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記趣》閱讀練習匯編(含答案)_第1頁
《幼時記趣》閱讀練習匯編(含答案)_第2頁
《幼時記趣》閱讀練習匯編(含答案)_第3頁
《幼時記趣》閱讀練習匯編(含答案)_第4頁
《幼時記趣》閱讀練習匯編(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幼時記趣閱讀 練習 匯編 (含答案) 一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蟻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 ,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7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必細察其紋理 必先苦其心志 B以蟲蟻為獸 扶蘇以數(shù)諫故 C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D驅(qū)之別院 蓋追先帝之殊遇 8用講述大意的方法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 A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B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9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譯文: 10能體現(xiàn)本文主旨的詞語是( ) A明察秋毫 B物外之趣 C怡然稱快 11一位哲人說: “童年的趣,是夢中的真。 ”請結(jié)合本文說說,看似瑣碎的事物在 “我 ”的眼里為什么會變得趣味盎然? 答 : 7 A(A 代它 B 把;因為。 c 被;給。 D 代它;的。 ) 8 怡然自得: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龐然大物:指高大的東西。也用來形容外表強工團大實際卻很脆弱的東西。 9抬頭看 2 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 10 B 11 童年的 “我 ”,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 “我 ”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具有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力。 二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 18 21 題。 (18 分 ) 甲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孟,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兒曰: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日: “孰為汝多知乎 ?” (選自兩小兒辯日 ) 乙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 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18下列加點字注音錯誤的一項是 (2 分 ) ( ) A盤盂 ( B探湯 ( C鶴唳 ( D怡然 (1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4 分 ) (1)日始出時去人近 ( ) (2)故時有物外之趣 ( ) (3)日初出滄滄涼涼 ( ) (4)項為之強 ( ) 20翻譯句子。 (6 分 ) (1)孰為汝多知乎 ? 譯文: (2)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譯文: 21 甲 乙 兩段文字均表現(xiàn)了兒童的聰明智慧,但各有側(cè)重。甲段通過對話表現(xiàn)了兒童的 特征,乙段則通過描寫表現(xiàn)了兒童的 特征。你欣賞這兩則材料中兒童的表現(xiàn)嗎 ?請簡要說說你的理由。 (6 分 ) 答 : 3 18 A(2 分 ) 19 (1)去:距離 (2)故:所以 (3)蒼蒼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 (4)強:通 “僵 ”,僵硬的意思。 (以上每小題 1 分,共 4 分 )20 (1)誰說你見多識廣呢 ?(或:誰說你很智慧呢 ?誰說你很聰明呢 ?) (2)(我 )心里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 (以上每小題 3分,共 6 分。 “孰、汝、知、私、擬 ”等幾個詞要落實好,能將句子意思表達清楚準確,可得滿分。如個別重點詞落實不好,表意不夠清楚、完整, 酌情扣 1 2 分。翻譯的句子與原意相差甚遠的不給分。 )21探求事理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凝神觀察,大膽想象,富有好奇心 示例;欣賞第一則材料中兒童的表現(xiàn),是因為他們能夠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大膽質(zhì)疑;欣賞第二則材料中兒童的表現(xiàn),因為他能專注地觀察事物,且能馳騁想象,這能大大地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本題 6 分,前兩空每空 2 分,意義相近即可。后一問 2 分,分析合理即可。第二空中的三句答案任答出一句都可給滿分 )22略 三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 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嚇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17、選出對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 )( 2 分) A、細 察其紋理(細?。?B 果如鶴唳云端(果真) C、方出神(正) D、徐噴以煙(慢慢地) 18、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每句 2 分) ( 1)蹲其身,使與臺齊。 譯文 : ( 2)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譯文 : 19、課文的描寫充滿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歡的一處,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3 分) 答: 17、( 2 分) 4 分,每句 2 分)( 1)蹲下身子,使身子跟臺子一般高。