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斗式提升機傳動用二級斜齒圓柱齒輪同軸式減速器(全套圖紙)H=27,V=2.3,D=450_第1頁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斗式提升機傳動用二級斜齒圓柱齒輪同軸式減速器(全套圖紙)H=27,V=2.3,D=450_第2頁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斗式提升機傳動用二級斜齒圓柱齒輪同軸式減速器(全套圖紙)H=27,V=2.3,D=450_第3頁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斗式提升機傳動用二級斜齒圓柱齒輪同軸式減速器(全套圖紙)H=27,V=2.3,D=450_第4頁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斗式提升機傳動用二級斜齒圓柱齒輪同軸式減速器(全套圖紙)H=27,V=2.3,D=45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設計一斗式提升機傳動用二級斜齒圓柱齒輪同軸式減速器 題目要求及設計時間安排 未找到目錄項。 設計參數(shù) 題號 參數(shù) W -3 生產(chǎn)率Qt/h) 12 提升帶的速度u ,(m 2.3 提升帶的高度H,(m) 27 提升機鼓輪的直徑 D(mm) 450 說明:1.斗式提升機提升物料:谷物、面粉、水泥、型沙等物品。 2. 提升機驅動鼓輪(圖2.7中的件5)所需功率為 QH PwQ- (1 0.8 )kW 367 3. 斗式提升機運轉方向不變,工作載荷穩(wěn)定,傳動機構中有保安裝置(安 全聯(lián)軸器)。 4. 工作壽命為8年,每年300個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時。 5. 允許的速度誤差為 5%

2、。 傳動簡圖 1-電動機2-聯(lián)軸器3-減速器4-聯(lián)軸器5-驅動鼓輪6-運料斗7-提升帶 (一) 設計內(nèi)容 i. 電動機的選擇與運動參數(shù)計算; ii. 斜齒輪傳動設計計算 第1頁共16頁 iii.軸的設計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iv. 滾動軸承的選擇 v. 鍵和連軸器的選擇與校核; vi. 裝配圖、零件圖的繪制 vii. 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 (二) 設計任務 a) 減速器總裝配圖一張 b) 齒輪、軸零件圖各一張 c) 設計說明書一份 (三) 設計進度 i. 第一階段:總體計算和傳動件參數(shù)計算 ii. 第二階段:軸與軸系零件的設計 iii. 第三階段:軸、軸承、聯(lián)軸器、鍵的校核及草圖繪制 iv. 第

3、四階段:裝配圖、零件圖的繪制及計算說明書的編寫 電動機的選擇 1 電動機類型和結構的選擇 因為本傳動的工作狀況是:載荷平穩(wěn)、單向旋轉。所以選用常用的封閉式Y (IP44)系 列的電動機。 2. 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1) 工作機所需功率Pw QH15 27 FW(1 0.8v)(1 1.8 2.3) 2.5kw 367367 電動機的輸出功率 Pd= Pw/ n n = n 聯(lián)n 軸承n 齒n 聯(lián)n 軸承 0.99 0.993 0.982 0.99 0.99 0.904 Pd= 2.77kW 3. 電動機轉速的選擇 nd=( i1 - i2 in ) nw 初選為同步轉速為 1000r/min的電

4、動機 4. 電動機型號的確定 由表12 - 1查出電動機型號為 Y132S-6,其額定功率為3kW,滿載轉速960r/min?;痉?題目所需的要求。 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 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及其分配 1 .計算總傳動比 由電動機的滿載轉速 nm和工作機主動軸轉速 nw可確定傳動裝置應有的總傳動比為: i = nm/nw nw = 60v/ n 97.66 i = 9.83 2合理分配各級傳動比 由于減速箱是同軸式布置,所以i1 = i2= .9.833.14。 各軸轉速、輸入功率、輸入轉矩 項目 電動機軸 高速軸1 中間軸II 低速軸III 鼓輪 轉速(r/min) 960 960

