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CAD制圖標準_第1頁
工程CAD制圖標準_第2頁
工程CAD制圖標準_第3頁
工程CAD制圖標準_第4頁
工程CAD制圖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CAD制圖標準 為了配合院生產組織模式,統(tǒng)一房屋建筑制圖規(guī)則,保證制圖質量,做到圖面清晰,簡明,符合設計、施工、存檔的要求、適應工程建設的需要,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解決資源共存問題,進一步提高設計效率。一、 適用管理范圍本標準適用于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河南建筑設計分院下屬的從事設計各設計所及使用我分院設計資質的合作單位,并以CAD方式制圖的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的設計文件。本標準建筑制圖的基本規(guī)定,適用于總圖、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空調、電氣等各專業(yè)制圖,各專業(yè)詳細制圖規(guī)定適用于本專業(yè)制圖要求。二、 本標準引用標準房屋建筑CAD制圖統(tǒng)一規(guī)則 GB/T181122000CAD工程制圖

2、規(guī)則 GB/T182292000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規(guī)則 GB/T500012001建筑制圖標準 GB/T501042001給水排水制圖標準 GB/T501062001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制圖標準 GB/T501142001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設計深度圖樣 工程建筑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年版三、 基本要求1、圖框:11 圖幅與格式幅面代號A0A1A2A3A4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圖框邊距C1010101010AO、A1及A2圖框允許加長,但必須按基本幅面的邊長(L)成1/4倍增加,不可隨意加長,其余圖幅圖紙不允許加長,同一工程項目,各專業(yè)所用

3、圖幅,除目錄和材料表外不宜多于兩種。12 標題欄、會簽欄 圖紙的標題欄、會簽欄尺寸按照總公司要求,見圖1、圖2,標準圖框中的標題欄具備簽字區(qū),設計單位、工程、項目名稱及代號區(qū)等,并作為統(tǒng)一標識不得隨意修改。專業(yè)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簽字日期圖1 會簽欄圖2 標題欄注:1)以上標題欄、會簽欄尺寸為出圖后的實際尺寸,圖紙的標題欄,會簽欄在CAD制圖時尺寸按照不同比例相應調整。2)涉外及特殊工程項目的標題欄,會簽欄根據實際情況相應調整,并報設計總院辦公室備案。3)標題欄中建筑注冊人員必須在設計總負責人欄簽字,其它專業(yè)注冊人員在專業(yè)負責人欄簽字即可。4)工程名稱欄填寫工程全稱,項目名稱欄填寫各分項工程

4、名稱。5)工程號按照總公司要求河南建筑設計分院代號為AC3,分院代號AC3前面為工程設計年份,分院代號AC3后面為工程設計在本年度的第幾項工程。6)圖別欄、填寫方案,初步設計各專業(yè)分別填寫,建初,結初、水初、電初、暖初。施工圖設計各專業(yè)分別填寫,建施、結施、水施、暖施、電施。7)版號第一次出圖為A版,第二次出變更圖或修改圖為B版2、比例: 21 比例符號為“:”,比例應以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如1:1、1:100 22 比例宜注寫在圖名的右側,字的基準線應取平,比例的字高宜比圖名的字高小一號或二號如圖3。 平面圖1:100 1:20 圖3 23 繪圖所常用的比例種類比例原位比例1:1常用縮小比例1:2

5、 1:5 1:10 1:20 1:50 1:100 1:150:1:200 1:500 1:1000 1:2000 1:50003、字體:31 字高,字寬311 圖面字高應一般采用2.5、3.5、5、7、10、14、20mm等七類字高,高寬比設定為0.7 字體高寬比對應表字高201410753.5字寬1410753.52.5 311 漢字字高應不小于3.5mm.。英文字符與數(shù)字高度應不小于2.5mm。312 一般情況下 圖前欄中工程名稱,項目名稱及圖名采用5mm字高。圖別、版號采用4.5mm字高,工程號、日期、英文、數(shù)字采用3.5mm字高, 32 間距及行距字間距宜使用標準字間距,行距宜采用倍