( 2)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 19、( 3 分)(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寫出內(nèi)容 1 分, 4 寫出理由 2 分。示例: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理由:正當 “我 ”看得格外入神時,癩蝦蟆破壞了 “我 ”的興致。惱恨之極,卻并不想傷害它,僅以鞭打示懲。這充分地寫出了 “我 ”兒時的天真活潑和獨特的生活情趣。 四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3 題。( 8 分)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 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本文 第 段有些語句體現(xiàn)了作者的豐富想像,第 段有些語句體現(xiàn)了作者的仔細觀察。請從這兩段中各找一個相關(guān)語句,寫在下面橫線上。( 4 分) 豐富想像: _ 仔細觀察: _ 本文生動描述了 “時有物外之趣 ”的三件事,請任選兩件加以概括。( 4 分) _ _ 豐富想像的語句如: 以叢草為林 以蟲蟻為獸 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仔細觀察的語句如: 見二蟲斗草間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每空 2分,共 4分。 觀蚊如鶴 神游草叢(花臺) 鞭驅(qū)蝦?。ㄓ^蟲斗,驅(qū)蝦蟆) 每空 2 分,共 4 分。(概括合理均可) 五 閱讀下文,完成 5。( 15 分)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5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 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5、解釋下面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3 分 ) ( 1)項為之強 強: _ ( 2)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為: _ ( 3)捉蝦蟆,鞭數(shù)十 鞭: _ 6、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 分) 答: _ 7、本文記述了幾件什么趣事?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3 分) 答: 。 8、作者是如何使得這些小事變成趣事的?這對你有什么啟示?( 5 分) 答: 5、通 “僵 ”,僵硬 被 鞭打 6、遇見細小的東西必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樂趣。 7、本文記述了觀飛蚊、觀草木、觀蟲斗三件趣事 8、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為作者幼年時的趣事,是因為作者對這些事物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并對所觀察的事物進行大膽而富有童心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這啟示我們應當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像聯(lián)想,做一個有生活情趣的少年。 (一)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 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1幼時記趣選自 _,作者 _,字 _,蘇州人, _代作家。 2解釋字詞。 ( 1)擬( ) 2)強( ) ( 3)素( )( 4)唳( ) 3翻譯下列句子。 6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作青云白鶴觀 4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這句話既是夸張又是比喻,為什么這樣說?這句話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二)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 恐;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1這兩段文字分別寫了哪兩件事? _ _ 2給加粗的字注音。 以土礫( )凸者為邱 怡( )然自得 凹者為壑( ) 蓋一癩蛤?。?)也 3解釋句中加粗的詞。 凹者為壑 ( ) 不覺呀然 驚恐 ( ) 捉蛤蟆,鞭數(shù)十( ) 以土礫凸者為邱( ) 4解釋句中的文言虛詞。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 ) 使與臺齊( )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 ( ) 余年幼,方出神( ) 5分別指出加粗詞所指代的內(nèi)容。 常蹲其身 ( )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 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 ( ) 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 ) 6翻譯句子: 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譯文: 7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譯文: (一) 1浮生六記 沈復 三白 清 2( 1)比做( 2)僵硬 ( 3)白色的 ( 4)鳴叫。 3 我心里這樣想,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 飛舞著的蚊子)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 (我把這個景象)比做 “青云白鶴 ”的景觀。 4把蚊子的鳴叫聲當作雷聲,當然是比喻;而蚊聲無論如何也沒有雷聲大,所以是夸張。這句話強調(diào)了作者的 “心之所向 ”和全神貫注,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二) 1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 2 礫( 怡( 壑( 癩( 3 山谷 驚異的樣子 用鞭子打 碎石 4 在 同 把 正 5 自己 叢草、蟲蟻、土礫 二蟲 癩蛤蟆 6 用鞭子打幾十下,把它驅(qū)趕到別的院子里。 