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備課大師 【全免費】專題三 碳及其化合物考綱解讀考點內容測評要求中考指數(shù)1. 碳的單質(1)常見碳單質(金剛石、石墨、C60)的性質和用途。級(解釋、說明)(2)碳的化學性質。級(解釋、說明)(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一種常用的吸附劑。級(記住)2. 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和用途。級(解釋、說明、判斷)(2)用二氧化碳的性質解釋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級(解釋、說明)(3)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huán)境的影響。級(列舉)3.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級(解釋、說明)4. 碳的循環(huán)(1)碳的單質和氧化物之間的相互轉化。級(解釋、說明、區(qū)分、判斷)(2)自然界中碳的循環(huán)。級(懂得)*級:知道、記
2、住、說出、列舉、找到;級:認識、了解、看懂、識別、能表示、懂得;級:理解、解釋、說明、區(qū)分、判斷、簡單計算3年中考2014年全國中考真題演練一、 選擇題1. (2014·山東臨沂)在書寫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時,最好使用()。A. 鉛筆B. 純藍墨水筆C. 碳素墨水筆D. 圓珠筆2. (2014·江蘇鹽城)2013年3月,我國研制出世界上最輕、吸油力最強的固體碳海綿。碳海綿由碳元素組成,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B. 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C. 具有較強的吸附性D. 可處理海上泄漏的石油3. (2014·遼寧大連)下
3、列有關物質性質與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A. 石墨有滑膩感,可用來作電極B. 焦炭有還原性,可用于冶金工業(yè)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來吸附異味D. 金剛石的硬度大,可用來切割玻璃4. (2014·廣西南寧)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A. 實驗室常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B. 二氧化碳用于人工滅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質也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C. 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呈紅色,說明二氧化碳顯酸性D.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一瓶氣體中,木條立即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5. (2014·江蘇蘇州)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A.
4、 二氧化碳不供給呼吸,也不能作為植物養(yǎng)料B. 實驗室常用純堿粉末和鹽酸制取二氧化碳C. 干冰可用作制冷劑和制造舞臺云霧D. 若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過高,則會引發(fā)酸雨6. (2014·黑龍江龍東地區(qū))下列關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說法正確的是()。A. 金剛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B. CO和CO2都具有還原性C. CO和CO2都能用于滅火D. CO2可作為氣體肥料7. (2014·湖南邵陽) “兩型”社會,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關碳及碳的化合物敘述中正確的是()。A. 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B. 一氧化碳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C. 金剛石、石墨都是碳單質,兩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
5、同D.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8. (2014·湖南郴州)下列有關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由CO +CuOCu + CO2可知,CO具有還原性B. 金剛石、石墨、C60完全燃燒都生成CO2C. CO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紙花變紅D. 可用澄清石灰水鑒別CO2和CO兩種氣體9. (2014·山東威海)氧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密不可分,其中屬于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變化是()。A.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B. 動植物的呼吸作用C.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 化石燃料的燃燒10. (2014·山東泰安) “節(jié)能減排,低碳生活”的主體旨在倡導節(jié)約能源
6、和利用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該主題的是()。A. 廣泛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B.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C. 多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 減少使用私家車次數(shù)、多乘公交車或騎自行車二、 填空題11. (2014·江蘇蘇州)室溫時,進行如下實驗:在盛有3mL蒸餾水的試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在盛有3mL稀鹽酸的試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在盛有3mL蒸餾水的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達到飽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1)將實驗所得溶液加熱至沸騰一段時間后,溶液變?yōu)樯?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共有的現(xiàn)象是,說明。&