6、行距。33 體樣式圖中文字及說明文字統(tǒng)一選用Z(長仿宋體)使用字體類型定為(hzs.shx.hztxt.shx)天正字型參數(shù)與西文中文字體比例字寬0.7,字高0.9天框樣式SHX.FON采用SPRT.SHX,Bijfont采用HZF.SHX。4、線形:41 基本線形名稱基本線形形式線寬AUTOCAD中對應名稱和命令細實線0.25bCONTINUOUS(LiNE)中實線0.5bCONTINUOUS(LiNE)粗實線bCONTINUOUS(LiNE)細虛線 0.25bDASHED(LiNE)中虛線 0.5bDASHED(LiED)粗虛線 bDASHED(LiED)細單點長畫線 0.25bDASHD

7、OT(LiED)粗單點長畫線 bDASHDOT(LiED)長劃短劃線 0.25bCENTER(LiED)折斷線0.25bLSP文件名“BL”42 線寬 線寬分粗(b)中(0.5b) 細(0.25b)三級、繪圖時應根據繪圖比例大小成級差組選用,嚴禁在同級內選用線寬,各專業(yè)應嚴格采用本專業(yè)的標準線寬組進行繪圖,按照不同比例,各組線寬如下表所示: 圖紙比例等于小于1:200時 如1:300、 1:500等線寬比線寬常用線形名稱b0.45粗實線、粗虛線0.5b0.25中實線、中虛線0.25b0.18細實線、細虛線、細點劃線、折斷線、波浪線、軸線、剖面填充線 圖紙比例大于1:200時 如1:150 1:

8、100 1:50 1:20等線寬比線寬常用線形名稱b0.6粗實線、粗虛線0.5b0.25/0.35中實線、中虛線0.25b0.18細實線、細虛線、細點劃線、折斷線、波浪線、軸線、剖面填充線5、符號:51 軸線號511 軸線號以細實線繪制直徑為8mm,圓形平面中定位軸線的編號,其橫向開間軸線宜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從左邊下角開始向右邊按順序編寫,其豎向進深軸線宜用大寫拉丁字母表示,從下向上按順序編寫,拉丁字母的I、O、Z不得用做軸線編寫。 512 組合較復雜的平面中定位軸線可采用分區(qū)編號,編號的注寫形式應為“分區(qū)號該分區(qū)編號”。分區(qū)號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513 1號軸線或A號軸線之前的附加軸線的分母應以0

9、1或0A表示。52 索引號521 索引號以細實線繪制直徑為9mm,引出線以細實線繪制,宜采用水平方向的直線,與水平方向成30度、45度、60度、90度的直線。522 詳圖符號應以粗實線繪制,直徑應為14mm,詳圖編號應按順序有規(guī)律繪制,應與索引編號相對應.6、尺寸標準:61 尺寸標準字高采用2.5mm,尺寸界線距圖樣最處輪廓之間的距離通常為10mm,平行排列的尺寸線間距為8mm,各條平行排列的尺寸線間距應保持一致.四、 建筑制圖統(tǒng)一措施及技術要求:1、建筑設計圖紙排序:建筑施工圖設計內容按以下順序排列,分別為封面、目錄表、建筑設計說明、節(jié)能設計說明等各種表格,地下各層平面圖,地上部份各層平面圖

10、,立面圖,剖面圖,平面節(jié)點詳圖,汽車坡道詳圖,電梯、樓梯詳圖,室外樓梯詳圖,廚房衛(wèi)生間詳圖,設備用房放大平面圖,設備用房構造詳圖,門窗表及幕墻、門窗立面圖。(注:目錄也可與建筑設計說明放在同一圖紙中)2、字體:21 設計說明中,抬頭字高采用10mm,宋體,分項標題字高采用6mm宋體,分項內容字高采用6mm“hztxt”字型。22 室內土建裝修做法表,電梯選型表,利用圖目錄表,戶型技術經濟等各種表抬頭字體高度采用7mm,宋體,表中字體高度采用5mm.,“hztxt”字型。 23 圖紙部分,各種圖紙標題字高采用8mm,英文及字符及數(shù)字字高采用5mm,房間功能名稱字高采用5mm,索引標注字高采用4m

