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油氣儲層建模方法綜述_第1頁
5油氣儲層建模方法綜述_第2頁
5油氣儲層建模方法綜述_第3頁
5油氣儲層建模方法綜述_第4頁
5油氣儲層建模方法綜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31卷第 3期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開發(fā)試采油氣儲層建模方法綜述宋海渤1 黃旭日2( 11中國石油大學 華東21北京旭日奧油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摘 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 ,油氣儲層建模方法在近年來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它在綜合了地質、地球物理等信息的基礎上 ,充分利用了已知點的儲層信息 ,進行油氣藏及內(nèi)部結構精細解剖 ,揭示油氣分布規(guī)律 ,建立能夠描述油氣分布狀況和流動特征的油氣參數(shù)地質模型。文中簡要介紹了目前比較常用的儲層建模方法、建模方法的步驟、發(fā)展現(xiàn)狀及今后的發(fā)展趨勢。關鍵詞 儲層建模 儲層屬性 建模步驟 發(fā)展趨勢0 引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 ,對油藏各種特征進行三維空間定量描述和

2、預測的綜合技術 油藏描述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 ,而建立三維定量模型是現(xiàn)代油藏描述的核心。油藏模型研究是上世紀 80 年代中后期興起的一項用于油藏描述和油藏物性分布預測的復合學科理論和方法體系 ,它是集數(shù)學地質、地質統(tǒng)計學、油層物理學等方法于一體 ,最大限度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油氣藏及內(nèi)部結構精細解剖 ,揭示油氣分布規(guī)律 ,建立能夠描述油氣分布狀況和流動特征的地質的 ,巖石物理的等油氣參數(shù)地質模型。一般所說的地質模型指儲層地質模型 ,且主要是建立儲層孔隙度、滲透率的三維空間定量分布模型。建立儲層模型的關鍵技術是如何根據(jù)已知的控制點數(shù)據(jù)和其它空間數(shù)據(jù)估計模擬已知點間及以外的儲層參數(shù)估計值 ,也就是尋

3、找和選擇最能符合儲層地質變量實際空間變化規(guī)律的數(shù)值計算模型 1 。目前 ,油氣地質儲層建模處于蓬勃發(fā)展的時期 ,儲層建模技術己成為油藏描述研究的核心技術之一。近年來 ,國外一些石油公司、大學院校的科研機構都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理論研究的同時 ,許多地質模擬軟件也隨之出現(xiàn)。例如 , 美國Schlumberger公司的Petrel, 美國Stanford 大學的GSL IB ( Geostatistical Software L ibrary and U ser sGuide) ,挪威的Smedvig Techonogies公司的 RM S /STORM ( ReserviorModelin

4、g System / Stochastic Reser2voir Modeling) ,法國 HER ISIM 集團的 HER ISIM 3D軟件包 , Paradigm 公司的 GOCAD ( Geological Object A ided D esign)等。儲層建模技術在我國的儲層研究中應用得較晚 ,但經(jīng)過一大批致力于我國儲層研究的人員不懈努力 ,目前已在一些關鍵技術方法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26 。如西安石油學院的王家華教授等人結合油田實際 ,也開展了一系列的攻關研究 ,編制了適合我國廣為分布的河道砂體儲層的我國自己版權的第一個儲層建模軟件系統(tǒng) GA SOR ,為從事儲層地質研究的人員

5、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另外 ,三大石油公司的研究機構、各高校和公司都開發(fā)了一些建模工具 ,但總體而言 ,還不如國外系統(tǒng)。1 儲層建模方法目前 ,儲層建模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是由定性向定量發(fā)展、單學科建模研究向多學科綜合建模發(fā)展、靜態(tài)資料建模向動靜態(tài)資料結合建模發(fā)展。其方法主要分為兩類:確定性建模和隨機建模。111確定性建模確定性建模是對井間未知區(qū)給出確定性的預測結果 ,即從已知確定性資料的控制點 (井點 ) 出發(fā) ,推測出點間 (井間 )確定的、唯一的和真實的儲層參數(shù)。目前 ,常用的確定性建模的儲層預測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2 :( 1)儲層地震學方法。儲層地震學方法主要是作者簡介宋海渤 ,男 , 198