7、#160;(3)實驗的作用是。 (4)實驗、和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滴數(shù)相同的目的是。 12. (2014·湖南永州)由于碳元素的存在,讓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傳播“低碳”理念,倡導“低碳”生活,請按下列要求填空。(1)最簡單有機物甲烷的化學式:。 (2)家用飲水機是利用活性炭的作用除去飲用水中的部分雜質。 (3)人類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導致大氣產(chǎn)生效應。 (4)人體可直接利用的糖類葡萄糖,其化學式為C6H12O6,其相對分子質量為。 13. (2014·四川成都)碳及其化合物
8、與人類關系密切。(1)碳可以作燃料,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2)碳在空氣中不充分燃燒,可以生成一氧化碳。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3g碳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3)一氧化碳應用廣泛,其主要用途是(舉一例),但使用時要特別小心,防止。 14. (2014·遼寧沈陽)某化學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部分裝置已略去)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1)若X為一氧化碳,Y為氧化鐵粉末。實驗開始時先緩緩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時間后加熱硬質玻璃管甲,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甲冷卻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甲中的現(xiàn)象是。 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9、60;該實驗需要對尾氣進行處理,其原因是。 (2)若X為氮氣,Y是由PbZ(Pb是鉛的符號,Z代表另一種元素)和足量碳粉組成的混合物。實驗開始時先緩緩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加熱硬質玻璃管甲,觀察到甲內發(fā)生劇烈反應,同時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了白色渾濁。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入氮氣直到甲冷卻(N2不能與反應)。乙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元素Z是(填名稱或元素符號均可)。 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將甲、乙裝置斷開?為什么? 。 15. (2014·廣東廣州)一氧化碳可以從其他物質中奪氧,是常用的工業(yè)還原劑。(1)1個CO分子變成1個CO2分子需要
10、得到個O原子。 (2)1個O2分子與個CO分子完全反應生成CO2。 (3)四氧化三錳的化學式為,1個四氧化三錳“分子”與個CO分子完全反應生成Mn和CO2,高溫下發(fā)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6. (2014·山東聊城)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類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隨著科技的不斷涌現(xiàn)。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是(填字母)。 A. 碳酸鈣B. 乙醇 (C2H5OH)C. 一氧化碳(2)如圖“碳海綿”是已知最輕的固體材料,只由碳元素組成,具有多孔結構,彈性好。它對石油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將吸入的石油擠出
11、后仍可恢復原狀。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填字母)。 A. 具有吸附性B. 可重復使用C. 可處理海上泄露的石油D. 屬于復合材料(3)倡導“低碳”生活,主要是為了減少(填化學式)的排放量。請舉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這一主題的做法。 20132012年全國中考真題演練一、 選擇題1. (2013·山東日照)科學家成功地利用精密儀器從石墨中分離出單層的石墨片,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石墨片說法錯誤的是()。A. 石墨片是一種單質B. 石墨片與C60是同種物質,具有導電性C. 在一定條件下,石墨片可還原氧化銅D. 石墨片在氧氣中完全燃
12、燒的產(chǎn)物是CO22. (2013·甘肅蘭州) 2013年3月,浙江大學實驗室里誕生了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碳海綿”?!疤己>d”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B. 具有吸附性C. 在一定條件下可還原氧化銅D. 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是CO23. (2013·重慶)某班同學在對CO2進行功與過的討論時,列舉的以下事實既可以體現(xiàn)CO2的功,又可以體現(xiàn)CO2的過的是()。A. CO2可以使人窒息B. CO2可以作氣體肥料C. CO2可以產(chǎn)生溫室效應D. 固體CO2可用于人工降雨
13、4. (2013·湖南長沙) “兩型”社會,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關碳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 二氧化碳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氣體B. 室內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 大氣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 金剛石、石墨是碳的單質,而C60則是碳的化合物5. (2013·山東日照)某無色混合氣體可能由CH4、H2、CO、CO2和HCl中的某幾種氣體組成。將此混合氣體通過過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見變渾濁,但混合氣體的總體積減小,把剩余氣體導出后,在O2中能夠點燃,燃燒產(chǎn)物不能使白色CuSO4粉末變藍色。則原混合氣體的成分是()。A. HCl和COB. HC
14、l、H2和CO2C. CH4和H2D. CO和CO26. (2013·安徽)自然界中有幾千萬種含碳物質,并循環(huán)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人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碳循環(huán)B. 森林的減少對碳的循環(huán)沒有影響C. 金剛石中碳原子間沒有間隔D. 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靜止不動的7. (2012·湖南懷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利用木炭的還原性由CuO冶煉銅B. 天然金剛石是最硬的非金屬單質,可制成鉆石C. 利用活性炭的穩(wěn)定性來吸附冰箱中的異味D. 利用石墨的導電性制造石墨電極8. (2012·江蘇蘇州)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A.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類飲
