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普定朵貝有機茶開發(fā)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貴州普定朵貝有機茶開發(fā)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貴州普定朵貝有機茶開發(fā)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貴州普定朵貝有機茶開發(fā)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貴州普定朵貝有機茶開發(fā)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貴州普定朵貝有機茶開發(fā)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一章 總 論 一、 項目 提要 項目 名稱:普定朵貝有機茶開發(fā) 建設性質:改 建 建設單位:普定夜郎湖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鄧道明 所有制形式:民 營 建設地點:普定縣化處鎮(zhèn)播改村 建設規(guī)模:茶園 300 畝, 加工廠 房 900 建設期限: 3 年 建設內容:茶園改造轉換,廠房建設, 生產設備: 投資規(guī)模: 240 萬元 資金構成:財政資金 160 萬元,其中無償 48 萬元,有償 112 萬元,自籌資金 80 萬元 項目申報單位:貴州普定夜郎湖 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鄧道明 主要技術 經濟 指標 本項建成投產期銷售產值 195 萬元,銷售稅金 12.6 萬元,利潤總額 40.8 萬元 項目輻射范圍及帶動能力的 本項目主要輻射普定縣化處鎮(zhèn),朵貝、長慶、沙子、播改村。帶動農戶 100戶,基地規(guī)模 1000 畝,增加就業(yè) 60 人。 2 二、編制依據 本項目編制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見,普發(fā) 200322 號中共普定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的 實施意見 , 2003 年普定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做好 2003 年農業(yè)和農村 工作 的意見。已通過省、市、縣三級有關部門評審的普定朵貝有機茶開發(fā) 項目建議書 。 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項目建設背景 黨的十六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把搞好 “農業(yè)、農村、農民 ”(三農) 工作 作為 “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并不斷加以強化和深化。 2003 年中央農村 工作會議 ,確立了 “多予、少取、放活 ”的農村工作方針。 2004 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fā)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以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為主題,專門下發(fā)一個中央文件,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 作為地處貧困山區(qū)的普定縣。在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縣農業(yè)和農村 經濟發(fā)展 取得了一定成績。 2003 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 1418 元,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邁出了新的步伐等。但是我縣農 業(yè)、農村和農民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增收渠道狹窄;農業(yè)結構調整步伐不快,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水平不高,龍頭企業(yè)少等等。為此,我縣縣委于 2003 年 6 月 27 日以普發(fā)200322 號文下發(fā)了中共普定縣委、普定縣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的 實施意見 。