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學視角下《紅樓夢》書名英譯研究_第1頁
術語學視角下《紅樓夢》書名英譯研究_第2頁
術語學視角下《紅樓夢》書名英譯研究_第3頁
術語學視角下《紅樓夢》書名英譯研究_第4頁
術語學視角下《紅樓夢》書名英譯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術語學視角下紅樓夢書名英譯研究    鄺曦妮摘 要: 書名承載了著作的內容和精神,是普及和推廣文化的第一媒介。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是經(jīng)典的中國文學典籍,其書名英譯的探討也一直是紅學與翻譯學研究的重點。從術語學的認知維、語言維、傳播維三個維度對紅樓夢書名英譯的楊憲益譯本和霍克斯譯本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這兩個譯本分別采用了不同的翻譯策略,從而造成不同的認知效果和傳播效度,由此指出現(xiàn)代術語學理論對中國文學典籍書名翻譯實踐的重要指導意義。關鍵詞: 術語學;書名翻譯;中國文學典籍;紅樓夢: h315.9    文獻標志碼

2、: a     :1672.0539(2020)02.0105.05一、引言書名是讀者對書籍的第一印象,它會影響整部作品在讀者中的接受度,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而書名的恰當翻譯可以有效地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對書中的文化精神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產(chǎn)生積極作用。中國文學典籍紅樓夢自問世以來在國內外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包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涉及了宗教、婚姻、習俗、價值觀等中國文化元素,與西方文化存在極大差異,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隨著紅樓夢的英譯研究越來越深入,其書名翻譯也引起了學者們的重視。該書名也有多種翻譯版本,其中以楊憲益夫

3、婦和霍克斯兩個版本的譯名流傳度最為廣泛。目前來說,如何使紅樓夢書名翻譯在傳遞原著的文化內涵中獲得更好的效果是紅學界和翻譯界不斷研究和討論的問題。中國文學典籍書名在思想文化領域中具有特定的文化概念及精神內涵,與普通詞匯翻譯存在較大的差別,譯者需要考慮到書名的專業(yè)性、理據(jù)性,簡明扼要再現(xiàn)原著書名,傳達出書中的內容及精神。術語與概念意義的關系十分密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也非常豐富。譯者在處理書名的翻譯中若能采用術語學的相關原理進行分析處理,從概念特征的角度來充分理解書名所體現(xiàn)的文化內涵,并有效地應用術語學的三個維度,即認知維、語言維及傳播維(以下簡稱“三維”),將有利于為今后中國

4、文學典籍書名翻譯提供實用的指導框架和借鑒意義。因此,本文擬結合術語學的三個維度來分析中國文學典籍紅樓夢兩個英譯書名對讀者產(chǎn)生的認知效果以及在文化交際活動中的傳播效度。二、術語學的“三維”研究概況傳統(tǒng)術語學以詞匯的概念為先,通過研究術語單位來更好地關注其內在的概念意義。其理論基礎是奧地利術語學家歐根·維斯特1提出的術語學三條基本原則:第一,術語學研究只考慮詞匯的概念意義;第二,術語學只限于研究詞匯;第三,術語學是共時性的語言研究。然而,傳統(tǒng)術語學的研究是有局限性的。馮志偉2曾指出,除了以概念為基礎研究術語外,還應從知識本體出發(fā)進行研究;除了研究詞匯外,還應研究句法和語義;除了用共時的方

5、法研究術語學外,還應關注術語研究的歷時性。因此,20世紀90年代以來,術語學家們一直在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致力從多角度研究術語。英國術語學家juan c. sager3認為,基于語義分析,術語可從三個不同角度,即所指對象、所指對象的名稱及二者的關系來進行研究,從而得出術語學理論的三個維度,即認知維、語言維及傳播維。sager3首先從認知的角度出發(fā)闡釋人們如何認識客觀事物并用語言表達與其建立聯(lián)系,從而理解術語概念及其定義;其次通過客體的語言表征方式來考察術語命名中的概念問題;最后為術語的使用建立了一個交際模型,探討術語在交際活動中的有效性。這一觀點為現(xiàn)代術語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同樣,與術語學的

6、三個研究維度相類似的還有胡庚申教授所提出的“三維轉換”。這是基于生態(tài)翻譯學的理論上所提出的一種翻譯方法論。生態(tài)翻譯學的概念由胡庚申教授4在生態(tài)翻譯學:建構與詮釋一書中正式提出,即指“一種從生態(tài)視角綜觀翻譯的研究范式”。其中,適應性選擇是生態(tài)翻譯理論的核心,譯者在翻譯活動中必須實現(xiàn)“三維轉換”,即從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來進行適應性選擇轉換,并達到對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從而得出最優(yōu)的翻譯作品。術語學的三個研究維度與生態(tài)翻譯學的“三維轉換”雖然在命名上有所差異,但兩者在內涵上存在共性之處。從認知文化維層面上看,都關注了不同認知背景下文化差異問題;從語言維層面上看,都通過關注不同語言的特點差異來實現(xiàn)

