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2桂林山水(1)_第1頁
【原創(chuàng)】2桂林山水(1)_第2頁
【原創(chuàng)】2桂林山水(1)_第3頁
【原創(chuàng)】2桂林山水(1)_第4頁
【原創(chuàng)】2桂林山水(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桂林山水一一四年級下冊一、教學目標1 1、 認識8 8個生字,會寫11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瑕、擴散、攀登、泰山、駱駝、 屏障、波瀾壯闊、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 立、連綿不斷”等詞語。2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理解重點詞句3 3、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4 4、 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例段,理解桂林山與水的特點,學習用相同的句 式寫一段話。二、教學重點、難點學習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寫出桂林山水的特點的。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探索大自然的濃厚興趣。三、教學用:多媒體;黑板

2、;粉筆等用具;四、教學課時:二課時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第一自然段)1 1、 我國有許多優(yōu)美的風景名勝,我們曾攀登過黃山,欣賞了那里的怪石;曾游覽過長江, 飽覽了三峽迷人的景色;今天,讓我們乘上竹筏去位于廣西東北部的桂林,感受桂林的山水的 奇異風光。(pptppt放映桂林的風光片)閱讀材料。請學生來指圖。(評價)能不能再給大家說說桂林在哪個自治區(qū),在什么方 位?桂林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她不僅是馳名中外的風景旅游城市,從古至今還吸引了 許多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稱。早在佃8282年就成為了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時節(jié),在郁郁蔥蔥的桂樹

3、掩映下的桂林,不時飄來陣陣桂 花的香氣,真是令人心醉呀!2 2、 你看了這些錄像能否贊一贊你眼前看到的桂林山水美景?(老師用“贊嘆描述” 的方法作示范:桂林的山水多么迷人啊?讓你好象走入仙境一般)(1 1)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先理解“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再理解這個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人們都這么說,桂林的山水風景是天下第一美的,我也禁不住來觀賞觀賞)正是因為(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們(去觀賞桂林的山水),可以說我們是慕名而來的。 現(xiàn)在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先來觀賞漓江的水。提示:這里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們心中的位置。(2 2)比較“觀賞”與“觀看”的不同,說說

4、課文用“觀賞”而不用“觀看”的原因?!坝^賞”中的“賞”,就是“欣賞”的意思,“觀”就是“看”的意思,我們常說“欣賞夜景”“欣賞交響樂”這說明“欣賞”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聽不看”。而“觀賞”卻非看不可。過渡:是呀,多美的山山水水,這就是桂林,一提到桂林,在人們的腦子里就出現(xiàn)那挺拔 峻峭的孤峰,倒影清翠的漓江,一切都像神話中的故事那樣奇特,怎不令人神往。自古以來, 文學家以膾炙人口的詩句吟詠它, 繪畫家以使人迷戀的丹青描繪它,攝影師以令人神往的鏡頭 記錄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和作者一道去觀賞桂林的山水,好嗎?(板書課題:桂林山水)(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3 3、 生自由讀課

5、文,并提出以下的要求。(1 1) 掃清生字詞的障礙,將課文讀通、讀順。2(2 2) 分段:第一段(第1 1自然段)講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第二段(第 2 2自然段) 講桂林的水。第三段(第3 3自然段)講桂林的山。第四段(第 4 4自然段)講桂林的山水美。理清課文的結構,看看作者如何表達了自己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然后以填空的形式完成上面的題目:這篇文章的結構是_。這篇文章可分 _ 第一段:寫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 _。 第二段:寫了 和 _勺特點。第三段:總起來描寫了 _。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桂林_、_的_ 表達了作者_勺思想感情。(三)再讀課文,深入感知4 4、第二自