5、 305.7 97.4 97.4 功率(kW) 3 2.97 2.88 2.79 2.77 轉矩(N m) 29.8 29.5 89.9 273.7 271 傳動比 1 1 3.14 3.14 1 效率 1 0.99 0.97 0.97 0.99 傳動件設計計算 1 選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1) 材料及熱處理; 選擇小齒輪材料為 40Cr (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80HBS,大齒輪材料為 45鋼(調(diào)質(zhì)),硬度 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為 40HBS。 2) 精度等級選用7級精度; 3) 試選小齒輪齒數(shù) z1 = 20,大齒輪齒數(shù)z2= 63的; 4) 選取螺旋角。初選螺旋角14 2 按齒面接觸

6、強度設計 因為低速級的載荷大于高速級的載荷,所以通過低速級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 按式試算,即 32 人 |2K u 1 ZhZe d1t| 9 d a UH 1 )確定公式內(nèi)的各計算數(shù)值 (1) 試選 Kt = 1.6 (2) 由圖10 30選取區(qū)域系數(shù) ZH = 2.433 (3) 由表10 7選取尺寬系數(shù)9 d = 1 (4) 由圖 10 26 杳得a 1 = 0.75,ea 2 = 0.85,則 ea=a 1 +ea 2 = 1.60 (5) 由表10 6查得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E = 188.9Mpa (6) 由圖10 21d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bHlim1 = 680MP

7、a;大齒輪 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bHlim2 = 610MPa; (7) 由式10 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 N1 = 60n 1jLh = 60X 287.4X 1X( 16X 300X 8)= 7.04X 10e8 N2 = N1/3.34 = 2.24 X 10e8 (8) 由圖10 19查得接觸疲勞壽命系數(shù) KHN1 = 0.95; KHN2 = 0.98 (9) 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安全系數(shù)S= 1,由式(10- 12)得 d H1 = 0.95X 680MPa = 646MPa d h2 = = 0.98X 610MPa = 598MPa d H = d h1 + d

8、 H2/2=622MPa 2) 計算 (1) 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d1t 3 2 2KtT1 u 1 ZH ZE d1t A J 3 2 1.6 89.9 103 4,14 1 1.603.14 _PdaudH 2 2.433 189.8 mm=54.78mm 622 (2) 計算圓周速度 n門2n 58233.6 v=2.75m/s 60 1000 60 1000 (3) 計算齒寬b及模數(shù)mnt bdd1t 1 54.78mm 54.78mm mnt d1t cos 54.78 cos14 20 2.66mm h 2.25mnt 2.25 2.665.98mm b/h 54.78 5.98

9、 9.16 (4) 計算縱向重合度 由表104查的KH 的計算公式和直齒輪的相同, 故 Kh =1.42 由表1013查得Kf 1.35 由表10 3查得Kh Kf1.4。故載荷系數(shù) K KaKvKh Kh =1 X 1.03X 1.4X 1.42=2.05 (6) 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得的分度圓直徑,由式(10 10a)得 3 3 d1 = djt . K / Kt = 54.781.335/1.6 mm=51.57mm 計算模數(shù)mn djcosp 51.57 cos14 mn=mm=2.5mm z120 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由式(1017) 1 2 3 2KT cosYFaYsa m

10、n” 2 d Z1 F 1 )確定計算參數(shù) (1 )計算載荷系數(shù) KK aKv Kf Kf =1 X 1.03X 1.4 X 1.36=1.96 (2)根據(jù)縱向重合度 =1.59,從圖10 28查得螺旋角影響系數(shù)Y = 0.88 (3) 計算當量齒數(shù) 33 z仁 z1/cos 3 =20/cos 14。=21.89 z2=z2/cos3 3 =63/cos 314。=68.96 (4) 查取齒型系數(shù) 由表 10 5 查得 YFa1=2.83 ; Yfa2=2.3 (5) 查取應力校正系數(shù) 由表 10 5 查得 Ysa1=1.56 ; Ysa2=1.74 (6) 計算d F 由圖10-20c查得

11、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FE1 300MPa ;大齒輪彎曲強度極限 fe2 250MPa ;由圖 5-19,Yn1=Yn2=1 , Yst=2,Yx仁丫x21.0。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 S=1.4,由(10-12 )得 Yst Yn1 Yx1 FE1 S 0.95 500 1.4 428MPa r Yst Yn2 Yx2 FE2 f2廠 0.98 380 1.4 357MPa (7)計算大、小齒輪的丫FaYsa并加以比較 丫Fa1YSa1 2.83 1.56 428 =0.0103 YFa2Ysa2 F 2 2.3 1.74 357 =0.0112 * 第9頁共16頁 大齒輪的數(shù)值大。 2)設計