舌頭 一吐,二蟲全部被它吞下。 基礎(chǔ)題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2 分) ( 1)藐?。?)( 2)鶴唳( )( 3)怡然( )( 4)土礫( ) ( 5)丘壑( )( 6)龐然( )( 7)童稚( ) ( 8)凹凸( )( )( 9)癩蛤?。?)( )( ) 2為下列加粗詞的詞義選擇正確答案。( 16 分) ( 1)作青云白鶴觀 ( ) A作為 B當作 C造成 D制造 ( 2)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 ) A觀 察 B明白 C考察 D苛求 ( 3)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 ) A完成設(shè)計 B成全 打算 C現(xiàn)成 橫行 D成為 比作 ( 4)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 ) A明亮 B光明 C眼力 D透明 ( 5)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 ) A僵硬 B強硬 C強大 D超強 ( 6)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 A機關(guān) B神氣 C精神 D神靈 ( 7)又留蚊于素帳 中,徐噴以煙 ( ) A白色 B單純 C原有 D向來 ( 8)故時有物外之趣 ( ) A特意 B故意 C原因 D因此 3 “為 ”字通常有下列幾種意思,請給句中的 “為 ”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8 分) 8 A做 B當作 C認為 D因為 E被 F是 ( 1)項為之強 ( ) ( 2)以叢草為林 ( ) ( 3)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 )( 4)凹者為壑 ( ) 4 “其 ”字通常有下列幾種意思,請給句中的 “其 ”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8 分) A第三人稱代詞 B自己的 C這、那 D連詞 ( 1)神游其中 ( ) ( 2)常蹲其身 ( ) ( 3)使其沖煙飛鳴 ( ) ( 4)必細察其紋理 ( ) 5解釋下列各句中 “而 ”字的用法。( 2 分) ( 1)拔山倒樹而來 ( ) ( 2)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 ) 6寫出下列各句中 “之 ”的用法相同的兩項( 4 分) ( )( ) A觀之正濃 B驅(qū)之別院 C故時有物外之趣 D項為之強 7先解釋加粗字的意思,然后翻譯句子。( 8 分) ( 1)蓋一癩蛤蟆也。 ( 2)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8填空。( 2 分) 幼時記趣選自 _,作者 _,字 _,蘇州人,_代作家。 (一) 1浮生六記 沈復 三白 清 2( 1)比做( 2)僵硬 ( 3)白色的 ( 4)鳴叫。 3 我心里這樣想,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飛舞著的蚊子)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 (我把這個景象)比做 “青云白鶴 ”的景觀。 4把蚊子的鳴叫聲當作雷聲,當然是比喻;而蚊聲無論如何也沒有雷聲大,所以是夸張。這句話強調(diào)了作者的 “心之所向 ”和全神貫注,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二) 1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 2 礫( 怡( 壑( 癩( 3 山谷 驚異的樣子 用鞭子打 碎石 4 在 同 把 正 5 自己 叢草、蟲蟻、土礫 二蟲 癩蛤蟆 6 用鞭子打幾十下,把它驅(qū)趕到別的院子里。 舌頭一吐,二蟲全部被它吞下。 9 綜合題 1課文描寫了童年時期的哪些趣事?作者筆下的種種事物為什么能寫得如此真實生動,富有生活情趣? 2仔細閱讀課文第一、二兩段,然后答題。 ( 1)本文語言簡樸、自然、生動。請從文中找出有關(guān) 詞句加以分析。(不少于兩處) ( 2)作者兒時 “時有物外之趣 ”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 ( 3)這兩段文字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 基礎(chǔ)題 1( 1) 2) 3) 4) 5) 6) 7) 8) o 9) h ( 1) B( 2) A( 3) D( 4) C( 5) A( 6) C( 7) A( 8) D 3( 1) D( 2) B( 3) E( 4) B 4( 1) C( 2) B( 3) A ( 4) A 5( 1)連詞,表修飾( 2)連詞,表承接 6 A、 D(均代 “情景 ”) 7( 1)句首發(fā)語詞,解釋原因,相當于 “原來是 ”原來是一只癩蛤蟆。( 2)均為動詞,意思分別為 “鞭打 ”, “趕 ”(我)心神安定下來,趕忙捉住蛤蟆,鞭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8浮生六記沈復 三白 清 綜合題 10 1描述了童年時期的三件趣事:觀蚊如鶴、觀蟲相斗、鞭打蛤蟆。因為具有細致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 2( 1)如 “夏蚊如雷 ”,寫出了蚊蟲之多,轟鳴之響,并隱含比喻的修辭手法。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是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觀賞群鶴舞空圖的專注入迷。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中“吐 ”和 “吞 ”兩個動詞,極為生動地表現(xiàn)了蛤蟆用舌頭捕捉小蟲動作的迅速,準確傳神。 ( 2)原因是: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 3)這兩段文字之間的關(guān)系是 “總分 ”關(guān)系(或 “先總后 分 ”)。 等第評定參考意見: 優(yōu):解答第一題要點要具備,解答第二題既找出例子,又能作具體分析。 良:第一題要點略有缺漏,第二題只分析一例。 中:第一題只答 1 點,第二題僅寫出例子,未作出分析。 下:第一題概括不準確,第二題舉例分析均不正確。 