6、然段:(1 1) 先看圖,再讀讀書??纯蠢旖鯓用?,主要的特點是什么?大家讀書的時候,要學會把主要的意思抓住。這一節(jié)課文有哪些詞語把桂林的水的特點寫了出來?找出這些詞,畫上這樣的符號“ ”(生自學,教師巡視)(靜、清、綠)介紹漓江:如詩如畫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 它發(fā)源于桂林市東北興安縣的貓 兒山,它如同一條秀麗的玉帶般一路流經桂林、陽朔,一直到桂林東南部的平樂縣,全長有 170170多千米。(2 2) 漓江的水靜、清、綠。有誰能用幾個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把寫漓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為了讓學生體會句式的整齊、排比的作用,組織安排一系列訓練:“漓江的水,靜、清、綠”,同學們

7、想一想,在靜、清、綠之間用上什么聯(lián)接的詞兒,就 可組成句子?例句:漓江的水既靜又清還很綠。漓江的水不但靜而清還很綠。漓江的水不但靜 而且清還很綠。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如果把“靜、清、綠”這三個形容詞重疊一下,句子該怎么說?漓江的水靜靜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綠綠的。我們看著漓江的水不禁贊嘆起來,如果使它變成感嘆句,句子應該怎樣組織排列?例句:漓江的水真靜?。±旖乃媲灏?!漓江的水真綠啊!書上就是用感嘆句。這樣寫,語氣是加強了一些,但是漓江的水靜得怎么樣,清得怎么樣, 綠得怎么樣,讀者能感受到嗎?課文是怎么寫的呢?剛才同學們用一些詞,把幾個詞連起來成為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這小節(jié)的內容。把寫

8、漓江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生: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師:對不對?還可以怎么說?生:對的。還可以這么說,漓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師:剛才同學們用一些詞,把幾個詞連起來成為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這小節(jié)的內容。如果 我們告訴人家: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能讓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嗎?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 個字重疊起來,怎么說?生:漓江的水靜靜的。生:漓江的水清清的。生:漓江的水綠綠的。師:把靜、清、綠幾個字重疊起來,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漓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我們看到漓江的水這么美,感嘆起來,該怎么說?生:漓江的水真靜??!生:漓江的水真清啊!生:漓江的水真綠?。⑿稳菰~重疊,變陳述句為感嘆句,從詞

9、和句的變化中,讓學生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師:這三句,大家說得很有感情?,F(xiàn)在請你們念課文中的這句話。師: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念輕聲,拖長聲音,然后把聲音壓平。作者為什么要在“靜、清、綠”前加上“真”字呢?(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 靜啊nga,nga,真清啊nga,nga,真綠啊 yaya)3(3 3) 理解“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境: 啟發(fā)想象:漓江江畔,有好些小船正等著我們,老師和你們一起乘著小船,輕輕地搖蕩 在漓江上,這就叫“蕩舟漓江”。我們瞇著眼,看著這圖畫想象一下,漓江的水怎么靜;體會 一下“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是什么情景。一起輕輕地哼唱讓我們蕩起雙槳

10、的曲子,看哪些同學仿佛真的到了漓江。 聽著音樂觀察、想象片刻。你們還記得表示水流的聲音的詞嗎?(潺潺、淙淙、嘩嘩、叮咚叮咚)聽一聽,你們聽見 了漓江水流動的嘩嘩的聲音嗎?聽到叮咚叮咚的流水聲嗎?潺潺的泥?淙淙的呢?看一看,你們看見了漓江水在流動嗎?聽不到,看不到,好靜??!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你只覺得船在向前移。 句子比較,體會A、E兩句哪一句好?E、C兩句哪一句好? C句為什么好?說說好在哪里。(用同樣方法引導學生朗讀、體會描寫漓江水“清、綠”兩句)漓江的水很靜。漓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念輕聲,稍拖長聲音,然后把聲音壓

