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八章 滾動軸承,18.1 概述 滾動支承設計內(nèi)容: 1、 軸承本身設計:正確選用軸承的類型和尺寸 2、 軸承組合設計:安裝、調整、潤滑、密封等的設計,學習本章的目的主要解決三個問題:,1、如何選擇滾動軸承的類型;,2、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3、滾動軸承組合設計;,18.1.1 構造,18.1.2 材料,內(nèi)、外圈和滾動體用軸承鉻鋼制造,常用溫度不高于120 保持架:沖壓式:低碳鋼板制成;實體式:銅合金等。,18.1.3 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1、 起動靈敏、效率高; 2、 運動精度高 ; 3、 軸向尺寸緊湊; 4、 潤滑簡便; 5、 宜互換。,缺點: 1、抗沖擊性能差; 2、工作時有噪聲; 3、徑向尺寸大。,應用場合:中速、中載和一般工作條件下運轉的機器中廣泛應用。,18.2 滾動軸承的類型及選擇,1、按承載方向和公稱接觸角分為:,滾動體與套圈接觸處的法線 與軸承的徑向平面之間的 夾角,稱為公稱接觸角。,向心軸承:045,主要承受徑向載荷;,徑向接觸軸承0 的向心軸承;,向心角接觸軸承 045的向心軸承;,推力軸承: 45 90 ,主要承受軸向載荷;,軸向接觸軸承90的推力軸承,推力角接觸軸承 45 90的推力軸承,2、按滾動體的種類可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18.3 滾動軸承的代號,用數(shù)字或字母表示 1調心球軸承 3圓錐滾子軸承 5推力球軸承 6深溝球軸承 7角接觸球軸承 n圓柱滾子軸承,內(nèi)徑尺寸 代號 10 00 12 01 15 02 17 03 20480 d/5 22、28、32及500以上 /內(nèi)徑,類型和代號2,在實際應用中,滾動軸承的結構形式有很多。作為標準的滾動軸承,在國家標準中分為13類,其中,最為常用的軸承大約有下列類:,深溝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推力球軸承,角接觸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調心球軸承,18.2.1 滾動軸承的類型,類型代號為0(6),類型代號為1(1),類型代號為2(9),類型代號為3(7),類型代號為4(0),類型代號為5(8),類型代號為6(0),類型代號為7(6),類型代號為n(2),類型代號為8(9),舉例說明 6204 6軸承類型為深溝球軸承 (0)2尺寸系列代號,寬度系列代號為0(可省略) 2為直徑系列代號 04內(nèi)徑代號 d=20mm 72211ac 7角接觸軸承 22尺寸系列代號,寬度系列代號2,直徑系列代號為2 11為內(nèi)徑代號,d=55mm ac接觸角=25 精度為0級,18.2.2 滾動軸承類型的選擇,1、根據(jù)載荷的大小及性質,載荷大或沖擊大選滾子軸承(線接觸);,徑向、軸向載荷角接觸球軸承(7)或圓錐滾子軸承(3),軸向載荷不大時,可用深溝球軸承,載荷小或沖擊小選球軸承(點接觸) ;,2、根據(jù)載荷的方向,純徑向載荷選深溝球軸承(6)、圓柱滾子軸承(n),純軸向載荷選推力軸承(5 或 8 ),3、根據(jù)轉速的高低,轉速高選球軸承;,選用實體保持架;,不用推力軸承承受純徑向載荷;,4、根據(jù)回轉精度,精度要求高選球軸承;,5、根據(jù)軸承剛度及調心性能,軸剛性差、軸承座孔同軸度差或多點支承 選調心軸承( “1” 類 或 “2” 類 );,6、 裝調性能,圓錐滾子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內(nèi)外圈可分離,便于拆裝。,7、 經(jīng)濟性,球軸承比滾子軸承便宜;,精度低的軸承比精度高的軸承便宜。,18.4 滾動軸承的力分析|、失效和計算準則 18.4.1 向心軸承中作用力的分析,各滾動體上的受力情況如何?,當軸承僅受到純軸向力 fa 作用時:,載荷由各滾動體平均分擔,即:,qi qj,當軸承僅受到純徑向力 fr 作用時:,接觸點產(chǎn)生彈性變形,內(nèi)圈下沉,,f2,fmax,f1,f2,f1,最多只有半圈滾動體受載。,承載區(qū)各滾動體的變形量不同,受載大小也不同。,對于點接觸軸承:,對于線接觸軸承:,滾動體與套圈滾道接觸點的接觸應力是變應力,,因此:,可看成脈動循環(huán)變應力。,全部滾動體個數(shù),18.4.2 角接觸軸承中的附加軸向力fs,o,角接觸球軸承,o 支反力作用點,即法線與軸線的交點。,向心角接觸軸承(角接觸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受純徑向載荷作用后,會產(chǎn)生附加軸向力 fs 。