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竹子和那些精神_第1頁
說說竹子和那些精神_第2頁
說說竹子和那些精神_第3頁
說說竹子和那些精神_第4頁
說說竹子和那些精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說說竹子和那些精神竹 子 精 神竹子,具有梅花笑迎風霜雪雨的堅強品格,更以文靜、高雅、虛心進取、高風亮節(jié)、樂于奉獻的美德而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愛竹、欣賞竹、崇拜竹、贊美竹,不僅是因為竹的萬般風情給人以藝術(shù)的美感,而是因為竹的自然天情和獨特品格給了我哲理的啟迪和人格的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千古流傳的佳句,可說把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品質(zhì)寫得淋漓盡致。竹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整整,她都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盡管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凄涼,一年四季經(jīng)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但她始終“咬定青山”、專心致志、無

2、怨無悔。千百年來,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拜。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fā)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謂“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她便象個活潑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炯娜多姿。暑盡寒來, 她仍綠蔭蔥蔥,笑迎風霜雪雨。難怪白居易在題窗竹中留下這樣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盡,留向紛紛雪里看。”竹, 擁有永不消失的春天。松樹,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樹,使人想起了將軍;而修竹

3、呢她使人想起了隱者。竹輕盈細巧、四季常青,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jié),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清代詩人鄭燮這樣贊美道:“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校攢萬葉;我自不開花, 免撩蜂與蝶。”竹子心無雜念,甘于孤寂,她不求聞達于莽林,不慕熱鬧于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置身萬傾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卻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舉目望去,那成方成陣的竹林,就象一隊隊,一排排跨馬飛戈的兵團,而當漫步兩旁茂竹夾道,竹葉輕輕拂面,又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幽雅。剛?cè)嵯酀芮?/p>

4、能伸,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澳友旱皖^,紅日歸時,即沖霄漢;莫道土埋節(jié)短,青尖露后,立刺蒼穹?!边@副對聯(lián),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懷與豁達開朗的性格。那怕是在條件艱苦的破巖中,竹子也能頑強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獻。竹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竹筍做的佳肴,為人類所食用;用筍衣縫的布鞋,忍辱負重,默默承受著煎熬。竹子制作的竹涼席、竹家俱、竹膠板、竹筷、竹廳、竹工藝等要有盡有。在成寧竹鄉(xiāng),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說,道出了竹鄉(xiāng)人與竹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竹鄉(xiāng)人打的是竹傘、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樓、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筍竹子還以她殘留的校丫扎成掃帚,為人類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頭等,也在灶底燃燒

5、,發(fā)揮光和熱。有幅對聯(lián)這樣寫道:“竹頭雖微餐餐灶底炊肴饌,器皿雖小戶戶廚中要斗筲。”竹與人類結(jié)下不解之緣, 竹為人類奉獻了自己的全部。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軀亦自豪。”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華夏文明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竹之典故竹報平安竹:竹簡。竹報:舊時家信的別稱。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陽雜俎續(xù)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shù)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竹苞松茂根基象竹那樣穩(wěn)固,枝葉象松樹那樣繁茂。用作視長壽或?qū)m室落成時的頌詞,也比喻家族興盛。詩經(jīng)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彥磨忠記:“祝壽享,愿

6、竹苞松茂,日月悠長?!鼻嗝分耨R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比喻男女兒童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的感情。唐李白長千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泵中拗裥蓿洪L。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晉王羲之蘭序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眲萑缙浦裥蝿萑缗褡右粯?劈開上端之后,下面就隨著刀刃分開了。形容節(jié)節(jié)勝利,毫無阻擋。也形容不可阻擋的氣勢。晉書杜預傳:“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迎刃而解?!泵魇┠外炙疂G傳:第九十九回:關(guān)勝等眾,乘勢長驅(qū),勢如破竹,又克大谷縣。竹林七賢魏晉年間七個文人名士的總稱。魏氏春秋:“嵇康與陳留阮籍、河內(nèi)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邪王戎、沛