7、翻譯轉換;從傳播交際維層面上看,都考慮了讀者因素,注重不同信息文本轉換的目的,強調譯文的可讀性、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從而促進良好的交際活動。然而,由于術語學與生態(tài)翻譯學這兩個學科的研究基礎不同,其“三維”的著重點也有所差異。生態(tài)翻譯學是將生態(tài)學與翻譯相結合的跨學科研究。胡庚申5認為其核心是強調譯者的作用,以“譯者主導/中心”為核心理念、以“翻譯即適應與選擇”為主題概念,因此,譯者的“三維轉換”對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的適應與選擇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而術語是對專業(yè)知識領域中某一概念的語言指稱,傳統(tǒng)術語學強調概念與名稱的對應關系,現(xiàn)代術語學也更重視術語的跨文化交際語境因素。因此,sager提出的術語學三個

8、研究維度體現(xiàn)了術語翻譯不僅要受語言本質屬性和術語翻譯規(guī)律的制約,同時也十分注重文化傳播的影響6。本文從術語學的三個研究維度出發(fā)進行中國文學典籍書名英譯研究,是由于書名作為一種專業(yè)詞匯,屬于專業(yè)領域內某一概念的語言指稱,符合術語的特征。如果譯者在書名翻譯的過程中能利用術語學的相關視角進行分析,更多地考慮書名作為專有名詞的術語性質,并對書名中所包含的相關概念進行梳理,那么將有可能進一步提高書名翻譯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中國文學典籍書名不僅體現(xiàn)了著作的精神內涵,還包含著不少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因子,譯者在進行書名英譯的過程中很難找到完全對等的概念,“尋求一種什么樣的翻譯模式能讓這些代表性術語的外譯既準確流暢又易

9、于理解和傳播,仍是翻譯界的巨大難題,以至術語的對譯成了制約我國古代思想文化在世界上得到廣泛傳播的瓶頸”749。然而,關于中國文學典籍書名英譯的研究不是很多,主要是探討書名翻譯所遵循的原則8或以譯本為例印證某些理論9。目前從術語學的角度對中國文學典籍書名翻譯進行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空間十分廣闊。因此,這方面的研究理應得到更深入的發(fā)展。三、紅樓夢書名英譯的認知維分析認知維關注的是“將語言形式與其概念內容相聯(lián)系起來的認知方式”313。人們往往根據(jù)對客觀實體的認識抽象形成概念,再結合新的語言形式而構建術語。因此術語與人們的認知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人們的認知能力不盡相同,即不同主

10、體對同一客體的認知可能存在差異,這就給術語翻譯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梢?,從認知層面來看,譯者在術語翻譯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尋求譯語中語言形式和概念內容的貼合度,從而提高譯語主體和源語主體的認知和諧度,對同一客體達成共識。就紅樓夢來說,楊憲益夫婦和霍克斯兩個版本的譯名則體現(xiàn)了中西方對色彩詞不同的認知取向。楊憲益夫婦將紅樓夢譯為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保留了“紅”這一特殊的文化意象。紅色是中國傳統(tǒng)色彩之一,中國人認為這是吉祥、喜慶的顏色,不僅象征富貴榮華,還常用來指代青春貌美的少女,如“紅顏”“紅粉”“紅妝”“紅袖”等。因此,“紅”的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常常體現(xiàn)在中國文學

11、的各個角落。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典籍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豐富的文化性和藝術性,“紅”字對于這部小說尤為重要。例如,紅樓夢中的人物服飾多為紅色,回目名也多次出現(xiàn)“紅”字10。書中所出現(xiàn)的詞句“千紅一窟”“飛燕泣殘紅”“紅消香斷有誰憐”等無不揭示了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等金陵十二女子紅顏薄命的悲劇。周汝昌也曾提出“紅”與小說主角之一賈寶玉的緊密聯(lián)系:“寶玉以愛紅聞名,吃丫環(huán)吃金釧唇上之紅,愛襲人姨妹身上之紅,必非無故”11515。由此可見,曹雪芹將紅色作為全書的高調色,“紅”字對于作品紅樓夢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楊憲益夫婦對“紅”字進行了異化處理,直譯為 “red” 充分傳達出了原文的神韻及文化內涵。