12、計算 mn L2 平 KY COSYFaYsa vrzi. f 3 2 1.96 89.9 103 0.88 (cos14 )2 V 1 202 1.6 0.0112mm 1.72mm 取mn=2mm,已可滿足彎曲強度。但為了同時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需按接觸疲勞強度算 得分度圓直徑d1 =51.57mm來計算應有的齒數(shù)。于是由 d1 cos 乙 mn 51.57 cos14 2 25.02,取 Z125,則 Z2uz13.14 25 79 4幾何尺寸計算 1)計算中心距 乙 Z2 mn 2cosB 39106.93mm 2 cos14 a圓整后取107mm 2)按圓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Z1

13、 Z2)mn(25 79) 2 arccosarccos13.6 2a2 107 因B值改變不多,故參數(shù)、K、ZH等不必修正。 3)計算大、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dzm25 2 1cosB cos13.6 51.44mm d2 込-212. cosB cos13.6 162.55mm 4)計算齒輪寬度 ddi 1 51.4451.44mm,圓整后取 B2=52mm , B仁60mm 。 5)齒輪主要幾何參數(shù) 錯誤味找到引用源。,錯誤 味找到引用源。=79,u=3.14,m=2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d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d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a=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14、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d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d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軸的設計計算 II軸: 1. 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為45鋼,調(diào)質(zhì)處理。根據(jù)表 15-3,取A0=110 于是得 23.2mm 八3叵一c *2.88 %仏匕110305嚴 2求作用在齒輪上的受力 已知大齒輪分度圓直徑d2 Z2mn cosB 79 2 cos13.6 162.55mm ,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d1 z1mn25 2 51.44mm, cos cos13.6 2T 2 89.9 “ 1106N , Fr1 Ft1 Ft1 N d2 162.55 Fa1 F

15、t1 tan1106 tan 13.6 N 267N n 20 13.6 。而 tan tan 20 -1106 N 414N , cos cos13.6 2T 2 89.9 Ft2 N 3305N, d1 0.0544 Fr2Ft2taL 3305 tan20 N 1238N coscos13.6 Fa2Ft2 tan 3305 tan13.6 N 800N 3.軸的結構設計 1)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第21頁共16頁 i. 1-11段軸用于安裝軸承 30305,故取直徑為25mm。 ii. II-III段安裝套筒,直徑 25mm。 iii. III-IV段安裝小齒輪,直

16、徑 35mm。 iv. IV-V段分隔兩齒輪,直徑為 45mm。 v. V-VI段安裝大齒輪,直徑為 35mm。 vi. VI-VIII段安裝套筒和軸承,直徑為 25mm。 2)根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1. I-川長度為16mm。 2. III-IV段用于安裝小齒輪,長度略小于小齒輪寬度,為57mm。 3. IV-V段用于隔開兩個齒輪,長度為110mm。 4. V-VI段用于安裝大齒輪,長度略小于齒輪的寬度,為49mm。 5. VI-VIII 長度為 42mm。 2620 N MH 如圖受力簡圖,F(xiàn)nva牢嚴嚨篤?.;106心 F NVD F t3F t3 F NVA 330

17、5 1106 2620 - 1791N M vb F nva AB 2610 59.2N mm 155104N mm M vc F NVD CD 1791 53.7N mm 96176N mm Fr3AB Fr2 AC F d2 廠a2 Fa3 d3 2 2 1238 59.2 414 223.7 267 162.55 800 51.44 2j 300 77N F NHA Fr3BD Fr2CD Fa2 2 Fa3 da 2 AD 1238 218.2 414 53.7 267 16255 800 5144 300 1115N M hb F NHA AD 1115 59.2 N mm 6603

18、4 N mm M hb M hc F NHA AB Fa3d2 51 44 1115 59.2 80086584 N mm 2 FNHDCD77 53.7N mm 4135N mm M hc d2 2 F NHD CD 267 162.55 2 77 53.7 39266 N mm Mb M B Fa2 155104266034216857N mm 1551042865842177635N mm MC. MVcMHHC、878912 41352 87988N mm Mc.MVc MHC.878912 392662 96263N mm 按脈動循環(huán)應力考慮,取a =0.6 McaB.(Mb)2(

