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1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2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3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4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頤和園教學設計及反思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生字新詞,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2、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3、初步掌握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yōu)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方法:閱讀、直觀課件欣賞、想象、感悟 教學準備:課件、有關(guān)頤和園的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一、導入新課。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

2、飽覽頤和園的美景。出示幻燈片,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出示一組有關(guān)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生字:(1)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2)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殿、眺、閣、聳”的字形。例 用拆合法記如“殿”字。我們把它拆成三個部分,左上角是尸體的“尸”;左下角是個“共”字;右邊是沒有的“沒”的右半邊“殳”;再把這三個部分正確地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利用形聲字構(gòu)字規(guī)律記憶“閣、雕”的字形?!伴w”屬于外形內(nèi)聲類,“門”形旁表意;“各”聲旁表音。如:“堤”字就不能念成(ti),因

3、此,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不要“念半邊”,要正確運用形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識字。 用比較法(根據(jù)生字字形上的特點,找出一些與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間區(qū)別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記憶“栽、雕、賞”的字形。栽裁載;賞黨堂;雕準誰淮。二、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了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yōu)美;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2)作者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劃出表示地點轉(zhuǎn)換的句子。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三、品讀課文,欣賞美景。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作者來到長廊,抓住長廊的什么特點來描寫的? (2)長廊有

4、什么特點呢?從哪些句子知道? (2)出示圖片和句子,體會描寫方法。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边@句從哪些詞看出長廊的長?用上了什么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提問:畫的內(nèi)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边@說明了什么?(說明畫的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shù)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3)長廊兩旁:風景宜人?!伴L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边@句說明了什么?(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shù)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

5、神清氣爽”的,理解“神清氣爽”。理解“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欣賞長廊圖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像美景。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2、學習第三段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fā)光。排云殿

6、:一排排、金碧輝煌。根據(jù)上下文理解“金碧輝煌”的意思。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 重點交流: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可出示填空:找出比喻句,這句把昆明湖比作了( ) 和 ( ),寫出了昆明湖( ) 和( ) 特點?!皫缀酢钡囊馑际?( ) 。“滑”字用得( ) ,因為( ) 。這兩句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 )。 也可讓學生討論:把“滑”字換成“

7、劃”字好不好?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第四自然段。欣賞圖片。3、我們領略了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并且這么多獅子姿態(tài)不一,各不相同。)(3)石柱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且姿態(tài)不一,這說明了什么?(獅子“姿態(tài)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1)教師范讀

8、。教師在范讀時,要通過表情語氣的變化,感情的處理來加以體現(xiàn)。(2)學生模仿練習。(3)指名朗讀、齊讀。3. 作者有什么希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游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游覽那里的美景。)五、總結(jié)拓展。 1、齊讀課文最后 一自然段。 2、 這篇課文作者采用了移步換景的游覽順序描寫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美麗景色,贊美了祖國園林藝術(shù)的光輝成就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3、 我們的家鄉(xiāng)也有很多的風景名勝,大家也去游一游,用上移步換景的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用上生動的句子寫下來。 六

9、、作業(yè):1.課后收集一些頤和園的資料,豐富自己對頤和園的認識; 2.把文中自己特別喜歡的句段讀一讀,記一記,下堂課再交流。板書: 18、頤和園 長廊:長、美 頤和園 萬壽山 (佛香閣):色彩美、形狀美 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昆明湖:靜、綠 十七孔橋:橋洞多、獅子多、姿態(tài)不一教學反思:頤和園是一篇游記,課文不但文字優(yōu)美,而且條理清楚,特別是本課的寫作方法很值得孩子們學習,因此,在教學中始終都以這個目標展開教學。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生讀課文時,我就設置了“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繉懥四膸滋幘包c?”這一問題。讓生邊讀邊想,初步感知文的寫作順序。然后再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最后再說說從文中體會到什么?語文具有審美性的特點,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情感美,無不深深打動每一位讀者。課文介紹的景物多而分散,同時作者對頤和園中的景物只進行概括性的描述,較為抽象,學生對頤和園景物沒有感性認識,不容易感受其魅力。課堂上我努力做到引導學生挖掘文本中的賞析因子含英咀華,批文入情,讓學生既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畫面美,體會到文字表達的意蘊美、情感美。如:抓住首尾“美麗”統(tǒng)攬全文,從“美”切入;通過圖片展示、豐富想象再現(xiàn)語言文字的意象美,品味“長廊”的“畫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