7、人劉伶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稱七賢。松竹梅歲寒三友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開花謂歲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歲三友圖賦。竹山詞詞集名。宋未蔣捷(號竹山)作。竹坡詞詞集名。宋周紫芝作.紫芝字少隱,號竹坡居士,曾媚事秦檜,時論簿之。竹枝詞樂府近代曲名。又稱為竹枝子。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有時詞曲合稱竹枝。原巴渝(今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詩人劉禹錫根據(jù)民歌改作新詞,歌詠三峽風光和男女戀情。此后各代詩人寫竹枝詞的很多,也多詠當?shù)仫L俗和男女愛情。竹塢聽琴全名秦攸然竹塢聽琴。雜劇劇本。元石子章作。寫道姑鄭彩鸞在竹塢彈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兩人互相愛慕而結(jié)合的故事。竹書紀年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因原本寫竹簡而得

8、名。竹林精舍梵文意譯。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蘭陀村。竹溪六逸據(jù)新唐書李白傳,唐詩人李白客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與孔巢文、韓淮(舊唐書作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六人共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竹葉亭雜記書名。清姚元之撰。所記有清代掌故、清宮儀制、科場典事、東北西北地區(qū)風土習俗、名人軼事等。并反映了兵制、鹽政、吏治等腐敗的情況。竹香齋象戲譜清張喬棟輯。與百局象棋譜同一類型。竹打中空即兩條傷痕,中間有長條形空隙。絲竹管弦泛指音樂。也作“管弦絲竹”。是琴瑟蕭笛等樂器的總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斛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薄敖z”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金石

9、絲竹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泛指各類樂器。也指各種樂音。莊子驕拇:“多于聰者,亂五聲,謠六律,金石絲竹,黃鐘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也?!逼分駨椊z品:吹樂器。泛指吹奏樂器。元無名氏貨郎擔第四折:“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哀絲豪竹形容音樂悲壯動人。哀絲:悲哀的弦聲。豪竹:巨大的竹管。唐杜甫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酒肉如山又一時,初筵衷絲動豪竹?!彼侮懹伍L歌行詩:“哀絲豪竹助劇飲,如巨野受黃河傾?!逼浦裰畡菀姟皠萑缙浦瘛便@魚上竹鉆音(年),魚名,身滑元鱗。鉆魚粘滑,難于上行。舊比喻求進艱難。宋毆陽修歸田錄:“(梅圣俞)其初受敕修唐書,語其妻刁氏曰:吾之

10、修書,可謂猢猻入布袋矣。刁氏對曰:君于仕宦,亦何異鉆魚上竹竿耶!”。芒鞋竹杖芒鞋:一種草鞋。竹杖:手杖。比喻隨身使用的東西。宋陳師道絕句四首:“芒鞋竹杖最關(guān)身?!背芍裨谛嘏c“胸有成竹”同。成竹:現(xiàn)成完整的竹子。原指畫竹子之前,因反復觀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畫起來才得心應手。比喻臨事有定見或事前已有全面考慮安排,因而顯得清靜而有把握。宋蘇軾文與可畫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告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彼位窝a之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比庵襦须s肉:指從口出的歌聲。竹:管樂。肉竹:泛指音樂。嘈雜:聲音喧鬧,雜亂。形容音樂雜亂。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11、西主:“旱雷聒耳,肉竹嘈雜,不復可聞言笑。”罄竹難書罄:用盡。竹:古代用竹制成竹筒,用以寫字。書:動詞,寫。用盡所有的竹子也難于寫完。原喻罪行極多,寫也寫不完。也指事實很多,難以寫盡。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笨葜窨昭灾瘢褐窈?。指毫無實用價值的陳舊的古書和空泛的議論。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無能出奇計,遠圖匈奴安邊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北щu養(yǎng)竹舊比喻宮僚坐地盤剝,不擇手段。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載,唐新昌縣縣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雞種竹子,自己坐受其利。斑竹一枝千滴淚上古時候,堯王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女英,二女兒叫娥皇,姐姐長妹妹兩歲。女英和娥皇都

12、長得俊秀,賢惠善良,堯王很喜歡他的兩個女兒。堯王選賢讓能,選虞舜為繼承人,并將兩個女兒許給舜為妻。舜在幫助堯王管理國家大事期間,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堯王死后,舜帝即位,南方的“三苗”部族(現(xiàn)在湖南),多次在邊境騷擾,舜親率大軍南征,娥皇、女英也跟隨同行,留住湘水之濱.大軍征戰(zhàn)南進到蒼梧,舜王不幸病死,葬在九嶷山下(后人把這個地方叫做零陵)。娥皇、女英接到噩耗,痛哭不止,一直哭得兩眼流出血淚來。淚珠灑在竹子氣上面,染得竹子滿身斑斑點點,成為斑竹,后來,姐妹二人投水而死。人為紀念娥皇、女英,在湘水旁建立廟宇,名為黃陵廟。傳說她二人都做了湘水女神,娥皇是湘君,女英湘夫人。她們的墓在衡山上面。二妃死后

