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瀏高速施工圖設計_第1頁
大瀏高速施工圖設計_第2頁
大瀏高速施工圖設計_第3頁
大瀏高速施工圖設計_第4頁
大瀏高速施工圖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張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 施工圖設計匯報 一、項目背景 1.1項目背景張花高速公路地處湘西北,位于張家界市和湘西自治州境內,起于張家界,與常張高速公路相接,終于湘西自治州的花垣縣,與吉茶高速公路相連,途經張家界永定區(qū)、永順、保靖、花垣三縣。路線全長147.586km。擬建項目本項目是湖南省高速公路網(wǎng)規(guī)劃“五縱七橫”路網(wǎng)中的第二橫瀏陽(贛湘界)至花垣(湘渝界)高速公路的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的建設是加快實施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完善湖南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網(wǎng)布局、滿足沿線公路交通運輸發(fā)展的需要;是連通二廣高速、杭瑞高速和包茂高速等三條國家高速公路,擴大國家公路網(wǎng)的輻射范圍,在湘西北地區(qū)形成一條東西方向的運輸主動

2、脈;Ø 是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和湖南省高速公路網(wǎng)、優(yōu)化湘西地區(qū)路網(wǎng)布局的需要;Ø 是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量發(fā)展的需要;Ø 是實現(xiàn)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Ø 是促進區(qū)域旅游事業(yè)發(fā)展和礦產資源開發(fā)的需要。1.3前期工作本項目由武漢中咨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2007年1月,廳規(guī)劃辦組織該項目投標,我所中標本項目第3合同段的勘察設計。2007年34月,我項目部先后多次組織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路線方案研究與現(xiàn)場踏勘。2007年10月,我項目部在原工可的基礎上完成1/萬的路線方案優(yōu)化工作。同期,湖南省測繪三院完成地形圖航測、控制測量、地形圖調繪、成

3、圖工作等。2008年5月,我項目部各專業(yè)組進駐工地,全面展開初設勘察。2008年6月6日,我項目部已完成初設外業(yè)調查、與地方溝通并簽定有關協(xié)議。2008年6月16日至18日,湖南天智交通建設技術有限公司組織專家對張花高速公路進行外業(yè)驗收。2008年7月,湖南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以湘發(fā)改能【2008】501號關于張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文件進行工可批復。2008年8月,湖南天智交通建設技術有限公司組織專家對張花高速公路進行初步設計評審。2008年8月,湖南省交通廳以湘交計統(tǒng)【2008】520號關于張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初步設計的批復文件進行初步設計批復。1.4任務依據(jù)Ø

4、勘察設計合同書。Ø 湖南省交通廳關于調整張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公路初步設計的批復。Ø 張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兩階段初步設計文件及初步設計評審意見。Ø 張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兩階段初步設計設計監(jiān)理單位咨詢意見(武漢中咨路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Ø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Ø 交通部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 Ø 交通部部頒的其它現(xiàn)行規(guī)范和規(guī)程等。 二、建設規(guī)模與技術標準2.1路線走向我所承擔設計的張花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起于永順與保靖的分界處泗溪河(起點樁號K100+980與第二合同段終點相接

5、),路線向西南延伸,沿途經鐘靈山工業(yè)園、保靖縣垃圾處理廠東側,跨酉水,經臘水、麻陽村到達保靖縣城郊蔡家莊,設保靖互通,路線沿梅花鄉(xiāng)與楠竹山之間的狹長區(qū)域布線,經保靖縣城規(guī)劃區(qū)東南側后,再與G209線共走廊帶展線,經黃土坡、小市爺,在復興中學北跨香溪后,設復興互通,再沿花垣河北岸布線,經復興鎮(zhèn)、大妥、清水鎮(zhèn),至保靖和花垣分界的花垣河(終點樁號K137+920.256),與本項目第四合同段順接。第三合同段路線里程長37.023Km。本合同段內共設置互通兩處:在保靖縣城東北靠近麻陽村的蔡家莊處設置保靖互通,作為保靖縣城及周邊地方的入口;在復興鎮(zhèn)附近設置復興互通,作為復興鎮(zhèn)附近城鎮(zhèn)周邊地方的入口。2.