6、3年出生;中國石油大學 (華東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地球物理探測方法與技術。地址 : ( 257061)山東東營中國石油大學 (華東 ) 。電話:E - m ial: haibo8309101631com53開發(fā)試采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2008年 9月出版應用地震資料研究儲層的幾何形態(tài)、巖性及參數(shù)的分布 ,即從已知點出發(fā) ,應用地震橫向預測技術進行井間參數(shù)預測 ,并建立儲層的三維地質模型。( 2)儲層沉積學方法。主要是在高分辨率等時地層對比及沉積模式基礎上 ,通過井間砂體對比建立儲層結構模型。井間砂體對比是在沉積模式和單井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傳

7、統(tǒng)對比方法主要依據(jù)井間測井曲線的相似性或差異性來進行井間砂體解釋。( 3)水平井建模 7 。水平井沿著儲層走向或傾向鉆井 ,直接取得儲層側向或沿層變化的參數(shù) ,基此可以建立確定性的儲層模型。水平井的鉆井技術和經(jīng)濟可行性目前已經(jīng)取得長足的進步 ,但是水平井很難進行連續(xù)取心 , 而且需要依賴井的測井信息。由于測井解釋技術所限 ,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目前這種技術仍處在攻關階段。 ( 4)露頭原型模型建模。近年來國內(nèi)外研究者積極倡導重返露頭 ,建立露頭精細地質模型 ,調(diào)查砂體幾何形態(tài)、砂體內(nèi)部建筑結構 ,積累露頭調(diào)查的定量知識 ,以期將露頭調(diào)查研究結果應用于地下。露頭儲層研究的方法是使用高分辨率層

8、序地層學、儲層沉積學和沉積動力學 (巖石相、砂體成因單元、沉積體系 )和層次結構分析; 研究手段主要是露頭實測 (包括航拍和照片鑲嵌 ) 、取樣 (通常 10cm 10 cm 8 cm )和大剖面寫實 7 。( 5)克里金方法??死锝鸱椒ㄊ且宰儾詈瘮?shù)為工具進行井間插值而建立的儲層參數(shù)模型。雖然克里金方法采用統(tǒng)計特征作為空間估計的約束 ,但估計結果往往是較確定的 ,因此 ,人們把它當做一種確定性建模方法。該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傳統(tǒng)的統(tǒng)計學插值方法和地質統(tǒng)計學插值方法 (主要是克里金方法 ) ??死锝鸸烙媽嶋H上是一種線性的最佳無偏估計。克里金估計原理具有如下特點 8 :克里金方法區(qū)別于其它傳統(tǒng)方法關鍵

9、之處 ,就在于它不僅考慮已知點對待估點的影響 ,而且也考慮已知點之間的相互影響 ,即強調(diào)數(shù)據(jù)構形的作用 ,不同位置相互影響的大小是用協(xié)方差函數(shù)或變差函數(shù)來定量描述的。從克里金方程組可看出 ,克里金估計通過已知數(shù)據(jù)點 ,故克里金估計方法是嚴格內(nèi)插方法。利用最小均方誤差標準式知道 ,克里金估計實際上是對條件數(shù)學期望的估計 ,在線性無偏估計類中是最優(yōu)的??死锝鸸烙嫹椒ㄓ捎谑且环N光滑的內(nèi)插方法而不能定量評價儲層空間的非均質性 ,由 54于克里金估計給出的是一種單一的數(shù)值模型 ,是一種對平均值的估計 ,所以不能反映隱含在隨機場概率模型中的整體相關結構 ,不能反映儲層空間的非均質性 ,不能反映儲層內(nèi)的沉積

10、相和沉積微相的空間分布。112隨機建模隨機建模是利用已知的信息為基礎 ,以隨機函數(shù)為理論 ,應用隨機模擬方法得到可選的、等概率的和高精度的反映變量空間分布的模型。其中 ,可選是指所合成的模型是多個 ,每個模型都是對原始數(shù)據(jù)的反映;等概率是指模型參數(shù)的統(tǒng)計特征與現(xiàn)有樣品統(tǒng)計特征或參數(shù)的理論分布是一致的; 高精度是指得到的模型能夠反映參數(shù)的細微變化 ,而各個模型之間的差別反映了由于資料不足而引起的建模中的空間不確定性。隨機建模方法可分很多類 , Haldorsen等從變量類型角度來分 ,將隨機模型分成了離散模型、連續(xù)模型和混合模型。D eutsch等根據(jù)模擬單元的特征 ,將隨機模型分為基于目標 (

