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保溫工程方案_第1頁
防腐保溫工程方案_第2頁
防腐保溫工程方案_第3頁
防腐保溫工程方案_第4頁
防腐保溫工程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3 防腐保溫工程施工方案2.13.1 防腐工程施工方案工藝管道采用 3PE 防腐層結(jié)構(gòu),埋地給排水管道采用特加強級聚丙烯膠粘 帶防腐,鑄鐵管道防腐采用環(huán)氧煤瀝青普通級防腐。需涂刷環(huán)氧富鋅底漆 2 道、環(huán)氧云鐵中間漆 1 道,丙烯酸聚氨脂面漆 2 道, 涂層總厚度不小于 260um。底板的防腐儲罐底板在鋪設前應涂刷環(huán)氧煤瀝青防腐涂料,干膜厚度不得低于 300um。罐底邊緣板防水保護區(qū)域至少包含以下部位:油罐底圈壁板底部 不少于 100mm,油罐底板邊緣板罐外伸部分、油罐基礎上表面外露部分及 油罐基礎側(cè)壁頂部不少于 50mm?;臼┕し椒椋簩⒂凸掬摪寮盎A表面 清理干凈,鋼板表面涂刷 De

2、nso 高粘力底漆,基礎表面涂刷 Denso 瀝青底 漆,鋼板與基礎之間的縫隙填注 Denso 礦脂膠泥,并形成平整的過渡表面, 之后在外表面依次鋪貼 Denso 礦脂防腐帶和 RT 保護帶,全部鋪貼完畢后 還可按照業(yè)主要求或與儲罐整體色調(diào)一致的原則在外表面涂刷水性涂料。 2.13.2 埋地管道防腐施工埋地工藝管道防腐采用 3PE 防腐層結(jié)構(gòu),3PE 防腐管不在現(xiàn)場進行防腐 直接委托有資質(zhì)的生產(chǎn)單位進行施工。本工程全部給排水管道、三通和彎頭等均采用聚丙烯膠粘帶特加強級 防腐層防腐。特加強級防腐層結(jié)構(gòu)為:底漆 + 聚丙烯防腐膠帶(搭邊 50%-55%),防腐層總厚度1.4mm。a 施工程序施工準

3、備材料檢驗表面處理底漆施工聚丙烯防腐膠帶纏繞施工交工驗收。b 施工技術(shù)要求施工前對聚丙烯膠粘帶性能進行檢驗,產(chǎn)品應符合鋼制管道聚丙 烯膠粘帶防腐層技術(shù)標準SY/T0414-2007 的要求。防腐結(jié)構(gòu)選用由底漆、 防腐膠帶和保護帶組成的復合結(jié)構(gòu),防腐膠帶和保護帶都采用 50-55%的搭 接方式。管道表面處理:采用噴砂除銹的方法除去管道表面的銹蝕、油污、 水分及其它雜物,使表面呈均勻的灰白色,除銹質(zhì)量應符合涂裝前鋼材 表面處理規(guī)范(SY/T0407-2012)標準中的 Sa2.5 級標準。底漆涂敷:底漆涂刷前,應在容器中攪拌均勻,在除銹合格并除去 表面粉塵的鋼管表面上涂上底漆,使其形成均勻的薄膜,

4、噴涂完成且固化 后,對鋼管涂層進行外觀、干膜厚度、電火花檢漏、附著力檢測,無溶劑 液體環(huán)氧涂層電火花檢漏電壓為 2.5kV。待底漆表干(手觸不粘)后即可 纏帶(一般需 3-5 分鐘)。防腐帶纏繞:使用適當?shù)臋C械或手工機具,在涂好底漆的管子上, 按搭接要求纏帶,纏帶張力可為 10-20N/cm,防腐膠帶始端與末端搭接長 度不少于 1/4 周長,且不少于 100mm,纏繞各圈間應平行,不得扭曲皺褶。 始末段應壓貼使其不翹起,保證膠帶層緊密連接。表現(xiàn):沿管線目視檢查, 搭接均勻、無皺褶、無突起、無破損。防腐膠帶距彎管兩端預留長度為 150mm。剝離強度測試:用刀環(huán)向劃開 10mm 寬,長度大于 10