12、而霍克斯則將紅樓夢譯為其別名石頭記,即 the story of the stone ,這其中自然也有他的考量之處。紅樓夢開篇處的第一回早已道明“石頭”的緣故,原來是女媧補天棄而未用的頑石落到了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后來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經(jīng)過這個地方時施法將這塊石頭變成一塊美玉,并刻上“通靈寶玉”等字樣,其后帶入紅塵,歷盡人世間的悲歡離合12。這就開始了賈寶玉攜玉而生以及賈府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而后來由于紅樓夢這一版本的流傳更加廣泛,以致石頭記這一別名鮮有人知。因此,霍克斯譯為石頭記意在更好地保留紅樓夢書名原意,既彌補了文化認知上的偏差,也幫助中西方讀者加深了對紅樓夢的了解。其次,霍克斯1345

13、認為,“red的中文意思往往代表春天、青春以及吉祥好運等褒義,因此在全書中反復出現(xiàn);而英文的red除了能讓人聯(lián)想到年輕人緋紅的面頰以及鮮紅的嘴唇以外,就沒有其他褒義”。因此,由于中西方對色彩存在不同認知和意義表達,霍克斯考慮了英美讀者的預期接受傾向,進行了歸化處理。同樣,霍克斯在處理書中“紅”字的翻譯時也做了適當處理,例如,將曹雪芹的書齋“悼紅軒”以及賈寶玉的住所“怡紅院”分別譯為“nostalgia studio”及“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使其符合英美讀者的認知習慣,也不會造成文化上的誤解。而“石頭”在西方神話中也具有豐富的符號意義,民間相傳石頭有生命且在

14、生長,與神靈相通,化身為人類,代表著人類希望永生的美好愿望14。在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前身神瑛侍者與林黛玉的前身絳珠仙草有宿命的姻緣,絳珠仙草前世未報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于是動了凡心,要求一同下凡用自己的眼淚報恩15。仙人化身的一僧一道得知后將石頭夾帶之中,跟隨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經(jīng)歷紅塵,后來便有了賈寶玉及林黛玉后世的愛情悲劇故事。由此看來,霍克斯將書名譯為 the story of the stone 不僅可以避免不同文化中對色彩詞的認知差異所造成的誤解,同時能吸引西方讀者對小說中由石頭所起的一系列故事產(chǎn)生更多聯(lián)想,有利于加深對小說內容的認知理解。四、紅樓夢書名英譯的語言維分析語言維關注的是“

15、術語現(xiàn)存及可能的表征方式”313?!靶g語是概念的語言表征,因此語言維主要考察用以表達概念的語言形式問題”1649?,F(xiàn)代術語學理論已不再僅僅關注術語與概念之間的嚴格一一對應關系,而是根據(jù)不同的交際情況,采用盡可能多的語言表征方式來表達同一概念,例如同義詞、復合詞以及詞綴變體等313。因此,若譯者能結合語言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如詞義、結構、修辭等方面來考察術語與概念的貼合度,采用能被譯語讀者接受和認同的語言方式,使源語和譯語在語義上相對應,就能大大提高術語的語用價值。由于中英語言在表達方式上存在差異,紅樓夢的英譯書名和中文書名所反映的文化會有所不同,給讀者的感受也會不一樣。楊憲益夫婦的英譯本 a dr

16、eam of red mansions 采取異化的手段,保留了原書名的形式,僅起到“所指”的作用,即指紅樓夢這部著作。但從語言形式上看,這一譯法也體現(xiàn)了楊憲益夫婦對于紅樓夢書名翻譯的細節(jié)處理。紅樓夢中的“樓”含義豐富,不僅指簡單的樓房建筑,也代表了書中的“榮寧二府”及四大家族和封建王朝的盛衰之路。楊憲益夫婦將“樓”譯為復數(shù)“mansions”,表明了紅樓夢主要講述發(fā)生在榮寧二府里的故事。另外,就字面意思而言,“mansion”與“樓”確實比較接近,而且也有“府”的意思”17448,如中國儒學文化圣地“孔府”譯作“confucius family mansion” 18151。而書中的“紅樓”亦

17、稱“朱樓”,用來指代富豪權貴人家的府邸,如“昨夜朱樓夢,今昔水國吟”,“簾卷朱樓罷晚妝”等10243。因此,這一譯本不僅選詞準確,同時使用復數(shù)形式再現(xiàn)了原文的用意。其次,將“夢”譯為單數(shù)“a dream”使得“整個故事被藝術地歸結為一個夢,一個紅樓里的夢,一個關于繁榮大家族走向衰敗的悲劇夢” 192,達到了藝術與真實的統(tǒng)一。中文小說書名中習慣帶有“記”“傳”“錄”等體制性后綴的字,而紅樓夢的別名石頭記中的“記”字實際上是指“故事”,而不是“記錄”。這在原著第一回中也有交代,通靈寶玉下凡歷劫幾世后又復原回到青埂峰下,空空道人路過此地,看到石頭上寫的就是“墜落之鄉(xiāng),投胎之處,親自經(jīng)歷的一段陳跡故事