6、2技術標準2.2.1技術標準:主要技術標準表 表2-1序號項目技術標準1道路等級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2路 段K100+980K137+920.25653路基寬度24.5 m(分離式路基12.25m)4設計速度80 km/h5荷載標準公路級6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7設計洪水頻率特大橋 1/300、其他橋梁和路基1/1008橋梁寬度2×12.0 m9隧道凈空2×10.25 m2.2.2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執(zhí)行情況根據(jù)逐條與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核對,基本上遵照執(zhí)行,僅作如下說明。設計速度為80km/h,平曲線半徑為小于668m的路段,靠中央分隔帶一側超車道,

7、在設置常規(guī)中央護欄時不能滿足規(guī)定停車視距要求。本次設計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改善:一是通過移動護欄位置滿足停車視距要求,二是特殊路段設置禁止超車標志或限速標志以滿足停車視距要求。2.3工程規(guī)模2.3.2征用土地說明用地原則Ø 本項目用地依據(jù)交通部1996年發(fā)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及公路建設項目用地指標(1999年),并遵循嚴格保護耕地政策,最大限度的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原則,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填大切、合理取土棄土、少占農田,多占荒山,盡量避開密集的、保持完整的村寨與景區(qū),減少有用資源的浪費及征地拆遷數(shù)量。Ø 本擬建公路路堤兩側排水溝外邊緣(無排水溝時為路堤或護坡道坡腳)

8、以外,路塹坡頂截水溝邊緣(無截水溝為坡頂)以外,水田1m、其它土地3m,為公路用地范圍;橋梁用地范圍一般為橋梁邊線正投影以內,若墩臺橫向斷面需開挖時,其用地范圍按路塹邊坡確定;隧道用地范圍除洞門外,洞身段不征地。用地規(guī)模第三合同段:共新征土地250.470hm2 (包括管理服務設施等),平均每公里用地6.756hm2,遠低于公路用地最低指標8.9992 hm2/km。其中共征用水田36.2903 hm2。4.2沿線自然地理條件及對項目的影響4.2.1地形地貌勘察區(qū)位于湖南省西部,行政區(qū)劃隸屬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縣,為湘西丘陵區(qū),地貌骨架主要受北北東-北東向構造所控制,山脈走向、河流分布皆呈北

9、北東-北東向展布,地勢總體北東低,南東高,本段線路所經區(qū)域高差變化較大,海拔高程一般為210-370m,少數(shù)地段370-380m,地形地貌較復雜,根據(jù)地貌的成因、形態(tài)及組合特征,沿線地形地貌特征分為侵蝕堆積河谷地貌、構造剝蝕丘陵地貌、丘陵低臺地殘丘地貌。侵蝕堆積河谷地貌主要分布于泗溪河、酉水河、花垣河、香溪河、及支流一帶,河谷形態(tài)多呈V字型,階地一般不發(fā)育,河流洪沖積層厚度不大;丘陵低臺地殘丘地貌主要分布于K109+100-K113+700段,山頂呈渾圓形,山體坡度平緩,山間谷地區(qū)較開闊,地形較為平坦;覆蓋層厚度相對較大,山體上多分布桔園,谷地區(qū)多分布水稻田;構造剝蝕丘陵地貌在線路段內分布較廣

10、,地形起伏變化較大,山體呈不規(guī)則帶狀或長條狀展布,山峰呈圓形或橢圓形,峰頂尖,山體自然坡度陡,一般為25-50°;谷區(qū)坡體陡立,局部形成“V”形狹谷;覆蓋層薄,大多基巖裸露,植被較發(fā)育。4.2.2氣候該路段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冬暖夏涼,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169ml,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0%,日降雨量可達100-300mm,是湖南省暴雨集中地,易發(fā)生洪澇災害,加強路基兩側排水,沖溝特別是具較大匯水面地段應設計抗沖刷擋墻,橋涵應滿足排洪需要。4.2.3水文地質條件勘察區(qū)地表水體水系較發(fā)育,主要為泗溪河、酉水河、花垣河、香溪河、及支流河水,其水量受季節(jié)影響