19、T)2 177.62 (0.6 89.9)2 N m 186N m 1 2 2 M caC, M CT 96.32 0.6 89.9 2N m 110N m 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校核截面 B、 C。 校核B截面 333 由 d=35mm,可得,WB 0.1d0.1 354287.5mm caB 仏空型MPa WB 4287.5 45.24 MPa 校核C截面,Wc 4287.5mm3 , caC M caC Wc MPa 24.72MPa 4287.5 軸的材料為45鋼,調(diào)質(zhì)處理,由表 15-1 得, 1 54MPa , caC caB 故安全 I軸: 1 作用在齒輪上的力 1106

20、414 Fnh1 Fnh2N 553N, Fnv1 Fnv2 N 207N 2 2 2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dmin 110 遼9716.0mm 960 3.軸的結構設計 2)根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a.由于聯(lián)軸器一端連接電動機,另一端連接輸入軸,所以該段直徑尺寸受到電動機外伸軸直 徑尺寸的限制,選為 25mm。 b. 考慮到聯(lián)軸器的軸向定位可靠,定位軸肩高度應達2.5mm,所以該段直徑選為30。 c. 該段軸要安裝軸承,考慮到軸肩要有2mm的圓角,則軸承選用 30207型,即該段直徑定 為 35mm。 d. 該段軸要安裝齒輪,考慮到軸肩要有2mm的圓角,經(jīng)標準化,定為 40

21、mm。 e. 為了齒輪軸向定位可靠,定位軸肩高度應達5mm,所以該段直徑選為 46mm。 f. 軸肩固定軸承,直徑為 42mm。 g. 該段軸要安裝軸承,直徑定為35mm。 各段長度的確定:各段長度的確定從左到右分述如下: a該段軸安裝軸承和擋油盤,軸承寬17mm,該段長度定為17mm。 b. 該段為軸環(huán),寬度不小于 7mm,定為10mm。 c. 該段安裝齒輪,要求長度要比輪轂短3mm,齒輪寬為60mm,定為57mm。 d. 該段綜合考慮齒輪與箱體內(nèi)壁的距離取19.7mm、軸承與箱體內(nèi)壁距離取 4mm (采用油潤 滑),軸承寬17mm,定為40.7mm。 e. 該段綜合考慮箱體突緣厚度、調(diào)整墊

22、片厚度、端蓋厚度及聯(lián)軸器安裝尺寸,定為57mm。 f. 該段由聯(lián)軸器孔長決定為44mm III軸 1 作用在齒輪上的力 33051238 Fnh1Fnh2N1652.5N;Fnv1Fnv2N 619N 2 2 2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d min 3 P3 :n3 110 3 279 33.7mm 97.4 3.軸的結構設計 2)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 I、I 廠 IIT III IVV VI VII 3)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I - n n -川 川-IV V - V V - W W - vn 直徑 44 57 55 49 72 55 長度 82 50 45 67 12 22.7

23、5 滾動軸承的選擇及計算 I軸: 1 求兩軸承受到的徑向載荷 1、軸承30207的校核 1)徑向力 F r F NH 1 F NV1 590N 2) 派生力,查設計手冊得Y=1.6 FdA電 184.5N,F(xiàn)dB空 184.5N dA2YdB2Y 3)軸向力 由于 Fa1 FdB 267 184.5 451.5NFdA, 所以軸向力為FaA 451.5N, F aB 184.5N 4)當量載荷,查設計手冊e=0.37 由于電 0.76 e,金 0.31 F rAF rB 所以 Xa 0.4,Ya1.6,Xb Yb0。 由于為一般載荷,所以載荷系數(shù)為 1.2,故當量載荷為 Pa f p (X a

24、 FrA YaFra)1.2 0.4 590 1.6 451.5 N 1150.1N Pb f p (X B FrB Yb FaB )1.2 1 5900 184.5 N 708 5)軸承壽命的校核, 查設計手冊得 Cr=54200N L106 Lh 106 54200 60厲 pa 60 960 1150.1 3.3 h 5.8 106 38400h II軸: 2、 軸承30305的校核 1)徑向力 F rA FNH 1F NV1 2847N 2 2 rB NH 2 NV2 1793N 2)派生力,查設計手冊得 Y=1.9 FdA fY 712N, 劈 448N 3)軸向力 由于 Fa1Fd

