧;二是外部技巧。一、朗讀內部技巧1形象感受的運用朗讀者要學會在作品形象性詞語的刺激下,感觸到客觀世界的種種事物以及事物的發(fā)展、運動狀態(tài),使情、景、物、人、事、理的文

15、字符號在內心跳動起來。朗讀者的形象感受,來源于作品中的詞語概念對朗讀者內心刺激而產生的對客觀事物的感知、體會、思考,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而形成的。朗讀者要善于抓住那些表達事物形象的詞語,透過文字,“目擊其物”,好像“看到、聽到、嗅到、嘗到、伸手即可得到”一樣,在內心“活”起來,形成“內心視像”。朗讀者自身的經歷、經驗和知識積蓄,是形成“內心視像”的重要條件。朗讀者要善于發(fā)揮記憶聯(lián)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以增強有聲語言的強烈感染力。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第1段中:“天氣冷得可怕,天正下著雪,黑暗的夜幕開始垂下來了?!崩首x時,不應僅僅把它們看成是白紙黑字,而應透過這些表達形象的話語,產生視覺想象,“看

16、到”雪花、天黑,從而“感到”冷極了。再如荔枝蜜中:“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子塞兒,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崩首x時要注意運用嗅覺想象和味覺想象,當讀到“一開瓶子塞兒”時,要真的覺得一股甜香味兒撲鼻而來;“調上半杯一喝”,則有唇齒含香的感覺。練習: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斷腸人在天涯。2邏輯感受的運用朗讀者要學會將作品中的主次、并列、轉折、遞進、對比、總括等“文路”,在邏輯感受過程中轉化為自己的思路,進而形成內心的“語流”,以增強有聲語言的征服力。朗讀時,作品中的概念、判斷、推理、論證,以及全篇的思想發(fā)展脈絡、層次、語

17、句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活動時間:10.29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夏日炎炎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2、感受詩中夏天的景色。教、學具準備課文插圖;學生搜集描寫夏天景物的古詩。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教師引述:我國有個女詩人叫李清照,大家知道嗎?她不僅詩寫的好,而且很有骨氣。今天我們來學習她寫的一首詩。夏日絕句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

18、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4 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四、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寫夏天的詩句。活動時間:11.5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升調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2、感受不同的語調。教、學具準備課文插圖

19、;學生搜集描寫夏天景物的古詩。教學過程一語調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作用人們通過不同的語調,從直覺上可以對對方的情態(tài)作出判斷,而后做出自己的反應。為適應思想感情表達的需要,說話或朗讀時,句子總是要有高低升降的變化,這種變化就形成了語調。語調是有聲語言所特有的,它是句子的語音標志,任何句子都帶有一定的語調。語調是口語中表達各種語氣的聲音色彩。借助語調,有聲語言才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二語調是語音教學中的主要內容之一 到底什么是語調呢?說話或朗讀時,為適應思想感情表達的需要,體現(xiàn)在句子上面用來區(qū)分句型和句子的意思所形成的、聲音的抑揚頓挫、輕重快慢、高低升降的變化就叫語調。有的稱句調,也有的稱語氣內容一般都包括

20、:句子的停頓、重音(語法重音和邏輯重音)和節(jié)奏等。廣義地說,句子的停連、重音、節(jié)奏都屬于語調范疇,也就是說,正是說話時的停連、重音、節(jié)奏的有機結合才形成了說話的語調,才有了明確的語意和情感的表達。因此,我們在主播藝術的教學中,語調的學習更是據有實際操作意義、也是更難掌握的主要的學習內容之一。三聲調和語調是密不可分的字有字調,句有句調。我們通常稱字調為聲調,是指音節(jié)的高低升降。而句調我們則稱為語調,是指語句的高低升降。句調是貫穿整個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節(jié)上表現(xiàn)得特別明顯。的抑揚頓挫、輕重快慢、高低升降的變化就叫語調。有的稱句調,也有的稱語氣內容一般都包括:句子的停頓、重音(語法重音和邏輯重音)和

21、節(jié)奏等。廣義地說,句子的停連、重音、節(jié)奏都屬于語調范疇,也就是說,正是說話時的停連、重音、節(jié)奏的有機結合才形成了說話的語調,才有了明確的語意和情感的表達。因此,我們在主播藝術的教學中,語調的學習更是據有實際操作意義、也是更難掌握的主要的學習內容之一?;顒訒r間:11.12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陋室銘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教、學具準備課文插圖;學生搜集描寫冬天景物的古詩。教學過程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