11、m。3、比例:31 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采用1:100比例(在特殊情況可采用1:150,1:200比例) 32 屋頂排水圖宜采用1:200比例, 33 電梯、樓梯詳圖、廚房、衛(wèi)生間、設備用房詳圖、門窗立面圖宜采用1:50 34 平面節(jié)點詳圖,墻身節(jié)點詳圖宜采用1:20比例(細部節(jié)點也可采用1:51:10比例) 4、 線形顏色及寬度: 41 紅線(red)綠線(green)線寬為0.18淺藍線 (cyan),白線(white)紫線(magenta)黃線(yellow)線寬為0.25,深藍線(blue)線寬為0.35(0.4),8號線寬為0.9,255線型(墻線)線寬為0.6.(擴初設計可適當寬

12、度減小) 4.2 平剖面圖線寬設定:墻線為0.6,小于100厚的輕質墻板為0.4,門窗線為0.25,軸線及其它線型為0.18. 立面圖線寬設定為:地線為0.9,輪廓線為0.6,凸出實墻線為0.35,陽臺實心欄板為0.25,窗線及其它線為0.18.5、建筑基本圖層名:英文名中文名顏色(color)線型wall墻體白色(255)CONTINUOUScollmn柱子白色(255)CONTINUOUSAxis軸線尺寸綠色、白色(3.7)CONTINUOUSAxistext軸線編號白色(7)continuouspote軸線紅色(1)Dashdotwindow門、窗、幕墻黃色(2)continuousWi

13、ndowtext門、窗、編號白色(7)oontinuousBALCONY陽臺淺藍(4)continuousSTAIR樓梯、電梯綠色(3)continuousPUSDim尺寸、標高綠色、白色(3、7)continuousTEXT字體、說明白色(7)continuous需要在平面中表達的設備FiXT潔具綠色(7)continuous廚房、衛(wèi)生間、潔具等設備EQPM設備淺藍色(4)continuous設備FURN配景綠色(3)continuous家具、植物、其它配景SYMB符號綠色(3)CONTINUOUS制圖、剖切、索引號臺階、坡道淺藍色(4)CONTINUOUS室外工程剪力墻灰色(252)CON

14、TINUOUS填充綠色(3)CONTINUOUSO層其它內容綠色(7)CONTINUOUS6、 墻剖索引,主要在立面與剖面圖中索引,參見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圖設計深度圖樣。7、 平面圖中大剖切符號下部注明“剖面詳建施幾”廚房、衛(wèi)生間、樓梯及其它設備間索引應表示為“1號衛(wèi)生間詳建施幾”“1號樓梯詳建施幾”“水泵房詳建施幾”等(單個衛(wèi)生間、樓梯不編寫排號)8、各層平面圖中每層標題下部說明各層平面本層的建筑面積:指北針應在一層平面圖中標注:平面圖有特除構筑物時(如異型柱)應在本平面圖選位置索引局部放大點。9、 樓梯間樓梯尺寸按步寬X步數(shù)=樓段長度尺寸及步高X步數(shù)=樓段尺寸高度,表示10、門窗設計編號

15、:101 門編號按以下類別編制 木門M 塑鋼門SGM 鋼門GM 塑料門SM 鋁合金門LM 卷簾門JM 防盜門FDM 防火門FHM甲(乙、丙) 防火隔聲門FGM甲(乙、丙) 防火卷簾門FJM 門聯(lián)MLC102 窗編號按以下類別編制 木窗C 鋼窗GC 塑料窗SC 塑鋼窗SGC 鋁合金窗LC 木百葉窗MBC 鋁合金百葉窗LBC 鋼百葉窗GBC 防火窗FHC甲(乙、丙) 隔聲窗GSC 全玻無框窗QBC 幕墻MQ 玻璃隔斷GD103 編號方法采用類別代號后加順序號,例如“LCI、LCZM1、M2”再在門窗表中注洞口尺寸。五、 結構制圖統(tǒng)一措施及技術要求:1、制圖、計算:11 圖紙的幅面和圖框尺寸以及圖紙

