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龍文教育輔導(dǎo)講義學(xué)員編號: 學(xué)員姓名: 年 級:初三 輔導(dǎo)科目:物理 輔導(dǎo)教師: 課時總數(shù): 計劃課時:2 課時余數(shù):課 題: 固體壓強與液體壓強計算題復(fù)習(xí)授課時間:2011-9-11 14:4016:40 備課時間:2011-9-08教學(xué)目標(biāo)1.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利用壓強知識進行相關(guān)的計算2.掌握柱形固體切割后壓強變化問題的原理3.理解液體壓強變化特點,并進行相關(guān)計算4、掌握計算公式,并區(qū)分出深度與高度。5、掌握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與液體重力、容器形狀的關(guān)系。6、掌握液體傳遞壓強的特點。重點、難點重點:壓強知識解釋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柱形固體切割后壓強變化問題難點:柱形固體切割后壓強
2、變化問題考點及考試要求壓強變化計算為初三壓強教學(xué)中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中考中必考一選擇一計算,而且全部以壓軸題形式出現(xiàn)教學(xué)內(nèi)容 二、教學(xué)建議及設(shè)計(一)教學(xué)內(nèi)容知識點一、固體壓強 、 1、固體特點:(1)分子間作用力比較大所以有固定的體積。(2)分子排列的比較緊密所以有固定的形狀。(3)當(dāng)固體一面受到壓力時,固體會把壓力傳遞到它的對面,且傳遞的壓力不變。即固體有等傳壓力的性質(zhì)。2、固體的公式:(1)定義式: (2)當(dāng)物體單獨放在平面上時,對接觸面的壓強公式P=F/S=G/S,如果上面有疊加物體時:P=F/S=G1+G2/S。(3)、當(dāng)物體是直柱體并且單獨在地面上時,根據(jù),不難推出對
3、應(yīng)練習(xí)專題練習(xí)3、固體切割問題:直柱體放在水平面上,如果沿豎直方向切一刀,對壓著的物體的壓強不變。沿水平方向切割,則對壓著的物體的壓強減小,當(dāng)寫著切時,如果切掉后剩下的部分上窄下寬,則壓強減小,如果上寬下窄則壓強增大。常見的壓強題型1、 日常生活中常見增大壓強或減少壓強的應(yīng)用。例1、(2007年中考)17圖3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壓強的是例2、(2008年海淀中考)5圖2所示的下列措施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圖14斧頭的刃做的很鋒利圖釘?shù)念^做的很尖銳刀刃磨的很薄鐵軌下鋪設(shè)枕木例3.(09年北京中考)圖3所示的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壓強的是2、影響壓強的大小因素及壓強公式的基本計算例1圖1
4、4是小木桌放在細沙上的演示實驗的示意圖。這個實驗可以初步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跟_有關(guān)。(2分)例2如圖4所示,兩手指用力捏住鉛筆,使它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兩手指受到的壓力相同,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強較大圖4右左B 兩手指壓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力較大C 兩手指受到的壓力相同,右邊手指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D 兩手指受到的壓強相同,左邊受到的壓力較大例3把一塊磚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對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為P,若把8塊磚同樣的磚按圖5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它們對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為A8P B4P C2P D(1/2)P例4甲、乙、丙三個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相等,其中三個正方體的密
5、度關(guān)系是:甲<乙<丙。若在甲、乙、丙三個實心正方體的正中央,分別疊放A、B、C三個物體,使甲、乙、丙三個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關(guān)于A、B、C三個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AmA>mB>mC BmA<mB<mC CmA=mB=mC D以上關(guān)系都不正確3、壓強的公式應(yīng)用圖3例1.當(dāng)壓力為F、受力面積為S時,壓強為p,那么 A.當(dāng)壓力變?yōu)?F、受力面積變?yōu)?S時,壓強變?yōu)?p B.當(dāng)壓力變?yōu)镕/2、受力面積變?yōu)镾/2時,壓強變?yōu)閜/2 C.當(dāng)壓力變?yōu)?F
6、、受力面積變?yōu)镾/2時,壓強變?yōu)閜/4 D.當(dāng)壓力變?yōu)镕/2、受力面積變?yōu)?S時,壓強變?yōu)閜/4例2、如圖1所示,兩個不同的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小 B、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大 C、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 C、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小例3、如圖1412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 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 D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例4、如圖所示圓柱體A、B,