22、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譯文: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聲遠播。水不在于深淺,有了蛟龍就顯得有靈氣。這是所簡陋的房子,只因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的痕跡蔓上臺階,蒼翠碧綠;綠草的顏色映入竹簾,一片青蔥。在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來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閑時)可以用來(可以:可以用來。)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管弦樂演奏的樂聲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勞累。(我的陋室真比得上)當年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過:“(既有君子住在里頭)又有什么簡陋呢?”活動時間:11.19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愛蓮說教學目標1正

23、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教、學具準備課文插圖;學生搜集描寫冬天景物的古詩。教學過程愛蓮說賞析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n)。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y)泥而不染,濯(zhu6)清漣(1i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xi)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y)!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作者介紹】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號濂溪,北宋道州營道(今湖南省道縣)人。曾任虔州(今江西省贛州市)通判(地位略次于

24、州、府長官)等地方官。他曾在廬山山麓建“濂溪書堂”晚年定居在那兒,世稱濂溪先生。周敦頤繼承了易傳等傳統(tǒng)哲學思想,自成一派,后被他的弟子發(fā)展成濂溪學派,宋代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都是他的弟子,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從政勤謹,為人方正,宋史周敦頤傳引文學家黃庭堅對他的評價說:“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著作有周元公集、太極圖說、通書。【解題】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于嘉祜年(1063)五月,當時作者任虔州通判。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通過對蓮花的贊美,歌頌堅貞的氣節(jié),表現(xiàn)了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周敦頤認為“誠”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而且只有“主靜、無欲”才能達到這一境界。后代理學家發(fā)展了這一思

25、想,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極端口號,被剝削階級用來壓迫勞動人民。但作為一種哲學思想,這個理論是要求一切人做到的,對統(tǒng)冶者也不例外。作為理學開山祖的周敦頤一生都身體力行,追求道德的完善。本文所表現(xiàn)的鄙視功名利祿,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和潔身自好、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就是其“主靜、無欲”提法的最好說明,也是他人格精神的寫照?!罢f”,也稱“雜說”,屬論說文范疇。它的作用是解釋義理,把自己的意思敘述出來。往往用于表現(xiàn)作者獨特的見解。愛蓮說就是對熱愛蓮花的嗜好所作的解說。 活動時間:11.26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梅雨潭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古詩。2、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

26、數(shù)字在古詩中的魅力。教、學具準備課文插圖教學過程梅雨潭第八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選自散文大家朱自清的綠文章語言優(yōu)美,描寫生動傳神。文中運用大量的比喻句形象地描繪出梅雨瀑狹長飄逸、水花飛濺的動態(tài)之美。因此它是一篇文字優(yōu)美、寫作方法鮮明的寫景范文。同時也是學生難于理解的篇章,文字的描述具有抽象性,課文插圖也是靜止不動的。孩子們沒有身臨其境目睹其景是很難理解文中語句的。為了在教學之中讓孩子體會瀑布之美,讓課文充分發(fā)揮其范文作用,讓課堂真正達到高效。這篇文章共三段。第一段寫作者在山邊感知到的梅雨瀑的聲色形。第二段寫梅雨亭,第三段是作者對梅雨瀑觀察聯(lián)想后,用比喻詞句描繪出的一幅梅雨瀑的生動畫面。 活動

27、時間:活動地點朗誦室輔導教師孟燕課題強化訓練數(shù)字魅力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古詩。2、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數(shù)字在古詩中的魅力。教、學具準備課文插圖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集體背誦夜宿山寺這首詩;交流課前搜集的含有數(shù)字的古詩。二、拓展眼界,增長知識 1、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早發(fā)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三、想詩境,悟詩情 1學法指導:朗讀古詩注意停頓,體會詩的韻律美。以助于體會詩的意境。 2聽錄音,閉目想象詩的意境。 3讓生依據個人理解來朗讀全詩,并參與評價。 4交流應讀出怎樣的感情。 5依據插圖來想象體會 6師征求一朗讀機會 7讓生評價老師 8讓生再細讀體會。四、細讀古詩,體會意境 1、細細品讀,自己感受詩中意境。 2、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五、誦讀古詩,感悟升華 1、自己在熟讀的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