13、,湘水出口處的洞庭湖君山出產(chǎn)一種竹子,竹子上面有斑斑點點紫暈的玟痕,傳說為二妃的血淚所化而成。人們將這種竹子起名“斑竹”,又名“湘妃竹”。毛主席的詩詞中“斑竹一枝千滴淚”,就是說的這個故事。鄭板橋與竹王相民-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一生愛竹,他賞竹、畫竹、詠竹,與竹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甚至可以說他的成就是建立在竹上的。人們喜歡鄭板橋,在很大程度上是喜歡他的竹畫、竹詩,乃至竹一樣的品格。古代文人由于審美情趣、生活境遇、處世觀點不同,對花草樹木各有偏愛。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陸游愛梅,早已成為文壇佳話。大戲劇家李漁更把他所愛的花卉當作自己的性命,他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臘梅

14、為命。鄭板橋愛竹,雖沒有把竹當作自己的命,但他把竹當作自己的兒孫子弟,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卻也格外真摯感人?!耙Ф◣拙溆杏脮?,可忘飲食;養(yǎng)成數(shù)竿新生竹,直似兒孫”?!皭壑窨?cè)缃套拥?,?shù)番剪削又扶持”。這些聯(lián)語詩句,生動地表現(xiàn)了板橋先生對竹的一往請深,他精心修剪百般呵護,如先生之教育子弟,如長輩之愛撫兒孫,絕不嘩眾取寵,毫無矯柔造作,自然、親切、真摯,如果沒有對竹的真愛是寫不出這樣的句子的。“疏疏密密復亭亭,小院幽篁一片青,最是晚風藤榻上,滿身涼露一天星”?!败幥爸灰獌筛椭?,絕妙風聲夾雨聲,或怕攪人眠不著,不知枕上已詩成”?!靶麦虺醴?,在夏月中,能驅(qū)吾暑,能豁吾胸”。從這些清新幽美的詩句中

15、,可見竹也真不負板橋之愛,在鄭板橋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板橋不但以之消暑納涼,賞心悅目,而且在竹聲中吟詩,伴竹聲入眠。其安適瀟灑超脫之情,令人羨慕、向往?!皩幙墒碂o魚,不可居無竹”,這話用到鄭板橋身上再合適不過了。正因為他對竹有如此深情,竹才成了他筆下的愛物。在鄭板橋的畫作中,竹所占的比重相當大,他畫竹的成就也相當高。清代學者像傳評:“畫竹神似坡公,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丁亥燼遺錄稱:“古代畫墨竹稱文與可為圣繼起者惟鄭板橋”。從這些評論可見鄭板橋畫竹雖不說獨步千古,但能與文與可蘇軾相提并論,足可稱為大家。鄭板橋不但善畫,還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驗,他在畫竹實踐中總結(jié)出的創(chuàng)作理論,頗具

16、真知灼見,為后世研究創(chuàng)作理論的人所看重。當有人向他請教畫竹訣竅時,他說:“后園竹十萬個,皆吾師也,復何師乎?”“凡吾所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師法自然,獨出新意,而不是陳陳相因,這是他能“脫盡時習”,“秀勁絕倫”的重要原因。他總結(jié)出的“眼前竹”,“胸中竹”,“筆下竹”,“意在筆先”,“趣在法外”,更是創(chuàng)作理論中的精華。他說:“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竹,又不是眼前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傊?,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哉?”鄭板橋通過一次畫竹的過程,形象

17、地揭示了生活與藝術(shù)之間的關(guān)系: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獲得創(chuàng)作沖動,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不是文藝理論家,但可以說他參透了創(chuàng)作的天機。在鄭板橋眾多的題畫詩中,有大量的詠竹之作。他借竹抒情,托竹言志,留下了許多廣為傳誦的詠竹名篇?!把谜P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甭犞衤暿捠挘氲搅巳嗣裉漯囂柡?,看一枝一葉,想到自己這些小官吏的責任和使命。憂民之心,盡瘁之意依依可見。“老老蒼蒼竹一竿,長年風雨不知寒。好叫真節(jié)青云去,任爾時人仰面看?!薄拔闯鐾習r先有節(jié),縱凌云處也無心?!薄耙Фㄇ嗌讲环潘?,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边@些詩中之竹,有品格,有

