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_第1頁
第一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_第2頁
第一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_第3頁
第一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_第4頁
第一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美術是創(chuàng)造性勞動第一課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課時:兩課時教材分析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初中階段對"欣賞評述"課的要求是學生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xiàn)象進行簡短評述"。"欣賞評述"是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解釋、判斷的教學活動。評述更著眼于對美術作品理解、評價的表達。 目前,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往往以"像不像"來衡量,這體現(xiàn)了學生對藝術與生活的關系,認為藝術應該反映生活的樸素的理解。然而,許多美術作品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又與生活中的真實原型不一樣,對此學生就說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對現(xiàn)代藝術與生活的關系,他們不能理解且疑惑甚

2、多,既不可能"欣賞"也不會評述了。學習此課的目的就是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系,為欣賞評述美術作品奠定基礎。教學目標1、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使學生初步學會欣賞藝術作品。在思考和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互動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評述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理解藝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容與技法都源于生活,藝術家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作品及其藝術形象是高于生活的。以美術作品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分析并理解。教學準備教材,教學課件,白板等教學過程一 導入白板展示

3、血衣王式廓血衣的作者為王式廓,尺寸為23厘米×40厘米。作品取材于我國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場景,畫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絕的婦女,正舉起血衣的瞬間。描繪了激憤的人海與起伏的山巒。在沉郁渾厚的黑白色調中匯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訴。作品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二 欣賞分析1.作者介紹王式廓(1911-1973)從小生長在農村,具有像農民一樣質樸的性格,參加革命后又長期和農民接觸。在他的藝術生涯中,他創(chuàng)作的每一幅作品,他都以誠摯的語言劃刻了不同時期人物的精神氣質,給人以十分鮮明的歷史感。素描作品血衣是他從1953年到1959年所畫的主題性創(chuàng)作。2.提問:在這幅畫面上我們能看到那些內容?血衣中,無論是雙目失

4、明的母親,持血衣控訴的婦女,持字據的老漢,殘廢者或是青年民兵等等,每一形象,畫家都進行了真實的描繪,都鮮明地洋溢著作者對主人翁的深厚同情和熱愛,對于這些受侮辱,受損害的善良農民的悲慘遭遇的不平。作品中,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在生活中遭受過巨大不幸的婦女,她的痛苦,哀傷和憤怒,都在形象的動態(tài)中表現(xiàn)出來。人物再現(xiàn)的真實,更揭示出人物內心世界。更加表現(xiàn)出她久經磨難的經歷和剛毅的性格。3.觀察細節(jié),對主角頭像的處理是正面好還是側面好?剛著手畫時,持血衣的婦女是正面。這樣處理畫家覺得不夠含蓄,也不夠有力。后來他又畫了很多頭像,半側面,側面探索到最后,婦女把臉轉了過去。畫家認為這樣表現(xiàn)比較含蓄,有力。三.欣賞畢

5、加索格爾尼卡1.畢加索簡介西班牙畫家,是現(xiàn)代藝術的創(chuàng)始人,立體畫派的主要代表。他自幼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2. 背景介紹:格爾尼卡小鎮(zhèn)坐落在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地區(qū),在1937年4月26日那天下午,應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的要求,希特勒德國干涉西班牙內戰(zhàn),出動飛機向格爾尼卡投下了10萬磅炸彈。當日正逢小鎮(zhèn)集市,市民毫無防備,人們倉惶逃奔,希特勒的飛機卻又低飛,跟蹤并掃射逃跑的人們。居民傷亡慘重,據不完全統(tǒng)計,1500多人被當場炸死,3/4建筑物被徹底毀滅。當時僑居巴黎的畢加索得知格爾尼卡被希特勒轟炸后義憤填膺,懷著滿腔愛國激情

6、創(chuàng)作了寬7.76米,高3.49米的油畫格爾尼卡。這幅巨畫表現(xiàn)了畫家對德軍法西斯暴行強烈的憤慨,也激起了全人類一切有正義感的人們的憤慨。3. 教師提問:此畫給你的總體感受是怎樣的?畫面用牛、馬、燈、花、母親、士兵和持燈婦女等人與物交錯組成,呈現(xiàn)出一派怎樣的氣氛?牛、馬、燈、母親、士兵和持燈婦女各象征著什么?,4.分析作品全畫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氣氛。構圖飽滿,以不安、強烈、破碎的形象、沖撞的動勢、驚恐的氣氛和災難的象征混合于一體,打動著每一個觀眾的心。這一切使格爾尼卡成為上世紀少數幾件真正具有大眾學習新課意義的作品之一。作品表現(xiàn)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法西斯空軍野蠻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鎮(zhèn)

7、格爾尼卡的事件。此畫不是用寫實的手法進行報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戰(zhàn)爭的罪惡和法西斯暴行。如:公牛頭象征殘暴和黑暗;馬的嘶鳴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燈象征光明、希望;手舉油燈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維空間來詮釋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幾何形體,然后主觀地重新組合,構成畫面,以追求物象形態(tài)的動感、變化。同學們,真正的藝術,從來都是為了表達自己強烈的情感。最后讓我們再一次好好欣賞這幅格爾尼卡,來更深入地體會作品帶給我們的強烈震憾??偨Y藝術創(chuàng)作與生活的關系 1、"藝術來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備份,而是生活與藝術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藝術化處理。藝術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強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毛澤東 2、 "藝術創(chuàng)作與生活的關系",同時課件映示"藝術創(chuà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