11、較大;地下水類型分為松散堆積物孔隙水、基巖裂隙水、風化帶裂隙水、斷層帶裂隙水四個大類。以松散沉積物孔隙水、基巖構造裂隙水和風化裂隙水常見。在河谷地帶,地下水較豐富,在山谷地帶,地下水發(fā)育不均,富水性一般不如河谷地帶。在山嶺和斜坡地帶,地下水較貧乏或不發(fā)育。4.2.4地震根據(jù)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01),路線所經地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對應原地震基本烈度為小于等于度,屬工程場地較穩(wěn)定地區(qū)。大型橋梁、隧道考慮按度設防,活動斷層帶按度設防。4.2.5地層巖性勘察區(qū)出露地層從新到老依次有:第四系、奧陶系中上統(tǒng)及寒武系地層,其巖性特征及分布范圍見下表:路線走廊地層巖性

12、特征表系統(tǒng)地層代號主要巖性分布情況第四系全新統(tǒng)Qh種植土、淤泥質土、粉質粘土、粘土、細砂、卵石土不均勻分布于沿線沖溝、河床兩岸及低洼處稻田中的淺表層。更新統(tǒng)Qp粉質粘土、粘土、碎石土不均勻分布于沿線山丘及坡腳。奧陶系中上統(tǒng)Q2+3灰?guī)r、泥質灰?guī)r、泥灰?guī)rK125+160-K138+340寒武系上統(tǒng)3c薄層狀泥質條帶灰?guī)rK101+000-K101+135中上統(tǒng)2+3l白云巖、白云質灰?guī)rK110+540-K125+160中統(tǒng)2c白云質灰?guī)rK101+135-K102+890下統(tǒng)1q泥質灰?guī)rK108+860-K109+7004.2.6工程地質評價根據(jù)地形、地貌特征,將本段分為構造剝蝕(溶蝕)丘陵區(qū)、丘陵

13、低臺地殘丘區(qū)、河流侵蝕沖洪積區(qū)等三個工程地質區(qū)。構造剝蝕(溶蝕)丘陵區(qū)地形起伏變化較大,山體呈不規(guī)則帶狀或長條狀展布,山峰呈圓形或橢圓形,峰頂尖,坡度陡;山間谷地區(qū)多呈狹長狀,地形起伏較大,溝谷區(qū)坡體陡立,局部形成“V”形狹谷;覆蓋層薄,大多基巖裸露,植被較發(fā)育;分布地層為出露奧陶系中上統(tǒng)灰?guī)r、泥質灰?guī)r、泥灰?guī)r、寒武系上統(tǒng)薄層狀灰?guī)r、寒武系中上統(tǒng)厚層狀白云質灰?guī)r、寒武系中統(tǒng)薄-中層狀白云質灰?guī)r,包括K101+000-K109+100、K113+700-K138+340段,強風化層變化較大,且易風化剝蝕,易被沖刷,不利于邊坡的穩(wěn)定,中風化巖微細裂隙發(fā)育,整體性不太好,對邊坡穩(wěn)定不利,加強防護。丘

14、陵低臺地殘丘區(qū)山頂呈渾圓形,山體坡度平緩,山間谷地區(qū)較開闊,地形較為平坦;覆蓋層厚度相對較大,山體上多分布桔園,谷地區(qū)多分布水稻田;分布地層為寒武系下統(tǒng)泥質灰?guī)r、寒武系中上統(tǒng)厚層狀白云質灰?guī)r、寒武系中統(tǒng)薄-中層狀白云質灰?guī)r;地質構造不發(fā)育,包括K109+100-K113+700段,其土質較好,可作路基填料,切方邊坡以土質為主。河流侵蝕沖洪積區(qū)分布于泗溪河、酉水河、香溪河及其支流的河床、階地地帶及在較大的次級橫向沖溝中,分布淤泥質粘土、粉細砂、卵石,厚度8-10m,地形較平坦,均以大橋通過,對路線影響不大。4.2.7不良地質路段情況及工程設計應采取的主要對策勘察區(qū)內不良地質現(xiàn)象主要有巖溶、崩塌、

15、軟土、尾砂填筑土。1、巖溶(1)巖溶形態(tài)類型1)溶溝、溶槽、石芽通過本次調查,裸露于地面的石芽、溶溝、溶槽主要分布于K127+300-K128+320、K131+000-K131+540、K132+520-K133+500等地段,地表裸露的石芽發(fā)育區(qū)由于石芽之間溶溝底部的紅粘土,一般含水量較大,土質較軟,造成軟硬相間,對填方路基易產生路基的不均勻沉降,影響路基的穩(wěn)定性。2)溶洞、土洞通過本次調查,地表出露的溶洞、土洞共有3處,主要分布于K122+570、K131+400、K131+420等地段,溶洞、土洞發(fā)育特征見沿線不良地質現(xiàn)象一覽表。3)落水洞、巖溶塌陷區(qū)內落水洞、巖溶塌陷的形成主要為沿順