18、氣節(jié),堅韌不拔,超凡脫俗,這是鄭板橋推崇的人格境界,也可以說是他人格的寫照。清代學者像傳載:“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南興化人,乾隆元年進士,官山東濰縣知縣,有政聲。在任十年,囹圄空者數(shù)次。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去官日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畫像以祀。”鄭板橋關(guān)心人民饑苦,為民請命,不怕得罪上司,不怕丟烏紗,這是難能可貴的,更可貴的是他為官清廉。他做了十二年的縣令,罷官后還要靠賣畫為生,嫁女時竟無錢置辦妝奩,他的為二女適袁氏者作寫的就是這種情況?!肮倭T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最慚吳隱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在那“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封建官場中,鄭板橋能有如此操守,確實是不同

19、凡響。他關(guān)心人民,不媚上司,勤政清廉,不就是“任爾時人仰面看”的挺拔高潔,耿介超凡的翠竹嗎?說竹老王我特別喜歡竹子,但實際上我和竹的接觸并不多。因我在北京長大,看到的不外乎公園里的那些不多的竹子,最多的就數(shù)紫竹院了。細究我愛竹的原因,還是來自文學和書畫。我在許多文人的書里讀到竹,在畫里看到竹。猶其是鄭板橋等畫家的墨竹,給我極大文化享受,是我永不能忘的。在畫家所畫的竹子里,我最喜歡鄭板橋畫的竹子,生動靈活,逼真而又超乎真的竹子。越看越愛看,確實是藝術(shù)享受。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安豢删訜o竹”,可見其愛竹之甚?!盁o竹令人俗”,就不對了。無竹不見得人就俗,但有竹

20、令人心清氣爽是確實的。我的小兒子家的后院,有一大片竹子,郁郁蔥蔥,和草坪樹林映趁在一起,著實令人心曠神怡。我還寫了一首小詩:“苑內(nèi)有從竹(從今韻,平),清新綠自如。緣何棲此地,只為遠世俗”我這里的俗,和蘇東坡不同,我說的是遠離塵世的紛爭。有一年大雪紛飛,寒冷異常,大片的竹子全枯了。我心疼的不得了。但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新竹出土,不久又是大片郁郁蔥蔥的新竹了。我看到了竹子的頑強的生命力!說到竹的生命力,我便想起那年在杭州小住。那是我去杭州講學,住在一個研究院的一個房子里,門外就是一大片毛竹林。我去時正是新筍出土,第二天就覺得長高了許多。幾天后就比人高了,過了大約20天,竟然長成十多米高的大毛竹了。真

21、令我吃驚。我在中國的北方,難于看到竹子。我曾買了一盆小羅漢竹,竹的莖都是突起的,像小葫蘆。后來我不在家,我的孩子們將小竹移栽到大盆里,施肥澆水。等我在看到時,竟然長成了兩米高的大竹子,翠葉猗猗,令人心醉。后來我在畫市上看到兩棵竹子,已經(jīng)貌似枯萎了。但我買回來,換土栽培,施肥灌水,一年后,竟然長成兩米高的翠竹。在我的陽臺上給我了很多的樂趣。若說竹的觀賞,大片的竹林當然極好。比如杭州的“云棲竹徑”就是很有趣的地方。在離西湖十余公里的五云山麓,有大片的竹林,稱為“云棲竹徑”,是吳越時代的所建云棲禪院的地方。在明朝凈土宗高僧蓮池大師重振山門。清代的康熙乾隆都曾多次游歷,并有題詠。那里有千年古樹,翠竹參