5、0mm 的膠帶層, 直至管體。然后用彈簧秤與管壁成 90 度拉開,拉開速度不大于 300mm/min, 該測試應在纏好膠粘帶至少 24 小時后進行。電火花檢測:工廠預制防腐層,應逐根進行電火花檢測,檢漏電壓 為 5kV;現(xiàn)場涂敷的防腐層應進行電火花檢漏、補口、補傷逐個檢查,檢漏探頭移動速度為 0.3m/s,檢漏電壓為 10kV。發(fā)現(xiàn)漏點及時修補。管溝 回填后,應用地面檢漏儀檢測,若有缺陷應挖出進行修補,直至合格。c 防腐管保護方案防腐管運輸過程的保護措施防腐管裝卸使用專用吊具,尾鉤與管口接觸面應與管口曲率相同,并 有足夠的寬度和深度,與管子接觸的表面襯上橡膠或其它軟材料。防腐管運輸裝管不宜超過

6、 2 層,支架、捆綁繩與管子之間襯墊 11.1mm,寬度11.1mm 的膠皮,單管長度方向捆綁不少于 2 道,熱煨彎頭 運輸應采用專用支架。防腐管的保管防腐管臨時堆放場地應平整、壓實,并設有排水溝,場地不得有積水、 石塊等有損防腐層的物體。管子不允許與地面直接接觸,管子與地面的最 小距離為 0.2m 。管垛支撐應均勻?qū)ΨQ布置,管端距端部支撐的距離為 1.2m-1.8m,管垛支撐不應少于 3 道,管垛支撐可采用土袋或填充軟質(zhì)物 的紡織袋。2.13.3 露空管道、設備外防腐施工施工程序施工準備材料檢驗表面處理底漆施工中間漆面漆施工交 工驗收。鋼材表面處理a 所有設備、管道及其部件在涂漆前都必須進行

7、表面處理。b 碳鋼、低合金鋼管道及設備外表面應按涂裝前鋼材表面處理規(guī)范 SY/T 0407-2012 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噴砂除銹,除銹質(zhì)量應達到涂覆涂料前 鋼材表面處理 表面清潔度的目視評定 第 1 部分:未涂覆過的鋼材表面和全 面 清 除 原 有 涂 層 后 的 鋼 材 表 面 的 銹 蝕 等 級 和 處 理 等 級 GB/T 8923.1-2011 中規(guī)定的 Sa2.5 級要求。c 無法進行噴砂處理時可局部采用動力或手工工具進行表面預處理,除 銹等級應達到 St3 級。e 金屬表面的除銹處理必須符合設計及油漆性能的要求。本工程噴砂除 銹等級為 Sa2.5 級;當手工動力工具除銹等級為 St3

8、級時。f 除銹處理前,表面須先進行預處理。任何油漬、污漬、泥土等須先用 非可燃性溶劑、水蒸汽或堿性清洗劑或用水進行沖洗。當返銹嚴重,須用 專用工具將表面銹層鏟除掉。焊瘤、飛濺及銳角鋒利部分亦必須在除銹前 清除掉。涂漆a 預制場涂漆油漆的施工方法必須符合油漆本身的性能要求以及當時的天氣情況。 無風或微風天氣時,且油漆性能允許噴涂時,優(yōu)先采用噴涂法施工,如風 力過大,或油漆本身不宜進行噴涂施工時,則采用刷涂方式。焊口補漆時, 一般采用刷涂方式。在預制場涂漆施工時,為了保證焊接質(zhì)量,管道及型材的兩端頭部分 以及板材的周邊 50mm 的范圍內(nèi)不予涂刷。b 現(xiàn)場涂漆現(xiàn)場涂漆包括補漆及面漆施工,施工中一般