16、層發(fā)育的溶蝕和垂直層面的溶孔發(fā)育而成,同時,它們也是該地區(qū)地下水的重要排泄區(qū)。通過本次調查地表出露的落水洞、巖溶塌陷有3處,其分布情況及發(fā)育特征詳見沿線不良地質現(xiàn)象一覽表。(2)巖溶發(fā)育特征及評價勘察區(qū)下伏基巖主要為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巖溶現(xiàn)象發(fā)育,巖溶類型可分為兩類:裸露型和隱蔽型,裸露型巖溶,在基巖出露區(qū)地表多見石芽、溶溝、溶槽、巖溶漏斗、巖溶塌陷、溶洞,其特征詳見沿線不良地質現(xiàn)象一覽表,隱蔽性巖溶通過鉆探揭露,溶洞高度小,一般為0.5-2.0m,溶洞內一般無充填物,少量巖洞內呈半充填或全充填,充填物為軟塑狀粉質粘土,少量為卵石和灰?guī)r碎塊。巖溶發(fā)育主要受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地下水等

17、因素控制:1、地層巖性因素:灰?guī)r巖質純,結晶程度高,巖溶發(fā)育較為發(fā)育,含泥質或其它雜質的灰?guī)r,結晶程度的灰?guī)r巖溶發(fā)育較弱,如灰?guī)r比泥灰?guī)r、白云巖巖溶發(fā)育。2、構造因素:斷層不僅本身是破裂面,且往往是由于斷裂作用引起兩側巖石產生大量裂隙,造成巖體破碎,為水流的良好通道,因此斷裂帶是巖溶顯著發(fā)育地段,斷裂構造通過的位置,褶皺軸部由于節(jié)理裂隙特別發(fā)育,也易產生巖溶。3、地形因素:地形陡峭,巖石裸露的斜坡上,地表徑流大,以表面侵蝕為主,巖溶多呈溶溝、溶槽、石芽等裸露型巖溶;地形平緩,地表水易下滲,裸露型、隱蔽型兩種類型的發(fā)育。 4、地下水:地下水豐富,巖溶發(fā)育;地下水貧乏,巖溶不發(fā)育。綜合分析,區(qū)內巖

18、溶的形成與發(fā)展受控于本區(qū)的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與水動力條件,其中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是主控因素,水動力條件的變化是主要的誘發(fā)因素。2、崩塌 沿線自然邊坡穩(wěn)定性較好,在修筑簡易公路開挖邊坡地段多處可見崩塌點,崩塌點主要發(fā)生在薄-中層狀泥質灰?guī)r邊坡,由于泥灰?guī)r呈薄-中層狀,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主要沿層面、節(jié)理面及兩者的組合面發(fā)生崩塌。3、尾砂填筑土在路線K124+600-K124+920右側沖溝中分布有天和錳業(yè)冶煉時產生的尾砂,尾砂呈黑色,呈松散狀,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深度約為10-25m,分布范圍較大,據(jù)調查尾砂最早填筑時間已有4-5年,尾砂填筑區(qū)底部原沖溝中心位置設置有暗涵,用以沖溝排

19、水和防止尾砂污染環(huán)境,但現(xiàn)在暗涵的具體分布位置難以確定。由于尾砂填筑呈松散狀,具有一定的腐蝕性,不宜以路基的形式通過,宜采用橋梁方案或采取避開尾砂填筑土??辈靺^(qū)內特殊性巖土主要為軟土軟土在路線局部沖溝地段中分布,為淤泥質粘土、軟-可塑狀粉質粘土,深灰色、灰黑色,呈軟塑狀,含少量腐渣等有機質,味臭,厚度不大,一般為0.50-3.00m。4.4路線方案綜述4.4.1項目主要特點本項目屬于典型山區(qū)高速公路,地形地質復雜,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項目主要特點如下:地形條件復雜,本項目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褶皺山區(qū),地形比較復雜,山峰聳立,河谷深切,地勢起伏大。區(qū)域內的構造形跡主要表現(xiàn)為褶皺和斷裂,巖性結構復雜多變,以

