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6世界文化遺產薈萃_第1頁
選修6世界文化遺產薈萃_第2頁
選修6世界文化遺產薈萃_第3頁
選修6世界文化遺產薈萃_第4頁
選修6世界文化遺產薈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選修6 世界文化遺產薈萃第1講世界文化遺產及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歷史遺產(加試)考點一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世界文化遺產一、(加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重大舉措及意義(c)1.通過世界遺產公約(1)制定:各國在1972年達成協議。(2)主要內容:各締約國負有保護本國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責任,必要時可利用國際的援助和合作。將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加以重點保護。(3)意義:其制定是人類文明進步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確立了文化與自然協調一致的思想,有力地推動了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2.成立世界遺產委員會,審定世界遺產名錄,確定瀕危世界遺產

2、清單,管理世界遺產基金和成立世界遺產中心。3.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二、(加試)確認世界遺產的重要原則和世界文化遺產登錄標準(c)1.確認世界遺產的重要原則: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必須具有真實性和完整性。2.登錄標準:符合世界遺產名錄登錄的一項或幾項標準。三、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一)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P8)(C)1、歷史價值: 2、世界價值: 3、學術價值: (二)保護原則: (P9)(C)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是指遺產產生時以及后來形成的各種特征,包括形式與設計、材料與實施、利用與影響、傳統與技術、位置與環(huán)境、精神與感受,必須保持歷史的原貌。文化

3、遺產的完整性:一是指 上的完整性,要盡可能的保持遺產組織與結構及其周圍環(huán)境的完整,二是指 概念上的完整性,要盡可能的保持遺產地理位置上互相連接的相關部分,完整地體現其文化價值。(三)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P10)(C)是人類文明進步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為世界遺產的認定和保護制定了一個文明國家共同遵守的標準,確立了文化與自然協調一致思想的思想。推動了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申報工作(四)文化自然環(huán)境和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關系(C)考點二古埃及與古希臘羅馬的歷史遺產一、雄偉的金字塔群1.(加試)埃及金字塔的概念和吉薩金字塔建筑群(b)(1)金字塔脫胎于埃及古老的陵墓“馬斯塔巴”。公元前27世紀法

4、老昭塞爾的“階梯形金字塔”,是從馬斯塔巴向金字塔轉型的標志。(2)金字塔的杰出代表:吉薩金字塔群(包括胡夫、哈佛拉、孟卡拉三大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2.(加試)胡夫金字塔主要建筑成就和獅身人面像的藝術成就(b)(1)超凡的金字塔建筑藝術胡夫金字塔。歷史地位:是埃及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結構最復雜的金字塔。外部建筑藝術:規(guī)模巨大,勻稱壯觀。內部建筑藝術:構造復雜,藝術精美。精湛建筑藝術:精確度高,結構精密。(2)獅身人面像:將人的智慧和獅子的威猛合二為一,世界雕刻史上的珍品。3.(加試)古埃及金字塔建筑成就的歷史意義(c)(1)昭示古代世界文明的高超技術與成就。(2)有重大的旅游觀光和科考價值。二、雅

5、典衛(wèi)城和奧林匹亞遺址1.(加試)雅典衛(wèi)城的主要建筑及其價值(c)(1)時間:建于公元前800年。(2)主要建筑:山門、伊瑞克提翁神廟和帕特農神廟。(3)高超的建筑藝術成就:順山勢而建,布局巧妙,高低錯落,主次分明,精致秀麗。2.(加試)帕特農神廟的建筑藝術成就和人文精神內涵(c)(1)始建于公元前447年,是古希臘建筑藝術的代表。(2)外觀:宏偉壯麗,雕刻精致華美。內觀:佇立著雅典娜女神雕像。3.(加試)奧林匹亞遺址在古希臘的主要功能及地位(b)(1)功能:宗教祭祀場所和體育競技。(2)地位: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發(fā)祥地:公元前776年,奧林匹亞舉辦了第一屆體育競技盛會。召開期間,不得進行戰(zhàn)爭。三、