22、天。在竹林里曲徑通幽,又有小亭曲池,真是個好地方。在北方就難有這樣的好地方了。但一盆翠竹,也可以給人以樂趣。我發(fā)現(xiàn)在廳里,插上幾支枯黃了的帶葉的竹枝,也是滿有欣賞價值幾藝術(shù)品。說到竹,中國應該是產(chǎn)竹大國。在我國約有三百多種,最主要的有毛竹,慈竹,剛竹,淡竹,箬竹等。竹是禾本科多年生植物,莖上有節(jié),節(jié)間中空。根系發(fā)達,有地下莖。在我國的長江流域,華南和西南都有大面積的竹林。竹的用途很廣??梢宰龇课?,如南方的竹樓。可以做家具,用具等。在我國竹制品已經(jīng)是一個大的產(chǎn)業(yè)不門了。竹筍可食,在中國菜里,是不可少的蔬菜。許多菜里,都少不了冬筍,就是所謂的玉蘭片。如果炒蝦仁沒有玉蘭片,就失色不少了。燒二東,離開

23、玉蘭片就燒不成了。吃酒時,一盤油燜筍,可是不錯的下酒菜噢。竹子的生長力強,易繁殖,易管理,用途又廣,真是一種對人類有益的好植物。清風鳥語唱幽竹賞沈威峰竹畫封孝倫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以其虛心有節(jié)被視為有君子之風,素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因此畫竹,常為習國畫者所必修。畫史上以畫竹成曠世名家者,清代鄭板橋最為人熟知。畫竹看起來似乎簡單,用筆墨拉出一節(jié)一節(jié)的竹竿,再在中間以上的部位用墨跡揮寫出重重疊疊的“又”字和“個”字,婆娑有聲的竹葉便栩栩如生呈現(xiàn)于前,再用漂亮的書法寫上點題的詩句,畫即完成。想當年板橋以竹配石、配蘭,再加上他那如“亂石鋪街”的絕妙書法,不知迷倒多少騷人墨客、文人雅士乃至達

24、官貴人??催^沈威峰畫竹,才知道,畫竹遠不如此簡單。不簡單在于,線條與墨色的運用和控制,竟體現(xiàn)出迷人的光影和神秘的層次感。畫畫所有墨色全為一種顏色是一個死寂平面。只有黑、白、灰錯雜相間,而且灰色層次變化無窮,才能顯示出空間層次的變化無窮。威峰畫竹之妙,在于墨色掌握的濃淡搭配屢有奇招。濃墨的竿、葉為近,淡墨的竿、葉為遠,濃墨的竹節(jié)為剛,淡墨的竹筒為柔、顯透明、出光影,特別是那些運筆中出現(xiàn)的飛白,更顯示出光的閃亮。明晰的線條為竿為葉,淡淡的墨暈為霧靄為山影。這種濃淡的搭配,奇妙地展現(xiàn)出一片氣韻流暢的深遠,和一種深奧神秘的涌動。不簡單在于,畫面布局體現(xiàn)出鮮明的節(jié)奏感。或橫幅、或條幅、或斗方,或大或小或

25、長或短,畫多少根竹,竹竿伸展指向何方、線條如何交叉、穿插、傾斜的角度大小等,無不深有講究。稍有不慎,便會敗壞畫面。縱向的條幅一般為幾枝竹,橫向的橫幅則有幾叢的組合。威峰的竹畫,不但在疏、密、粗、細的幾枝竹的處理上表現(xiàn)出生動的交叉、穿插與節(jié)奏,在多叢組合中,也體現(xiàn)出優(yōu)美的變化與鮮明的節(jié)奏。這種節(jié)奏使得竹叢多而不亂,錯而不雜,擁而不擠,每枝每節(jié)甚至每一張竹葉都顯出生機與靈性。是啊,大自然,不就在這種和諧的穿梭與避讓中從容地伸向陽光,獲取自己的生機嗎?不簡單在于,畫面結(jié)構(gòu)力量的平衡。畫面的結(jié)構(gòu),不論左右還是上下,都有力量的平衡在起作用。力量不平衡的畫面,讓人心理上不得安寧,難以產(chǎn)生美感。畫竹的一個很

