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一章 空間幾何體 1.2 1.2.3 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課件 新人教A版必修2_第1頁
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一章 空間幾何體 1.2 1.2.3 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課件 新人教A版必修2_第2頁
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一章 空間幾何體 1.2 1.2.3 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課件 新人教A版必修2_第3頁
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一章 空間幾何體 1.2 1.2.3 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課件 新人教A版必修2_第4頁
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一章 空間幾何體 1.2 1.2.3 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課件 新人教A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1.2.3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目標(biāo)定位1.掌握斜二測畫法,能畫簡單幾何體的直觀圖.2.理解三視圖和直觀圖的聯(lián)系,并能進(jìn)行轉(zhuǎn)化.1.直觀圖的概念自 主 預(yù) 習(xí)(1)定義:把空間圖形(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統(tǒng)稱)畫在平面內(nèi),使得既富有立體感,又能表達(dá)出主要部分的位置關(guān)系和度量關(guān)系的圖形叫做直觀圖.(2)說明:在立體幾何中,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是在_投影下畫出的空間圖形.平行2.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的步驟(1)畫軸:在已知圖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軸和y軸,兩軸相交于點o.畫直觀圖時,把它們畫成對應(yīng)的x軸與y軸,兩軸交于o,且使xoy_ (或_),它們確定的平面表示_.(2)畫線:已知圖形中

2、平行于x軸或y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分別畫成平行于_軸或_.(3)取長度:已知圖形中平行于x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_,平行于y軸的線段,長度為原來的一半.45135水平面xy軸的線段長度不變3.立體圖形直觀圖的畫法畫立體圖形的直觀圖,在畫軸時,要多畫一條與平面xoy垂直的軸oz,且平行于oz的線段長度_.其他同平面圖形的畫法.不變即 時 自 測1.判斷題(1)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中的線段,原來垂直的仍垂直.( )(2)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中的線段,原來平行的仍平行.( )(3)正方形的直觀圖為平行四邊形.( )(4)梯形的直觀圖不是梯形.( )提示(1)由直觀

3、圖的性質(zhì)知,原來垂直的不一定垂直.(2)斜二測畫法中平行關(guān)系不變.(4)利用斜二測畫法,所得梯形的直觀圖仍是梯形.2.利用斜二測畫法畫邊長為3 cm的正方形的直觀圖,可以是下列選項中的()解析正方形的直觀圖可以是含45角的平行四邊形,且相鄰兩邊的邊長之比為21.答案c3.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abc時,若a的兩邊分別平行于x軸、y軸,且a90,則在直觀圖中a()a.45 b.135 c.45或135 d.90解析在畫直觀圖時,a的兩邊依然分別平行于x軸、y軸,而xoy45或135.答案c4.直角坐標(biāo)系中一個平面圖形上的一條線段ab的實際長度為 4 cm,若abx軸,則畫出直觀圖后對應(yīng)線段ab

4、_,若aby軸,則畫出直觀圖后對應(yīng)線段ab_.解析畫直觀圖時,已知圖形中平行于x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長度不變,平行于y軸的線段,長度為原來的一半.答案4 cm2 cm類型一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例1】 畫出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等腰梯形的直觀圖.解畫法:(1)如圖所示,取ab所在直線為x軸,ab中點o為原點,建立直角坐標(biāo)系,畫對應(yīng)的坐標(biāo)系xoy,使xoy45.規(guī)律方法1.本題巧借等腰梯形的對稱性建系使“定點”、“畫圖”簡便易行.2.在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時,選取適當(dāng)?shù)闹苯亲鴺?biāo)系是關(guān)鍵,一般要使平面多邊形盡可能多的頂點在坐標(biāo)軸上,以便于畫點.原圖中不平行于坐標(biāo)軸的線段可以通過作平行于