11、 object - based)的隨機模型和基于象元 ( p ixel - based)的隨機模型。其它還有:從數(shù)據(jù)分布類型角度分為高斯模擬和非高斯模擬 ; 從參與模擬的變量數(shù)目可分為單變量模擬和多變量模擬; 從模擬結果是否忠實于原始數(shù)據(jù)的角度分為條件模擬和非條件模擬。下面介紹幾種應用較廣且發(fā)展比較成熟的模擬方法 6 :(1)布爾模擬方法 (Boo lean Sim ulation) ,又稱示性點方法或示點法。該方法是隨機模擬方法中最簡單的一種 ,它主要用于建立離散型模型 ,如砂體格架平面、剖面或者三維空間分布模型。因此 ,這種模擬可以用于模擬砂體在空間的形態(tài)、大小、位置和排列方式。該方法主要

12、適用于油田勘探階段和開發(fā)早期井間砂體和非滲透隔夾層的描述。當鉆井增加時 ,其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難以條件化。此外 ,由于沒有考慮沉積過程中先后沉積的砂體之間的控制關系 , 其結果往往過于樂觀 ,砂體的連通性過好。( 2 ) 序貫高斯模擬方法 ( Sequential Gaussian Sim ulation) 。該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沿著隨機路徑依次地求取各節(jié)點的累計條件分布函數(shù) ,并從累計條件分布函數(shù)中提取模擬值 ,其最大的優(yōu)點是把前面的估計值當作條件點參與下一次估計 ,可以更好的與實驗變差函數(shù)擬合。該方法快速簡單 ,比較適合模擬一些中間值很連續(xù)而極端值分散的儲層屬性參數(shù) ,如孔隙度等。第 31卷第

13、 3期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開發(fā)試采( 3 ) 序貫指示模擬方法( SequentialIndicato rSimulation) 。該方法是將地質信息離散化 ,一般編碼為 0和 1,然后將變差函數(shù)用于指示變量 ,最終得到指示變量的克里金估計。而指示變量的克里金估計正好給出了未知位置變量的概率分布的估計。其計算速度比序貫高斯模擬方法慢 ,但比較適合滲透率的模擬。因為這種方法能夠反映出滲透率的極值的連續(xù)性 ,而滲透率的極值的分布對于油藏工程的流動模擬起著關鍵的作用。( 4 ) 截斷高斯模擬方法( TruncatedGaussianSimulation) 。該方法首先采用指示模擬方法生成一個高斯隨機場

14、,然后對高斯值進行截斷以得到類型變量的模擬結果。這種方法易于使用 ,快速、靈活 ,可用于模擬離散的特征 ,尤其適合于模擬相序簡單明確的沉積 ,如三角洲成因的儲層。( 5)概率場模擬方法 ( Probability Field Sim ula2tion) 。該方法是只基于原始已知條件從局部條件概率分布中的隨機取樣 ,為了克服變異性范圍太小的缺陷 ,它對分布的采樣進行控制 ,即讓用于采集局部條件概率分布的概率值在空間上是相關的。其計算速度快 ,既可以模擬連續(xù)變量 ,也可以模擬類別變量 ,如模擬濁積巖和三角洲沉積體系的砂泥巖分布等。( 6)模擬退火方法 ( Simulated Annealing S

15、im ula2tion) 。該方法是一種較先進的啟發(fā)式蒙特卡羅方法 ,它靈活、適應性好 ,適合于模擬連續(xù)或離散模擬 , 而且可以綜合多種已知信息。但是實際資料的處理中 ,它的計算效率不夠高 ,方法有時會失效。( 7)分形隨機域模擬方法 ( Fractal Simulation) 。該方法的最大特點是其自相似性 ,即局部與整體相似 ,即任一規(guī)模上變量的方差與其他規(guī)模上變量的方差成正比 , 其比率取決于分形維數(shù) (或間斷指數(shù) ) 。在數(shù)據(jù)點較少時 , 更能體現(xiàn)其優(yōu)越性。這種方法用于連續(xù)變量的模擬 , 如孔隙度、滲透率的模擬 ,也可以用于模擬天然裂縫的分布模式。( 8)馬爾可夫隨機域方法 (M ar

16、kov Random Field Simulation) 。該方法利用變量的概率狀態(tài)轉移矩陣可預報變幅較大的隨機波動 ,是對隨機過程進行分析預測的一種半定量的研究方法。它可以用于離散性屬性模擬 ,也可以用于連續(xù)性屬性的模擬。其原理為:如果當前屬性已知 ,其后屬性出現(xiàn)的概率只和當前的屬性有關 ,與先前的無關。其可以更好的反映復雜空間的連續(xù)性 ,既可用于離散變量也可用于連續(xù)變量的模擬。這種方法可用于鑲嵌分布的巖相或巖性模擬。( 9)矩陣分解方法 (M atrix Factorization ) 。該方法是通過把協(xié)方差函數(shù)矩陣 C 分解成上下兩個三角陣 L 及 U 從而快速得到權系數(shù)矩陣并進行估計的

