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五章單元測試題_第1頁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五章單元測試題_第2頁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五章單元測試題_第3頁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五章單元測試題_第4頁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五章單元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地理(五極地地區(qū))考試時間:5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一、 單項選擇題(下列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并將其代號填在下表所對應的方框內。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從緯度位置看,南、北兩極地區(qū)主要位于 A.南極地區(qū)主要位于北極圈以北 B.北極地區(qū)主要位于南極圈以南C.南極地區(qū)主要位于南極圈以北 D.南、北兩極地區(qū)主要位于極圈以內2.在南極科學考察建房屋,為了采光好房屋應該 A.坐北朝南B.坐南朝北C.坐東朝西D.坐西朝東3.北極地區(qū)不包括下列哪個洲的島嶼與陸地A

2、.亞洲B.歐洲C.非洲D.北美洲 讀南極地區(qū)圖,回答45題。4.圖中M處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5.有關南極地區(qū)的敘述錯誤是A.位于地球最南的地區(qū)B.淡水資源豐富C.礦產資源不豐富D.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qū)6.下列自然現象不會在南極地區(qū)出現的是A.極度寒冷B.狂風大作C.降水稀少D.水土流失7.下列對南極洲“之最”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B.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C.面積最小的大洲D.氣候最寒冷的大洲 8.南極地區(qū)被稱為“冰雪高原”是因為A.氣候寒冷B.陸地海拔最高 C.大陸上覆蓋著2000多米厚的冰層D.地形以高原為主9.下列大洲中,距離南極洲最近的是A.非

3、洲B.大洋洲C.亞洲D.南美洲10.地球上最冷的地區(qū)是A.南極地區(qū)B.青藏高原地區(qū)C.北極地區(qū)D.西伯利亞地區(qū)11.與南極地區(qū)相比,北極地區(qū)A.氣溫較低B.風速較大C.降水較多D.緯度較高12.極地地區(qū)都是冰雪覆蓋的寒冷世界,最根本的原因是A.地表覆蓋巨厚冰層B.陸地平均海拔高C.周圍海洋水溫低D.所處緯度位置高13.有關南極洲的敘述,正確的是A.跨緯度最廣B.酷寒、干燥、烈風C.暖季在6-9月D.自然資源缺乏14.下列關于極地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A.企鵝是北極地區(qū)的代表性動物B.北極地區(qū)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qū)C.七月是南極地區(qū)的暖季,夜長D.南極地區(qū)被稱為“白色荒漠”15.2016年,國家海洋局

4、將推進“雪龍?zhí)綐O”“蛟龍?zhí)胶!敝卮蠊こ探ㄔO,確?!翱萍寂d國”戰(zhàn)略深入實施,“雪龍?zhí)綐O”,關于兩極地區(qū)的敘述,錯誤的是A.我國在南北兩極地區(qū)都建有考察站B.南極地區(qū)雖被稱為“白色荒漠”,但淡水資源豐富C.極地地區(qū)氣候條件惡劣,都沒有人類的長期定居D.南極地區(qū)礦產資源豐富16.中國在北極地區(qū)建立的科學考察站是A.黃河站B.泰山站C.長城站D.昆侖站17.右圖中從處穿越極點到達處,其行進方向為A.先向南,再向北 B.先向北,再向南C.一直向北D.一直向南18.南極地區(qū)的暖季是A.4月到10月B.5月到9月C.11月到次年3月 D.6月到8月19.我國先后在南極地區(qū)建立了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

5、四個極地科學考察站,建站時間一般選擇在2月份,原因是此時 A.風力較小B.是冬季,便于極地考察C.降水較多D.氣溫較高,白晝時間較長20.南極地區(qū)是自然資源的“大倉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地上儲存著大量固體淡水資源B.在地下埋藏著豐富礦產資源C.海域及沿岸棲息著無數海洋生物D.大陸內部有大片地衣、苔蘚21.我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是A.長城站 B.中山站 C.黃河站 D.昆侖站22.有關兩極地區(qū)的說法,正確的是A.南極地區(qū)降水多,北極地區(qū)降水少B.南極中心是海洋,北極中心是陸地C.南極的“主人”是企鵝,北極的“主人”是北極熊D.南極地區(qū)礦產資源豐富,北極地區(qū)礦產資源貧乏23.人民日

6、報2016年1月25日消息,我國第三十二次南極科考獲多項重大科學發(fā)現,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功不可沒,南極科考邁入“航空時代”據此回答問題南極地區(qū)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凈土,許多國家在這里進行科學考察,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研究南極冰川,分析全球氣候變化 B.大規(guī)模獵捕鯨魚,豐富食物來源 C.利用南極廣闊空間進行核試驗 D.大力發(fā)展種植業(yè),解決糧食問題 24.近年來,北極地區(qū)“白色”面積逐漸減小,“藍色”面積不斷擴大,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地震海嘯B.全球氣候變暖C.板塊的運動 D.注入的河水大增25.南極條約的簽訂,極大地說明了全世界對極地地區(qū)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下列不屬于極地地區(qū)正確使用目

7、的的是 A.和平使用B.科學考察C.據為己有D.環(huán)境保護 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讀北極地區(qū)圖,完成下列問題。(18分)(1)北極地區(qū)主要位于 (緯線)以北,包括 洋的大部分及其周邊A_洲,B_洲,C_洲三大洲的部分地區(qū); (2)圖中巴羅角位于北極點的 方;(3)D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 島,位于 洲;(4)北極地區(qū)的代表性動物是( )。 A企鵝B鴨嘴獸 C斑馬D北極熊27.讀圖,回答下列問題。(20分)(1)南極大陸素有“ 高原”之稱,因為降水稀少也被稱為地球上的“ ”,也被稱為地球上的“ ”,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2)我國的南極考察站中,位于南極圈以外的是_站,五帶中的_帶;(3)

8、在南極點,每一個方向都指向 ,長城站位于中山站的_方向;(4)讀左圖,將南字母代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在下面相應橫線上: D 洋 F 洲(5)圖上我國南極地區(qū)建立的科學考察站中,極晝極夜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是_站。28.讀下面材料與“兩極地區(qū)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 2015年11月7日上午,中國第三十二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fā),赴南極執(zhí)行科考任務,總航程約3萬海里,歷時159天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之后,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將在此次科考中確定選址我國首架極地專用固定翼飛機也將在此次科考中完成南極首飛(1)在“南極地區(qū)和北極地區(qū)圖”的弧線上畫出箭頭表示地球自轉的方向;(4分)(2) 從南極半島東側開始,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繞南極洲航行一周,輪船第一個經過的大洋 是 洋;(3)去南極進行科學考察最佳的時期我國正處于四季中的_季;(4)南極地區(qū)是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地下有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地上儲存著大量固體 資源,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為科學家提供了領域廣闊的 。答案單元五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DBCACDCCDACDB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AACDDACABA26(1)北極圈 北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