6、古羅馬城的建筑藝術成就1.(加試)羅馬城的悠久歷史(b)(1)公元前8世紀,羅馬城逐漸建立。(2)公元前6世紀,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羅馬城徽:母狼雕像)。(3)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成立,羅馬城發(fā)展為“七丘之城”。(4)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形成,羅馬城進入輝煌發(fā)展時期,大部分建筑杰作,都在這一時期。2.(加試)古羅馬城建筑群的代表性遺址、建筑特色及藝術成就(c)(1)古羅馬的象征大斗獸場結構:觀眾席、表演區(qū)、地下室。建筑特色:最宏偉壯觀的建筑,希臘柱式建筑和古羅馬式拱門建筑融合,建筑的力度和外觀的美感融為一體。(2)圖拉真廣場和紀功柱出現: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為自己修建。結構:層次分明,功能

7、豐富,拱門、庭院、大廳、圖書館、圖拉真市場。紀功柱藝術成就:自上而下螺旋狀浮雕帶是世界罕見藝術杰作。(3)雄偉的萬神殿地位:羅馬最宏偉壯觀的神廟建筑。目的:崇拜以天上星宿為代表的希臘與羅馬的各位天神。結構:由門廊和正殿兩部分構成,集希臘柱式與羅馬圓頂式建筑風格于一體,氣勢恢弘。(4)眾多的凱旋門目的:紀念戰(zhàn)功。代表作:提圖斯凱旋門和君士坦丁凱旋門。第2講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與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加試)考點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一、佛羅倫薩的文化遺產1.(加試)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經濟、文化發(fā)展的背景(b)(1)政治上:從12世紀開始,意大利逐漸發(fā)展成為城市共和國,為文藝復興

8、的興起奠定了政治前提。(2)經濟上:從14世紀開始,佛羅倫薩出現了歐洲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構成了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經濟基礎。(3)美第奇家族對佛羅倫薩文藝和建筑活動的大力扶植和資助,極大地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展。2.(加試)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著名文化遺產及其建筑風格、藝術特色和人文主義精神(c)(1)圣母瑪利亞大教堂建筑風格:磚塊壘砌,彩色大理石裝飾;鼓座以大圓頂覆蓋,圓頂上有小尖塔。成為佛羅倫薩標志性建筑之一,標志著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的誕生。建造初衷就是體現公民精神,以彰顯人類的勤勉和力量。(2)烏菲齊博物館和帕拉蒂納美術館烏菲齊博物館原為共和國行政中心;因收藏達芬奇、拉斐爾等作品,成為

9、歐洲乃至世界藝術寶庫。帕拉蒂納美術館收藏拉斐爾、提香等重要文藝復興繪畫大師的作品。二、(加試)佛羅倫薩在文藝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c)1.佛羅倫薩是歐洲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城市之一,是文藝復興的發(fā)源地。14到15世紀一躍成為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中心。2.佛羅倫薩孕育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喬托、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眾多文藝復興巨匠,涌現出一大批文學藝術的杰作,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三、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1.(加試)圣彼得大教堂的歷史、宗教、建筑和藝術方面的成就(b)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廣場建筑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1)時間:1506年動工,1626年竣工。(2)建筑設計者:著名建筑師

10、布拉曼特設計,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貝爾尼尼等參與了設計方案的修改和教堂的施工。(3)布局與藝術成就平面呈十字形的長方形。外觀最顯著部分呈大圓頂,建筑難題在于跨度大而又沒有立柱支撐。教堂正門向右拐角處有米開朗基羅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大廳中央是主祭壇,覆蓋著貝爾尼尼設計建造的鍍金青銅華蓋。大教堂前以方尖碑為中心,建有橢圓形廣場和一個小型梯形廣場。2.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畫作品(b)(1)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的寶庫。(2)米開朗基羅的天花板壁畫創(chuàng)世紀和祭壇后面的最后的審判。3.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貝爾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c)(1)米開朗基羅:佛羅倫薩人,文藝復興代表人物之一。西斯廷小教堂壁

11、畫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世紀中,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理想中的英雄。用強健的體魄和突起的筋肉向世人表明,這是一個人類能夠創(chuàng)造世界的時代。參與圣彼得大教堂的設計與施工,設計教堂大圓頂,創(chuàng)作著名雕像哀悼基督。(2)拉斐爾: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創(chuàng)作著名壁畫雅典學院,充分表現了其高超的寫實技巧和人文主義思想。(3)貝爾尼尼:設計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及主祭壇上面鍍金青銅華蓋??键c二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一、殖民罪惡的見證戈雷島1.西方殖民者進行奴隸貿易的見證地及殖民主義的罪惡(b)(1)背景:15世紀中期19世紀,罪惡的奴隸貿易。(2)概況位置:非洲最西,距北美最近,擁有良好的自然資源,是進入非洲的天然跳板,連接非洲