7、已知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F(xiàn)在分別把A、B水平切掉相同高度、則A、B剩下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是 。例5. 如圖4所示,甲、乙兩個正方體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小于乙的邊長。甲對地面的壓強為p1,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2。( )A. 如甲、乙密度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1甲乙圖4B. 如甲、乙密度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C. 如甲、乙質(zhì)星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1D. 如甲、乙質(zhì)量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4、壓強的比例計算(重點、難點)例1如圖6所示,兩個用同種材料制成的圓柱體a和b,b的橫截面積是a的3倍,
8、將a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豎直放在a上,如圖甲所示,這時a對地面的壓強與b對a的壓強之比為3;若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乙所示,則a對b的壓強與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是A11 B12 C13 D14 圖6BAF圖6例2如圖6所示,同種材料制成的兩個正方體金屬塊A、B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的上表面施加豎直向下、大小為F的壓力。金屬塊A對B的壓強為p1,金屬塊B對地面的壓強為p2。已知:金屬塊A、B的邊長之比L1:L2=1:2,F(xiàn):G A = 3:5,則p1:p2 為A2:3 B6:5 C3:2 D4:3ll例3甲、乙兩個正方實心體,分別由密度1、2的物質(zhì)組成,將它們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對
9、地面的壓強為1,乙對地面的壓強為2。若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時乙對地面的壓強與把乙放在甲上面時甲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A. B. C. D.例4、.有兩個實心正方體金屬工件甲和乙,它們的邊長L甲:L乙2:l,密度甲:乙2:7分別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根據(jù)需要將甲、乙分別截去截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正方形邊長為各自原邊長的13,如圖6陰影部分所示)后,它們對水平臺面的壓強P甲:P乙 是(截后截面如圖7所示) A4:3 B3: 4 C 16:3 D3:16甲乙甲乙圖5)AB練習(xí)1高度相等的兩個圓柱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VA:VB=2:1,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且PA:PB=3:2;如圖5所示,把A疊
10、放在B后,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為PB,則PA:PB為 A3:1 B1:2 C1:4 D3:8練習(xí)2、在水平面上豎直立著A、B兩具實心圓柱體,它們的底面積之比是23,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且pApB13把疊放在B上后,B對地面的壓強為pB,則pB與pB之比是()A119B911C29D92練習(xí)3、如圖1425(甲)所示,兩個實心的長方體A、B疊放在一起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的密度之比AB21,底面積之比SASB14,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23,B對地面的壓強為pB若把B疊放在A的上面,如圖(乙)所示,B對A的壓強為pB甲圖中,A放在B的中央。乙圖中,A的上表面仍位于B的下表面的中央則pB
11、pB為()A12B41C32D13練習(xí)4(多選)如圖9所示,A、B兩個正方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B對地面的壓強為p1,若取走A,B對地面的壓強為p2,已知p1:p2 = 3:2,若A、B的邊長之比為LA:LB = 2: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圖9AA、B的體積之比VA:VB=8:27BA、B的密度之比A:B=9:4CA、B的質(zhì)量之比mA:mB=1:2DA、B的物重之比GA:GB=2:3練習(xí)5有A、B兩個正方體,它們的邊長之比為21,密度之比為34。將它們?nèi)鐖D10所示疊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時A對B的壓強與B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_。乙甲例11如圖5所示,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對水平面的壓強相同,邊長甲=
