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論文- 分子生物學中鉀離子通道研究進展 .doc_第1頁
物理學論文- 分子生物學中鉀離子通道研究進展 .doc_第2頁
物理學論文- 分子生物學中鉀離子通道研究進展 .doc_第3頁
物理學論文- 分子生物學中鉀離子通道研究進展 .doc_第4頁
物理學論文- 分子生物學中鉀離子通道研究進展 .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理學論文-分子生物學中鉀離子通道研究進展摘要:鉀離子通道是植物鉀離子吸收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已從多種植物或同種植物的不同組織器官中分離到多種鉀離子通道基因,包括內向整流型鉀離子通道基因(如OsAKT1,DKT1,Ktrrl,KIll,KZM1,ZMK2等)和外向整流型鉀離子通道基因(如CORK,PTORK,STORK等)。文章分別從結構、功能以及相關基因等三方面綜述了關于植物鉀離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并對應用生物工程技術改良植物的鉀營養(yǎng)性狀進行了討論。關鍵詞:鉀離子通道;結構;基因離子通道(ionchanne1)是跨膜蛋白,每個蛋白分子能以高達l08個秒的速度進行離子的被動跨膜運輸,離子在跨膜電化學勢梯度的作用下進行的運輸,不需要加入任何的自由能。一般來講,離子通道具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離子通道是門控的,即離子通道的活性由通道開或關兩種構象所調節(jié),并通過開關應答相應的信號。根據門控機制,離子通道可分為電壓門控、配體門控、壓力激活離子通道。二是通道對離子的選擇性,離子通道對被轉運離子的大小與電荷都有高度的選擇性。根據通道可通過的不同離子,可將離子通道分為鉀離子(potassiumion,K)通道、鈉離子(natriumion,Na)通道、鈣離子(calciumion,Ca2)通道等。其中,K通道是種類最多、家族最為多樣化的離子通道,根據其對電勢依賴性及離子流方向的不同,可把K通道分為兩類:內向整流型K通道(inwardrectifierKchannel;Kin),外向整流型K通道(outwardrectifierKhannel;Kout)。K是植物細胞中含量最為豐富的陽離子,也是植物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唯一的一價陽離子,它在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植物中可能存在K通道,這一點早在20世紀6o年代植物營養(yǎng)學界就有人提出,而一直到80年代才被Schroeder等人23證實,他們利用膜片鉗(patchchmp)技術,首先在蠶豆(Vcafaba)的保衛(wèi)細胞中檢測出了K通道鉀離子通道的結構單個鉀離子通道是同源四聚體,4個亞基(subunit)對稱的圍成一個傳導離子的中央孔道(pore),恰好讓單個K通過。對于不同的家族,4亞基有不同數目的跨膜鏈(membrane。span。ningelement)組成。兩個跨膜鏈與它們之間的P回環(huán)(porehelixloop)是K通道結構的標志2TMP),不同家族的K通道都有這樣一個結目前從植物體中發(fā)現的K通道幾乎全是電壓門控型的,如保衛(wèi)細胞中的K外向整流通道等,其結構模型如圖2一a所示。離子通透過程中離子的選擇性主要發(fā)生在狹窄的選擇性過濾器(selectivityfilter)中(圖2一b),X射線晶體學顯示選擇性過濾器長12nIll,孔徑約nIll,K鉀離子通道的作用.有關K通道在植物體內的作用研究并不多。從目前的結果來看,認為主要是與K吸收和細胞中的信號傳遞(尤其是保衛(wèi)細胞)有關。小麥根細胞中過極化激活的選擇性內流K通道的表觀平衡常數Km值為88mmolL,與通常的低親和吸收系統(tǒng)Km值相似。近年來,大量K通道基因的研究表明,K通道是植物吸收轉運鉀離子的重要途徑之一。保衛(wèi)細胞中氣孔的開閉與其液泡中的K濃度有密切關系。質膜去極化激活的K外向整流通道引起K外流,胞質膨壓降低,導致氣孔的關閉。相反,質膜上HATPase激活的超極化(hyperpolarization)促使內向整流鉀離子通道(Kin)的打開,引起K的內流,最終導致氣孔的張開鉀離子通道相關基因及其功能特征迄今,已從多種植物或同種植物的不同組織器官中分離得到多種K通道基因(圖3),根據對其結構功能和DNA序列的分析,可以把它們分為5個大組:工,組基因屬于內向整流型通道;m組屬于弱內向整流型通道(weaklyinwardAKT1ArabidopsisKTransporter1)是第一個克隆到的植物K通道基因,采用酵母雙突變體互補法從擬南芥cDNA文庫中篩選出來cDNA序列分析表明,AKT1長2649bp,其中的閱讀框為2517bp,編碼838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相對分子質量約為95400Da。