11、平。(4 4) 書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紹,同學們肯定覺得不夠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嗎?漓江的水到底有多清呢?請大家再看這幅圖片,看,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倒影在水中(齊讀)(師范念)“水中倒影”“對比圖”:假如我們往江底看,可以看見什么?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漓江的水整整比黃河的水清了 10001000倍,漓江真可謂是水清見底, 游魚可數(shù),景色如畫。讓我們來由衷地發(fā)出贊嘆:漓江的水真清啊朗讀指導:生:漓江的水真清啊好多了。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見底,要念出 清得見底的意思來。“清”字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5 5) 現(xiàn)在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望去,漓江的水該多綠啊?。ㄒ龑Э磮D)書

12、上打了個什么比方? “翡翠”就是綠色的玉石,這塊玉石上有斑點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無瑕”,指點:“瑕”是玉上的斑點。作者把水比喻成無暇的翡翠,寫出了水的顏色,是閃光的綠、透明的綠、 迷人的綠、醉人的綠,貼切而精妙,這不僅僅只是比喻漓江水的綠,也是對漓江水“靜、清、 綠”三大特點的綜合描繪,使我們對它的愛幕之心油然而生。引導學生把“無瑕的翡翠”與“碧 綠的草坪、“綠色的玻璃”加以比較,體會作者描寫的形象性和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棒洹弊稚厦媸鞘裁醋郑旅媸鞘裁醋??(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綠,是很美,念時要念出美的意思來。(6 6) 用了排比句,什么是排比句?書上把寫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內容

13、,排成一串句子,這些句子的結構是差不多的。這樣可以加強語勢,給我們很深的印象,這就是排比句。運用排比 句的寫法,就把這種又靜又清的氣勢寫出來了。誰能把這種氣勢念出來?(女生讀第一分句;男生讀第二分句;男女生齊讀第三分句,逐漸加強語氣,體會排比句的作用)這三個分句是并列的,所以中間用分號,停頓和句號差不多。小結:這個長長的句子中每一小分句都是先介紹漓江水的特點,然后再具體地寫出這種特點,讓我們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美。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有時不僅要說出事物的 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致的描寫,采用這種先概括寫后具體寫的方法,往往能給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7 7) 漓江水靜到什么程度,清到

14、什么程度,綠到什么程度,要補充說明。你們看書,我 念上半句,你們念下半句。(略)(8 8) 真美呀!別說作者連我們在座的人都被陶醉了,當作者從美景中醒過來,才發(fā)覺自 己的船在前進,作者是從什么地方感覺到船在前進的?深綠色的漓江水,從眼前伸向遠方,平靜、清澈。近處漁人的竹筏和小船,兩只貨船平穩(wěn) 4地行駛。對岸幾條木船靜靜地??恐_h處有一只大船牽引著小木船正緩緩地開來。每座山在 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現(xiàn)于水中。你看到漓江的水這么“靜”這么“清”這么“綠”,你站在木船上,停下手中木槳,你想 干什么?啟發(fā):望著這清凌凌的碧綠的江水,我真想一一用雙手掬成一個勺子;跳下水中;用雙

15、手掬水洗一洗臉。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老師出示:漓江的水真()?。。ǎ┑?擬定學生1 1:我把一掬水潑在臉上,漓江的水真涼爽?。鏊米屇愀惺艿侥樕戏帕吮?凌。擬定學生2 2:漓江的水真明凈啊!明凈得像擬定學生3 3:我搖著雙槳,那“潑潑一一”的水聲真好聽擬定學生1 1:看著清凌凌的江水,我真想跳到江中,玩耍玩耍!擬定學生2 2:漓江的水真甜啊讓你感受到像吃了西瓜那樣舒服。(9 9) 我們也可以來寫幾句這樣的句子。(出示)教室里真靜啊,靜得 _ 公園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_。_真_啊, _得_。師小結:作者描寫漓江水的三個特點時,用了三個結構特點相似的分句,我們把這樣的句 子叫做排比句。它和比喻