提出 “建設 茶葉 、藥材、蔬菜、水果等生產基地、創(chuàng)立名牌。擴大生產經營規(guī)模,形成農業(yè)支 柱產業(yè)。 ” 普定縣具有悠久的產茶歷史。早在明朝崇禎年間,普定化處朵貝所產的朵貝茶便作為貢品進貢朝庭。朵貝茶曾三次在省地 茶葉 評審會上奪魁,成為頗具地方特色的佳品。然而,作為我縣唯一的地方特色,具有一定歷史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朵貝茶如今已是名存實亡了。 隨著西部大開發(fā)的實施,以及各級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加快農村經濟 發(fā)展 。一九九九年,安 順市委、市人民政府確立了 茶葉 產業(yè)化作為安順農業(yè)產業(yè)結構戰(zhàn)略調整之一,大力 發(fā)展茶葉 產業(yè)。借此東風,普定縣于 19992001 年共 發(fā)展 茶園一萬余畝,為我縣農業(yè) 產業(yè)結構調整奠定了一定基礎?;诖?,為適應當今 茶業(yè) 發(fā)展,我公司提出了普定朵貝有機茶開發(fā) 項目 ,利用我縣的歷史名茶, “朵貝茶 ”的歷史知名度,開發(fā)有機茶,重振朵貝茶的雄風,推進我縣 茶業(yè) 產業(yè)化向前發(fā)展。 二、項目必要性 同其它農業(yè)一樣,隨著化肥、農藥等現代技術的應用與推廣。茶葉生產得到了很大發(fā)展。但是由于在生產上投入了大量的高能物質,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一方面沖擊了茶園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了這個系統(tǒng)中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另一方 3 面是促進了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和浪費,產品質量下降。近年來,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國外特別是西方國家相繼對 進口 我國茶葉進一步削減關稅,有利于我國茶葉出口。但是,由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對 進口 我國茶葉實施了更為嚴格的技術指標要求,如從 2000 年 7 月 1 日起,歐盟茶葉進口國對茶葉進口實施了更為嚴格的農殘檢測標準,新標準較原來的標準高10100 倍,使我國茶葉出口受到了較大影響。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健康,保健意識的增強,健康、安全的食品成為人們追求的熱點。特別是近來年出現的瘋牛病、口蹄疫以及各種農藥殘留引起的各種病癥,如阜陽劣質奶粉事件。使人們更加關注食品的安 全性。于是,各種無公害食品, 綠色食品 ,有機食品迅速風靡全球。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目標。有機茶作為一種純天然、無污染的營養(yǎng)最豐富、最安全的食品,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有機茶就是在無任何污染地按照有機農業(yè)生產體系和有機農業(yè)方法生產出茶葉原料,在加工包裝和貯運過程中不受任何化學品污染,并經有機茶認證機構審查認證,頒發(fā)證書的茶葉產品或其再加工制品。有機茶在我國起步較晚。 1990年浙江臨安的有機茶經荷蘭頒證組織頒證出口,至 1997 年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開始進行有關有機茶的研究工作; 1999 年成立有機茶中 心,開始了我國有機茶的認證。至今:全國共有 200 余家生產 企業(yè) 獲得了有機茶認證,貴州有羊艾農場等 5 家 企業(yè) 獲得了有機茶認證。經審查認證的有機茶園面積達 12 萬余畝,生產有機茶 4000 多噸。我國有機茶主要是外銷,我國有機茶出口數量占全年產量的 60%。但是,我國有機茶還必較少,審查認證的有機茶園面積僅占全國茶園面積的 0.7%,生產的有機茶僅占全國茶葉產量的 0.5%。 我縣在抓住西部大開發(fā)的機遇,積極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方向,大力發(fā)展茶葉產業(yè),是符合當前我縣農業(yè)發(fā)展實際的,但是,由于我縣技術力量薄弱,農業(yè)基礎差,農民素 質普遍不高,在進行茶葉 生產管理 上,存在著管理粗放,濫施化肥,農藥等現象,與當前我國茶業(yè)發(fā)展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在有機茶開發(fā)方面,目前安順市尚未有獲得有機茶認證的茶園及企業(yè)。