9、采用刷漆方式,當所涂刷 表面積較大,且經(jīng)業(yè)主同意后,可適當采用滾涂法進行面漆作業(yè)。c 涂漆施工技術(shù)要求油漆的配制及使用必須根據(jù)油漆制造廠商提供的產(chǎn)品說明書。油漆 的配制須根據(jù)每天的使用量現(xiàn)用現(xiàn)配。配制好的油漆使用時間不得超過 8小時,在使用前必須攪拌均勻,無沉淀、無色差。在油漆使用期間,稀釋劑的添加必須符合生產(chǎn)廠商要求。防腐涂料 一般不需要加稀釋劑,但氣溫過低出現(xiàn)粘稠不便施工時,可加與漆配套的 稀釋劑進行稀釋,加入量控制在漆量的 5左右。防腐涂料的施工方法,可采用涂刷、滾涂和噴涂,縱橫交錯的順序 進行,并保持一致的速度,保證涂料形成致密、厚薄均勻的涂層,減少氣 孔的發(fā)生。 采用無氣噴涂法施工時

10、,噴槍移動速度應均勻,并保持噴嘴與被噴 面垂直。油漆采用刷涂時,必須少蘸多刷,應用力均勻,朝同一方向涂刷, 避免表面起毛,不得滴漏,不得流掛。涂刷時每次面積不宜過大,涂刷往 復次數(shù)不超過三次;要求涂刷均勻不得漏涂,并要求涂刷無氣泡、無刷痕 等缺陷。每層涂厚約 50m,涂漆間隔時間 6-8 小時。下一道漆應在上一 道漆膜干后涂刷,涂裝總厚度不小于 140m。對于被涂物的凹凸部位以及 邊角焊縫、切痕等部位,應多刷 1-2 道底漆,特別是采用噴涂施工時,必 須先手工涂刷一道,對局部進行涂刷修補后,再進行大面積噴涂,以保證 涂裝工程質(zhì)量。油漆實干且固化后方可進行移動或用于安裝預制,未固化的防腐層 應防

11、止雨水浸淋,涂漆后的金屬表面不得隨意拖拉磕碰。每層漆施工前,表面均須保持干凈及干燥,表面不得有灰塵、油污、 潮氣等。漆層修補時,必須首先除掉破損部位的漆層,再除掉表面的鐵銹, 然后再進行涂刷。涂刷時,新涂層必須與原有涂層進行搭接,其搭接距離 不得少于 50mm。油漆屬于易燃性危險品,應儲于陰涼通風良好處,遠離火源、熱源。施工現(xiàn)場嚴禁明火。并要求良好的通風條件,以防長時間施工引起施工人 員中毒及發(fā)生火災事故等,施工時應戴好口罩、手套和穿好工作服,防止 溶劑吸入體內(nèi)或皮膚接觸。在下雨、下雪或霧天情況下,不能再露天施工,夏季炎熱天氣時, 應避免在強烈日光下施工。涂料防腐工程質(zhì)量檢查a 涂料種類、名稱

12、、牌號及涂裝道數(shù)和厚度須符合設計要求。b 設備防腐蝕涂層檢驗:檢查逐臺進行,每臺抽測三點,其中兩點以上 不合格時即為不合格;如其中一點不合格,再抽測兩點,如仍有一點不合 格時,則全部為不合格。c 地上管道防腐涂層厚度按管道總延長米檢查,每 300m 抽查 3 點,2 點以上不合格時即為不合格;如其中 1 點不合格時,再抽測兩點,如仍有 上點不合格時,則全部為不合格。d 涂層厚度用干膜測厚儀測定,其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否則,增加 涂裝道數(shù)直至合格為止。e 在防腐涂裝施工中須隨時檢查涂層道數(shù)和涂刷質(zhì)量,并在涂層施工完 成后進行外觀檢查。涂裝表面不允許有脫皮、漏刷、泛銹、氣泡、透底及 流墜、皺皮,

