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研故事_第1頁
我的教研故事_第2頁
我的教研故事_第3頁
我的教研故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我 的 教 研 故 事 在“大面積提高農(nóng)村薄弱學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實證研究課題中的收獲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入土為安,活著的每一天都在演繹著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讓人高興,有的讓人傷感,有的讓人很快的忘記,有的總會給人以啟示,但不管是哪種形式的故事,總會經(jīng)歷起因、經(jīng)過、結果,也總是或多或少地讓親歷者感受到人生的樂趣。回想起我在新課程實施這幾年中的得與失,有這樣的四點體會。一、 在感知中有了強烈的主體意識。2003年銀川市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所以“大面積提高農(nóng)村薄弱學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為主題在我當時所在學校搞實證研究,身為新課程實驗的一線年輕教師,毫無疑問地成為本次活動的參與者。在開題動員大會上,我了

2、解到了本次實證研究的意義及過程,明確了自己作為一線教師在這次活動中的職責,同時也被會上所長的那種研究勁頭所感染,暗暗下決心與課題一起成長,要在實踐研究中漸漸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和組織者和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二、在實踐中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借一腔的激情,我大膽在教學中去摸索嘗試,有了一些自己認為不錯的教學模式??删驮?003年的10月,課題研究小組的王組長等人第一次到我們學校聽課,并重點針對我當時執(zhí)教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課進行了點評。當時,王所長的一些話使我心中的那種自信受到了極大的碰撞:“語文教學不是師生的共同表演,也不是多形式的朗讀就可以,它是一種讓師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而這種對話的過程要

3、想實現(xiàn),離不開對一些重點詞句的把握與體會,教師的教學過程不應是蜻蜓點水、泛泛而談,而應抓住文章的關鍵點如重點的詞語、句子等,從細處著手,從重點處體會.”是啊,我們的教學不應受“課程改革了,教師不能多講了”的思想束縛,失去語文學科的本質(zhì)呀!語文是一種思想性與工具性很強的課程,是學生能力培養(yǎng)與思想形成的主陣地,教學只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多形式的合作,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去活動,而忽視了語言文字中一些精細之處的體會,會使語文教學失去它的實際意義。遇到問題總想找找答案的性格,讓我對專家的建議產(chǎn)生了探究了興趣。我先仔細地閱讀了一些與課題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書籍,研讀了語文課程標準,接著從自己的教學實踐著手,確定自己

4、的課研小課題“低年級有效識字策略”,力求使教學的目的更強、著眼點更精、思路更清晰、過程更實在??啥啻螄L試后,我發(fā)現(xiàn)進步不是太明顯,教學過程與前設計總是難以統(tǒng)一起來,我又一次遇到了困難,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缺什么。正在這個時候,教委針對這一研究活動組織了一次小片區(qū)的教研活動,交流活動中我見識了幾名優(yōu)秀教師的創(chuàng)新之舉,聽取了他們的經(jīng)驗之談,同時也找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及答案:自己的教學中雖有了明確的研究方向,但卻少了將一些理論與學生的實際、語文學科實際相結合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只學習理論書籍就可以擁有的,它需要的是反復的嘗試與不斷的反思。記得,一堂以小課題為主題的研究課上(課

5、題是燕子媽媽笑了),我當時準備了一幅畫,教學中將課文中每一小節(jié)所出現(xiàn)的一些詞語相機地粘貼在畫旁邊,一節(jié)課下來,我又是讀文又是識字的,自己覺得任務都基本完成了。可下來,教科所的專家教師的幾句話又一次讓我受益非淺:“課堂上一會讀文,一會識字,是分散了識字的難點,可是讓人覺得很零亂,好像是為了識字去讀文的,教學流程劃分不清晰,使得讀文與識字的目標完成的程度都沒法檢驗?!钡拇_是這樣,語文要注重整體感知,要為讀文而識字,而不是為識字去讀文的,如果我們教師的教學流程都不能讓聽者明白,教學的目的又怎么能真正的達到呢? 可能是年輕,也可能是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我并沒有因一次次的打擊而受挫。根據(jù)專家的建

6、議,我又大膽地在學與做中鍛造自己的課堂教學,在2005年的4月份,也就是在課題研究進行第一階段的總結時,我又承擔了一堂觀摩課(),在課堂上我將原來的邊讀文邊識字改為先多形式朗讀課文,再將生詞以檢查的形式進行認讀,評課中,三區(qū)兩縣的教師們都對這堂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在大家的贊美聲中,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想到了自己一路的坎坷,認識到了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真正的含義,從內(nèi)心深處覺得這樣探究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很充實,很有意義,也似乎有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三、在總結反思中不斷成長。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波斯納曾經(jīng)提出過一個教師發(fā)展的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這個公式說明了什么呢?教師的成長要靠經(jīng)驗

7、和反思。在本次研究活動中,我深深地感覺到反思如同我教學路上一條珍貴的金線,貫穿著我教育時空里五色斑斕的珠貝,讓我的教學生命由那動人的一瞬即變?yōu)榱聋惖挠篮?。若沒有反思,沒有一次次得與失的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則難以長進,也難免會陷入盲目失重的境地。三年中,我借助課堂這一主陣地,以自己的小課題研究為主要目的,主動嘗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撰寫的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給學生機會,使個性張揚讓學生快樂識字等論文均獲得了很川市教科所論文評選一、二等獎,有多篇教學隨筆在學區(qū)的教育通訊中發(fā)表,我所帶的班級語文平均分也遠遠高于其他兄弟學校,受到了領導和家長的好評。 四、在肥沃的土壤中得到發(fā)展。像魚兒生存離不開水,

8、花兒開放離不開陽光一樣,我的成長離不開學校這塊肥沃的土壤。我們學校雖然地處偏僻,但學校鼓勵和支持教師鍛煉成骨干,向?qū)W習型、研究型教師發(fā)展。學習和研究成了教育教學時空里的藍天白云,學習和研究讓許多老師開闊了視野,也讓我嘗到了工作的樂趣和意義所在。反思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奮起,這自然很重要的。但不足如何改進與彌補?只有靠學習。如何奮起?研究才能找到真理,才能找到方向。在本次課題研究活動中,學校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把集體學習研究與個人學習研究相結合,讓專家引領我們的成長,組織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制定小課題、定期定主題組織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常常結合課題與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教研.可以說,我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關懷,離不開像教研室的呂玉素老師那樣同仁們的指導,離不開課題研究組的專家們的引領,正是他們無私的付出與悉心的指導,才有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的進步。人生有限,但價值可以永恒,因為無止境的成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