為此,我公司根據當前乃至世界茶業(yè)發(fā)展方向,提出在我縣化處鎮(zhèn)播改村建設 300 畝有機示范茶園,以開發(fā)普定朵貝有機茶,帶動全縣茶業(yè)健康發(fā)展具有相當的必要性。 第三章 建設條件 一、項目區(qū)概況 1、地理位置及區(qū)域范圍 普定縣地處安順市北面,距安順市 25km,南與安順市西秀區(qū)相接,西鄰六盤水市六技特區(qū),北接畢節(jié)地區(qū)織金縣,東鄰平壩縣。項 目選在普定縣化處鎮(zhèn)播改村,距普定城 25km,距化處鎮(zhèn) 15km,項目地遠離城市,周圍 15km 范圍內無任何工礦企業(yè),項目地以農業(yè)為主,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四周林木繁茂,與 5000 畝銀杏葉基地毗鄰,森林覆蓋率達 35%。 4 2、自然資源狀況 普定縣地處云貴高原腹地,屬高原河谷地區(qū),海拔高度 16401864m。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季節(jié)交替分明。常年氣候溫和,冬無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 15.1 。無霜期較長,全年無霜期達 289 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達1396.6m,且雨熱同季,云霧多,日照少,相對濕度在 80%以上。普定縣境內土壤肥沃,多為砂頁巖發(fā)育而成的黃壤土,呈微酸性, PH 值 4.55.5 之間,非常適宜茶樹生長和發(fā)育。 3、社會經濟狀況 近年來,普定縣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據統(tǒng)計, 2003 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 11.85 億元,比上年增長 13.5%。其中第一產業(yè)完成增加值 2.58 億元,第二產業(yè)完成增加值 6.86 億元,第三產業(yè)完成增加值 2.41 億元。國民經濟三次產業(yè)結構為 21.8:57.9:20.3。全年共完成財政總收入 1.88 億元,比上年增長 10.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 0.75 億元,比上年增長 13.2%,全縣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繼續(xù)得到改善,收入穩(wěn)定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 1418 元,實際比上年增長 5.2%。 二、項目實施的有利條件 有機茶生產是一項 技術 性很強的有機農業(yè) 生產技術 。在有機茶的生產、加工乃至銷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受到有關有機茶認證資格的認證機構進行監(jiān)督認證。特別是在茶園的田間管理過程中,茶葉生產絕不允許受到任何化學及其它污染。有機茶生產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在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為首的我國國內各個科研院所聯合攻關,目前已取得了相當的 技術 成果。如有機茶專用肥,苦蒿等植物原剎蟲劑,茶病毒及 Bt 制劑等生物源殺蟲劑。就我市而言,我市廣大茶葉工作者在長期的茶葉生產實踐中積累了用苦蒿殺滅小葉綠葉蟬等方法。 目前,我國有機茶 生產技術標準 已相繼制定并頒布實施。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中心以 IFOAM 基本 標準 為基礎,參照歐盟標準,于 1999 年 5月制定了有機茶認證標準,用于開展有機茶認證工作。有機茶中心還編寫了農業(yè)部行業(yè)標準, NY5196-2002有機茶、 NY/T5197-2002有機茶生產技術規(guī)程、NY/T5198-2002有機茶加工技術規(guī)程 NY5199-2002有機茶產地環(huán)境等技術 標準,并于 2002 年 9 月 1 日起實施。這些技術規(guī)程和標準為我國有機茶生產,加工提供了一套完整的 技術支持 。 目前,我 公司 已完成了普定縣化處鎮(zhèn)播改村和貓洞鄉(xiāng)新民村土樣檢驗。為能更好地推進我 公司 有機茶開發(fā)工作,我公司將聘請安順市蠶種場羅邦濤同志(茶葉農藝師)以及省相應茶葉專家作為我公司的技術顧問,為我公司的有機茶開發(fā)提供 技術支持 。 普定縣基礎設施良好,交通條件十分便利,距安順市僅 25km,距安順市黃果樹機場僅 20km,安織(二級公路)穿越全境,普化(高等二級公路)連通普定縣城與化處火車站,全縣公路里程 322.2km。通訊較為發(fā)達,固家電話、移動電話普遍全縣,電話裝機總數達 32715 部,其中移動電話 12700 部。