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危重患者的轉運及注意事項,.,危重病患者,定義:為重病患者是指那些有一個或者多個系統(tǒng)功能障礙或器官功能衰竭的,生存依賴于先進的儀器,需要監(jiān)測和治療的人。,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 昏迷、躁動 抽搐 氣管內插管 靜脈使用調節(jié)血壓、心率及呼吸方面藥物,.,危重病人的轉運,急診危重患者經過急診科搶救、復蘇、早期處理后,因診斷與治療的需要,常需轉至檢查科室、手術室或病房,途中雖然只有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對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隱患,如嘔吐物致呼吸道梗阻,突然心跳呼吸驟停,靜脈輸液管路、氣管插管等各種管道脫出,氧氣供給不足,內臟二次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等。有文獻報道,轉運能增加
2、重癥患者的并發(fā)癥,轉運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險。因此,成功轉運對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傷殘率有著積極的意義。,.,轉運目的, 為了使患者得到必須的診斷和更好的治療條件 危重病患者家屬的要求,.,轉運決定, 由轉出醫(yī)院(科)和接受醫(yī)院(科)的專家在經 過全面評估和討論后作出。 要根據轉院(科)的緊迫性、是否有陪同的醫(yī) 護人員以及他們的經驗、設備、召集救護 小組所需耽擱的時間等多方面因素,作出 是否可以及如何轉送病人的決定。,.,轉運前的風險評估,在轉送前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必要時請??漆t(yī)生一起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轉運的可行性,評估內容包括患者的生命體征、呼吸道管理、用藥情況、途中可能
3、出現的安全隱患等。如果患者在轉運前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而又必須轉運的情況下,應有當班醫(yī)生一起護送,并做好充分準備,如急救藥品、儀器等。醫(yī)護人員應將轉運途中的風險告知家屬,征得家屬理解并簽字同意,才能實施轉運。 轉運前確保病情平穩(wěn)是避免轉運途中發(fā)生并發(fā)癥的關鍵。,.,下列情況禁止轉運,心跳、呼吸停止 有緊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血液動力學極其不穩(wěn)定,.,轉運過程的危險因素,高達15%的病人在轉送時,發(fā)生影響預后的低血壓或低氧血癥,而這些是可以避免的。 大約10%的病人在轉送前就存在未被察覺的異常,但如配備有經驗的醫(yī)護人員和必要的設備以及仔細的準備工作,病人可安全轉運而不致引起病情惡化。 “越快越好”的
4、原則不適用于轉運重癥病人。,.,轉運人員組成,負責人由資歷較高的醫(yī)生擔任,選派有工作經驗的一名護士和一名護理員完成; 有經驗的陪同人員不僅可保證安全轉送病人,且可避免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倉促轉送。,.,儀器與藥物準備,建立最低要求的轉運設備及藥物 儀器: 便攜式監(jiān)護儀、除顫儀、便攜式呼吸機、吸引 器、輸液泵和充足的氧氣(氧氣枕或氧氣鋼 瓶)。 氧氣供應足夠全程所需并富余30min以上。病情 不穩(wěn)定患者,盡量選用氧氣鋼瓶,而不要選擇 氧氣枕。 藥物:常用復蘇、鎮(zhèn)痛及鎮(zhèn)靜藥、治療低血壓和高血壓、 心率不齊、過敏反應、支氣管痙攣、低血糖和高 血糖、抽搐的藥物,充足的液體等,.,.,轉運前的交流與合
5、作, 應通過醫(yī)-醫(yī)、護-護交接以落實治療的延續(xù)性。交接內容包括病情與治療計劃; 轉運前,接收科室要保證可以立即對來到的患者進行治療或檢查; 及時通知轉運的其他相關人員(如電梯等),以便從時間上能配合轉運,并保證所需設備; 主治醫(yī)師要對轉運經過清楚。病歷資料由原治療科室送出,內容包括轉運指征以及轉運全過程中患者狀況。,.,轉運的實施與監(jiān)測,臨轉運前再次評估病人 核對、調整相應物品 檢查氣道支持,各種管道的牢固與通暢,然后轉運,.,轉運中的護理, 呼吸循環(huán)功能的監(jiān)測 各管道的監(jiān)測 靜脈通道的監(jiān)測 保證有效氧氣吸入 原發(fā)病及并發(fā)癥的監(jiān)測,.,呼吸循環(huán)功能的監(jiān)測,包括心電、血壓、呼吸、潮氣量、無創(chuàng)血氧