12、2乙。如果沿豎直方向?qū)⒓住⒁曳謩e切去厚度為各自邊長的部分,然后將甲切去部分疊放在乙的剩余部分上,將乙切去部分疊放在甲的剩余部分上,此時甲對水平面的壓強圖5p甲,乙對水平面的壓強p乙,甲對水平面的壓力F甲,乙對水平面的壓力F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p甲 > p乙 Bp甲 < p乙 CF甲 < F乙 DF甲 = F乙固體壓強與杠桿滑輪的綜合題圖9OAB例1如圖9所示的杠桿每小格的長度相等,質(zhì)量不計,O為支點,物體A是邊長為0.1m的正立方體。當(dāng)杠桿右側(cè)掛一個物體B時,杠桿平衡,此時物體A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300Pa;若物體B向右移動1小格,物體A對水平桌面的壓強減小了100Pa,則
13、物體B重 N。 AOBM圖15例2圖15是運動員利用器械進行訓(xùn)練的示意圖,其中橫桿AB可繞固定點O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OA:OB=4:5,系在橫桿A端的細繩通過滑輪懸掛著物體M。質(zhì)量為66kg的運動員小強站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11×104Pa,當(dāng)他用力舉起橫桿B端恰好使AB在水平位置平衡時,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16×104Pa。則物體M的質(zhì)量為_ kg(滑輪、橫桿AB、細繩的質(zhì)量均忽略不計,g取10N/kg)例3某工人通過如圖24所示裝置提升重物,甲、乙為定滑輪(質(zhì)量不計),丙為動滑輪,連接杠桿的繩子、人手中的繩子都豎直。當(dāng)工人對繩子施加豎直的拉力F1時,工人對水平地
14、面的壓力為200N,杠桿剛好在水平位置平衡,重物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0.2×104pa。已知重物的底面積為0.5m2,AO=4BO,工人的質(zhì)量70kg,動滑輪的質(zhì)量10kg,(不計繩重、滑輪與軸的摩擦、杠桿的重力,g取10N/kg)求:(1)F1為多少牛? (2)重物的重力為多少牛?難題1、把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如圖4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則乙對桌面的壓強為A P1+P2 B P12 +P22 C(P13+P23)/P22 D(P13+P23)/P1 實驗題:1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小剛同學(xué)將六個不同的
15、物體放在同一水平細沙面上進行實驗,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記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表一表二表三實驗序號123實驗序號456實驗序號789壓力(N)333壓力(N)4.54.54.5壓力(N)666受力面積(cm2)51020受力面積(cm2)102030受力面積(cm 2)102040下陷深度(cm)210.5下陷深度(cm)1.50.750.5下陷深度(cm)210.5(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2、2與3、1與3或4與5、5與6、4與6或7與8、8與9、7與9,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 (2)分析比較三個表中的實驗序號_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當(dāng)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
16、用效果越顯著。2、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某同學(xué)用若干個不同物體放在同一水平細沙面上進行實驗,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記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2、2與3、1與3或4與5、5與6、4與6或7與8、8與9、7與9,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_。(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當(dāng)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圖c圖b圖a(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并歸納得出結(jié)論。(a)_;(b)_。1、如圖14.1.3所示,將實驗“小桌”放入沙盤中,觀察陷入沙中的深度。比較圖甲與圖乙的情況,可知壓力作用的效果與
17、_有關(guān)。比較圖乙與圖丙的情況,可知壓力作用的效果與_有關(guān)。2在研究壓力形變效果的實驗中,小明同學(xué)選用了兩種不同材質(zhì)的海綿A、B,若干完全相同的磚塊進行實驗。實驗中,他將磚塊分別疊放在A、B海綿的表面,并保持海綿的受力面積相同,實驗過程如圖7(a)(b)(c)(d)所示,觀察到海綿的形變程度為L1、L2、L3和L4,且L2>L4,L1>L3 。請根據(jù)實驗條件及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歸納得出初步結(jié)論。L2L1L3L4BABA(d)(c)(b)(a)圖7(1)分析比較圖7(a)和(b)或(c)和(d)中海綿形變程度以及相關(guān)條件可得: (2)分析比較圖7(a)和(c)或(b)和(d)中海綿形變
18、程度及相關(guān)條件可得: 3在學(xué)習(xí)“壓力”時,某小組同學(xué)把鉛筆壓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所示,發(fā)現(xiàn)兩手指與鉛筆接觸部位在受壓力作用時都有凹陷的現(xiàn)象存在;同時還發(fā)現(xiàn):兩手指的凹陷程度_9_(選填“相同”或“不同”)。由此引發(fā)“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探究。該小組同學(xué)把同種材料制成的不同物體放在同一沙面上,進行了三組實驗,并分別將實驗測得的壓力F、受力面積S和物體在沙中的下陷深度h分別記錄在下面三張表中。表一序號F(N)S(cm2)h(cm)15100.8210200.8315300.8表二序號F(N)S(cm2)h(cm)42.5100.455200.467.5300.4表三序號F(N)S(cm2)