能源十分豐 5 富,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 安順電廠即位于普定縣境內,全年發(fā)電量達 76.18萬千瓦小時,煤炭資源豐富,相鄰的織金縣,安順市轎子山煤礦等可為我縣提供豐富煤炭資源,就普定縣而言,亦是產煤大縣,全縣年產煤 167 萬噸。電力、能源、交通、通訊都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重要保障。 第四章 建設單位基本情況 一、建設單位概況 普定夜郎湖食品有限公司是由原食品廠下崗職工籌資,于 2000 年 9 月創(chuàng)建的。公司主要從 事傳統(tǒng)食品中秋月餅的生產, 2003 年投資 80 萬元,新建年產 10余萬桶泉水 生產線 。公司從 2002 年就到浙江引進設備和技術,在朵貝組織毛峰茶加工,對開發(fā)名優(yōu)茶作了前期可行性探索,為有機茶園建設及名優(yōu)茶開發(fā)奠定了基礎。 公司是依據公司法和現代企業(yè)制度建立起來的,為確保食品生產的安全衛(wèi)生,建立有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度和 企業(yè)管理 制度,幾年來生產的食品和泉水經省、市、縣質量衛(wèi)生監(jiān)督部 門抽檢,均符合國家食品衛(wèi)生質量標準。 公司現有職工 18 人,其中大專生 1 人,中專、職高 10 人,初中生 7 人,多數為原食品廠技術工人。 二、企業(yè)財務狀況 公司注冊資本 52.8 萬元, 2003 年末,公司資產總額為 109.9 萬元,負債總額 55.3 萬元,資產負債率為 50%。 2003 年實現銷售產值 24 萬元,稅利 3.1 萬元。2004 年預計銷售產值 40 余萬元,稅利 8 萬余元。 公司自 2000 年 11 月在縣工商銀行開戶以來無不良信用行為 。 第五章 市場分析與銷售方案 一、市場分析 有機茶是一種絕對不受任何污染的純 天然食品。由于有機茶在生產、 加工 銷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受到嚴格控制,其品質是有保障的,是最營養(yǎng)、最安全的天然食品之一,滿足了當今廣大消費者追求健康安全的消費需求,因此,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市場潛力巨大。目前,國際市場對有機茶需求量穩(wěn)步增長,而國內市場對有機茶的需求正在啟動并呈迅猛 發(fā)展 之勢。 有機茶主要銷往西歐、美國和日本等國;有機茶的銷量僅占上述國家和地區(qū)茶葉 銷售量的 1%,而有機食品在上述國家和地區(qū)已占到 5%以上。 目前,世界 茶葉 總產量約為 296 萬噸,而有機茶銷售量約為 6000T,且主要是紅茶。有機茶 在國際市場以 20%的增長率增長。因此,有機茶市場還有相當大 6 的 發(fā)展 空間,呈供不應求之勢,有機茶的銷售價格較一般常規(guī)茶葉銷售價要高3050%,利潤相當豐厚,市場空間相當巨大。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我國有機茶發(fā)展經過近十年發(fā)展,已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績。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國有機茶園經有機茶認證的茶園面積僅 12 萬畝,占全國茶園面積的 0.7%,年產有機茶僅 4000 噸,占全國茶葉產量的 0.5%。我國的有機茶主要分外銷和內銷兩條渠道,外銷為主。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有機茶出口數量占全年產量的 60%,而內銷為 40%,但從 產值情況來看,目前有機茶產值約為 1 億元,占全國茶葉產值的 1%,利潤豐厚。出口有機茶產值占有機茶產值 25%,而內銷有機茶產值占有機茶產值 75%。由此可見,內銷有機茶的產值高于出口有機茶產值,內銷市場較外銷市場更好,說明我國有機茶市場處于起步期并迅猛發(fā)展,消費者對最營養(yǎng)、最安全的有機茶更加青睞。 二、銷售方案 從我國有機茶銷售渠道而言,我國已開展有機茶經銷商認證,建立了有機茶銷售專柜制度。在經銷商和市場的共同拉動下,目前我國有機茶產銷基本平衡,部分 產品 特別是高檔的有機名優(yōu)茶呈供不應求的態(tài)勢。我國有機茶市 場主要由當地市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出口市場組成。因此,對我 公司 即將開發(fā)出來的有機茶 產品 銷售,我們將以當地市場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為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尋找已獲得有機茶認證的經銷商代理經營朵貝有機茶產品,從而建立起我 公司 朵貝有機茶的銷售網絡。 