16、邊長加長尺寸,須嚴格執(zhí)行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GB/T50001-2001表2.1.1和2.1.3的規(guī)定。圖幅的選擇宜用A0、A1A2、A3,由項目負責人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一個工程采用的圖副不宜超過兩種。12 結構出圖順序按基礎柱剪力墻梁板樓梯及其它構件的順序排列。13 圖紙應簡潔明了,如各層的板配筋能合并的盡量合并,略有不同的加文字說明或增畫局部,板配筋應以配筋計算簡圖為準,在電腦自動生成的基礎上加以整理歸并,且應標注與軸線的關系,以便于施工。14 圖字體:1) 圖中標題部分字高500800,標題下加單粗線。 2)中西文字型均用FF字體,字體寬高比08 3) 圖中附注字高450,總說明字高55

17、0。15 節(jié)點大樣盡量按比例1:20、1:25或1:50,放不下可加折斷線。16 排板編號圓直徑800,編號采用大寫英文字母,字高500。17 圖紙名稱:XX層板配筋圖XX層梁配筋圖列層高表,X層樓面結構平面圖(層號為向下看的樓面)X層屋蓋結構平面圖。18 統(tǒng)一符號:獨立柱基礎JCX基礎梁JLX基礎連梁JLLX框架柱KZX框支柱KZZX梁上柱LZX構造柱GZX剪力墻暗柱AZX剪力墻端柱DZX剪力墻邊框柱BZX框架梁KLX一般次梁LX懸挑梁TLX一般板XBX陽臺板YTBX雨篷板YPBX樓梯踏步板TBX樓梯平臺板PBX。19 計算資料要求: 荷載依據及計算步驟(特殊荷載書 基礎計算書 程序計算結果

18、應包括1) 計算總信息(TAT-M.OVT)2) 周期位移計算結果(TAT-4.OVT)(扭平比,剪重比)3) 超配筋信息(GCPJ.OVT)4) 有薄弱層驗算要求時應附薄弱層驗算結果(TAT-K.OVT)5) 各層荷載簡圖6) 各層配筋簡圖7) 底層柱墻最大組合內力8) 質量質心剛心等信息文件110 基礎梁板樓梯梁、柱配筋均按砼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規(guī)定表示,優(yōu)先采用柱表(全樓只需一個柱定位圖和柱表),如層數(shù)少也可用平面表示法。梁定位尺寸在梁、板圖上均應顯示。111 梁設吊筋位置應示出,其余均為箍筋加密;填充墻構造柱或樓梯均在平面上示出;剪力墻結構暗柱以大樣

19、圖平面表示;連梁可以梁表方式表示。2、 基礎:21 埋置深度:一般的粉土粘土類天然地基及復合地基,基礎埋置深度不宜小于H/12H/15,五層以下宜取H/10(H為建筑物地面至檐口高度)。樁箱或樁筏基礎的埋置深度(不計樁長)不宜小于1/181/20。22 筋砼條形基礎的構造要求:(1)翼板邊緣厚度不應小于200mm,其坡度1:3,翼板根部厚度不宜小于懸臂板長度的1/4,且滿足抗剪要求。(2)當條基寬度2.5m時,翼板主筋長度可取0.9B-50mm交錯放置。(3)翼板的主筋直徑不小于10mm,分布筋8300并應符合單向板分布筋要求;保護層厚度不小于40mm(4)基礎底板2b類環(huán)境砼強度不低于C30