25、B533 448 981N FdA, III 軸: 所以軸向力為FaA 981N , FaB 448N 4)當量載荷,查設計手冊得e=0.31 由于蟲 0.34 e,皂 0.25 e, F rAF rB 所以 Xa 0.4,Ya 2,Xb 1,Yb 0 。 由于為一般載荷,所以載荷系數(shù)為 p 1.2,故當量載荷為 PAf p (X A FrA YaFra)1.2 0.4 28472 981 N 3721N Pb f p (X b FrB Yb FaB)1.2 1 17930 448 N 2152N 軸承壽命的校核 ,查設計手冊得 Cr=59000N Lh 60n2 PA 1上 60 305.7

26、 3721 3.3 59000h 4.9 105 38400h 3、軸承30211的校核 1)徑向力 FrA. F:Fv212029N FrB:,F爲F;2 2029N 2) 派生力,查設計手冊得丫=1.4 FF rA F dA 2Y 724.6N,F(xiàn)dB F rB 2Y 724.6N 3)軸向力 由于Fa1 F dB 993 724.6 1717.6N FdA, 所以軸向力為 FaA1717.6N ,F(xiàn) aB 724.6N 4)當量載荷,查設計手冊得e=0.42 由于電 0.85 e,矗 0.36 e, F rAF rB 所以 XA 0.4,Ya1.4,Xb 1,Yb0。 由于為一般載荷,所

27、以載荷系數(shù)為fp 1.2,故當量載荷為 Pa f p ( X A F rA YaFra)1.2 0.4 2029 1.4 1717.6 N 3859.4N Pb f p ( X b F rB Yb FaB )1.2 1 2029 0 724.6 N 2434.8N 5)軸承壽命的校核, 查設計手冊得 Cr=132000N L106 *-h 一 106 132000 60n3PA 已 60 86.1 3859.4 3.3 h 2.23 10738400h 鍵聯(lián)接的選擇及校核計算 (一)高速軸上的鍵聯(lián)接 由軸的設計計算可知所選平鍵分別為 bx h X L=8X 7X 40 由公式6-1,取有輕微沖

28、擊 p 110MPa p1 3 2T110 kid 3 239 4103 -MPa 28.1MPa 32 25 0.5 7 bx h x L=12x 8x 70 p2 3 2T110 kid 2 39.4 103 MPa 0.5 8 58 40 8.5MPa (二)中速軸上的鍵聯(lián)接 由軸的設計計算可知所選平鍵分別為 bx hx L=10 x 8x 70 p1 3 2T210 kid 2 127.6 103 MPa 0.5 8 60 35 30.4MPa bx hx L=10 x 8x 63 p2 3 2T210 kid 2 127.6 103 MPa 0.5 8 53 35 34.4MPa (

29、三)低速軸上的鍵聯(lián)接 由軸的設計計算可知所選平鍵分別為 bx h x L=14X 9x 80 3 2T310 p1 kid 2 412.6 103 MPa 0.5 9 66 45 61.7MPa bx h x L=18x 11 x 63 3 2T3 10 p2 kid 3 2 412.6 10 g MPa 0.5 11 45 60 55.6MPa 連軸器的選擇 由于彈性聯(lián)軸器的諸多優(yōu)點, 所以考慮選用它。 、高速軸用聯(lián)軸器的設計計算 由于裝置用于運輸機,原動機為電動機,所以工作情況系數(shù)為 Ka1.5, 計算轉矩為 TeaKAT1 1.5 39.8 59.7N m 所以考慮選用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TL4 (GB4323-84 ),但由于聯(lián)軸器一端與電動機相連, 其孔徑受電動機外伸軸徑限制,所以選用TL5( GB4323-84) 其主要參數(shù)如下: 材料HT200 公稱轉矩Tn125N m 軸孔直徑 d138mm, d2 25mm 軸孔長 L 82mm, L1 60mm 裝配尺寸A 45mm 半聯(lián)軸器厚b 38mm (1P163 表 17-3)( GB4323-84) 二、第二個聯(lián)軸器的設計計算 由于裝置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