20、灰?guī)r、白云巖等碳酸鹽巖為主;特別是在路線 K106K108段,路線指標的合理運用與工程造價和安全設計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在確保安全設計的基礎上,盡量降低工程造價為核心的總體設計是一個重點。沿線存在滑坡、巖溶、斷層、采空區(qū)、尾砂池(K124右側沖溝段)等不良地質;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十分復雜,路線選線時盡量進行避讓。部分構造物設置困難,工程艱巨。小半徑、陡坡、高墩復雜橋梁多。 土地資源十分珍貴,尤其是水田和耕地。沿線水資源豐富,有酉水、香溪河、花垣河,還有黃土溪和流潭等中型水庫,特別是舞水的飲用水資源保護區(qū)嚴格限制了本項目路線的布設?;ネ?、服務區(qū)等沿線設施布置困難,特別是復興互通。5.3 路基

21、、路面及排水5.3.1 路基橫斷面布置路基采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采用80km/h,路基寬度采用24.5m (分離式路基寬12.25m)。5.3.2 填方路基(1)填方邊坡坡率:路基填方邊坡坡率根據(jù)路基填料種類、邊坡高度和基底工程地質條件確定,經水文及工程地質勘察,本路段路基基底局部溝谷內存在少量薄層軟土需換填處理外,無大的不良地質病害。(2)護坡道寬度:為節(jié)約土地資源,護坡道寬度取2.0m。(3)浸水路堤:為做好浸水路堤的設計,對浸水路段進行了詳細的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勘察,大多數(shù)路段地質條件良好,部分路段巖石出露,無不良地質現(xiàn)象。針對各路段特點,擬從路基填料、排水、防護等多方面進行綜

22、合設計,路基填料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進行填筑,路基邊坡采用M7.5漿砌片石鋪砌防護。5.3.3 挖方路基土質邊坡設計根據(jù)邊坡高度土的濕度密實度地下水地面水的情況土的成因類型及生成年代既有人工邊坡及自然邊坡穩(wěn)定狀況等因素確定。巖石挖方邊坡設計綜合考慮巖性、構造裂隙產狀與路線關系、巖體風化程度、力學性質和開挖高度,以及地下水地表水、既有人工邊坡和自然邊坡穩(wěn)定狀況,并兼顧地貌、土石方平衡等因素確定,本著經濟合理的原則,邊坡設計與邊坡防護工程緊密結合。針對沿線巖體的層理面產狀特征(主要為傾向和傾角)以及構造節(jié)理發(fā)育的特點,對巖層傾向路基的邊坡(傾角大于25°小于50°),盡可能放緩

23、邊坡順層清方;對巖層逆向路基的邊坡,主要是減少巖石的楔體滑落,邊坡的穩(wěn)定性相對較好。挖方路塹坡頂取消折角,采用貼切自然的圓弧過渡,與原地貌融為一體,以美化環(huán)境,貼近自然;力爭經過幾年的生態(tài)恢復,邊坡外形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看不出明顯的人工痕跡。5.3.4高路堤路堤邊坡高度大于30.0m的路基作為高路堤進行特殊設計,共有7處。為保證路面結構長期穩(wěn)定以及減少路基的不均勻沉降,高路堤在地面以上以及路床以下采用土工格柵進行補強,一般情況下路堤邊坡高度距路肩20m以內,邊坡坡比按一般路堤邊坡坡比設計,20m以下邊坡一般按1:2(1.75)邊坡坡比設計,并在距路肩高度20m處設2m寬路堤平臺,20m以下每

24、4m設2m寬平臺,遇到特殊情況下,可進行特殊設計。對于伴山而行的高邊坡,兩側填筑高度相差比較大,對該類地段,在填筑高的一側設置土工格柵。路堤設計高度以下5.0范圍內每隔1.0m設一層土工格柵,土工格柵應進行反包,其錨固長度不小于2.0m。當填土高度過高時,可根據(jù)邊坡穩(wěn)定計算情況,在第二臺階處增設土工格柵以增強路基的穩(wěn)定程度,減少滑坡面。高路基填筑時要求每4m采用沖擊式壓路機補壓20遍,并在上路堤頂面(94區(qū))補壓20遍。同時高填方處治時還應注意高填處的水系情況,若水系比較豐富的高填方地段,應結合永久性排水設施,設置好施工期臨時排水設施,防止雨水、地下水流入、浸泡場地。5.3.5 深挖路塹本項目