17、一種方法 ,這個預先計算好的矩陣帶有空間連續(xù)性信息 ,特別是變差函數(shù)或相關圖模型來建立的。但它要求單一的協(xié)方差矩陣中同時考慮所有有結點和數(shù)據(jù)位置 ,且模擬的結點是不多于幾百個。 ( 900個數(shù)據(jù) ,M ichael D avis)( 10)配置協(xié)克里金 序貫高斯模擬 ( Co - krig2ing and Sequential Gaussian Sim ulation ) 。該方法的理論是基于高斯隨機域。高斯隨機域是最經(jīng)典的隨機函數(shù)。該模型的最大特征是隨機變量符合正態(tài)分布 (高斯分布 ) 。在進行序貫高斯模擬之前 ,必須對原始數(shù)據(jù)的正態(tài)分布性進行檢驗 ,若原始數(shù)據(jù)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 ,必須對該數(shù)據(jù)

18、進行正態(tài)變化 ,將其變換成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該方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 11)轉向帶模擬法 ( Turning B and M ethod) 。該方法是最早被實際應用的三維高斯模擬算法 ,屬于估計加模擬誤差的模擬 ,利用估計建立光滑模型 ,然后加上適當?shù)脑胍?,以建立一個仍忠實原始數(shù)據(jù)且具有適當空間變化的模型。該方法速度慢 ,步驟煩瑣 ,且通常得到的模擬實現(xiàn)顯示出呈帶狀的人為影響。另外 ,它也不能簡單地處理與模擬網(wǎng)格的坐標軸方向不一致的各向異性的方向。( 12)遺傳算法 7 ( Genetic A lgorithm ) 。該方法是一種受生物進化啟發(fā)的學習算法 ,它不再是從一般到特殊或從

19、簡單到復雜地搜索假設 ,而是通過變異和重組當前已知的最好假設來生成后續(xù)的假設。遺傳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不強 ,但把握總體搜索過程的能力較強。此外還有一些方法 ,如二點直方圖法 ,適用于鑲嵌狀分布的沉積相 (或巖性 )的隨機模擬 ,亦可用于只有兩個相的沉積相的隨機模擬。在實際應用中 ,二點直方圖常應用于模擬退火中作為其它隨機實現(xiàn)的后處理 ,但不能很好地恢復相幾何形態(tài)。隨機游走方法 ,是針對國內(nèi)河流相的實際情況而研究的一種模型。2 確定性建模與隨機建模的區(qū)別和關系 8 ( 1)確定性建模是局部最優(yōu)估計 ,它只考慮局 55開發(fā)試采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2008年 9月出版部估計值的精度 ,而未考慮估計值的空

20、間相關性;隨機模擬強調(diào)結果的整體相關性 ,在整體上對儲層屬性空間提供了不確定性的度量 6 。( 2)確定性建模給出觀測值間的平滑估值 , 而削弱了觀測數(shù)據(jù)的離散性 ,忽略了井間的細微變化 ; 而隨機模擬在插值模型中系統(tǒng)地加上了“隨機噪音 ”,這樣產(chǎn)生的結果比插值模型真實得多?!半S機噪音 ”正是井間的細微變化 , 雖然對于每一個局部的點 ,模擬值并不完全是真實的 , 估計方差甚至更大 ,但模擬曲線能更好地表現(xiàn)出曲線的真實波動情況 2 。( 3)確定性建模只產(chǎn)生一個模型 , 而隨機建模則產(chǎn)生多個可選的模型 ,各種模型之間的差別正是空間不確定性的反映。因為隨機建模更能反映儲層性質的離散性 ,所以更適

21、合儲層非均質的研究 ,這對油氣田開發(fā)生產(chǎn)尤為重要。應用隨機建模技術建立儲層模型可以得到某一屬性模擬的多個不同的等概率實現(xiàn) ,用以說明該屬性的空間組合的不確定性 ,從而提供更加豐富的儲層模型。確定性建模掩蓋了非均質程度 (即離散性 ) , 特別是離散性明顯的儲層參數(shù) (如滲透率 )的非均質程度 , 因而不適用于滲透率非均質性的表征。而對于一些離散性不大的儲層參數(shù) ,如孔隙度 ,應用克里格插值方法研究其空間分布 ,并用于估計儲量 ,亦表現(xiàn)出方便、快速、準確的優(yōu)越性。確定性建??梢院芎玫睾偷刭|模式結合 ,從而較容易滿足地質規(guī)律。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 ,對確定性建模方法 ,尤其是把測井、地震和地質模式