,附加軸向力:,注意 fs 的方向,不同類型的軸承附加軸向力的計算不同,附加軸向力的方向是由軸承外圈的寬邊指向窄邊,始終使內(nèi)外圈相分離。,角接觸軸承一般成對反向安裝使用。,滾動體表面、套圈滾道都可能發(fā)生點蝕。,18.4.3 滾動軸承的失效,1、疲勞點蝕 最主要的失效形式,防止點蝕破壞,是計算滾動軸承的主要目的。,接觸應力過大,元件表面出現(xiàn)較大塑性變形。,2、塑性變形 低速軸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原因是載荷過大或沖擊載荷作用。,3、磨損、膠合、保持架斷裂等,使用維護不當而引起的,屬于非正常失效。,18.4.4 滾動軸承的計算準則,1、 一般軸承: 壽命計算、靜強度校核 2、 不轉動、轉速極低或擺動的軸承:靜強度校核 3、 高速軸承: 壽命計算、極限速度校核。 三個基本參數(shù) 1、基本額定動載荷cr或ca 2、 基本額定靜載荷c0r或c0a 3、 極限速度n0,18.5 滾動軸承的動載荷和壽命計算 18.5.1 基本額定動載荷和基本額定壽命,軸承壽命,軸承中任一元件 出現(xiàn)疲勞點蝕 前所經(jīng)歷的總轉數(shù)或總工作小時數(shù)。,基本額定壽命,一批相同 的軸承,在相同的條件下運轉,其中90 的軸承不發(fā)生疲勞點蝕 前所經(jīng)歷的總轉數(shù)或總工作小時數(shù)。,90,10,用 l 10(r)或 l10h(h)表示。,完好,按基本額定壽命選用軸承,可靠性為90 。,注意:基本額定壽命隨運轉條件而變化。,比如:外載增大,基本額定壽命降低。,基本額定壽命并不能直接反映軸承的承載能力。,基本額定動載荷,規(guī)定軸承在 額定壽命 為 106 轉 時,所能承受的最大載荷,用 c 表示。,即:在c 的作用下,運轉 106 轉 時,有10的軸承出現(xiàn)點蝕,90的軸承完好。,基本額定動載荷越大,軸承的承載能力越大,對于具體軸承,c 為定值,按手冊查取。,c r 向心軸承的基本額定動載荷,稱為徑向額定動載荷。,c a 推力軸承的基本額定動載荷,稱為軸向額定動載荷。,當量動載荷:一假想載荷,與c 同類型,它對軸承的作用與實際載荷的作用等效。用 p 表示。,計算式:,x 徑向系數(shù),y 軸向系數(shù),查表18.7,x、y 的作用是將fr、fa折合成當量動載荷。,x、y 取決于:fa/fr 和判斷系數(shù) e 。,若:,fa/fr e,x 0、y 0,若:,fa/fr e,x 1、y 0,判斷系數(shù) e 根據(jù) fa/c0r 確定,它反映了軸承承受軸向載荷的能力。,基本額定靜載荷,或:,18.5.2 當量動載荷,實際工作條件下,需引入載荷系數(shù) fd 修正 p:,對于只能承受徑向力的向心軸承(如圓柱滾子軸承):,對于只能承受軸向力的推力軸承(如推力球軸承):,18.5.3 基本額定壽命,目的 根據(jù)工作條件和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軸承。,為壽命指數(shù),球軸承 3,滾子軸承 10/3 。,f1 f2 fn (l10)1 (l10)2 (l10)n,當載荷為額定動載荷c 時:,實際計算時,常用小時數(shù)表示軸承的額定壽命:,已知軸承的c ,計算額定壽命,根據(jù)預期壽命lh,計算所需的c ,預期壽命,所需額定動載荷,小時,壽命計算時,應滿足:,或:,18.5.4 角接觸軸承的載荷計算,為使f s 得到平衡,角接觸軸承必須成對使用。,一般有兩種安裝形式:,正裝 面對面安裝,兩軸承外圈的窄邊相對,,即附加軸向力指向相對。,反裝 背靠背安裝,兩軸承外圈的寬邊相對,,即附加軸向力指向相背。,正裝時跨距短,軸剛度大;,反裝時跨距長,軸剛度?。?問題:兩個角接觸軸承朝一個方向布置行嗎?,為簡化計算,認為支反力作用于軸承寬度的中點。,角接觸軸承的軸向載荷fa的計算(以正安裝為例),當外載既有徑向載荷fr又有軸向載荷fa時,角接觸軸承的軸向載荷 fa ?,要同時考慮軸向外載 f a和附加軸向力 fs 。,當軸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 fs1+fa=fs2 若不滿足此關系式,可能出現(xiàn)兩種情況。 1) fs1+fafs2,fs1+fa=fs2+fs2,fs2=fs1+fafs2,2) fs1+fafs2,計算角接觸軸承軸向載荷的方法: 1) 根據(jù)軸承所受軸向外載荷和軸承附加軸向力的合力指向,找出被“壓緊”和被“放松”的軸承; 2) 被“壓緊”軸承所受的軸向力等于除自身以外其它軸向力的向量和; 3) 被“放松”軸承的所受的軸向力等于自身的附加軸向力。