19、h(cm)72.5200.285400.297.5600.2分析比較序號為1與4、2與5或3與6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_。分析比較序號為_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當(dāng)壓力大小相等時,受力面積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不顯著。進一步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并歸納得出結(jié)論:分析比較_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單位面積的壓力相同時,壓力作用效果相同。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_。鋁 鋁 鋁鐵 鐵 鐵銅 銅 銅4某同學(xué)通過實驗研究圓柱體對水平面的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該同學(xué)選用若干個高度相同,不同材料組成的實心柱體豎直放
20、置在同一水平細沙面上進行了三組實驗,實驗現(xiàn)象如圖9所示,發(fā)現(xiàn)每一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組卻不同。圖9 (a) (b) (c) 分析圖9(a)或(b)或(c),你認為該同學(xué)想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 的關(guān)系,從現(xiàn)象及相關(guān)條件可歸納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 。 分析圖9(a)和(b)和(c),你認為該同學(xué)想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 的關(guān)系,從現(xiàn)象及相關(guān)條件可知: 。學(xué)生知識總結(jié):題型一、練習(xí)你的公式與比例計算1.一根筷子豎立在水平面上,對桌面的壓力是F,壓強為P,當(dāng)把一雙同樣的筷子扎在一起豎立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是:( )A, 2F,2P; B, 2F,P; C, F/2 , P/2 ; D,
21、 F,P 2. 若壓力為F,橫截面積為S時,壓強為P,那么 ( )A. 當(dāng)壓力變?yōu)?F、橫截面積變?yōu)?S時,壓強變?yōu)?P B. 當(dāng)壓力變?yōu)镕/2、橫截面積變?yōu)镾/2時,壓強變?yōu)镻/2 C. 當(dāng)壓力變?yōu)?F、橫截面積變?yōu)镾/2時,壓強變?yōu)镻/4D. 當(dāng)壓力變?yōu)镕/2、橫截面積變?yōu)?S時,壓強變?yōu)镻/43同種物質(zhì)制成的甲、乙兩實心體,質(zhì)量之比為2:1,它們的密度之比( )A2:1B1:2C1:1D無法判斷4 如圖是小敏同學(xué)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的固體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guān)系時得出的圖象。如果用上述兩種物質(zhì)做成甲、乙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實心正方體,把它們放在水平面上,則根據(jù)圖象可知,甲、乙兩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
22、之比為( )A.P甲P乙=81 B.P甲P乙=41 C.P甲P乙=21 D.P甲P乙=11 5A、B兩正方體實心金屬塊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邊長之比為13,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23,則兩金屬的密度之比是( )A. 4:9 B.9:4 C.1:2 D.2:16 甲、乙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甲、乙密度之比是12,則甲、乙的底面積之比是 ( )A.12 B.21 C.14D.417質(zhì)量相同的三個正方體塊,A為銅塊,B為鐵塊,C為鋁塊,(銅>鐵>鋁)把它們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 )A. PA=PB=PC B.PA<PB<PC C. PA>P
23、B>PC D.無法判斷8.A 、B兩個均勻?qū)嵭牧⒎襟w , 自由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 其底面積之比為SASB41,它們對桌面的壓強之比PAPB12,則A 、B兩立方體重力之比GAGB是:( )A21 B12 C 18 D819.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桌面上,他們對桌面的壓強相等, 甲、乙兩個正方體的邊長之比為6:5,若在兩個正方體的上部沿水平方向都截去甲邊長的1/3,則甲、乙兩個正方體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A.6:5 B.5:6 C.10:9 D.9:10甲乙10.把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立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
