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ppt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9fdfcc66-e4ed-4d6b-b772-67accbd86949/9fdfcc66-e4ed-4d6b-b772-67accbd869491.gif)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ppt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9fdfcc66-e4ed-4d6b-b772-67accbd86949/9fdfcc66-e4ed-4d6b-b772-67accbd869492.gif)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ppt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9fdfcc66-e4ed-4d6b-b772-67accbd86949/9fdfcc66-e4ed-4d6b-b772-67accbd869493.gif)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ppt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9fdfcc66-e4ed-4d6b-b772-67accbd86949/9fdfcc66-e4ed-4d6b-b772-67accbd869494.gif)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ppt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9fdfcc66-e4ed-4d6b-b772-67accbd86949/9fdfcc66-e4ed-4d6b-b772-67accbd869495.gif)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 第三單元 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駐操營學區(qū)初級中學張玉娟 學習目標1 掌握鄭和下西洋 戚繼光抗倭的史實 2 理解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戚繼光抗倭斗爭的性質 3 知道葡萄牙攫 jue 取在澳門居住權的史實 4 感受鄭和 戚繼光的人格魅力 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明之榮 鄭和下西洋 明之危 倭寇侵擾 今之愿 和平崛起 目錄 一 鄭和下西洋 鄭和 原姓馬 明成祖賜姓鄭 明宣宗封他為 三寶太監(jiān) 西洋 地理概念 在不同的時期含義有所不同 明初 人們把黃海 東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稱為 東洋 而把今天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一帶海域區(qū)稱為 西洋 1 目的2 時間3 到達范圍 鄭和下西洋自主學習提綱 P70 71 敬業(yè)奉獻 忠心報國 敢為人先 科學探索 百折不撓 奮勇拼搏 崇尚和平 鄭和精神 材料二 明成祖即位后隨著國內形勢的好轉 眼光始移向海外 要求擴大對外關系 以遠播明朝聲威 進一步健全朝貢體系 材料一 史書記載洪武末年時 倉廩充積 天下太平 建文帝時期 家給人足 外門不闔 到永樂年間 明王朝統(tǒng)治已臻極盛 材料三 宋元以來 海船制造技術與航海水平大為提高 如羅盤針的發(fā)明 氣象測量的進步 航海的勘探等 海外地理知識也日見豐富 1 明朝前期國力強盛 2 明成祖的鼓勵與支持 3 先進的造船技術 航海技術和指南針的應用 史料分析 根據(jù)材料 分析鄭和下西洋的條件有哪些 1 時間之長 規(guī)模之大 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合作探究 根據(jù)下面材料 說說鄭和下西洋有什么影響 榜葛剌進麒麟圖 2 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 榜葛剌進獻麒麟圖 船隊回國時 一些國家派出使者隨行 如第6次返回時 就有1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使團共1200余人隨船隊來到中國 3 開創(chuàng)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 為人類航海事業(yè)做出了偉大貢獻 積極影響 1 時間之長 規(guī)模之大 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2 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 3 開創(chuàng)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 為人類航海事業(yè)并做出了偉大貢獻 消極影響 七次大規(guī)模遠航和饋贈性貿(mào)易 給明政府造成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 未使中國真正走向開放 走向富強 明之榮 鄭和下西洋 明之危 倭寇侵擾 今之愿 和平崛起 目錄 二 戚繼光抗倭 戚繼光 中國古代稱日本為倭國 元末明初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 組成海盜武裝集團 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進行走私貿(mào)易和搶劫 被時人稱為 倭寇 倭寇與中國一些走私商人和不法豪紳狼狽為奸 燒殺搶掠 無惡不作 長期侵擾我國沿海地區(qū) 時稱 倭患 1 背景2 概況3 結果4 性質 戚繼光抗倭自主學習提綱 P72 74 材料二 至浙時 見衛(wèi)所軍不習戰(zhàn) 乃因地形制陣法 審步伐便利 一切戰(zhàn)艦 火器 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戚家軍 名聞天下 繼光為將號令嚴 賞罰信 士無敢不用命 明史 材料三 在臺州九捷中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蕩平了浙江的倭寇 在福建 廣東 與當?shù)孛鬈姴⒓缱鲬?zhàn) 剿滅那里的倭寇 魯教版 中國歷史 材料一 大肆毀掠 殺人無算 城邊流血數(shù)十里 河內積滿千船 倭變事略 史料分析 根據(jù)材料 分析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 1 這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zhàn)爭 2 戚家軍紀律嚴明 作戰(zhàn)英勇 3 得到明朝政府和當?shù)剀娒竦闹С?這首軍歌表現(xiàn)了戚家軍面對侵略者誓死捍衛(wèi)國家安全以及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堅強意志 你是如何評價戚繼光的 戚繼光抗倭捍衛(wèi)了國家和民族尊嚴 符合沿海人民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維護國家海防安全 戚繼光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1553年 1573年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 葡萄牙獲得了在澳門的租借居住區(qū) 但澳門的主權仍然屬于中國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明之榮 鄭和下西洋 明之危 倭寇侵擾 今之愿 和平崛起 目錄 一帶一路 戰(zhàn)略 把沿線國家和地區(qū)串聯(lián)起來 搭建戰(zhàn)略平臺 促進沿線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共同富強 這不僅保證了中國的國際戰(zhàn)略安全 還能讓沿線國家和中國互利共贏 明朝前期 國力強盛 鄭和七下西洋 明中后期 國勢衰落 沖突 友好交往 戚繼光抗倭 當時處于封建社會的中國 在世界范圍內已經(jīng)由強盛逐漸轉向衰弱了 課堂小結 當堂檢測1 2018江蘇南京中考 他的足跡 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 他是 A張騫B鄭和C戚繼光D鄭成功 2 2018北京順義一模 明朝中期 我國沿海地區(qū)不斷遭受倭寇的侵擾 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 先后掃平浙江 福建 廣東倭患的將領是 A 岳飛B 文天祥C 戚繼光D 鄭成功 3 2018江蘇連云港中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新能源儲能項目落戶保障合同
- 廚具設備購銷合同(31篇)
- 教學工作總結英語2024(32篇)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
- 2025年業(yè)務提升合作諒解協(xié)議
- 2025年供應鏈管理公司合作項目協(xié)議書
- 2025年產(chǎn)品創(chuàng)新與生產(chǎn)協(xié)作協(xié)議
- 2025年農(nóng)村醫(yī)療人員定向就業(yè)協(xié)議
- 2025年大數(shù)據(jù)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遠程醫(yī)療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 【萬通地產(chǎn)償債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建議(數(shù)據(jù)論文)11000字】
- 吉利收購沃爾沃商務談判案例分析
- JGJ/T235-2011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guī)程
- 人教版PEP五年級英語下冊單詞表與單詞字帖 手寫體可打印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 抖音房產(chǎn)直播敏感詞匯表
- 2024屆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qū)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廣東省深圳市2023年中考英語試題(含答案與解析)
- 《看看我們的地球》
-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完整)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2第二講 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