22、結合的研究也逐漸在發(fā)展。另外 ,可以認為經(jīng)過多年的隨機建模的開展 ,一方面 ,隨機建模本身的缺點在逐漸的展現(xiàn) ,如當井點較少時 ,難以獲得穩(wěn)定的變差函數(shù) ,從而使得隨機模擬的隨意性過大; 另一方面 ,確定性建模在克服了其原有的缺點后 ,優(yōu)點也開始突出出來。因而 ,確定性建模和隨機建模不能對立起來認識 ,而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 ,在實際應用中應把兩者結合起來應用。3 儲層建模的步驟一般來說 ,廣義的儲層建模包括數(shù)據(jù)準備、構造建模、儲層相建模、儲層物性 (參數(shù) )建模、模型粗化及圖形顯示幾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單一微相分布的儲層參數(shù)模型 ,可用傳統(tǒng)的“一步建模法 ”,即直接根據(jù)各井儲層參數(shù)進行井56間預測和估

23、計以建立儲層參數(shù)模型。對于具有多相分布的儲層而言 ,不同相的儲層參數(shù)的概率不同 ,一般需要采用“兩步建模法 ”,這樣 ,可以提高儲層模型的精度。第一步是指 ,不同地質體或不同沉積相所引起的大范圍非均值性用離散變量建模方法來建模 ,其模型參數(shù)從地震資料、測井資料、地質資料和露頭類比資料來獲得。第二步是指 ,在第一步的模擬結果的基礎之上 ,即在不同沉積相的控制之下 ,利用合適的建模方法 , 對不同的物性參數(shù)進行建模。其主要步驟如圖 1所示。圖 1儲層建模的流程4 結束語儲層建模已經(jīng)在油藏描述和預測中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如在油田早期評價階段 ,可將其應用于巖相、沉積相的劃分和空

24、間展布、儲層砂體連通性研究、儲層參數(shù) (如孔隙度、滲透率等 )的空間分布等 ;在油氣田開發(fā)階段 ,可研究儲層可采油氣的空間分布、儲層產(chǎn)量預測、含水率預測、更精確地物性表征以及流動單元的定量研究等。儲層建模方法還有一些尚待攻克的地方 ,為了第 31卷第 3期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開發(fā)試采更為準確、客觀、真實地建立起符合地下實際地質特征的儲層地質模型 ,在以后的生產(chǎn)和研究中要不斷的改進和提高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 1)各種建模方法的原理、適用條件和復雜程度都不相同 ,都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 ,因此如何針對要描述的地質現(xiàn)象和參數(shù)選擇最合適的建模方法或綜合利用多種建模方法完成儲層描述將是一個重點和難點。( 2)不

25、斷的發(fā)展各種建模方法 , 使其能整合更多不同尺度的數(shù)據(jù) ,建立起完善的動、靜態(tài)數(shù)據(jù)庫 , 降低模型的不確定性 , 使結果更加符合地質規(guī)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確定性建模方法亦值得進一步關注。( 3)找到更合適的評判標準 , 對隨機模擬結果的不確定性進行評價。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 , 2004, 27 ( 3) : 45 - 4912 胡向陽 ,熊琦華 ,吳勝和 1儲層建模方法研究進展 J 1石油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 , 2001, 25 ( 1) : 107 - 11213 劉振峰 ,郝天姚 ,楊長春 1沉積模型和儲層隨機建模 J 1地球物理學進展 , 2003, 18 ( 3) : 519 -

26、 52314 李功權 ,陳恭洋 ,吳東勝 ,等 1油氣儲層建模中的空間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 J 1石油天然氣學報 (江漢石油學院學報 ) , 2006, 28 ( 4) : 47 - 4915 印興耀 ,賀維勝 ,黃旭日 1貝葉斯序貫高斯模擬方法 J 1石油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 : 2005, 29 ( 5) : 28 - 3216 雷啟鴻 ,宋子齊 ,譚成仟 1油藏描述中的隨機模擬方法 J 1西安石油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 , 2000, 15 ( 1 ) : 13- 1617 李勤 ,張利鋒 ,孫麗 1遺傳模擬退火算法在儲層屬性建模中的應用 J 1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 , 2005, 24