第六章 項目建設方案 一、建設任務和規(guī)模 我公司提出的開發(fā)普定朵貝有機茶是一個改建項目,主要是對茶園進行有機茶園改造。采用公司 +農戶的方式,推動普定茶葉產業(yè)化發(fā)展,項目的建設內容有: 我公司改建有機茶示范基地 300 畝; 輻射帶動現有常規(guī)茶園 1000 畝進行 有機茶園改造; 新建有機茶生產 加工廠 房 900m2; 有機茶 加工設備 一套。 二、項目規(guī)劃與布局 整個項目需 35 年完成。第一年即 2005 年,主要進行示范茶園建設,即 300畝有機茶茶園建設,第二年即 2006 年進行有機茶 加工廠 房的建設和 加工設備 的引進。第三、第四年進行公司 +農戶的運作,通過我公司的示范茶園,輻射帶動相鄰幾個村 1000 畝茶園的轉換。爭取用 5 年左右時間,輻射帶動我縣貓洞、雞場近 5000 畝的茶園轉換。以推動全縣茶葉產業(yè)化的發(fā)展。 三、生產技術方案及工藝流程 1、生產技術方案。 有機茶 園的建設和技術方案主要有: 7 園地選擇,茶園應遠離城市和工業(yè)區(qū)以及村莊與公路,以防止城鄉(xiāng)灰塵、廢水、廢氣的污染。要求茶園周圍林木繁茂,具有生物多樣性,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土壤未受污染,土質肥沃。 茶種選擇,不要選用基因改良生產的良種,所選茶種具有抗病蟲害、抗凍害的無性系良種。 茶樹種植,選擇在秋季或早春,即霜降前后或驚蟄至春分。種植時施足底肥,每畝施 150200kg 的磷肥和 100kg 的無機礦質料,如鈣鎂磷肥、脫氧磷肥?;?50100 擔的廄肥、堆肥、綠肥。每畝種植無性系茶苗 60008000 株。 苗期茶園管理:主要搞好肥水管理,施肥只能用各種有機肥料,以就地取材,有條件的可以選用經認證的有機茶專用 肥。施用畜禽糞時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搞好病蟲害防治,以農業(yè)防治為主,勤除雜草,防止病蟲害發(fā)生。如果發(fā)生比較嚴重,則要用各種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進行,在進行化學防治時,一定要選擇有機農藥。 成齡茶園管理,主要是在茶樹的收獲期,以采摘 茶葉 為主,采摘時要做到及時采摘和按 標準 采,采養(yǎng)結合。其它的仍然是加強肥水管理,耕作除草和修剪。必要時進行茶園行間鋪草,每畝鋪草 1000 公斤,即可以防治草荒,增 加茶園土壤溫度,有利無有益微生物繁殖,同時亦可以向茶園提供肥力,每年施肥一次,主要是基肥、按每畝 100150kg 磷肥和 50kg 無機礦質肥料,如鈣鎂磷肥,以補充茶樹營養(yǎng),認真做好病蟲害防治,其方法同苗期管理相同。 2、工藝流程。 名優(yōu)茶工藝流程 鮮葉 攤放 殺青 攤涼 揉捻 做形 提毫 烘焙 成品 大宗茶工藝流程 鮮葉 殺青 揉捻 解塊篩分 烘干 一炒 二炒 輝鍋 成品 四、項目建設 標準 和具體建設內容 1、建設標準 嚴格按有機茶園標準進行建設,廠房及 加工機械設備 ,按照有機 茶 加工 環(huán)境及設備要求進行。 2、具體建設內容 土建: 900m2 8 設備:為杭州茶機總廠或上洋茶機廠生產的有機茶設備,分名優(yōu)茶 機械設備 和大宗茶機械設備。 種苗:為福鼎大白茶,無性系播苗。 第七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一、項目建設投資估算 (一)項目建設投資估算 1、土建投資及構成 42 萬元 2、加工設備及構成 38 萬元 名優(yōu)茶加工設備 23.75 萬元 蒸汽殺青機 6CZS-50 263500 元 /臺 12.70 萬元 揉捻機 6CRW-30 43500 元 /臺 1.40 萬元 碧螺春烘焙機 6CHP-941(環(huán)保 ) 613500 元 /臺 8.1 萬元 足大提香機 6CCQ-50D 27750 元 /臺 1.55 萬元 大宗茶加工設備 14.25 萬元 滾筒殺青機 6CST-70 125800 元 /臺 2.58 萬元 揉捻機 6CRW-55 46750 元 /臺 2.7 萬元 連續(xù) 烘干機 6CH-3/20 125700 元 /臺 2.57 萬元 解塊機 6CJW-40 11980 元 /臺 0.2 萬元 瓶式炒干機 6CCP-110 415500 元 /臺 6.20 萬元 3、種苗投資及構成 75.50 萬元 茶園建設 A、種苗 180 萬株 0.20 元 /株 36 萬元 B、深耕整地費 300 230 元 /畝 6.9 萬元 C、肥料費 300 250 元 /畝 7.5 萬元 9 種植費 300 60 元 /畝 1.8 萬元 苗期撫育 A、耕作除草 300 340 元 /畝 3.6 萬元 B、施肥 300 3150 元 /畝 13.5 萬元 C、定剪 300 338 元 /畝 3.5 萬元 D、病蟲害防治 300 330 元 /畝 2.7 萬元 4、流動資金 36.5 萬元 流動資金需要量為:即 = =36.5 萬元 (二)無償資金 48 萬元 其中:用于新產品研發(fā),新技術的引進,示范推廣和 技術培訓 等 15 萬元;用于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有機茶園認證等工作經費 10 萬元;用于通往茶園道路改造及輸變電設備、排灌設施等 15 萬元;用于貸款貼息 8 萬元。 