26、重要的特點,是要在縱向竹竿的上部,鋪展開橫向的竹葉。濃淡雜陳、層次重疊的竹葉,使得畫的上部濃重,畫面顯得頭重腳輕。為了穩(wěn)住陣腳,畫家在下部畫上大小不等的石頭或土坡,添加若干嫩細的竹枝,整個畫面上下便十分自然地平衡了。左右也是如此,不可能平鋪直敘,總有一頭較密實,另一頭疏朗些。從空間上看,疏的一邊輕,于是畫家信手畫上兩只奮飛或駐足歌唱的小鳥,加重了這一頭的重量;或者,讓靠邊的一枝新竹向邊緣大幅度傾斜,就象一支將要撬起的杠桿,地球的重力加重了這一頭的重量,整個畫面實現(xiàn)了驚人的平衡。威峰竹畫不簡單還在于,現(xiàn)代寫意的中國畫竟可表現(xiàn)出無限生機?,F(xiàn)代人畫竹,可參照的先賢圣物太多,如果還如板橋等人一樣,以性

27、情人品的象征為主題,想贏得現(xiàn)代觀眾的青睞,必敗無疑。中國文化中對高尚人品的追求與贊美,在板橋等人的竹畫中已有充分的表現(xiàn),駐情于此,我們就還不如停留在板橋的畫案上止步不前。威峰畫竹,脫出了這種窠臼,創(chuàng)造了自屬于己的畫境和天地。他的竹,是一片有生命的竹,一片吐納醞釀自然生氣之竹,一片生存站立在廣袤深遠的自然空間中的竹。中國文化賦予竹之文化品格,盎然地流動在這些充滿生機的竹影中。仍然是虛心,仍然是有節(jié),仍然是豪情萬丈的大寫意,但是,我們仿佛能感受到陣陣涌來的氤蘊的氣流、清脆的鳥鳴、和隨風搖曳、竿葉摩挲的沙沙聲。賞竹的角度有多種:墨色結(jié)構(gòu)、人品象征、意境渲染、真實生動等等。威峰之竹,早已不同于板橋之竹

28、,占盡諸美,自成高格。我不能說,威峰畫竹,已臻最高境界,正如一句廣告詞所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我敢說,在目前的造詣與功底上,憑他的悟性與勤奮,他能夠達到最佳之境。多少年后,威峰會進一步用他的畫作證明,今天收藏他的畫特別是竹畫者,該是何等的慶幸。我相信。看竹黃昏的竹園,在硯塘水庫的那邊。一縷縷薄霧之中,但見噴泉一樣的竹子懷抱著水邊的水榭樓亭。那山腰上的傣家竹樓,令人懷疑置身在了遙遠而美麗的西雙版納。那臨風搖曳的竹子,不正是水一樣流動的傣家小卜哨么?那一縷縷薄霧,不正是傣家人升起的炊煙么?那烤魚的香味,那小卜哨流轉(zhuǎn)的眼波,在一片片竹葉之間暗暗傳送;那歡樂的象腳鼓,讓整個硯塘的水波閃耀出深情

29、的光波。進竹園,除了領(lǐng)略傣家人與竹子的親密關(guān)系,感受竹樓的溫馨浪漫之外,最具品位的還是竹簡區(qū)。竹簡區(qū)下臨硯塘水庫滾水壩,六架巨大的水車在風中轉(zhuǎn)動,把江南水鄉(xiāng)或某些山地民族的生活情韻傳達得如詩如畫。竹簡作為古代中國的“紙”,曾為中國文化交流立下汗馬功勞。其間一直徑20厘米左右的巨龍竹連接起來,高2.5米,全長3米的竹簡,上書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詩:“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浸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焙蛷埦琵g和黃門盧侍御詠竹詩:“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色無玄月變,聲有惠風吹。高節(jié)人相重,虛心世所知。鳳凰佳可食,一去一來儀?!痹娭窠Y(jié)合,詩中有竹,竹中有

30、詩,把中國古代深厚的竹文化底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竹亭區(qū)配景松竹梅,竹門樓區(qū)巨龍竹挺拔,竹排漂水,竹宮燈如夢如煙,蝴蝶泉蝶翅恍惚一一點醒的無一不是竹子那美麗的靈魂。如若來此間的人,心有塊壘或情侶相攜,竹長廊區(qū)是一定要去的,長廊與竹與亭與水與水中倒影相伴,婉轉(zhuǎn)折復之中,溢漾著是一個凈字。東 坡 與 竹古人嘗謂竹為君,取其高風亮節(jié),始見晉朝王子猷文。后文人高士多愛竹,詠竹溢美之詞,墨竹瘦節(jié)蛟蛇,在璀璨的文化長河中俯拾皆是。不僅如此,關(guān)于竹的傳說也不鮮有,其中最凄楚動人的,便是娥皇女英血淚撒斑竹的典故了。浪漫多情的文人騷客們不僅給了竹大氣如蛟蛇,幽雅如瑯汗、檀欒的別名,連國