27、 ( 2 ) : 31 - 321 8 張團峰 ,王家華 1試論克里金估計與隨機模擬的本質區(qū)別 J 1西安石油學院學報 , 1997, 12 ( 2) : 52 - 551參考文獻(收稿日期2008 - 04 - 21 編輯 周國英 )1 楊輝廷 ,顏其彬 ,李敏 1油藏描述中的儲層建模技術 J 1(上接第 26頁 )11stochastic seism icinversion for thin - bedreservoir charac6111孫思敏 ,彭仕宓基于模擬退火算法的地質統(tǒng)計學反演terization in a turbidite synthetic reference model

28、 of Campos方法 J 石油地球物探 , 2007 , 42 ( 1) : 38 - 43Basin J The Leading Edge, 2005, 24: 1168 - 117227李方明 ,計智鋒 ,趙國良 ,等地質統(tǒng)計反演之隨機地震(收稿日期2008 - 04 - 23 編輯 周國英 )反演方法 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 2007, 34 ( 4) : 451 - 4558Sancevero - Sergio - Sacani.1 Comparing determ inistic and11(上接第 48頁 )2美 法魯克西維編著油層傷害 原理、模擬、評價和影響 ,實驗結果不能真

29、實反應儲層特性。1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 20031防治 M 1( 2)研究了利用巖心滲流曲線對氣體速敏評價113賀承祖 ,華明琪油氣藏物理化學 M 成都:電子科技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修正處理的方法 ,處理后的結果更能大學出版社 , 199511真實反映儲層在氣體流動作用下的速敏性。(收稿日期2008 - 06 - 23 編輯 周國英 )參考文獻1何更生編 1油層物理 M 1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 1994157NA TURAL GA S EXPLORA T ION & D EV ELO PM EN T / Sep t. , 2008REV IEW O N RESERVO IR - M OD EL

30、 ING M ETHOD SSON G Haibo1 and HUAN G Xuri2 ( 1.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Shandong ; 2. SunR ise Petrosolution Tech. , Inc. )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 DEVELOPM ENT. v.31, no. 3 ,pp. 5357, 9 /25 /2008ABSTRACT: W ith a rap 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reservoir modeling has been imp r

31、oved greatly in recent years.Inte2grated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information and taken a great advantage of known reservoir information, reservoirs and internal struc2tures are p recisely analyzed, oil/ gas distribution is revealed and geological models of hydrocarbon parameters describing oil/ g

32、as distribution and dynam ic characteristic are establishe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 methods, the p rocesses,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22velopment trend of reservoir - modeling.KEY WO RD S: reservoir modeling, reservoir attribute, simulation step s, development trendAPPL ICAT IO N O F GAS -

33、L IFT TECHNOLO GY TO W ATER - CO NTROL TREATM ENTIN CARBO N IFERO US GAS RESERVO IR,EAST S ICHUANLUO Yuanp ing1 , WAN G Q iang1 , WAN Cuirong1 and WAN G Yongbo2 ( 1. Chongqing Gas D istrict, PetroChinaSouthwest O il and Gasfield Company; 2. Development D ivision, PetroChina Southwest O il and Gasfie

34、ld Company) . NATURAL GA S EXPLORA TION & D EVELOPM ENT. v. 31, no. 3 , pp. 5861, 9 /25 /2008ABSTRACT: For D iaozhongba and Shap ingchang gasfields in Carboniferous reservoir,East Sichuan,a water - control treatment w ithgas - lift drainage gas recovery as the soul was imp lemented and an obvious ac

35、hievement has been made.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cause of high - p ressure gas source occurring at the early stage of gas - lift drainage gas recovery;and then summarizes the p roblem sand solutions existing in the high - p ressure gas source p ipeline transportation, gasfield water reinjection

36、and gas -lift operation; at lastp 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water - control treatment in Carboniferous reservoir of East Sichuan, including,to app ly the gas - liftdrainagetechnology, to p rotect the high - p ressure gas source,tostrengthen thesupporting construction in high - p ressure gas so

37、urcep ipeline,gasfield water reinjection and surface gas recovery;andto carry out aboosting continuous and a cyclic boosting gas - lifttreatments for well Tiandong 90 of Shap ingchang gasfield and well Chi 27 of D iaozhongba gasfield, respectively.These suggestions areavailable for the formation - water control in water - p roduced gas reservoirs of East Sichuan. In addition, they m ight be references for other gasfields.KEY WO RD S: gas - lift technology, Carboniferous of East Sic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