15、料B. 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 常溫下二氧化碳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D.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徑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9. (2012·甘肅蘭州)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工業(yè)中利用活性炭脫色以制白糖B. 金剛石和石墨的結構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 室內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 CO2可用于滅火,CO可用作燃料10. (2012·黑龍江綏化)比較歸納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以下是C、CH4、CO三種物質轉化為CO2的轉化關系,即:CCO2、CH4CO2、COCO2,對它們的比較歸納正確的是()。A. 三種轉化發(fā)生的
16、都是化合反應B. 三種物質都只能跟氧氣反應轉化為二氧化碳C. 三種物質都可以在點燃條件下轉化為二氧化碳D. 三種轉化所有的生成物在常溫下都是氣體二、 填空題11. (2013·湖南株洲)我國古代將爐甘石(ZnCO3)、赤銅(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熱到約800,得到一種外觀似金子的鋅和銅的合金,有關反應可用3個化學方程式表示:(1)ZnCO3ZnO+CO2;(2)2ZnO+C2Zn+CO2;(3)。 12. (2013·江蘇南京)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為“同呼吸共奮斗”。(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和天然氣等。 (2)下列
17、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氮B. 二氧化硫C. PM2.5D. 氮氣(3)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對二氧化碳的性質進行驗證:當打開K,反應一段時間后:D燒杯中(填“上層”或“下層”)的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是,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B處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C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處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物質是;寫出C處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13. (2013·福建福州)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碳”的世界。(1)根據(jù)表1提供的信息,填寫有關含碳物質的對應特性。表1物質用途金剛石切割玻
18、璃石墨作電極活性炭凈水對應特征 (2)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可用于撲救檔案資料室發(fā)生的火災,下列說法正確的有(填字母)。 A. 液態(tài)二氧化碳氣化后不會污染檔案資料B. 二氧化碳可覆蓋在燃燒物表面,隔絕空氣C. 液態(tài)二氧化碳氣化時吸熱,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3)過多的二氧化碳加劇了“溫室效應”,寫出一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議。 (4)二氧化碳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個成功范例是:在高溫高壓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時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剂嫌忻?/p>
19、、和天然氣,它們都屬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6)天然氣中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7)從表2數(shù)據(jù)分析,與煤相比,用天然氣作燃料的優(yōu)點有 。表2 1g物質完全燃燒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質量/g放出的熱量/kJ甲烷2.7556碳3.673214. (2013·云南大理等八市)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類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斷涌現(xiàn)。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關于金剛石、石墨、C60的認識,正確的是(填字母)。 A. 這三種物質都很軟,可作潤滑劑B. 這三種物質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 這三種
20、物質完全燃燒后的產(chǎn)物都是CO2D. 這三種物質都能導電(2)由+4價碳元素與-1價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3)倡導“低碳”生活,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請舉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這一主題的做法:。 (4)X、Y、Z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X是有毒氣體,Y是不支持燃燒的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XYZ寫出X的化學式; 寫出YZ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在自然界中,Y轉化為O2的主要途徑是綠色植物的。 15. (2012·山東泰安)小明同學想研究一氧化碳的還原性,通過查閱資料知道:草酸(H2C2O4)與濃硫酸混合加熱
21、會產(chǎn)生一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H2C2O4CO+CO2+H2O于是他設計了下圖的實驗裝置,結合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圖A是用草酸制取CO的反應裝置,你認為應選擇 (填“甲”“乙”或“丙”)裝置。(2)裝置C的作用是。 (3)裝置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為檢驗裝置D中產(chǎn)生的氣體,E裝置中的液體應為。 (5)裝置F中酒精燈的作用是。 16. (2012·四川樂山)“水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是自然界存在的兩大重要循環(huán)。結合你所學到的化學知識回答下面有關問題:. (1)從微觀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構成的。 (2)從宏觀的角度看,二