二、資金來源及籌措 本項目總投資規(guī)模為 240 萬元,其中:申請財政資金 160 萬元(有償資金112 萬元,無償資金 48 萬元),自籌資金 80 萬元(自有資金 36.5 萬元,申請銀行貸款 43.5 萬元)。 三 、資金使用和 管理 1、資金使用及 管理 根據項目建設規(guī)劃,資金分年度使用計劃如下表: 資金使用計劃表 單位:萬元 項 目 工 程 進 度 預計完成 投資 額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10 有償資金 無償資金 有償資金 無償資金 有償資金 無償資金 有償資金 無償資金 一、基地種苗 投資 二、土建 三、設備 四、流動資金 五、其他 1、技術引進、培訓 2、基礎設施 3、前期工作經費 4、貸款貼息 累計 項目資金設立專戶管理 ,按工程進度質量監(jiān)督使用 .無償資金的使用將遵照財政部財發(fā) 2002 57 號文件規(guī)定合理使用。 2、有償資金及銀行貸款歸還 本項目的有償資金及銀行貸款,擬用 公司 3.3 畝土地,廠房 1170m2,評估價值 100 萬元和法人代表個人商住樓 841m2,評估價值 80 萬元,共 180 萬元作為抵押擔保。本項目作為種植業(yè)項目,需經過 3 年的撫育期才能投產。因此,對項目有償資金及銀行貸款的歸還應從 第五年開始,利用本項目的利潤以及本 公司 11 現有經營利潤進行歸還。第五年歸還有償資金及銀行貸款的 50%。第六年全部還清。參見貸款分期償還計劃。附表 8。 第八章 財務評價 一、財務評價依據 近年來,中央相繼出臺了扶持農業(yè)發(fā)展的有關政策。前不久,國家已出臺了取消煙葉以外的所有農 產品 農業(yè)特產稅,以后用 5 年的時間取消農業(yè)稅。 茶葉 作為農 產品 ,長期以來,其稅收稅率都比較高,為 16%,取消其農特稅后,無疑將推動 茶葉 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同時,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西部大開發(fā)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對設在我省以國家規(guī)定的鼓勵類產業(yè) 項目為主營業(yè)務,其當年主營業(yè)務收入超過 企業(yè) 總收入 70%的內外資 企業(yè) ,在 2003 年至 2010 年內減按 15%稅率繳納 企業(yè)所得稅 ,本項目亦符合此 實施意見 ,將給企業(yè)增加留利,增強投資償還能力。 二、銷售收入和銷售稅金及附加估算 該項目采用公司 +農戶的方式進行,公司基地 300畝,輻射帶動農戶基地 1000畝,項目共有茶園面積 1300 畝。 茶樹是一種葉用多 年生經濟作物,其經濟年限一般在 30 40 年。如果能科學種植和管理,便能達到頭年載,二年摘,三年超雙百的水平。但是,通常來講,茶園都要通過 23 年的撫育后,進入 67 年后即進入盛產期,可延期 2030年。 隨著我國茶葉產品結構調整,我國茶葉產品都向無公害、綠色食品、高檔化、名優(yōu)茶產品方向發(fā)展,茶園產值相當樂觀。外省茶園如浙江、江蘇畝產值最高可達 2600 元以上,最低也在 1300 元以上。就我省及我市而言,我市的許多茶葉生產企業(yè)其茶園畝產值亦在 1500 元以上,如貴州羊艾農場、安順蠶種場、安順市茶場、安順明英茶場 等,按以上茶園畝產值 1500 元計,本項目進入投產期以后,年產值達 195 萬元,即銷售收入 195 萬元。 參照安順幾家茶場名優(yōu)茶銷售價格綜合水平約 5060 元 /公斤,以每公斤 54元計,則年生產量約 36000 公斤。 即年銷售收入 =36000 公斤 54=1950000 元 年銷售稅金 =19500006%=117000 元 年城建稅及附加 =1170008%=9360 元 年實現稅金及附加 =117000+9.360=126360 元 12 參見附表 61。 三、 成本 及利潤分析 根據浙江省義烏市農 業(yè)局多年來對該市茶葉生產情況 調查 分析,其每畝茶園投入成本接近 1000 元,我省較浙江省經濟較為落后,勞動力、燃料成本均較浙江省低。則該 項目 年成本不足 130 萬元。 根據浙江省義烏市農業(yè)局的調查,茶葉生產加工過程中,其投入產出比基本上在 1:1.3 1:1.65 之間。按 :1.3 的投入產出比計,則茶葉生產利潤率達 35.6%。即如果每畝茶園的年產值為 1500 元,該項目年生產總值為 195 萬元,則其利潤可達 69.42 萬元,扣除 企業(yè)所得稅 22.91 萬元,則年凈利潤可達 46.51 萬元。