24、如圖6-5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則乙對桌面的壓強為( )Apl+p2 B P12+P22 C(P13+P23)/P22 D(P13+P23)/P12 圖5甲BA乙BA11.已知兩個實心圓柱體A、B的底面積之比為1:3,高度之比為2:3,構(gòu)成A、B兩個圓柱體物質(zhì)的密度分別為A和B。將B放在水平地面上,A疊放在B上面(如圖5甲所示),B對地面的壓強為p1。若把B疊放在A上面(如圖5乙所示),B對A的壓強為p2。若p1:p2=1:2,則A:B為( )A.3:2 B.1:3 C.2:5 D.9:412.(多選)如圖所示,兩個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體甲和乙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重4N,乙重5N,甲對乙的
25、壓強與乙對桌面的壓強相等;把它們分別投入足夠多的水中,甲漂浮在水面上下列關(guān)于對甲、乙的密度之比甲:乙和甲、乙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h甲:h乙的判斷中正確的是(甲、乙兩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均勻)( )A甲:乙=4:5 B甲:乙=27:10Ch甲:h乙=9:5 Dh甲:h乙=4:513.(多選、天津)如圖7,質(zhì)地均勻粗細相同的實心圓柱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的密度之比A:B=1:2,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A:PB=1:3.則( ) A、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2:3 B、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3:4C、它們的質(zhì)量之比mA:mB=2:3D、它們的質(zhì)量之比mA:mB=1:3題型二、切割問題:甲乙(1)
26、規(guī)則物體單獨切割問題解題技巧:規(guī)則物體指柱體,一般先用p=gh來計算壓強,再算壓力變化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它們的材料密度甲_乙(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將兩物體同時沿某一方向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仍相等,則應(yīng)_ _。(請寫出兩種沿不同方向切的具體做法)2、如圖所示,a、b兩個不同的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B、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小。C、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D、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小。切割類型注意要點:豎直切割,物體是柱體,
27、物體的密度和高度 ,所以壓強 。 甲乙3、如圖所示,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個均勻?qū)嵭恼襟w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別沿豎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甲和p乙的關(guān)系為(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以上都有可能。4、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已知甲 < 乙。若在兩個正方體的右側(cè),沿豎直方向截去相同質(zhì)量的部分,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關(guān)系中正確的是(&
28、#160; ) A. p甲 < p乙 B. p甲 = p乙 C. p甲 > p乙 D. 無法判斷注意要點:水平切割,物體是柱體,物體的密度不變,高度變小,所以壓強變小,壓力變小。甲乙5、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正方體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們各自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分別在兩個正方體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
29、去相同高度后,則甲、乙的剩余部分對地面壓強p以及剩余部分質(zhì)量m的大小關(guān)系為( )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6、如圖兩個實心圓柱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其上部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他們原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關(guān)系 ( ) A、 p甲 = p乙 B、 p甲 > p乙 C、 p甲 < p乙 D、 不能確定7、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小于乙的邊長。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兩物體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的做法是(
