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誤解及澄清_第1頁
學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誤解及澄清_第2頁
學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誤解及澄清_第3頁
學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誤解及澄清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誤解及澄清 作為對青少年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主陣地,學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追古溯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自學校產生以來,盡管人們對學校德育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成為當前我們深化學校德育功能研究的寶貴資源,但由于r代拘囿以及認識所限,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拔高或貶抑等曲解學校德育功能的弊病,導致學校德育工作陷入被動僵化的境地。因此,澄清人們對學校德育功能的偏狹認知或誤讀,引導人們理性看待學校德育的應有作用,是當前學校德育改革與發(fā)展的題中要義。 所謂學校德育功能,是指學校德育應當肩負的職責和應具有的效用。學校德育功能是對“學校德育能夠干什么”“學校德育實際上干了什么”的定位和詮釋。

2、梳理學校德育發(fā)展史可以窺知,人們對學校德育功能的片面化理解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校德育“萬能論”,一是學校德育“無能論”,試分述之。 持“萬能論”的研究者認為,學校德育能夠統(tǒng)攝和化解所有的問題,是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唯一變量,學生道德上的一切發(fā)展與進步都歸功于學校德育,學校德育無所不能、無往不勝,進而將學校德育工作凌駕于其他一切工作之上。這種觀點看似高度重視學校德育,實則將超過其承受力度的額外責任強加其身,強為不可為之事,其超負荷運轉的最終結果是學校德育的“力不從心”,給學校德育戴上了鐐銬,消弭了學校德育的應有魅力,傷害了真正意義上的學校德育。不可否認,學校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對青

3、少年學生道德社會化的促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學校德育是萬能的,現(xiàn)實情境中的德育問題,諸如學校德育的知識化、形式化以及低效性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因此,學校德育“萬能論”必將落入矯枉過正的窠臼中無法自拔。 與學校德育“萬能論”不同的是,持學校德育“無能論”的研究者責難學校德育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他們以學校正規(guī)教育的影響被社會所吞噬為依據(jù),將學生在校五天的教育被兩天的社會教育所抵消的“5+2=0”現(xiàn)象歸結為學校德育的不力或無能,在指責學校失職的基礎上全盤詆毀學校德育,認為學校德育沒有存在的必要,幻想通過學校德育培養(yǎng)道德高尚的人簡直是天方夜譚。這種主張對學校德育的攻擊是毀滅性的,造成了學校德育

4、地位的衰落?!盁o能論”的說法之所以經不起推敲,是因為一廂情愿地將學校德育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絕對化了,顛倒了絕對和相對的關系。 無論是“萬能論”,還是“無能論”,均無法掙脫教條主義和虛無主義的懷抱?!叭f能論”泛化了學校德育的功能,使學校德育不堪負重;“無能論”質疑或抹殺學校德育的固有功能,異化了學校德育育人的本真。作為一個具有鮮活生命的個體,青少年學生的活動區(qū)域并不局限在學校這方狹小的天地內。因此,將青少年學生表現(xiàn)出的不道德行為完全歸罪于學校,以此認為學校德育是萬能的或無能的,不僅在理論上無法立足,而且在實踐中也將行之不遠。況且,學校德育的開放性原則也要求青少年學生要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在家庭和社會

5、的大舞臺上汲取源源不斷的德育資源與養(yǎng)料。杜威的“學校即社會”、陶行知的“社會即學?!钡闹鲝垼脖砻鲗W校德育與校外德育難以割舍。將學校德育從社會德育環(huán)境中抽離出來,學校德育的乏力、疲軟將在所難免。因此,我們既不能線性地將學生的不道德行為、社會的道德滑坡等現(xiàn)象與學校德育的效果直接掛鉤,也不能將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完全歸結于學校德育的作用。 事實上,作為一種以育人為主要功能的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德育具有自身發(fā)揮作用的界限,既非萬能,也非無能。針對學校德育“萬能論”與“無能論”的誤讀,我們既不能青睞夜郎自大的理想主義,也不能寄托推卸責任的本位主義,更不能逢迎取消學校德育的懷疑主義,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予以

6、澄清。 一方面,厘清學校德育功能的兩重性質,明確學校德育育人功能的限度。人們對學校德育功能進行不當定位的重要緣由之一,就在于沒有深入思考學校德育功能的性質。學校德育是塑造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基本途徑,但其固有的有限性決定了學校德育并不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因而無法解決學生思想品德的所有問題,只能在一定條件和范圍內作用于學生的德性發(fā)展。所以,我們不應將視野僅僅拘泥于學校德育促進個體道德品質發(fā)展和社會道德進步等正向功能上,同時也要關注到當前學校德育中存在的工具主義、功利主義、形式主義等阻抑個體道德成長的因素。學校德育的曲折性、反復性以及滯后性也要求我們準確定位學校德育的應有功能。對

7、于學校德育功能問題,我們既不能認為學校德育包辦一切,也不能認為學校德育一無是處,而是應該理性認識學校德育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為此,應秉持長善救失的原則,在發(fā)揮學校德育正向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反面教材預防與矯正負面影響,揚長避短。 另一方面,確立整體觀與全局觀,創(chuàng)設全方位的聯(lián)動育人環(huán)境。作為一種社會性存在物,人是社會的人,學校德育與學生的現(xiàn)實社會生活渾然一體、難以分割。因此,青少年學生不斷暴露的德育問題并非學校德育自身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德育問題、學校德育問題和社會德育問題綜合作用的結果。尤其是在家庭生活方式裂變、社會結構漸趨多元以及網絡化日益普及的當今時代,學生獲取道德知識和所受影響的來源多樣化,其品德培養(yǎng)的社會性更加凸顯。面對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多變化,我們應以整體與全局的視野,沖破學校孤軍奮戰(zhàn)的禁錮,通過開門辦學、家?;ブ?、學社聯(lián)攜等形式,密切學校與家庭、社會的合作互動,積極營造全員育人的道德格局,加強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的協(xié)調、貫通和聯(lián)動,在充分發(fā)揮教育合力的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