參照浙江義烏的生產成本水平,結合當地 實際,其單位 產品 生產成本及總成本測算參見附表 4。 四、財務效益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投資 利潤率:根據利潤測算附表 6 投資利潤率 = 100%=100%=22.3% 靜態(tài)投資回收期:根據 現金流量表 ,附表 7。 靜態(tài)投資回收期 = 即: PP= =2.9(年) PP=2.9+2=4.9(年) 財務內部收益率和凈現值 根據現金流量表及現金流量圖。 其財務凈現值為: NPVA1(稅前) =152.99(萬元) NPVA2(稅后) =77.08(萬元) 財務內部 收益率為 24.7%。 項目內部收益率為 32%。 現 金 流 量 圖 A1 20.95 31.42 52.37 52.37 52.37 52.37 52.37 52.37 52.37 52.37 52.37 153.87 13 A2 18.72 25.74 39.77 39.33 38.89 38.89 38.89 38.89 38.89 38.89 38.89 140.39 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復利 0.909 0.826 0.751 0.683 0.621 0.564 0.513 0.467 0.424 0.386 0.350 0.319 系數 192 根據上圖,以折現率 I=10% 即凈現值 NPVA1=192+20.950.909+31.420.826+52.364.759+153.870.319 = 192+20.74+25.95+249.22+49.08 =152.99(萬元) NPVA2 =192+18.720.909+25.740.826+39.770.751+39.330.683+38.893.3 25+140.390.319 = 192+17.02+21.26+29.87+26.86+129.29+44.78 =77.08(萬元) 折現率 I=50% 即 NPVA1= 192+20.950.667+31.420.444+52.370.867+183.870.008 = 192+13.97+13.95+1.23 = 192+74.54 = 117.46(萬元) NPVA2 =192+18.720.667+25.740.444+39.770.296+39.330.198+38.890.373+140.390.008 = 192+12.48+11.43+11.77+7.78+14.5+1.12 = 192+59.08 14 = 132.92(萬元) 項目內部收益率 IRR=10%+( 50% 10%) =10%+56.6%40%=32% 財務 內部收益率 IRR=10%+( 50% 10%) =10%+36.7%40%=24.7% 2、清償能力 分析 公司現有資產總額 109.8 萬元,負債總額 55 萬元,資產負債率 50%,項目建成后,資產 總額達 301.8 萬元,負債總額隨之增加為 210.5 萬元,資產負債率為 69.7%。 茶園建設具有周期長、 回收 慢的特點,且盛產期是在建設 6 年之后。本項目建成投產第六年需償還銀行借款 43.5 萬元,財政有償資金本金 112 萬元,資金占用費 14.74 萬元,其中:第三至第六年的資金占用費 9.38 萬元已在經營期內 財務 費用中列支,作應付賬款處理,實際清償資金占用費 5.36 萬元,財政有償資金本金利息共計 117.36 萬元。清償資金總額為 160.86 萬元。根據投產期經營收益測算,投產第六年,累計新增稅后利潤 86.46 萬元,折舊 基金 23.6 萬元,清償能力合計 110 萬元,擬用公司現有經營利潤和折舊 51 萬元參與歸還。(參見附表 8) 五、不確定性 分析 1、盈虧平衡分析 ( 1)以產量表示的盈虧平衡分析(依據收入、 成本 測算表) 即保本產量 =6182kg ( 2)以銷售 價格 表示的盈虧平衡分析 即保本 價格 = = =39.30 元 /kg 根據盈虧平衡分析,本項目年生產量達到 6182kg(為生產能力的 17.2%)項目盈虧平衡。銷售價格每公斤 39.30 元時保本。在本項目 成本 預算時,折舊 基金和借款利息均記入固定成本,故 在保本量或保本價格之臨界點時,也能保障折舊基金提取和息款利息的償付。 2、敏感性分析 根據現金流量圖,以凈現值為主要指標分析銷售收入及經營成本的變動對凈現值的敏感性。 設定本項目最低期望收益率約 15%。 15 即 NPV= 155.5+52.37( P/A15%10) +65( P/F15%10) = 155.5+52.375.0188+650.2472=123.4 萬元 銷售收入及經營成本的變動對凈現值的影響如下表: 凈 現 值 變 動 表 單位:萬元 變動率 變動因素 20 10 0 +10 +20 銷售收入 59.6 32.7 123 215 266.3 經營成本 253.9 188.7 123 58.2 7.5 16 根據上表,當銷售收入下降 10%時,凈現值下降為 32.7 萬元,其變化率為: =73.4% 當銷售收入增長 10%時,凈現值上升為 215 萬元,其變化率為: =74.8% 當經營成本上升 10%時,凈現值下降為 58.2 萬元,其變化率為: =52.7% 當經營成本下降 10%時,凈現值增長 為 188.7 萬元,其變化率為: =53.4% 根據以上分析,說明銷售收入的變動對凈現值的影響程度較大,經營成本變動對凈現值的影響程度較小。 