22、氧化碳是由組成的。 (3)從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環(huán)”主要是由的運動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環(huán)”中的“碳”是指。 . “碳循環(huán)”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類物質轉化。其中,二氧化碳在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相互轉化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圖是這種作用的一個具體體現(xiàn):(1)上圖中的有機物A在人體內轉化為葡萄糖,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寫出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與O2反應生成CO2的化學方程式: 。 (2)寫出一個無機鹽與酸作用轉化為CO2的化學方程式:。 (3)某有機物R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R+13O28CO2+10H2
23、O,R的化學式為。 . 由于過多消耗化石能源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過多,引起效應。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可采取的措施有(寫1點即可)。 . A、B、C、D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具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有些反應物或產(chǎn)物已略去):(1)若A是一種白色難溶于水的鈣鹽,由三種元素組成,C 是前述兩大循環(huán)中的一種重要物質。則B的化學式是,C和D反應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是 。 (2)若A是前述兩大循環(huán)中的另一種重要物質,D是一種黑色固體。則C的化學式是,由B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為。 (3)若A是碳酸氫鈉,且已知碳酸氫鈉受熱可分解為碳酸鈉、二氧化碳
24、和水。寫出過量的C與D溶液反應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 2年模擬一、 選擇題1. (2014·湖北武漢·元月調考逼真模擬三) 實驗室常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實驗中,若溫度不夠高或木炭粉量不足,除有銅生成外,還會生成紅色的氧化亞銅。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 反應后產(chǎn)生的氣體一定是CO2B. 反應后得到的紅色固體一定是CuC. 實驗中一定發(fā)生了置換反應D. 實驗結束時應先把導管從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后,再熄滅酒精燈2. 2014·山東濰坊·初中學業(yè)復習自測試題(一) 學習化學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為化學家,更
25、重要的是學會用化學觀點去分析、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問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進入久未開啟的地窖,應先做燈火實驗B. 夜間發(fā)現(xiàn)液化氣泄漏應立即開燈檢查C. 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變性起到殺菌作用,因此可用重金屬鹽溶液浸泡海產(chǎn)品D. 海底蘊藏著大量“可燃冰”,以它為燃料不會對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產(chǎn)生影響3. (2014·四川樂山市沙灣區(qū)·初中畢業(yè)調研考試)下列關于“碳及碳的化合物”說法中,正確的是()。A. 一氧化碳有毒B. C、CO和CO2都具有還原性C. 鉛筆芯主要是用鉛和少量炭粉制成的D.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4. (2013·上海黃浦區(qū)·中考
26、二模)石墨的性質中,與其他三種有本質區(qū)別的是()。A. 常溫下穩(wěn)定B. 質地較軟C. 導電性D. 黑色固體 5. (2013·上海松江區(qū)·一模)物質的用途有錯誤的是()。A. 活性炭可用于吸附色素B. 氧氣有助燃性,可作燃料C. 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內防腐D. 稀有氣體充入燈泡中可使其耐用6. (2013·北京海淀區(qū)·中考一模)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a中的NaOH濃溶液擠入盛滿CO2氣體的b中,打開止水夾??赡芸吹降默F(xiàn)象是()。A. c中的水倒吸入導管中B. 導管處有氣泡冒出C. 氣球脹大D. 無明顯現(xiàn)象7. (2013·蘇州吳中區(qū)·
27、;二模)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其依據(jù)的性質不相符合的是()。A. 石墨用于制電極石墨優(yōu)良的導電性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華同時吸收大量的熱C. 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業(yè)一氧化碳能夠燃燒D. 液氧應用在現(xiàn)代火箭中氧氣可以支持燃燒8. (2013·貴州遵義川匯區(qū)·三模)2012年9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3年起,將每年6月全國節(jié)能宣傳周的第三天設立為“全國低碳日”。這里的“低碳”主要指()。A. 煤炭B. 木炭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碳二、 填空題9. (2014·河南鶴壁·中考模擬)在新能源的開發(fā)利用上,氫能的開發(fā)是重要的發(fā)展方向,一氧化碳和氫氣
28、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如可燃性、性,但一氧化碳卻不能是新能源的發(fā)展方向,這是因為。 10. 2014·山東日照市初中學業(yè)水平模擬測試(四)碳元素是組成物質種類最多的一種元素,許多物質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碳元素形成的單質除金剛石、石墨外,還有一種物質的分子類似足球狀,這種物質的化學式為,它們都不屬于(填“有機物”“無機物”或“單質”)。 (2)葡萄糖是一種重要的物質,在人體組織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緩慢氧化生成兩種氧化物,同時釋放能量。試寫出該化學方程式:。 (3)小剛同學對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并建構了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圖。請回