13、光亮均勻,刷紋一致。2.13.4 絕熱工程施工方案2.13.4.1 施工程序絕熱工程施工程序表施工程序見證資料責任人交接驗收 GB50126-2008班 長 QC 工 程 師 工長 QA 工程師搭設腳手架 GB50126-2008班 長安全員工 長材料檢查驗收絕熱層安裝絕熱層檢查保護層施工保護層檢查GB50126-2008設計圖紙GB50126-2008分項質(zhì)量評定表GB50126-2008分項質(zhì)量評定表GB50126-2008分項質(zhì)量評定表GB50126-2008分項質(zhì)量評定表材 料 員 QC 工 程 師 工長 QA 工程師施工者 班長工 長 QC 工 程 師 QA 工程師施工者 班長工 長

14、 QC 工 程 師 QA 工程師拆除腳手架 GB50126-2008成品保護 GB50126-2008 2.13.4.2 設備管線保溫結(jié)構(gòu)施 工 者 安全員 工長工長班 長a 設備及管道保溫結(jié)構(gòu)由里至外。b 主保溫層 -鍍鋅鐵絲/鋼帶捆扎 -鍍鋅鐵皮釘口安裝。c 設備、管道上的觀察孔、檢測點、人孔、閥門、法蘭等及經(jīng)常維修 的部位,絕熱必須采用可拆卸式的結(jié)構(gòu)。保溫施工技術(shù)措施a 設備及管道絕熱施工,應在工業(yè)設備及管道的強度試驗、氣密性試 驗合格及防腐工程完工后進行。b 絕熱材料在使用前和使用時必須保持干燥。絕熱材料的各項性能指 標應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c 當保溫層厚度大于 100mm,分為兩層或

15、多層施工,各層厚度宜接近, 上下層應壓縫,同層應錯縫,其搭接長度不宜小于 50mm。保溫層厚度小于 等于 100mm 時可為一層。d 彎頭部位,將鍍鋅鐵皮加工成蝦米腰敷設;設備封頭施工,將制品 按封頭尺寸加工成扇形塊,并錯縫敷設。e 絕熱層施工,根據(jù)管道及設備的大小采用 10#雙股鍍鋅鐵絲或鋼帶 進行捆扎,捆扎間距為 300mm(軟質(zhì)氈為 200mm),但每節(jié)管不少于兩道。 根據(jù)料倉圖紙會審要求,料倉筒體保溫捆扎采用扁鋼帶,捆扎間距為 200mm。f 絕熱層施工將銘牌周圍的絕熱層切割成喇叭形開口,開口處密封規(guī) 整,以防進水。g 伸縮縫及膨脹間隙的設置兩固定架間水平管道絕熱層的伸縮縫,至少留設一

16、道。彎頭的直管 端上,各留一道伸縮縫(間距很小時可留一道)。公稱直徑大于 300mm 的高 溫管道,必須增設一道伸縮縫。垂直管道,在支撐環(huán)下面留設伸縮縫。中低溫保溫層的各層伸縮縫,可不錯開;h 用成型的平板材料加工成預制塊時,切割面要平整,尺寸要準確, 每塊保溫預制塊的長、寬、厚誤差不得超過±3mm,對直接購置的預制塊 尺寸誤差同上。用預制塊材料做保溫時,安裝時可先用彈性橡膠帶捆在設 備上,將保溫材料預先進行拉緊,再用鍍鋅鐵絲(1.6-2.5 mm)或鋼帶 20×20×0.5 捆扎。捆扎間距:200-400mm(軟質(zhì)材料宜靠下限),每塊保 溫材料至少捆扎兩道,多層保溫時應逐層捆扎。并對各層表面進行找平和嚴縫處理,對有震動的設備應加強捆扎。i 保護層施工保護層應在平整、干燥均勻的保溫層表面上施工。安裝前金屬薄板保護層要預變形,下料時要考慮搭接尺寸,安裝時該 保護殼要緊貼在保溫層表面,應自下往上進行施工。臥式設備施工時橫縫 縫口要朝下,每段縱縫應相互錯開,搭接長度為 30-50mm,搭接處每間隔 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