六、財務評價結論 根據上述分析結果,本項目的經營成本是作寬松估算,對產品銷售價格及單產是作最保守的估算,據此測算的 投資 利潤率,財務收蓋率均高于正常融資成本的 100%,靜態(tài)投資 回收 期 PP,項目清償能力也能如期償付 財政有償資金和銀行借款。盈虧平衡及敏感性分析也說明本 項目 的風險性較小。 根據目前有機茶的銷售價格水平和先進的茶園 管理 以及 公司 +基地 +農戶的運作模 式, 茶葉 的單產及銷售價格期望上升 10-20%,豐產期的第六至第八年,年凈現值期望增加 50-80 萬元是有可能的,發(fā)展后勁十足。 第九章 環(huán)境影響評價 有機茶是在原料生產過程中遵循自然規(guī)律和生態(tài)學原理,采取有益于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農業(yè)技術,不使用合成的農藥、肥料及生長調節(jié)劑等物質,在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劑。有機茶從種植到加工,其本質要求就是天然無污染,其實就是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過程。所以說,有機茶園建設,既是經濟林,又是生態(tài)林,其發(fā)展對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人類文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第十章 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與農民增收效果評價 一、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 目前普定縣的農業(yè)主要是以糧食、油菜和蔬菜為主。在近年來,由于產業(yè)結構調整,普定縣的 茶葉 產業(yè)有所發(fā)展, 2003 年較上年增長 22.2%,但是其絕對數仍然偏小,尚未有一個具有規(guī)模的茶葉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帶動全縣 茶業(yè) 的健康發(fā)展。 本 項目 的建設,將瞄準全縣茶葉產業(yè)龍頭企業(yè)方向,依托普定縣知名的歷史品牌價值 朵貝,大力發(fā)展朵貝有機茶,通過示范帶動,采用 公司 +農戶的運作模式,向農戶提供種苗,提供技術,在茶園投產后,按照市場價格向農戶收購茶鮮葉,統(tǒng)一 加工、統(tǒng)一品牌、統(tǒng)一銷售,壯大普定縣 茶業(yè) 經濟,推進普定縣農 17 業(yè)結構調整。本項目的實施,將輻射帶動普定縣化處鎮(zhèn)朵貝、播改、長慶、沙子等幾個村,近 1000 多畝的茶園轉換。增加就業(yè)人數 60 人以上。 二、農民增收效果評價 根據安順市蠶種場生產情況分析, 2004 年該場 743 畝茶園產茶青產值 62.8萬元,平均畝產茶青產值 845.5 元(含采茶費)。提供采茶費 31.4 萬元,平均每畝提供采茶費 422.6 元。根據以上情況分析,該項目建成后, 1300 畝茶園,每年可向當地農民提供采花費 54.94 萬元。該項目是采用公司 +農戶的 方式,基地規(guī)模 1000 畝,輻射帶動農戶 100 戶,平均每戶茶園規(guī)模為 10 畝。在茶園投產后,公司將主要收購農戶茶青,按每畝茶園茶青產值 845.5 元計,項目投產后,每戶每年茶青產值為 8455 元。 三、其他社會影響 有機茶園是一個要求茶園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相互協調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生產過程中,要求嚴禁施用化肥和農藥,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因此,是一個很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項目,而我縣地處長江上游,石漠化較為嚴重的縣發(fā)展有機茶園,是加快我縣退耕還林還草,切實改善我縣生態(tài)環(huán)境的 好項目 。 第十一章 項目組織與 管理 一、組織機構與 職能劃分 由公司全權負責本項目的實施和管理,具體分項目建設期和投產期兩個階段實施管理:建設期由公司經理兼任 項目經理 ,聘請技術顧問 1-2 人。下設項目基地建設室、基建技術設備室、財務室、辦公室等職能部門,其職能、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