29、答下列問題:寫出括號內一種含有碳元素物質的化學式:; 寫出由CO2Na2CO3的方程式:; CO2常用于滅火,但鎂著火不能用 CO2滅火,原因是它們能發(fā)生反應,請寫出該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1. (2014·北京東城區(qū)·中考一模)碳的化合物是化學世界中最龐大的家族。(1)下列碳的化合物中,汽水中含有的是;有毒的是(填字母)。 A. 一氧化碳B. 碳酸C. 甲烷(2)為緩解溫室效應,減少等氣體的排放,人們正在大力開發(fā)新能源,如太陽能、等(任寫一種)。 (3)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xiàn)碳
30、循環(huán)。CO2含量高的空氣CaO使空氣中CO2含量減少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上述設想的優(yōu)點有(填字母)。 A. 原料可循環(huán)利用B. 有效利用太陽能C. 可全天候使用12. (2013·廣州白云區(qū)·一模)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許多結論都是通過實驗得到的。下列圖片是我們在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時所做過的一些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1)當圖甲的試管里澄清石灰水時,說明通入的氣體是。 (2)圖乙所示的實驗目的是,瓶口的火柴依然在燃燒說明。 (3)圖丙所示的實驗說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質?1年預測1. (2013·遼寧錦州)金剛石、
31、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B. 在氧氣中充分燃燒時都生成二氧化碳C. 物理性質相同D. 一定條件下,石墨轉化成金剛石是物理變化2. 竹炭制品深受消費者歡迎,竹炭是竹子經(jīng)過碳化處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質是()。A. 黑色固體B. 易溶于水C. 有吸附性D. 能夠燃燒3. (2014·山東德州)歸納與反思是學習化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下列是某同學對所學內容的歸納,其中不完全正確的是()A. 性質與用途B. 化學與生活石墨有良好的導電性用作電極氫氧化鈣呈堿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冰箱內的異味肥皂水呈堿性減輕蚊蟲叮
32、咬后的痛癢C. 化學與材料D. 物質的鑒別水泥、玻璃無機材料合金、合成纖維有機合成材料硬水和軟水分別加肥皂水二氧化碳和氮氣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4. (2014·廣西南寧)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B. 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C. 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與氧化銅反應D.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5. (2013·湖北十堰)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氣的成分之一,其化學性質與一氧化碳相似,下列關于三氧化二碳的說法錯誤的是()。A. 有毒B. 可以燃燒C. 密度比空氣的小D. 能還原氧
33、化鐵6. (2014·湖南衡陽)下列關于CO和CO2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 CO和CO2均能與H2O反應C. 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氣的密度D. CO和C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7. 對“高低不同的燃著的蠟燭罩上茶杯后誰先熄滅?”這一問題,甲、乙同學有不同的認識:甲同學認為高的蠟燭先熄滅,乙同學認為低的蠟燭先熄滅,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他們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1)實驗中將兩支燃著的蠟燭罩上茶杯,一會兒后,都熄滅了。原因是。 (2)甲同學認為高的蠟燭先熄滅,理由是; 乙同學認為低的蠟燭先熄滅,理由是。&
34、#160;(3)本實驗條件下,甲同學的猜想被證明是正確的,同時還觀察到茶杯內壁變黑。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fā):從著火燃燒的高樓房間中逃離,正確的方法是(填字母)。 A. 用毛巾捂住鼻子B. 成站立姿勢跑出C. 沿墻角迅速爬向門外D. 打開窗戶跳出8. 實驗室按下圖所示裝置制取CO2,并檢驗CO2的性質。試回答以下問題:(1)實驗開始前,先應檢查裝置A的。 (2)用裝置A來制取CO2,所用的藥品是和 (寫化學式)。(3)若要用裝置B鑒定CO2,在B中應盛放的試劑名稱是,當將標和的導管口連接時,B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4)若要用裝置C證明CO2能與水反應生成碳
35、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應加入的試劑是,當將標和的導管口連接時,C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5)燒杯D中放有燃著的蠟燭如圖所示,當將標和的導管口連接時,D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6)繼續(xù)設計并進行有關CO2性質的探究實驗,如裝置E、F。先在裝置E中放一個用空氣充脹的氣球,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倒入E裝置后,出現(xiàn)如F裝置實驗現(xiàn)象。請回答: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 9. 在學習過程中,小雨同學提出一個問題:“碳燃燒時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的氣體也有多種可能嗎?”【猜想】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的氣體中:只有CO2;只有CO;既有CO2,又有CO?!静殚嗁Y料
36、】浸有磷鉬酸溶液的氯化鈀試紙遇上CO2無變化,但遇到微量CO會立即變成藍色?!痉桨冈O計】通過上述資料和已有知識,小雨初步設想用浸有磷鉬酸溶液的氯化鈀試紙和澄清石灰水對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的氣體進行檢驗。根據(jù)小雨的設想,請你完成填空:(1)若試紙不變色,石灰水變渾濁,則只有CO2。(2)若試紙,石灰水,則只有CO。 (3)若試紙,石灰水,則既有CO2,又有CO。 【實驗驗證】經(jīng)過思考之后,小雨設計了下圖實驗裝置:實驗步驟:(1)打開彈簧夾,先通一會兒純凈、干燥的N2。(2)關閉彈簧夾,點燃酒精燈加熱?!窘Y論】小雨通過分析實驗現(xiàn)象,確認猜想是正確的,請你寫出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