12、與歐、美大陸海上航線的重要樞紐。歷史:從1444年歷經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的爭奪,到1960年塞內加爾獨立。作用:販賣黑人奴隸的中轉站與集散地,黑奴貿易的樞紐。(3)代表建筑奴隸堡時間:18世紀,荷蘭殖民者修建,戈雷島的標志性建筑。作用:關押、屠殺、交易黑奴的場所。警示:近代血腥奴隸貿易的直接見證。2.戈雷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c)戈雷島曾經是罪惡的奴隸貿易集散地,是人類黑暗歷史和殘暴罪行的見證,屬于有特殊內涵,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將這類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目的是要時刻提醒人們牢記歷史,從中汲取教訓,防止類似的罪惡、暴行重演。二、德國法西斯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1.德國法西

13、斯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罪行(c)(1)集中營建立的背景:納粹的種族主義理論和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2)集中營的建立:1940年,德國納粹開始在奧斯維辛建立集中營。(3)集中營的罪惡1942年,德國納粹制定了消滅猶太人的“最后解決”方案。奧斯維辛集中營成為一個有計劃屠殺猶太人的中心。奧斯維辛集中營關押猶太人,有毒氣室、焚尸間,殘害猶太人。據估計,奧斯維辛集中營被害人數約在四百萬人以上。2.奧斯維辛集中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意義(1)是德國納粹在人類歷史上實行種族滅絕政策的一個罪證。(2)建立紀念館表達對納粹暴政的憤怒與對受害者的哀悼。(3)作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義的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加以保

14、護。3.人類為吸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歷史覆轍而做出的努力(c)(1)1947年,波蘭政府把奧斯維辛集中營改建為殉難者紀念館,劃定默哀區(qū),表達人類對納粹暴行的憤慨與對受害者的哀悼。(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作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義的文化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加以保護。(3)戰(zhàn)后,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始終以反面教材的獨特形態(tài)向后人見證著曾發(fā)生的歷史悲劇。第3講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加試)考點一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代表一、世界建筑的奇跡萬里長城1.(加試)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b)(1)戰(zhàn)國時期,秦、趙、燕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修建長城。(2)秦始皇為防匈奴南下,命蒙恬大修長城。(

15、3)漢武帝重修長城,匈奴不敢南下侵擾。(4)明代最后一次對長城進行大規(guī)模修建,應對蒙古貴族和女真貴族威脅。2.(加試)長城的建筑風格、結構和規(guī)模(b)(1)長城的建筑風格:和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諧地融為一體,樸實渾厚,粗獷奔放,雄偉壯觀,氣勢磅礴。(2)長城的建筑結構:長城是由城墻、關城、烽燧、城障和軍用道路等共同組成的綜合性軍事防御工程,城墻是長城的主體。(3)長城的建筑規(guī)模:從春秋戰(zhàn)國直到明代,總長度在五萬公里以上。無論從歷史的悠久、工程的浩大,都堪稱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3.(加試)長城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中國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和影響(d)(1)長城的文化內涵:建筑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布局巧妙、結構

16、合理,裝飾藝術也有很高的成就。圍繞長城,還產生了許多民間傳說、說唱戲曲、詩詞歌賦、繪畫雕塑等文學藝術作品。(2)在中國歷史發(fā)展中的重大積極作用和影響防御作用:保護中原農業(yè)和人民的生命財產。中外關系:保障絲綢之路暢通,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邊疆作用:對長城沿線經濟、文化發(fā)展的推動。民族關系:促進各族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二、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加試)秦始皇陵的結構布局和歷史文化內涵(c)(1)建制布局: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則,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宏偉壯觀。(2)文化內涵:統一、集權、奢華(結合該遺產具體表述)開創(chuàng)以陵寢、地宮和陪葬墓等為基本格局的帝王陵寢制度,歷代皇帝,延綿不斷。2.(