基礎(chǔ)儲備卷 1、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8 分 ) 余憶童 )時 果如鶴 )云端 以土 )凸者為邱 凹者為 ) )然自得 蓋一 )也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2 分 ) 明察秋毫( ) 見藐小微物( ) 心之所向( ) 徐噴以( )煙 作青云白鶴觀 ( ) ( )其沖煙飛鳴 以( )叢草為林 以蟲蟻為( )獸 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 )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 )所吞 驅(qū)之( )別院 常蹲其身( ) 3、積累: (5 分 ) 幼時記趣節(jié)選自 _,作者是 _,他是 _朝 _家。 夏 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中,心之所向, _。 4、 翻譯下列句子: (10 分 ) 故時有物外之趣。 _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中。 _ 11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_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 來。 _ 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 _ 5、 結(jié)合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5 分 )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中的 “山 ”和 “樹 ”指什么(用文中原話)? (4 分 ) _ 文章所記童趣有多種,請用文中句子舉例: (6 分 ) A 、有想象之趣,例如: _ B、 有細察之趣,例如: _ C、 有童稚之趣,例如: _ 在童趣里,作家告訴了我們怎樣獲得 “物外之趣 ”,請簡潔地說說。 (5 分 ) _ 綜合提升卷 文言文比較閱讀 (一)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 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二) 余掃墓山中,檢有巒紋可觀之石,歸與蕓商曰: “用油灰疊宣州石于白石盆,取色勻也。本山黃石雖古樸,亦用油灰,則黃白相閱,鑿痕畢露,將奈何? ”蕓曰: “擇石之頑劣者,搗末于灰痕處,乘濕糝之,干或色同也。 ”乃如其言,用宜興窯長方盆疊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橫方紋,如云林石法,廛巖凹凸,若臨江石硯狀;虛一角,用河泥種千瓣白萍;石上植蔦蘿,俗呼云松。經(jīng)營數(shù)日乃成。至 深秋,蔦蘿蔓延滿山,如藤蘿之懸石壁,花開正紅色,白萍亦透水大放,紅白相間。神游其中,如登蓬島。置之檐下與蕓品題:此處宜設(shè)水閣,此處宜立茅亭,此處宜鑿六字曰 “落花流水之間 ”,此可以居,此可以釣,此可以眺。胸中邱壑,若將移居者然。一夕, 12 貓奴爭食,自檐而墮,連盆與架頃刻碎之。余嘆曰: “即此小經(jīng)營,尚干造物忌耶! ”兩人不禁淚落。 (浮生六記 閑情記趣) 1、解釋加點的詞: 又留蚊于素帳中( ) 怡然自得( ) 蓋一癩蝦蟆也( )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 捉蝦蟆,鞭數(shù)十( ) 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 檢有巒紋可觀之石( ) 鑿痕畢露( ) 此處宜設(shè)水閣( ) 尚干造物忌耶( ) 2、選出與 “觀之正濃 ”中 “之 ”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項( ) A、心之所向 B、昂首觀之 C、乘濕糝之 D、置之檐下與蕓品題 3、選出與 “偏于左而凸于右 ”中 “而 ”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 A、拔山倒樹而來 B、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C、至之市,而忘操之 D、自檐而墮 4、找出通假字并解釋。( 9 分) A、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_通 _ _ B、檢有巒紋可觀之石 _通 _ _ C、以土礫凸者為邱 _通 _ _ 5、辨析句中加點的詞語:( 16 分) 以土礫凸者為丘 ( ) 乃如其言 ( )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 ) 經(jīng)營數(shù)日乃成 ( ) 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 ) 如藤蘿之懸石壁 ( ) 干或色同也 ( ) 連盆與架頃刻碎之 ( ) 6、 翻譯句子:( 4 分) 神游其中,如登蓬島。 _ 胸中邱壑,若將移居者然。 _ 7、請說說(一)文中發(fā)現(xiàn)的 “物外之趣 ”(二)文中 “小經(jīng)營 ”的設(shè)置都依賴作者的什么才能實現(xiàn)的? _ 新穎考題集萃卷 (一)黔之驢 13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以為神。 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 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 倚 沖 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玻嬛唬?“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1、解釋加點的詞:( 8 分)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 以為且噬己也( )放之山下 ( ) 蔽林間窺之 ( ) 虎大駭 ( ) 驢不勝怒 ( ) 技止此耳 ( ) 卒不敢取 ( ) 2、和 “益習其聲 ”中 “其 ”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先自度其足 B、神游其中 C、必細察其紋理 D、使其沖煙飛鳴 3、選出 “然 ”字解釋不相同的一項( )( 4 分) A、 慭慭然莫相知 B、不覺呀然驚恐 C、然往來視之 D、怡然稱快 4、對下面句中加點詞意義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4 分) A、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而) B、虎見之,龐然大物,以為神(把 當作) C、虎因喜(于是) D、向不出技(向來) 5、翻譯句子:( 2 分) 今若是焉,悲夫! 6、后人從這則故事中提煉出一個成語,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