37、方程式:。 【反思與評價】(1)該實驗開始通一會兒N2的目的是。 (2)請從環(huán)保的角度分析該實驗裝置的不完善之處:。 10. (2014·遼寧葫蘆島)如圖所示的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2)A處的現(xiàn)象是。B處的現(xiàn)象是。 (3)C處酒精燈的作用是。 11.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1)有人認為,二者就像孿生兄弟,這是因為(填字母)。 A. 它們由同種分子構成B. 它們由相同的元素組成C. 它們都有毒D. 它們都能溶于水(2)也有人認為,二者化學性
38、質相差甚遠,請給出一條支持他的理由:。 (3)其實,二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此過程:。 12. 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其中A、B、C中含有相同元素,B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一種氣體。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1)物質D是(寫化學式);它的一種用途是。 (2)寫出圖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B; C+E, 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13. (2013·湖南邵陽)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過程如圖所示:(1)吸收大氣中CO2的環(huán)節(jié)是。
39、0;(2)由于人類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亂砍濫伐,使空氣中CO2的含量上升,從而導致 增強,全球氣候變暖。請寫出一條因氣候變暖給人類生存環(huán)境帶來影響的情況:。 (3)科學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生的CO2排放量繼續(xù)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將成為“酸化的海洋”。請寫出酸化原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將空氣中過量的CO2和H2在催化劑和適量條件下轉化成液態(tài)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則甲醇的化學式是。 參考答案與解析3年中考2014年全國中考真題演練1. C解析:本題考查了碳的化學性質。A. 鉛筆由石墨和
40、粘土制成,附著力差;B. 純藍墨水見光易于分解,而褪色;C. 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適合書寫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D. 圓珠筆水見光易于分解,而褪色;故選C。2. B解析:A. 由于“碳海綿”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碳在常溫下性質穩(wěn)定,故A說法正確;B. 碳海綿由碳元素組成,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可能是化合物,故B說法不正確;C. “碳海綿”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所以具有很強的吸附性,故C說法正確; D. “碳海綿”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所以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可處理海上石油泄漏,故說法正確;故選B。3. A解析:A. 石墨具有優(yōu)良的
41、導電性,可用來作電極,而不是因為有滑膩感才可作電極,故A選項說法錯誤;B. 焦炭有還原性,可用于冶金工業(yè),故B選項說法正確;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來吸附異味,故C選項說法正確;D. 金剛石的硬度大,可用來切割玻璃,故D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4. B解析:A. 碳酸鈣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物,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會阻止反應的發(fā)生,所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不用稀硫酸,而是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來制取,故A錯誤;B. 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可用來滅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這一物理性質,通過二氧化碳附著在可燃物的表面隔離空氣,又利用了不燃燒也不支持
42、燃燒這一化學性質,故B正確;C.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而不是二氧化碳使之變紅色,故C錯誤;D. 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還有氮氣等,故D錯誤;綜上所述,選B。5. C解析:A. 二氧化碳不供給呼吸,但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能作為植物養(yǎng)料,故A錯誤;B. 純堿粉末和鹽酸反應劇烈速度較快不易收集等,實驗室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故B錯誤;C. 干冰可用作制冷劑和制造舞臺云霧,故C正確;D.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在空氣中含量過高,會引發(fā)酸雨,不是二氧化碳,故D選項錯誤;綜上所述,選C。6. D解析:本題考查了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識。A
43、. 金剛石是硬度最大的物質,石墨是很軟的物質,A說法錯誤;B. 二氧化碳不具有還原性,B說法錯誤;C.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滅火,C說法錯誤;D. 二氧化碳能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為氣體肥料,D說法正確;綜上所述,選D。7. D解析:A.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該項敘述錯誤;B.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該項敘述錯誤;C. 金鋼石、石墨都是碳單質,屬同素異形體。它們之間由于結構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間物理性質有差異,該項敘述錯誤;D.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該項敘述正確。故選D。8.