17、加試)秦陵兵馬俑的布局、陣容及其所反映的歷史狀況(b)(1)兵馬俑的布局與陣容三個兵馬俑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陶俑、陶馬共約八千余件,在坑內編排有序,體現嚴密的組織。一號坑有步兵和車兵組成矩形方陣,面積最大;二號坑分四個不同方陣,兵種、兵器、戰(zhàn)斗位置各異,是兵馬俑坑的精華;三號坑最小,成“凹”字形結構,是兵馬俑的指揮部。(2)兵馬俑反映的歷史狀況展現秦軍完整的軍陣編列體系:一號坑為右軍,二號坑為左軍,未建成的四號坑為中軍,三號坑為指揮部。這支規(guī)模宏大的地下兵團兵馬俑軍陣,生動展現了秦軍威武雄壯的豪邁氣勢。3.(加試)秦陵兵馬俑所體現的高超技術和藝術震撼力(c)(1)技術高超:兵馬俑的制作,成功

18、把握了整體效果,比例勻稱,神態(tài)逼真,生動傳神。武士俑:頭梳各式發(fā)髻,身披各式鎧甲或短袍,手持兵器,個個神采奕奕,面部表情豐富。陶馬俑:昂首豎耳,雙目圓睜,大有嘶鳴騰躍之勢。(2)秦兵馬俑的藝術震撼力和歷史文化價值:秦兵馬俑的大型藝術群塑用高度概括和細膩寫實的藝術手法,生動地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秦軍掃滅六國的磅礴氣勢和威武雄壯的軍陣場面,是我國雕塑藝術史上的一支奇葩。三、世界屋脊上的布達拉宮1.(加試)布達拉宮的建筑特色(b)采用藏族的碉樓體建筑形式,木石混石結構。宮墻全部采用花崗石砌筑,墻上開有藏式黑邊方窗。墻基深入巖層,部分墻體的夾層還澆注鐵汁,以增強抗震能力。用經幢、寶瓶、摩羯魚及金翅鳥做脊飾

19、的點綴。柱頭檐部的裝飾色彩艷麗、對比強烈。2.(加試)布達拉宮、大昭寺等建筑的藏漢合璧風格(b)(1)布達拉宮中體現的漢族建筑風格:殿頂飛檐翹角,殿內的木結構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具有漢族的建筑特色。(2)大昭寺建筑風格:漢、藏、尼泊爾和印度建筑藝術的合璧之作。 經堂大殿殿頂覆蓋鎏金銅瓦,殿內的梁架、斗拱和藻井等,均采用漢族建筑風格。白石砌墻、里邊藏式方窗的碉樓式建筑,則呈現藏族樣式。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又富有尼泊爾和印度的藝術特色。3.(加試)藏漢人民民族團結的精神文化內涵(c)大昭寺內的珍貴文物:釋迦牟尼鎏金銅像文成公主進藏圖等壁畫、唐蕃會盟碑是漢藏兩族人

20、民友好團結的歷史見證。四、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宮1.(加試)北京明清故宮的布局結構、主要特點和文化內涵(c)(1)布局結構:三重分別是宮城,即紫禁城、皇城和京城。以乾清門前的廣場為界,故宮可分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內廷兩部分。(2)文化內涵:故宮遵循以儒家思想為主的傳統禮制而建,從午門到玄武門形成了一條貫通南北的中軸,主要建筑集中在線上,以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2.(加試)北京故宮三大殿和內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c)(1)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前面是太和門,兩側是文華、武英兩組宮殿,這里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召見群臣及發(fā)布重要命令的場所。(2)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

21、稱之為后三宮,它的后面是御花園,兩側分別是東、西六宮。內廷院落重重,房屋密集,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區(qū)。(3)建筑功能和特點:由于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同,外朝與內廷的建筑風格也有顯著區(qū)別,外朝建筑多疏朗雄偉,富有陽剛之美;內廷則嚴謹富麗,充滿生活氣息。3.(加試)北京故宮所體現的宮殿建筑技藝和建筑風格(c)(1)北京故宮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經典之作。除了滿足帝王生活、理政之外,還通過皇宮的建筑布局表現至高無上的皇權。南北貫通的中軸線上主要建筑高大豪華,兩側建筑低矮簡陋,凸顯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級秩序。(2)紫禁城細部裝飾精致。雕刻、彩繪等裝飾品,做工細致,堪稱實用性和裝飾性巧妙結合的典范。五、瑰麗的夏宮頤