31、畫中的墨竹也因竹子“依依似君子”(出自唐劉禹錫庭竹)而得了一個墨君的雅號。王維有“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之句,可謂萬千瀟灑;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詠竹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好竹之情溢于言表。然古今能說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卻只東坡一人,愛竹之癡,可見一斑。蘇東坡好竹,在與他同時代的文人雅士里,是人盡皆知的。竹伴其一生,是他的歲寒三友;而由愛竹也引出過不少佳話,如他與文同的友誼就是一例。竹溶進過東坡的人生,并成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蘇東坡(10371101),本名蘇軾,字子瞻,北宋文學家、書畫家。也許,有很多人對蘇軾的印象止步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

32、知道他愛游名山大川,卻并不了解東坡對竹子的偏好。在東坡的生活中,隨處有竹,“門前兩叢竹,雪節(jié)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shù),一一皆可尋其源?!?;“官舍有叢竹,結(jié)根問因廳。下為人所往,上密不容釘”;“予謫黃洲,寓居定惠院,饒舍皆茂林修竹”。竹儼然東坡生活里不可缺失的伙伴,也見證了東坡一生的坎坷,無怪乎東坡的詩文中處處有竹的修身纖影。文人狀物,總關(guān)乎情,于是東坡由人生際遇而引發(fā)的感嘆,對生活的思考,也就不知不覺折射在竹上。東坡自出仕到病逝常州,其間曾三次被貶謫。他在自挽詩中寫到“問汝平生功業(yè),黃洲惠洲儋洲”,三次人生浮沉,東坡完成了他的人生蛻變,從躊躇滿志要報效朝廷到豁達超然物我兩忘,始終如一的是他的曠達

33、胸襟,剛直秉性。內(nèi)心的變化必然也導致對物的認識的變化。東坡的竹便從“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的抱負慢慢轉(zhuǎn)向了“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窗扉凈無塵,幾硯寒生霧?!钡陌查e,一直到了“累盡無可言,風來竹自嘯”的淡定,“披衣坐小閣,散發(fā)臨修竹”的超然和瀟灑,正是“誰似東坡老,白首已忘機”。觀東坡狀竹之文之變,猶似縱覽東坡人生觀的嬗變。唯一不變的是東坡對竹的喜愛。東坡常寫竹,不寧唯是,東坡還要畫竹,有竹石圖留于后世。他不僅是一代文豪,在繪畫方面也頗有建樹。墨竹之愛,是東坡愛竹的升華。將自己所鐘愛之竹形諸紙上,必全神貫注,凝神屏息,所得墨寶必是作畫者精神心血凝聚的產(chǎn)物。而從東坡對墨竹的探討,則更可見東坡的

34、藝術(shù)追求。說起東坡與墨竹,還有一人必須一提,這便是蘇軾的摯友文同,字與可。他是宋朝著名的畫家,善畫竹,自稱“湖州竹派”。文與可與蘇軾相識于鳳翔,后因共同愛好墨竹而結(jié)為好友。東坡從師于他,自承“湖州竹派”,倆人常討論畫竹。師生感情甚篤。與可死后,東坡因懷念故人曾見竹廢卷而失聲痛哭。于是這段因竹而締結(jié)的友誼傳為佳話。蘇軾并未受過嚴格的書畫方面的訓練,所以他的墨竹并不以形見長,而是因其不俗之氣。連他自己也曾說:“畫不能皆好,醉后畫得,一二十紙中,時有一紙可觀?!睂τ诖?,黃庭堅做過切中肯綮的評論,他說:“東坡畫竹多成林棘,是其所短,無一點俗氣,是其所長?!钡@并不影響東坡對墨竹的癡迷,和對畫竹的探討。對于畫竹的理論,最為精辟的見解莫過于“畫竹必先成竹于胸”了。這是東坡畫竹心得的高度概括。東坡戲墨,突出其“神”,“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即是最好的佐證。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可以不顧形了,“人禽宮室器用皆有常形山石竹木,水波煙云,雖無常形,而有常理常理之不當,則舉廢之矣”(近因院畫記),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