44、C解析:A. 一氧化碳在此反應中奪氧,是還原劑,具有還原性,故A正確;B. 碳元素完全燃燒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故B正確;C. 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故C錯誤;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而一氧化碳不行,故可用澄清石灰水鑒別它們,故D正確;綜上所述,選C。9. C解析:本題考查了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結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燒等常識進行分析解答,據(jù)“自然界中由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唯一方法是光合作用”進行分析判斷即可。A. 海水能溶解吸收二氧化碳,但不能放出氧氣,故選項錯誤;B. 動植物的呼吸,是氧氣在體內參與有機物的緩慢氧化釋放出二氧化碳,是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故選項錯誤;C. 綠
45、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過程,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故選項正確;D. 化石燃料的燃燒,是燃料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是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故選項錯誤;故選C。10. C解析:低碳生活就是指通過開發(fā)新能源或通過節(jié)能行動等,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達到社會發(fā)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jīng)濟發(fā)展形態(tài)。A. 廣泛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可以有效降低人類對煤、石油、天然氣的依賴,減少高碳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確;B.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減少環(huán)境污染,同時節(jié)約資源和能源,故B正確;C. 多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會造成白色污染,浪費
46、資源和能源,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錯誤;D. 少用私家車、多乘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可以減少石油、天然氣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故D正確;綜上所述,選C。11. (1)紫H2CO3H2O+CO2(2)溶液均變紅色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變紅(3)空白對照實驗,(說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同時抵消指示劑顏色被同體積無色液體稀釋的影響(4)比較水中有無酸時顏色的變化差異解析:(1)將二氧化碳通入水中達到飽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試液,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生成物顯酸性,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然后再加熱,碳酸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紅色石蕊試液又變成紫色;(2)酸
47、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變紅,實驗中稀鹽酸顯酸性,實驗中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溶液顯酸性,都可以使紫色石蕊變紅;(3)實驗紫色石蕊不變紅,說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同時還能抵消指示劑顏色被同體積無色液體稀釋的影響,是空白對照實驗;(4)加入相同滴數(shù)紫色石蕊試液是為了比較水中有無酸時顏色的變化差異。12. (1)CH4(2)吸附(3)溫室(4)180解析:(1)甲烷的化學式為CH4;(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3)人類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導致大氣產(chǎn)生溫室效應;(4)根據(jù)葡萄糖的化學式可知,其相對分子質量=12×6+1×12+16×
48、;6=180。13. (1)C+O2CO2(2)解:設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x。2C+O2 2CO24563gxx=7g答: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7g。(3)作燃料或作還原劑中毒或泄漏解析:(1)碳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為C+O2CO2;(2)解:設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x。2C+O22CO24563gxx=7g答: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7g。(3)一氧化碳可作燃料或作還原劑,但有毒性,使用時要特別小心,防止泄漏或中毒。14. (1)紅色粉末變成黑色3CO+Fe2O32Fe+3CO2一氧化碳有毒,會污染空氣(2)CO2+Ca(OH)2CaCO3+H2OO(或氧)可以將甲、乙裝置斷開;氮氣沒有毒,生
49、成的二氧化碳也沒有毒,不會造成污染解析:(1)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甲中的現(xiàn)象是紅色粉末變成黑色;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其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2Fe+3CO2;一氧化碳有毒,會污染空氣,所以該實驗需要對尾氣進行處理;(2)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了白色渾濁,說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了白色渾濁,說明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應物中含有氧元素,故元素Z是O;氮氣沒有毒,生成的二氧化碳也沒有毒,不會造
50、成污染,所以停止加熱前可以將甲、乙裝置斷開。15. (1)1(2)2(3)Mn3O44Mn3O4+4CO3Mn+4CO2 解析:(1)1個CO分子變成1個CO2分子需要得到1個O原子;(2)一氧化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O22CO2,由化學方程式可知,1個O2分子與2個CO分子完全反應生成CO2;(3)四氧化三錳的化學式為Mn3O4,高溫下四氧化三錳與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3O4+4CO3Mn+4CO2,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1個四氧化三錳“分子”與 4個CO分子完全反應生成Mn和CO2。16. (1)B(2)碳海綿D(3)CO2騎自行車上學,及時關燈,盡量少開空調等解