,選擇軸承的類型和直徑系列,滾動軸承選擇的一般過程,滾動軸承尺寸選擇的過程,由力分析確定軸承所承受的fr與fa,18.9 滾動軸承的組合結構設計 18.9.1 滾動軸承軸系支點固定的結構型式,滾動軸承的固定方式取決條件: 1) 是否傳遞軸向載荷 2) 軸承的類型 3) 是游動支承還是固定支承,一、 軸承組合的軸向固定,1、單個軸承的內(nèi)圈常用的軸向固定,2、單個軸承的外圈常用的軸向固定,二、滾動軸承拆裝,軸或座孔凸肩的圓角半徑必須小于相應的軸承座圈的圓角半徑,,軸肩高度不能大于內(nèi)圈高度。,三、支承結構的基本形式,1、 兩端單向固定,兩支點距離小于400mm的短軸或在工作中溫升較小的軸。,2、 一端雙向固定,一端游動,軸的支承跨距較大或工作時溫升較高。,3、 兩端游動 要求左右游動的軸。,18.9.2 滾動軸承的配合,軸承內(nèi)圈與軸采用基孔制配合,軸承外圈與支座孔采用基軸制配合,18.9.3 提高軸系剛度的措施,滾子軸承比球軸承剛度好,雙列比單列軸承剛度好。,1、 選擇合理的軸承類型,2、 合理安排軸承的組合方式,3、 軸承預緊 預緊可增加軸承剛度,提高旋轉精度,延長軸承壽命。 預緊主要用在角接觸球軸承和推力球軸承上,有時也用于圓錐滾子軸承中。 預緊的方法 定位預緊 定壓預緊,18.10 滾動軸承的潤滑和密封 18.10.1 滾動軸承的潤滑,18.10.2 滾動軸承的密封,對于一根軸上兩個支承的座孔,必須盡可能地保持同心。最好的辦法是采用整體結構的外殼,并把兩軸承孔一次鏜出;,正確選擇軸承的配合,保證軸承正常運轉,防止內(nèi)圈與軸、外圈與外殼孔在工作時發(fā)生相對轉動;,在安裝軸承的過程中,應確保實施安裝軸承的力不作用的滾動體上,否則將使軸承損壞;,對軸承適當?shù)仡A緊,以此提高軸承的旋轉精度,增加軸承裝置的剛度、減小機器工作時軸的振動。,在進行滾動軸承的安裝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問題:,應盡量保證軸及軸承座有足夠的剛度,以避免過大的變形使?jié)L動體受阻滯 而使軸承提前損壞;,超低溫液氫泵用混合式陶瓷軸承,滾動軸承的應用,1883年德國的fischer先生發(fā)明了磨制鋼球的球磨機并創(chuàng)建fag公司以來,伴隨著滾動軸承工業(yè)的誕生和發(fā)展,fag的產(chǎn)品在幾乎所有可能的領域內(nèi)得到了充分的認證并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滾動軸承的應用,滾動軸承的應用,瑞典skf公司新一代skf球面滾子軸承-explorer“探索者“系列的性能,遠遠超過iso國際標準的計算方法,而iso亦無法恰當?shù)仡A測其預期壽命 軸承如此經(jīng)久耐用,它將改變工業(yè)設備的維修計劃 軸承如此先進卓越,它將為設計工程師,開拓一個充滿嶄新選擇的世界,從而創(chuàng)造新一代的工業(yè)機械設備。,滾動軸承的應用,這類軸承適用于內(nèi)燃機和壓縮機。由于其特殊的設計,可以應用于高轉速、高溫、不利于潤滑且又具有特殊載荷和運動狀態(tài)的支承。其中,kzk曲柄銷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款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圖片
- 美容整形合同協(xié)議書范文
- C語言編程語言的魅力試題及答案
- 新課標2025版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五章第4講功能關系能量守恒定律夯基提能作業(yè)本
- C語言數(shù)據(jù)格式轉換試題及答案
- 房屋出資協(xié)議書范本合同
- 校園承包快遞合同協(xié)議書
- 農(nóng)村用人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社會工作者-民航安全檢查員基本知識真題庫-2
- 就業(yè)協(xié)議書和紙質合同
- 25第11課第三框《違約侵權要承擔民事責任》
- 草原蟲害的生物及生態(tài)治理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課后詞語表看拼音-寫詞語及答案
- 屋頂光伏運維安全注意事項
- 物流質控管理制度
- 全國優(yōu)質課一等獎小學四年級教科版科學《聲音的高與低》公開課課件(內(nèi)嵌音頻視頻)
- GA/T 2012-2023竊照專用器材鑒定技術規(guī)范
- 超全QC管理流程圖
-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堂實錄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化工廠“三劑”管理辦法
- 年產(chǎn)萬噸二甲基亞砜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