22、和園1.(加試)頤和園的修建歷史、布局結構和主要特點(c)(1)修建歷史:初建于乾隆年間,原為皇帝避暑消夏的行宮。1860年被英法聯軍洗劫焚毀,后慈禧太后祝壽重修,改名頤和園。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再度破壞;慈禧重修形成現在規(guī)模。(2)基本布局:政治活動區(qū)中心建筑:仁壽殿;其它:東宮門和南北九卿房。生活居住區(qū)中心建筑:樂壽堂;其它:玉瀾堂、宜蕓館和德和園。游覽區(qū)萬壽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2.(加試)頤和園的園林建筑技藝和古典園林建筑風格(c)(1)頤和園不僅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園林建筑藝術,而且創(chuàng)造性的吸收和借鑒了南北名園的勝景。(2)東部的宮殿區(qū)和內廷區(qū),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格,封閉院

23、落由游廊聯通;南部的湖泊區(qū)是典型杭州西湖風格,一道“蘇堤”把湖泊一分為二,十足的江南格調;萬壽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廟宇風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蘇州街,店鋪林立,水道縱通,又是典型的水鄉(xiāng)風格。(3)頤和園還汲取了西洋建筑的特色,將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筑和諧的組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博物館。五、古色古香的平遙古城1.(加試)平遙古城的歷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內涵(c)(1)歷史沿革:西周宣王時,在此地修筑土城。北魏時,平遙作為縣治所在地,延續(xù)至今。明初大規(guī)模擴建,形成現在的規(guī)模。(2)建筑布局及其文化內涵:平遙古城建筑布局是按照以儒家思想為主的傳統禮制安排的,端莊方正,中軸對稱。

24、它以貫通南北的大街為中軸線,左城隍廟,右縣衙署;左文廟,右武廟;左道觀,右寺院。反映了“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內涵。2.(加試)平遙古城中的古民居特點和古建筑研究價值(c)(1)平遙古民居:城內至今保存三千多處,保存完好的有四百多處。平遙民居具有華麗大氣和安全舒適的特點。(2)平遙古城的整座城墻,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為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之一,大量的明清時期商號店鋪、四合院民居和宏偉的寺觀建筑,對研究我國古代文化,特別是晚清時期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和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3. (加試)“日升昌”票號的創(chuàng)立背景及其文化內涵(c)(1)創(chuàng)立背景:平遙是明清晉商的發(fā)源地。票號是我國最

25、早的一種私人金融機構,產生于明清平遙商業(yè)繁盛時期。(2)“日升昌”院落建筑富麗堂皇,墻高宅深,重門堅固,頗有“匯通天下”的氣派?,F今,日升昌票號已被辟為中國票號博物館。六、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1.(加試)桃花源里人家西遞(c)(1)特點村落仿船形而建,整體輪廓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統一。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發(fā)展起來的宗族村落。(2)文化價值西遞村歷經數百年的風雨飄蝕,至今仍保留著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被譽為“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西遞村的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建之精,文化內涵之深,為國內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見。2.(加試)中國畫里的鄉(xiāng)村宏村(c)(1)概況:宏村位于黟縣桃花源盆地的北緣。始建于明

26、代,清代繼續(xù)營建。有一百五十多座古建筑完好地保存至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稱為“科學與詩意最完美結合”的古村落。(2)文化價值:宏村具有“枕山、環(huán)水、面屏”的幽美環(huán)境;民居開創(chuàng)了徽派建筑里別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體現了深刻的文化內涵。(3)代表建筑:承志堂是徽州古民居中建筑規(guī)模最大、雕刻藝術成就最高的一座古建筑。3.(加試)巧奪天工的村落水系(c):皖南居民營建村落,一般都把村址選在背山面水之處,村民注意對水的利用和保護,既解決生活、灌溉和防火用水,又改善居住環(huán)境,調節(jié)氣溫,美化了村莊。4.(加試)徽派建筑藝術的杰出成就(c):夾溪筑屋是徽派建筑的擇地特點,而粉墻青瓦馬頭墻則是徽派建筑的顯著特征。徽派建筑的工藝特征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堂和牌坊等建筑實體上,這就是人們稱道的徽派古建筑的“三絕”。附著在這些建筑實體上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藝術的成就,這就是人們贊不絕口的徽派古建筑中的“三雕”??键c二中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一、(加試)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戲等概念(b)1.昆曲,原稱昆腔,明末發(fā)展為全國性大劇種,清初稱昆曲。在中國現存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