51、析:(1)有機物一般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無機物一般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性質與無機物相似,常歸為無機物,所以應選B;(2)A. 由題意,“碳海綿”是已知最輕的固體材料(如圖所示),由碳元素組成,具有多孔結構,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即具有吸附性,故A選項說法正確;B. 由題意,將吸入的石油擠出后仍可恢復原狀,可知碳海綿可重復使用,故B選項說法正確;C. 由題意,它對石油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處理海上石油泄漏,故C選項說法正確;D. 根據(jù)題意,碳海綿由碳元素組成,是一種新型的單質,故D選項說法錯誤;綜上所述,選D。(3)“低碳”生活,主要是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
52、放,例如:騎自行車上學,及時關燈,盡量少開空調等。20132012年全國中考真題演練1. B解析:本題考查了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和性質,碳的各種單質的物理性質各有不同,但碳的化學性質都是相似的。A. 石墨片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碳的單質,故A說法正確;B. 石墨片與C60雖然都是由碳原子構成,但是碳原子的組合排列方式不同,是不同種物質,故B說法錯誤;C. 石墨片屬于碳的單質,化學性質和其他碳單質相似,可以還原氧化銅,故C說法正確;D. 石墨片是碳的單質,充分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故D說法正確;綜上所述,選B。2. A解析:本題考查了碳的單質及其性質。A. 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活潑,故A說法
53、錯誤;B. “碳海綿”具備疏松多孔的結構,所以具有很強的吸附性,故B說法正確;C. 碳具有還原性,“碳海綿”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所以在一定條件下可還原氧化銅,故C說法正確;D. 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故D說法正確。綜上所述,選A。3. C解析:本題考查了CO2的用途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A. CO2可以使人窒息主要體現(xiàn)了CO2的過,故A不符合題意;B. CO2可以作氣體肥料主要體現(xiàn)了CO2的功,故B不符合題意;C. CO2可以產(chǎn)生溫室效應,正是由于有溫室效應,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才提高到目前適合人類生存的15,這是CO2功,但大氣中的CO2增多導致溫室
54、效應增強,全球氣候變暖,則主要體現(xiàn)了CO2的過,故C符合題意;D. 固體CO2可用于人工降雨是體現(xiàn)了CO2的功,故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選C。4. C解析:二氧化碳排放過多會產(chǎn)生溫室效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氣體,故A錯誤;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室內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B錯誤;大氣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徑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C正確;金剛石、石墨是碳的單質,C60是由碳元素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也屬于碳的單質,故D錯誤。5. A解析:本題考查了CO、CO2的性質在混合氣體成分鑒定中的應用。混合氣體的組成判斷,難度不大,解題時注意從物質反應的典型現(xiàn)象入手分析和判斷?;旌?/p>
55、氣體通過過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見變渾濁,一定不含CO2氣體,但混合氣體的總體積減小,說明有氣體被吸收,氣體HCl易溶于水且與熟石灰反應,說明含有HCl;剩余氣體在O2中能夠點燃,燃燒產(chǎn)物不能使CuSO4粉末變色說明產(chǎn)物中無水,則反應物中不含氫元素,故沒有CH4和H2,燃燒的是CO。綜上所述,原混合氣體中含有HCl和CO,沒有CH4、H2和CO2氣體,故選A。6. A解析:人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氧氣,呼吸作用中含碳元素的物質在人體內和氧氣反應,釋放出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同時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人生存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的同時釋放出氧氣,所以人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碳循環(huán),故A正
56、確;森林的減少會導致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減少,減少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了含碳元素的有機物和氧氣的生成,影響了碳的循環(huán),故B錯誤;金剛石中碳原子間有間隔,故C錯誤;原子在不斷運動,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靜止不動的說法是錯誤的,故D錯誤。7. C解析:此題考查碳單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異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而不是穩(wěn)定性。8. C解析:此題考查二氧化碳的有關知識。常溫下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9. B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所以可用于制白糖,故A正確;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很大,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錯誤;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故室內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C正確;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可用于滅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D正確。10. C解析:C與CO都可以通過化合反應轉化為二氧化碳,而CH4氣體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兩種物質二氧化碳和水,不屬于化合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變更勞動合同范文
- 2025智能化施工合同
- Unit 12 Weather(說課稿)-2024-2025學年滬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語四年級上冊
- 門診手術策劃方案
- 出資比例 英語合同范例
- 云杉買賣合同范例
- 酒店歇業(yè)改造方案簡單
- 出售物品合同范例
- 買山合同范本
- 砌體冬季施工方案
-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家鄉(xiāng)的方言
- 護理質量管理課件
- 護理學基礎教案導尿術
- 顱腦外傷(新版)課件
-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精校WORD版)
- 分包商座談會領導致辭
- GB/T 16679-1996信號與連接的代號
- 高三考前押題卷文科綜合地理試卷(解析版)
- 北郵工程數(shù)學期末試卷B卷
- 超長結構及大體積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
- 初中 初一 數(shù)學 絕對值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