30、 )A、如果它們的密度相等,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甲乙B、如果它們的密度相等,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質(zhì)量。C、如果它們的質(zhì)量相等,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D、如果它們的質(zhì)量相等,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質(zhì)量。8、甲、乙、丙三個實心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相等。已知甲乙丙。若沿水平方向分別在甲、乙、丙三個正方體上部切去一塊,使三個正方體的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則切去部分的質(zhì)量關(guān)系為( ) Am甲m乙m丙。 B.m甲m乙m
31、丙。 C. m甲m乙m丙。 D. m甲m丙m乙。題型三、規(guī)則物體疊加放置比值問題1、如右下圖所示,甲、乙兩個正方體物塊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小于乙的邊長。甲對地面的壓強為p1,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2。正確的推理是( ) 甲乙 A 如甲、乙密度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1。 B 如甲、乙密度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 C 如甲、乙質(zhì)量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1。 D 如甲、乙質(zhì)量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2、把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立方體,分別
32、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2P和P.把甲疊放在乙的上面,如圖2所示,則乙對桌面的壓強為 . 3、如圖3所示,A,B兩個圓柱體疊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圓柱體A,B的高度比為12,底面積比為23,若圓柱體A對圓柱體B的壓強與圓柱體B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這兩個圓柱體的密度比為( ) A.21 B.23 C.32 D.61 4、材料相同的兩個圓柱體A,B,他們的底面半徑為RA,RB,將它們分別放在水平桌面上, B對桌面的壓強為p1.將B疊放在A上(如圖4所示),A對桌面的壓強為p2,已知RARB=21, p1p2=13,則兩圓柱體的高度之比hAhB為( ) A.52 B.114 C
33、.25 D.411 5、有兩個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體甲和乙,已知甲 ,乙的邊長比為12.如圖5所示,把甲疊放在乙上,甲對乙的壓強為乙對桌面壓強的一半.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為 . 6、正立方體甲和乙的邊長之比是2:3,將它們分別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時,它們對桌面的壓強均為p.將甲如圖6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對桌面的壓強為p.則p:p 等于( ) A.9:13 B.13:9 C.9:4 D.13:4規(guī)則物體疊加放置的壓強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用同種材料制成的均勻?qū)嵭恼襟w放在水平地面上,可能使甲和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的方法是( )A、沿水平線截去質(zhì)量相同的部分。B、沿水平線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 C、將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分別放在甲、乙的上面。D、分別以甲、乙物體上表面的面積大小加上相同高度的該種物質(zhì)。2、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正方體物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圖書捐贈與接受合同示范文本3篇
- 2025版小學(xué)校園廣播系統(tǒng)及音響設(shè)備采購合同3篇
- 農(nóng)產(chǎn)品市場營銷策略與實施考核試卷
- 2025年分銷合同的市場需求
- 2025年借殼上市協(xié)議法律條款
- 2025年園林綠化設(shè)計施工居間合同
- 2025年室內(nèi)裝修工程勘察協(xié)議
- 2025年合作哲學(xué)書籍出版合同
- 2025年加盟美甲美睫連鎖店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木枋行業(yè)人才培訓(xùn)與職業(yè)發(fā)展合同4篇
- 圖像識別領(lǐng)域自適應(yīng)技術(shù)-洞察分析
- 個體戶店鋪租賃合同
- 禮盒業(yè)務(wù)銷售方案
- 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xué)習(xí)試題及答案(100題)
- 【奧運會獎牌榜預(yù)測建模實證探析12000字(論文)】
- 土力學(xué)與地基基礎(chǔ)(課件)
- 主要負責(zé)人重大隱患帶隊檢查表
- 魯濱遜漂流記人物形象分析
- 危險廢物貯存?zhèn)}庫建設(shè)標(biāo)準(zhǔn)
- 多層工業(yè)廠房主體結(jié)構(gòu)施工方案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
- 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識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