18、”17447?;艨怂箘t使用歸化的手段,譯為其別名 the story of the stone, 將“stone”喻為攜玉而生的賈寶玉,點明了書中的主要人物,并提示了讀者紅樓夢是以賈寶玉為主角展開的一系列故事,這也更符合英語小說主要以突出主人公為特點的命名習慣,便于西方讀者的閱讀。另外,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回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在紅房子里睡覺”,能使英美讀者的頭腦中聯(lián)想到神秘且耐人尋味的意象,但這一語言表征與源語本義大相徑庭,同時會導致英美讀者對源語理解造成偏差。實際上,“紅樓”這一意象在小說中具有豐富的文化含義,除了喻指書中榮寧二府及其興衰之路外,曹雪芹在

19、書中第五回也提到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所作的紅樓夢十二支曲,象征書中金陵十二釵,因此“紅樓”也暗指這十二位女子的悲劇命運如同一場夢。霍克斯認為將其直譯成“red mansions”未必能完全體現(xiàn)其中的內涵。因此,雖然霍克斯的譯本犧牲了源語的文化特色和比喻形象,但其體現(xiàn)的語言形式和表達的概念內容更易為英美讀者所接受。五、紅樓夢書名英譯的傳播維分析傳播維關注的是“術語如何在交際過程中起作用以及其實際使用情況對術語本身性質及用法的影響,從而更好地推進術語在交際活動中的服務效果”313。sager3認為,良好的交際狀態(tài)是指發(fā)出方生成信息時的目的與接受方接收文本后的知識狀態(tài)完全一致,因此,為了達到

20、交際成功,發(fā)出方在生成信息過程中需要做出三個選擇,即對目的的選擇、對知識的篩選以及對語言的選擇。也就是說,在術語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與讀者,即發(fā)出方與接收方對信息文本的目標期待值一致,同時譯者能正確假設讀者的知識狀態(tài)并通過選擇雙方已知并能理解的語言形式來構建信息文本,從而提高譯語文本的可接受程度,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翻譯是跨文化的交際行為,而書名翻譯是一部著作走向世界的關鍵一環(huán),對文化傳播起著重要作用,也由于其具有較強的文化特殊性,因此在對外傳播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考慮受眾的可接受度。而如何通過書名翻譯實現(xiàn)有效傳播,這就需要譯者考慮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譯語傳播的目的、翻譯的原則、譯語受眾的語言認知

21、程度、源語和譯語的文化差異等。謝天振20曾在中國文化走出去不是簡單的翻譯問題中指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任務不僅僅是把中國文化忠實地譯成外語,因為這樣顯然沒有考慮到譯本的傳播和接受問題。談及紅樓夢的對外傳播和接受度,國內學者對紅樓夢的楊憲益譯本與霍克斯譯本進行比較研究,大都認為這兩個譯本在藝術成就上不分上下,兩位譯者也傾向于使用不同的翻譯方法進行書名英譯來傳遞書中豐富的文化意象,然而在西方讀者中,霍譯本的聲望遠遠高于楊譯本,其對外傳播的影響力更為廣泛 21。紅樓夢這一書名包含了濃厚的中國文化印記,曹雪芹在作品中通過空空道人所悟的十六字“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交代了小說的整體走向

22、,而“色”“情”“空”和題目“紅”“樓”“夢”這三個文化意象分別相互重合,從“色”的物質世界到“情”的精神感悟,最后對“空”的人生了悟,作者揭示了人生的終極意義:人生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都如紅樓一場夢,最后都會走向虛幻的“空”。因此,不管是文化內涵還是語言表達方面,中西方都存在巨大的差異,例如對色彩詞的解讀以及文化意象的闡釋。楊憲益夫婦對這一著作的譯名則選擇保留源語的語言形式和文化內涵,目的是喚起西方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對外傳播中國文化元素。但由于這“屬于源語文化對外宣傳的一種改寫方式,不屬于英語世界對紅樓夢的接受和改寫”22239,楊憲益夫婦譯本在海外市場的傳播效果必然欠佳。而霍克斯則以譯語文化為歸宿,對紅樓夢的書名進行了歸化處理,盡可能地避免中西方文化沖突,以提高英美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