16、、擬人、夸張等一樣,也是一種修辭手法。這個句子寫得多美啊, 讓我們再邊讀邊美美地體會一下吧。(1010) 這節(jié)寫漓江的水,寫到這兒,老師有個問題,這段是寫漓江的水的,那么從第二節(jié)開始就寫“我們蕩著小船”可以嗎?為什么要寫“看過波瀾壯闊的大?!薄ⅰ八饺珑R的西湖”?(通過比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寫大海和西湖,可以襯托出漓江水又靜又清又綠)(pptppt放映:“波瀾壯闊的大?!?、“水平如鏡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畫面)“波瀾壯闊”就是大海里的波濤很大,一個接一個,氣勢很大,是雄偉壯麗的美。理解“波 瀾壯闊”的意思,查字典“瀾”,整個字意思?!八饺珑R”的“如”是什么意思? “水平如鏡” 是寧靜

17、柔和的美。兩者都很美。然后說“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起什么作用?想一想和中 心有什么關系?(突出了桂林的水甲天下)作者既然是寫漓江水,為什么開始寫大海和西湖?大海波瀾壯闊是雄偉壯麗的美,西湖水平如鏡是寧靜柔和的美,說明這些美景雖美,但都無法與漓江水相媲美,顯示出漓江之水是多 么的迷人!第二課時5 5、第三自然段:漓江的水那么靜、那么清、那么綠,真是太美了,讓我們不由地贊嘆:桂林的水甲天下?。?不過你可別只顧著低頭看水,而忘了抬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的山的特點是什么呢?請大家快速的讀讀這一段,與前一段做個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指名說,那快速回憶一下,我 們怎么學習桂林的水那段的?(1 1)

18、 奇、秀、險(板書)你對哪個特點印象最深刻?(2 2) “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 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峰兀立:即高峰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 石頭重重疊疊。 在桂林也有很高的山,陡峭的山峰非常險峻,書上說“危峰兀立”,這個“?!笔鞘裁匆馑??是“危險”的“?!眴??字典上有三種解釋取哪一種恰切?出示小黑板,引導學生根據(jù)整個詞語的意思,選擇恰切的詞義:危:不安全;損害;高的、陡的。這么險的山峰高高的矗立著,課文中用了一個詞來形容。(生答:危峰兀立)看,這就是危峰兀立。能把這個詞語讀好嗎?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腳或山頂。這里的“危”

19、 就是一一(生答:險)多險?(生答:好象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能把這句好讀好嗎? 在這些形態(tài)萬千的奇峰中,有許多怪石疊在一起(圖),這就叫“怪石嶙峋”,如果是一塊兩塊怪石能叫“嶙峋”嗎,一定要怪石重疊才叫“怪石嶙峋”。在桂林,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連的山,還可以看到重重疊疊的怪石山(畫怪石5重疊的山),書上用一個什么詞來說山石重重疊疊?(怪石嶙峋)從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這兩個詞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還有什么特點?桂林的山真險啊。 指導朗讀:(3 3) “奇” 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開不連在一塊的叫什么?(各不相連)一座座的山高高的各不相連,好像從地上拔起來,就叫 “拔地而起” 你們看,這些山的

20、形狀像什么?(像老人,像駱駝,像大象)(指老人山)你看這老人像在干什么?我們再看駱駝像在那干什么?我看到這駱駝,就會產生一個聯(lián)想,想到它跪著等人,等我們干什么?你們再看這只象在干什么?桂林的象山真奇啊, 它來到江邊,津津有味地喝著甜美的江水。 用“像像”寫一句話。 模仿句式練習,說說像什么。比如:還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 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 . 老師這里還有這樣一首描寫桂林山奇的詩。(幻燈:桂林陽朔一水通,快輪看盡千萬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飛龍。有山如軍艦,有山似芙蓉,有山如臥佛,有山似書童。有山如萬馬 奔馳,

