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三年成長規(guī)劃教學教材.doc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4/f33fb1c3-5e59-4f5f-bf02-e2e5440b1231/f33fb1c3-5e59-4f5f-bf02-e2e5440b12311.gif)
![新教師三年成長規(guī)劃教學教材.doc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4/f33fb1c3-5e59-4f5f-bf02-e2e5440b1231/f33fb1c3-5e59-4f5f-bf02-e2e5440b12312.gif)
![新教師三年成長規(guī)劃教學教材.doc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4/f33fb1c3-5e59-4f5f-bf02-e2e5440b1231/f33fb1c3-5e59-4f5f-bf02-e2e5440b12313.gif)
![新教師三年成長規(guī)劃教學教材.doc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4/f33fb1c3-5e59-4f5f-bf02-e2e5440b1231/f33fb1c3-5e59-4f5f-bf02-e2e5440b12314.gif)
![新教師三年成長規(guī)劃教學教材.doc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4/f33fb1c3-5e59-4f5f-bf02-e2e5440b1231/f33fb1c3-5e59-4f5f-bf02-e2e5440b1231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此文檔僅供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站刪除特崗教師三年個人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書青銅峽市第六中學董小軍作為一名新教師,首先應該為自己的職業(yè)感到驕傲,同時也更要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水平。 為使自己在專業(yè)知識、 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情意等方面得到整體提高, 同時也是為自己明確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特對未來的三年里, 如何實現自我專業(yè)發(fā)展制定如下規(guī)劃:一、對自身問題的分析:作為新教師雖然擁有一定的專業(yè)只是積累, 但是對于教學上的很多問題還停留在理論階段, 實踐的經驗沒有得到豐富的積累, 同時對于新教材的熟悉程度也不是很透徹,很多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好好向老教師學習缺乏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 特征的認識和研究。 從事教學科研
2、, 往往停留在感性經驗的層面。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推進,感性的教學經驗需要有科學的方法和理性的分析做指導, 來服務教學服務學生。二、階段性目標:第一年,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抓緊分分秒秒學習充電, 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內需,通過學習提升師德修養(yǎng),豐富知識結構,增強理論底蘊;工作中,積極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與實踐,從學生生命發(fā)展的高度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求、感悟、反思,時刻提醒自己用腦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為研究型、開拓型、全能型的教師。 時刻告誡自己要追求卓越, 崇尚一流,拒絕平庸,注重自身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 , 使自己真正成長為不辱使命感、 歷史責任感
3、的優(yōu)秀教師, 把自己的全部知識、 才華和愛心奉獻給學生、奉獻給教育事業(yè)。 我相信這也是每一個教師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努力學習比較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 教育科學知識, 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yǎng), 豐富自身的人文底蘊。積極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規(guī)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每年有教育教學論文得到學?;蚱渌块T的肯定。 未來的日子,我將讓自己伴隨著學校的發(fā)展與學生一同成長第二年,加強教育科研能力重構自身專業(yè)知識結構。在教研與科研的實踐中,只供學習與交流此文檔僅供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站刪除發(fā)展自己,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運用于教學實踐并通過實踐與反思而與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不斷互動的過程, 通過這個過程來強化自
4、己的教學實踐能力; 將學科知識能力和教育理論素養(yǎng)相結合, 通過教學實踐來整合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重構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結構。 完成小課題結題報告, 參加相關課題的評選比賽并爭取得到認可。第三年,在加深對教育教學一般規(guī)律的認識基礎上, 打造效率課堂, 培養(yǎng)自己初步的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促使教學品質專業(yè)化。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強化教學反思能力。 在教學中注意學法指導, 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提高教學效率。 努力使學生基本形成會預習的好習慣, 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會獨立鉆研的學習品質。 培養(yǎng)學生獨立鉆研, 敢于表達的好習慣。 將比較容易的知識由學生自己來講, 充分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爭取使學生養(yǎng)
5、成獨立鉆研、 獨立思考的思維品質。三、實施的具體措施:1、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信念。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離不開學習,不學習就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形勢,就適應不了學生的內在需求,就駕馭不了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堅持鉆研教材, 讀專業(yè)報刊雜志、 學習各種教學理論,讓學習成為一種內需。2、制作個人專題檔案。記錄整理個人成長的足跡。認真參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動,認真思考并虛心學習。 積極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繼續(xù)教育學習和學校組織的校本研訓活動利用每學期開一到兩節(jié)公開課的機會匯報概念教學和習題教學的科研成果。3、立足課堂,勇于課堂實踐,形成有特色的教學風格。課堂是老師實踐的最好舞臺,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
6、。在新課程理論的指導下,從身邊有經驗的教師中請教,從名優(yōu)教師中汲取,勇于實踐,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努力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教學之路。4、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學習。反思可以總結實踐,升華經驗;可以發(fā)現不足,渴求新知;堅持每天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找出不足,積極客觀地面對,辨證的看待問題,創(chuàng)新工作,把反思的成果落實在具體的事件中,并形成書面筆記。只供學習與交流此文檔僅供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站刪除5、勤于動筆,把教學中的得與失寫下來,是進一步思考、挖掘、提升的過程。要堅持寫教學案例、教育敘事、教學隨筆、教研論文等,積極向報刊雜志投稿,爭取發(fā)表或獲獎。6、承擔學校及上級部門組織的課題實驗課題,以課題研究帶動自身的提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再接再厲,不斷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素養(yǎng)。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立足根本,放眼未來,為新時期的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傊?,作為青年教師的我, 會家踏實地地從本職崗位做起, 從一點一滴做起。任何一項事業(y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都需要從點滴小事, 教育事業(yè)尤其如此。 在工作中難免回碰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 但是我都會努力的去克服, 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難會主動向老教師和學校領導尋求幫助。 相信只要勤奮、 踏踏實實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理裝修設計合同范本
- vr全景制作合同范本
- 光熱分包合同范本
- 運動休閑服裝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建設工程交易服務中心建筑拆除工程合同
- 分期貨款合同范例
- 勞務及銷售合同范本
- 乙方包工合同范例
- 2025年度野生菌類采集與保護利用合同
- 保護乙方施工合同范例
- 《工程電磁場》配套教學課件
- 遼寧省錦州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及行政區(qū)劃代碼
- 改革開放的歷程(終稿)課件
- 職位管理手冊
- IPQC首檢巡檢操作培訓
- 餐飲空間設計課件ppt
- 肉制品加工技術完整版ppt課件全套教程(最新)
- (中職)Dreamweaver-CC網頁設計與制作(3版)電子課件(完整版)
- 行政人事助理崗位月度KPI績效考核表
- 紀檢監(jiān)察機關派駐機構工作規(guī)則全文詳解PPT
- BP-2C 微機母線保護裝置技術說明書 (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