25、推薦線挖方邊坡高度大于30m的段落共20處。初步設計對全線大于30m的高邊坡工點進行了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粘性土土質邊坡采用弧線法簡化Bishop法,碎石土土質邊坡采用折線法;巖質邊坡根據(jù)巖層產狀及巖石節(jié)理裂隙狀況進行綜合分析計算,路塹邊坡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按1.2控制),結合分析結果,對存在路塹邊坡失穩(wěn)可能的路段,在地形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采用放緩坡率的方法以減少邊坡加固數(shù)量;對于因地形條件限制,無法放緩坡率的局部路段,設計采用錨桿格子梁及預應力錨索地梁等加固方法。 錨桿框架護坡通過框架起到整體加固受力的作用,可加固局部欠穩(wěn)定邊坡,防止開挖坡面孤石、滾石的下落。預應力錨索地梁加固主要用于加固邊坡高度

26、較大的不穩(wěn)定坡體,限制坡體因開挖而可能引起的坡體失穩(wěn),改善邊坡的應力、變形條件,與坡面其他防護形式相結合,提高邊坡的整體性和穩(wěn)定性。此外積極做好排水設計,排水包括地表水的截、防、排水系統(tǒng)及地下排水系統(tǒng)。地下排水系統(tǒng)主要采用深層導水孔將巖體內的地下水排出巖體外,疏干巖體邊坡。5.3.6 特殊路基設計Ø 軟弱地基沿線軟土均位于山谷沖溝和溶蝕洼地內,屬常年積水軟化淤積而成的淤泥質粘土和飽和軟粘土,具高含水量、高孔隙比,承載力低,一般容許承載力在80150Kpa左右,厚度一般未超過5m。設計中對3m以下的采用換填碎石處理,對3m以上的采用碎石樁處理。5.3.7 路基的防護邊坡防護應以安全、經

27、濟、實用、美觀大方且施工方便為原則,以綠色防護為主基調。在巖土結構穩(wěn)定,滿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選擇剛性防護與柔性防護相結合,多層防護與生態(tài)植被防護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邊坡防護,盡量避免高大混凝土或漿砌工程結構。5.3.10 取土、棄土場取、棄土區(qū)的美化綠化本項目取土棄土量較大,設計一方面通過反復優(yōu)化平縱面,力圖保持土石方平衡,減少取土棄土工程量,另一方面合理布設取土棄土位置、確定取土棄土方案,在保證工程需要的同時,盡可能節(jié)約用地,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節(jié)約用地主要措施:²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況下,盡可能少占水田,多利用荒地、坡地、旱地展線;² 優(yōu)化設計方案,結合用地、占用農田情況

28、進行多方案論證、比選,盡可能降低路基高度,減少征地總量,避免不必要的占地工程;² 取、棄土的位置盡量取在公路視線以外,選擇荒山、山川河谷地貌容易恢復的位置,注重環(huán)保、防止水土流失。² 取土場進行了實地采樣,室內試驗分析,并場地鉆探,以確定取土量,同時兼顧建設規(guī)劃,做好環(huán)境保護。² 棄土場統(tǒng)一計劃和安排,兼顧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和農田建設,做好防護和排水,進行專項水土保持設計。利用取、棄土場設置觀景區(qū)、停車區(qū)和防噪設施等。² 設計中充分重視地表腐質土的保護,將腐質土作為一種有限的自然資源對待。清除的表土集中堆放,以備將來地表回填,恢復植被。針對沿線耕地較少的特點,取棄土場均利用主線清除的腐植土覆蓋后復耕。5.4橋梁、涵洞根據(jù)水文情況,結合工點地形、地質情況,本項目構造物基本上為特大、大、中橋,大橋除跨越泗溪河、酉水河、香溪河等跨河橋外,其余基本為高架橋(旱橋);為跨越小型溝溪、農田排灌水渠以及考慮路基路面綜合排水,設置各種孔徑的涵洞。推薦線設置的橋梁、涵洞布置情況見下表,表中橋梁長度均按雙幅折算(未含互通范圍內主線橋)。橋涵分布概況表項目單位數(shù)量路線里程(Km)37.0233特大橋(m/座)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