20、,(根據砼設計規(guī)范中耐久性要求,新鄉(xiāng)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為-0.1-1.1,屬寒冷地區(qū))。23 混結構的條形地基縱橫墻之間存在豎向應力互相擴散傳遞問題,在縱橫墻相交處還有基礎面積重疊的部分,所以當墻體按各自的荷載計算出的基礎寬度需調整,調整系數(shù)參考1996年第9期建筑結構表格中給出的數(shù)值:橫墻外縱墻1.15,有陽臺的外縱墻1.3,內縱墻1.45。24 筏基底版厚度應根據最大抗剪抗沖切的要求計算取值,大開間板厚可局部取大。25 柱下條形基礎梁的高跨比一般為1/41/8,多數(shù)為1/41/6,在較均勻的地基上、上部結構剛度較好、梁的高跨比或平板式筏基板的厚跨比1/6,且相鄰柱荷載及柱間距的變化不超過20

21、%時,地基反力可按直線分布計算,筏基可僅考慮局部彎曲。26 基礎梁的另一方向應設置間距不大于12m的連系梁,連系梁設置在柱根為宜,梁高 h=(1/151/20)L,當兼作墻梁時h=(1/121/15)L。L為柱中心距。連系梁配筋按柱軸 力的0.1為拉力計算(取兩柱大者),當承托墻體時,尚應增設抗彎抗剪鋼筋。27 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3.0.2條的要求,看是否需進行地基變形計算。28 遇場地有液化土層,應按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4.3.6條的要求采取抗液化措施。3、 現(xiàn)澆板:31 與支承梁整澆或嵌固在承重墻內的板,應沿周邊配置不小于8200的上部構造筋,且應符合: (1)與砼梁或墻整澆的現(xiàn)澆板,板邊

22、構造負筋截面積不宜小于跨中相應方向的1/3,伸入板內的長度,單向板不小于計算跨度的1/5,雙向板不小于短跨的1/4。(2).嵌固在磚墻內的現(xiàn)澆板、構造負筋伸入板內的長度,伸入板內不小于短邊的1/4,其截面積受力方向不小于該方向受力筋的1/3,非受力方向可減少。(3).單向板:分布筋截面積不小于0.15,且不小于6250,有集中載的不小于6200。具體見規(guī)范GB50010-2002第127頁。32 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h150時,不宜大于200;當板厚h150時,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33 現(xiàn)澆板最小配筋率隨砼強度等級的提高而相應增大,隨鋼筋受拉強度的提高而降低,受壓構件一側

23、縱向鋼筋不小于0.20;受彎、受拉構件一側的受拉鋼筋不小于0.2%和45ft/fy;當?shù)叵率翼敯遄鳛樯喜拷Y構的嵌固部位時,每層每個方向的最小配筋率為0.25(C30砼 板厚 180)即450,雙向雙層12 250。4、 陽臺:41 陽臺活載的值:不臨街的按2.5KN/ ,臨街的按3.5KN/ ;42 陽臺和上人屋面的欄桿頂部應考慮0.5KN/m(住宅、辦公、醫(yī)院)和1.0KN/m(學校、食堂、禮堂)的水平荷載,對于扶手邊梁,除了考慮自重、窗重還應考慮防盜網等荷載(防盜網約0.2KN/m);扶手縱筋160寬時210,200寬時配310;43 欄板;應盡量采用陶礫板,GRC板等預制欄板,當采用現(xiàn)澆

24、欄板時,高度1100 者取80厚,配8150;44 挑梁:(1)挑梁入墻長度應由抗傾覆計算確定,應特別注意梁上無墻或有門窗的情況。(2)挑梁縱向受力筋至少應有1/2伸入梁尾端,其他鋼筋伸入支座的長度不得小于入墻長度的2/3。(3)挑梁端宜設欄板小柱,通陽臺可隔間設置。5、 圈梁:5. 1 嚴格按照GB50011-2001建筑抗震規(guī)范中7.3.4條設置,8度區(qū)截面高度不小于120mm4126200;基礎圈梁,當樓房長度45m且地基較均勻時,圈梁高度可采用180mm,當樓房長度大于45m時 。圈梁高度不小于240mm,且應符合抗震規(guī)范第7.3.4條三款情況。5. 2 樓梯出入口圈梁降低可通過構造柱