6、飽和度的監(jiān)測,同時注意與簡單易行的體格檢查綜合分析,如病人脈搏強度、脈率、肢端末梢溫度及毛細血管的再循環(huán)時間,可了解病人循環(huán)功能及外周臟器灌注情況;通過觀察皮膚及粘膜顏色的發(fā)紺程度及呼吸運動狀態(tài)可了解病人的呼吸功能情況。,.,各管道的監(jiān)測,轉送病人很多情況下同時帶有氣管插管、導尿管、胃管、胸腔閉式引流管等。轉送時要固定好以防脫落,密切觀察各管道是否通暢以便及時處理。,.,靜脈通道的監(jiān)測,保持靜脈輸液通暢 根據病情,選用合適的針頭,對危重、大出血休克、需急診手術的病人,予淺靜脈置管或深靜脈置管。 除轉運前檢查輸液是否通暢,各處連接是否緊密,局部有無滲漏腫脹外,轉運途中和過床時要防止輸液管扭曲、受
7、壓和阻塞,避免針頭與輸液管連接脫離。,.,保證有效氧氣吸入,急診危重病人轉運時應盡量避免使用氧氣枕供氧,因氧氣枕的氧濃度與流量不易調節(jié)和估計,盡可能采用便攜式氧氣瓶給氧,對嚴重缺氧者,攜帶便攜式呼吸機,既可吸氧又可吸痰,且具備正壓通氣功能,確保了病人轉運過程中的安全。,.,原發(fā)病及并發(fā)癥的監(jiān)測,如顱腦外傷、高血壓、腦出血、腦梗塞的病人在轉送時要嚴密觀察神志及瞳孔變化;心肌梗塞病人要詢問疼痛是否緩解或加重,通過心電監(jiān)護密切觀察是否有心律失常,因心肌梗塞后的惡性心律失常易引起猝死,一旦發(fā)現必須及時消除;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轉送時通過觀察其是否有出汗,詢問病人是否有頭暈、心悸、惡心等可判斷是否有出血及出
8、血量等。,.,交接與記錄,與接收科室的醫(yī)護人員共同安置病人,包括臥位、固定管道、吸氧等。 進行詳細的床邊交接及記錄,包括病歷的交接,轉運前后和途中的事情、生命體征、用藥情況、特殊治療、初步診斷、各管道在位情況、液體出入量、皮膚情況、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病人的貴重物品等。 雙方醫(yī)護人員簽名。,.,危重患者轉運流程,病人需要轉運,是否為危重病人,是,主管醫(yī)生評估病人,告知家屬轉 運的目的/風險,家屬同意并簽字,護士評估病人,做好準備,通知接收 科室,填寫危重病人交接單,主管醫(yī)生、護士、護工轉運病人,安置病人,進行交接,轉入科護士評估 病人后填寫危重病人交接單,參照病人轉運流程,否,.,病房床邊交接流程,迎接病人,雙人核對,轉送床邊,準備過床,評估病人,床邊交接,醫(yī)生護士 交班,填寫交接單,交接班結束,.,危重患者安全轉運的原則,有經驗的醫(yī)護人員 必要的設備和交通工具 全面檢查和評估病情 全面監(jiān)測 穩(wěn)定病情 不間斷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模壓培訓活動方案
- 漢服投壺活動方案
- 母嬰產業(yè)活動方案
- 水磨芳華活動方案
- 植被保護活動方案
- 格力活動策劃方案
- 沙龍客戶活動方案
- 江西品牌推廣活動方案
- 毛里求斯活動方案
- 水庫整治活動方案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臺州市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期末點睛提升試卷
- JJG 169-2010互感器校驗儀
- 建設工程監(jiān)理合同(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2023)
- GB/T 28267.1-2021鋼絲繩芯輸送帶第1部分:普通用途輸送帶的設計、尺寸和機械要求
- 中醫(yī)內科學癭病
- 醫(yī)療技術分級授權與再授權申請表
- 項目管理九大過程英漢對照表
- 拖欠工資起訴狀模版
- 醫(y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信息系統(tǒng)操作手冊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優(yōu)化》同步練習附答案
- 商業(yè)銀行風險預警系統(tǒng)整體架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