AKT1編碼的K通道,對K有極高的選擇性,其選擇性依次是KRbNaLi。Northernblot分析表明,AKT1組織特異性較強,主要在根組織中表達ZMK1(ZeamaysKchannel1)是從玉米胚芽鞘中分離出的K通道基因,在皮層表達。在卵母細胞中的表達表明,ZMK1編碼的K通道是通過外部酸化激活的。有研究表明,藍光對ZMK1通道在玉米胚芽鞘中的分布有一定影響32l。1組KAT1組基因編碼內向整流鉀離子通道,其與AKT1組基因產物結構上的最大區(qū)別是在COOH端沒有錨蛋白相關區(qū)(枷nrelateddomain,ANKY)。KAT1組基因主要包括KAT1,KST1,SIRK,KZM1,KPT1等。KAT1(ArabidopsisinwardrectifierKchannel1)是與AKT1同時從擬南芥cDNA文庫中篩選出來的植物K通道基因。KAT1基因的閱讀框含有2031個核苷酸,編碼的多肽由677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相分子質量約為78000Da。KAT1的表達具有組織特異性,KAT1在擬南芥植株中的主要表達部位是保衛(wèi)細胞,在根和莖中也有少量的表達。人們認為KAT1通道可能參與了氣孔開放,并向維管組織中轉運K,而不是直接從土壤中吸收KJ。以KAT1為探針,又能從擬南芥cDNA文庫中篩選出KAT2等功能類似的內向整流型K通道基因通過基因工程技術,人們已相繼開展了將KATI和AKTI基因導人到擬南芥、煙草和水稻的研究,并獲得了一些轉基因植株。比如,施衛(wèi)明等利用根癌農桿菌介導法已成功地把KAT1和AKT1導人擬南芥和野生型煙草中,并獲得了轉基因植株及其純合株系,發(fā)現轉基因植株的吸鉀速率和對K的累積能力都比對照的有明顯的提高,而且,經過分子檢測,也證實711和AKT1基因在轉基因植株中得到了整合和表達。因此,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手段和基因工程技術篩選高效利用鉀的作物品種或利用現有的鉀離子通道基因改良作物品種,從而提高作物本身的鉀吸收利用能力應該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梢韵嘈牛S著分子生物學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和有關分析測試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有關鉀離子通道基因的分離、克隆和利用會取得更大的進展。參考文獻:1.JLangerK,AcheP,GeigerD,eta1PolarpotassiumalIspclnerscapableofcontrollingKhomectasisandK一dependent圳0gmesislJJ,ThePlantJournal,2OO2,32:99710092.SchroederJI,HedrichRPotassium-selectivesinglechannelsinguardcellprotoplastsofViciabaJnature,1984,312:3613633.JacquelineMG,DeclanADPotassiumchannelstructures:dotheycomformJCurrentOpinioninStructuralBiology,20O4,14:4404464.MackinnonR,ZhouYFTheoccupancyofionsintheKselectivityfilter:chsebalanceandcouplingofionbindingtoaproteinconformationalchangeundediehishconductionratesJJMB,2003,333:9659755.MackinnonR,ZhouMAmutantKcsAKchannelwithalteredconductionpropertiesandselectivityfilteriondistributionJJMB,2O04,338:8398466.ElideF,SerenaV,AlexC,eta1DKT1,anovelKchannelfromcarrot,formsfu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