21、有山似牛女相逢。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農。有山如將軍升帳,有山似左右侍從。) 桂林的山的形狀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大象,變化很多,句子中用哪個詞來 形容?(形態(tài)萬千)“萬千”什么意思?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態(tài)萬千,書上用一個什么詞來 概括桂林的山?(奇 怎么奇呀?就是剛才說的那些。桂林的山奇是一個特點。這里的“奇”字當什么講?是 不是奇怪?(很少見的)桂林的山的樣子,在別的地方很少見到。這里的山就是奇特。這奇特 的山峰叫什么峰?(奇峰 這樣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著叫什么?(奇峰羅列)“羅”是什么意思?“羅”是散開,“列”是排列。這些山峰散開地排列著,就叫奇峰羅列。 生:桂林的山真奇啊

22、 為什么喜歡?指導朗讀: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讀的時候 應一個比一個比一個讀得重。(4 4) “秀”秀是什么意思?(是美的意思)你們看(指放大圖中的山),這山像綠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風。一折一折的(做手勢 助說)打開可遮住后面的東西。這山像屏風一樣擋住后面的景物?,F(xiàn)在請一個同學指著圖說說 桂林的山怎樣秀,哪些像屏風,哪些像竹筍,色彩怎樣明麗,怎樣倒映水中。我們念念這個句子。(師生同念課文)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表現(xiàn)出郁郁蔥蔥,色彩明麗的特點。 “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5 5) 奇,先把聲調提稍高,隨后讀得輕而平;秀,可讀得平穩(wěn)一點,重音停

23、頓稍久一點; 險,先要提高聲調讀得稍短促。(6 6) 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桂林的山??捎脠D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 幫助學生理解“峰巒雄偉” “紅葉似火”。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手法寫桂林的山,先以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來襯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別具一格。隨之寫其奇、秀、險的特點。其中運用了十分貼切的比喻和恰當?shù)男?容,給人以親臨其境的感覺。6 6、第四自然段:過渡語:漓江的水靜、清、綠,美得獨特;桂林的山奇、秀、險,與眾不同。這樣的山圍 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山,又是怎樣的一幅美麗景象呢?(1 1)“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哪樣的山、水?(圍繞、倒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樣

24、聯(lián) 6系?水的周圍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因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齊讀一二兩個分句, 想想“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什么樣的山, 什么樣的水?這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出示課件:山圍繞水,水倒映山的畫面,讓學生理解山水交融的景象。(2 2) 最后一節(jié)課文,還寫了哪些景物?(寫了綠樹紅花,竹筏小舟、迷蒙的云霧)(念課文)就這么簡單幾筆從空中云霧迷蒙,寫到山間綠樹紅花,再寫到江畔竹筏小舟。 這樣幾筆簡單的描寫,就把桂林點綴得更加美了。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是不是這么(用手勢 畫個方塊)一張畫?畫卷是長長的卷起的畫??梢哉归_,展開(用手勢演示展開狀),再展開,叫什

25、么?(連綿不斷)什么是“畫卷”,“連綿不斷”是什么意思?演示:地圖。由桂林到陽朔8383千米的漓江,像一條青綢,如一條綠帶,盤繞在兩岸萬點 峰巒之間。一路上風光奇麗,奇峰夾岸,青山浮水,碧水縈回,真猶如一幅百里的畫卷。說它 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一點也不過份。(3 3)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我們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蕩,看到兩岸美麗的景色,我們就像在美麗的畫中游覽一樣。(邊欣賞音樂邊讀課文)這兩句詩結尾有什么作用?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是全文的總結句,這句話既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又與總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使得全文結構嚴謹,渾然一體。與課文第一段中“我 們乘著木船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與課文第二段中“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 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這兩個句子緊密聯(lián)系,可以說,結尾的詩句是這兩 個句子的延續(xù)與總結,使全文的結構顯得十分緊湊完整。生:課文中說“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笔鞘裁匆馑迹可盒≈酆腿诵凶咴诋嬛?。師:誰還有不同的見解?舟在哪里行走?生:小舟行駛在碧綠的水波上,人好象是在畫中游覽。這是因為作者有敏銳的觀察力,抓住了桂林山水與眾不同的特點,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