25、連接,應說明。5. 3 樓梯間及門廳內墻陽角出的大梁支承長度不應小于500mm,并與圈梁連接。5. 4 當圈梁兼過梁時宜按下列分類加筋:洞口寬度L。1200時加2101200。1500時加2121500。1800時加214(梁高150)。1800時根據具體情況計算確定。5. 5 預制過梁伸入支座的長度不應小于240mm,否則應改為現(xiàn)澆。5. 6 現(xiàn)澆或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屋蓋與墻體有可靠連接的房屋,可不另設圈梁,但樓板沿墻體周邊應加強配筋并應與相應的構造柱鋼筋可靠連接。做法詳見省標02YG001-1第57頁。6、 非承重墻:6. 1 多層磚混結構中,后砌隔墻應沿墻高每500mm配26拉結筋

26、與承重墻或柱拉結,每邊入墻500mm,墻長大于5m時,墻頂應與樓板或梁拉結;6. 2 框架結構中填充墻在平面和豎向宜均勻對稱布置,砂漿M5,應沿柱高每500mm設26拉筋,拉筋沿通長貫通,墻長大于5m時墻頂與梁宜拉結,墻高超過2倍層高時宜設構造柱,墻超過4m時半高處需設水平系梁(現(xiàn)澆帶);6. 3 單層砼柱廠房的砌體隔墻和圍護墻:隔墻與柱宜柔性連接,并設壓頂梁;圍護墻宜采用外貼式并與柱可靠連接,圍護墻每隔4m左右,在窗頂設一道圈梁,柱頂和屋架上弦再設一道;山墻設臥梁,圈梁宜閉合,高度180mm,縱筋412,6200;轉角處柱頂圈梁414、8100并加三根水平斜筋;類場地時預制基礎梁應采用現(xiàn)澆接

27、頭,或在柱基頂面設連續(xù)現(xiàn)澆基礎梁。6. 4 現(xiàn)澆樓蓋當設計未指明隔墻位置且隔墻重小于5.0KN/m時,可將隔墻每米重量的30%作為樓面均布荷載進行計算,但取值不得小于1.0KN/。7、 注意事項:7. 1 磚混結構的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兩側應設置雙墻,不得開口布置;7. 2 磚混結構不應做局部地下室;全地下室可不作為一層考慮,當半地下室雖開窗,但窗井不連續(xù)且窗井間的橫墻與周圍擋土墻連接較好,半地下室頂板高出室外地面在1.2m以內,地下部分大于1/2地下室層高時,也可不作為一層考慮而不計入總高度。7. 3 底框及底兩框結構應嚴格按照抗震規(guī)范中7.5條設計,轉換層的現(xiàn)澆樓板厚度不小于120mm,

28、且滿足橫向最小配筋0.1及最小配筋率0.15通長設置的要求。當?shù)叵率翼敯蹇蚣芰撼措娝憬Y果配筋外,還應核對位于地下室頂板的梁柱節(jié)點左右梁端截面實際受彎承載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實際受彎承載力之和。7. 4 鋼筋的錨固、搭接長度應隨鋼材級別和砼標號而異;7. 5 跨度大于4.8m的梁的支承面下應設砼梁墊;墻厚240時當大梁跨度6m時,其支承處應加壁柱或構造柱;簡支梁或連續(xù)梁當跨度6m時下部中間縱筋應彎起;7. 6 跨度較大的現(xiàn)澆板應進行撓度驗算,當梁跨度大于4m時模板應按跨度的3起拱,懸臂構件應按5起拱,起拱高度一般20mm且50mm;7. 7 當梁的高度受限制時,要注意剛度復核;現(xiàn)澆板角筋的高度施工不易保證,配筋應留有余地,特別是懸挑板的負筋;現(xiàn)澆連續(xù)板支座負筋與跨中正筋的比值不宜過大,宜使跨中有較多鋼筋;7. 8 設計雨篷時如果內側無現(xiàn)澆板,雨篷梁應注意抗傾覆驗算,當內側有現(xiàn)澆板時應注意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