5、坐標(biāo)軸的線段來完成.【訓(xùn)練1】 用斜二測畫法畫如圖所示邊長為4 cm的水平放置的正三角形的直觀圖.解(1)如圖所示,以bc邊所在的直線為x軸,以bc邊上的高線ao所在的直線為y軸.類型二由直觀圖還原平面圖形【例2】 如圖,一個平面圖形的斜二測畫法的直觀圖是一個邊長為a的正方形,則原平面圖形的面積為()答案b規(guī)律方法由直觀圖還原平面圖形關(guān)鍵有兩點:(1)平行x軸的線段長度不變,平行y軸線段擴(kuò)大為原來的2倍;(2)對于相鄰兩邊不與x、y軸平行的頂點可通過作x軸,y軸平行線變換確定其在xoy中的位置.解析如圖,由斜二測畫法原理知,原梯形與直觀圖中的梯形上下底邊的長度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兩個梯形的高,

6、答案d類型三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互動探究)【例3】 如圖所示,由下列幾何體的三視圖畫出直觀圖.思路探究探究點一由三視圖畫幾何體的直觀圖的關(guān)鍵是什么?提示由三視圖畫幾何體的直觀圖時,首先要認(rèn)清幾何體的形狀與大小,然后按斜二測畫法規(guī)則及其步驟作出其直觀圖.探究點二畫柱體的直觀圖的一般步驟是什么?提示畫柱體的直觀圖一般分四步:(1)畫軸:通常以高所在的直線為z軸建系.(2)畫底面:根據(jù)平面圖形的直觀圖畫法確定底面.(3)確定頂點:利用與z軸平行或在z軸上的線段確定有關(guān)頂點.(4)連線成圖.解由幾何體的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是一個五棱柱,其直觀圖的畫法如下:(1)畫軸.畫x軸、y軸和z軸,使xoy45(或

7、135),xoz90,如圖所示.(2)畫底面.按x軸、y軸畫正五邊形的直觀圖abcde.(3)畫側(cè)棱.過點a、b、c、d、e分別作z軸的平行線,并在這些平行線上分別截取aa、bb、cc、dd、ee都等于正視圖的高.(4)成圖,順次連接a、b、c、d、e,去掉輔助線,改被擋部分為虛線,如圖所示.規(guī)律方法1.畫空間圖形的直觀圖,一般先用斜二測畫法畫出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再畫z軸,并確定豎直方向上的相關(guān)的點,最后連點成圖便可.2.直觀圖畫法口訣可以總結(jié)為:“一斜、二半、三不變”.【訓(xùn)練3】 由如圖所示幾何體的三視圖畫出直觀圖.解(1)畫軸.如圖,畫出x軸、y軸、z軸,三軸相交于點o,使xoy45,x

8、oz90.(2)畫底面.作水平放置的三角形(俯視圖)的直觀圖abc.(3)畫側(cè)棱.過a,b,c各點分別作z軸的平行線,并在這些平行線上分別截取線段aa,bb,cc,且aabbcc.(4)成圖,順次連接a,b,c,并加以整理(擦去輔助線,將遮擋部分用虛線表示),得到的圖形就是所求的幾何體的直觀圖.1.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對其中的線段說法錯誤的是()a.原來相交的仍相交 b.原來垂直的仍垂直c.原來平行的仍平行 d.原來共點的仍共點解析根據(jù)斜二測畫法,原來垂直的未必垂直.答案b2.如圖所示為一個平面圖形的直觀圖,則它的實際形狀四邊形abcd為()a.平行四邊形 b.梯形c.菱

9、形 d.矩形解析因為dab45,由斜二測畫法規(guī)則知dab90,又因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所以原四邊形abcd為矩形.答案d3.如圖,平行四邊形opqr是四邊形opqr的直觀圖,若op3,or1,則原四邊形opqr的周長為_.解析由四邊形opqr的直觀圖可知原四邊形是矩形,且op3,or2,所以原四邊形opqr的周長為2(32)10.答案104.如圖是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用斜二測畫法畫出它的直觀圖.解本題由幾何體的三視圖想象和畫出實物原形是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中的一個難點,這類題型有助于培養(yǎng)同學(xué)們的空間想象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三視圖知該幾何體是一個簡單的組合體,它的下部是一個正四棱臺,上部是一個正四棱錐.畫法:(1)畫軸:如圖(1),畫x軸、y軸、z軸,使xoy45,xoz90;(2)畫底面:利用斜二測畫法畫出底面abcd,在z軸上取點o,使oo等于三視圖中相應(yīng)的高度,過點o作ox的平行線o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