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寶寶學走路的誤區(qū)寶寶學走路的誤區(qū)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家都只有一個孩子,很多年輕的父母和老人都希望小寶貝能更快、更輕松的成長。千萬寵愛于一身,難免會“好心”變“壞事”。下面就寶寶學走路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寶寶沒有練習爬行,直接學走路“ 爬行容易使干凈的衣服弄臟,增添衣物換洗的麻煩。還會讓寶寶的小手弄臟,增加跟細菌接觸的機會。寶寶四處亂爬有危險”種種原因使得大人讓孩子放棄了練習爬行。爬行是幼兒生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爬行的作用,限制他們爬行的自由,因為寶寶在爬行中,能夠獲得各方面的好處。爬行時孩子總是昂著頭,胸腹離地,用肢體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鍛煉了胸腔腹背與四肢的肌肉,并可促
2、進骨骼的生長,為日后直立行走奠定良好的基礎。爬行能促進嬰兒腦發(fā)育。爬行時,嬰兒的姿勢不斷變換,能促進小腦平衡機能的發(fā)育。爬行時嬰兒必須保持眼、手、腳的相互協調,從而促進大腦的發(fā)育。爬行能鍛煉寶寶全身大肌肉活動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動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是一種綜合性的強體健身活動,有助于視聽覺、空間位置感覺、平衡感覺的發(fā)育,促進身體的協調;還可使血液循環(huán)流暢,并且促進肌肉、骨骼的生長發(fā)育。研究人員通過同齡嬰兒的對比觀察發(fā)現,會爬的嬰兒動作靈活、敏捷、情緒愉快、求知欲高、充滿活力,而爬得少或不會爬的嬰兒,由于接觸新鮮事物少,往往顯得較為呆板、遲鈍、動作也緩慢些,且易煩躁。從孩子今后的發(fā)展中觀察發(fā)現,沒
3、有經歷爬行過程的孩子,其語言能力低下,出現閱讀錯行,畫不直線段,寫字老是出格子,情緒不穩(wěn)定等學習障礙。甚至出現“多動癥”。不要用學步車幫寶寶學走路有的父母急于讓寶寶學走路,以為學步車有助于寶寶學走路。實際上,學步車反而會減慢寶寶學會走路的速度。學步車可以加強小腿的肌肉,卻不能鍛煉大腿和腰部的肌肉,而這些部位的肌肉對寶寶走路都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學步車可以讓寶寶很容易地四處走動,但對寶寶的平衡力和協調能力訓練沒有多少幫助。很易造成身體協調性不好的現象(簡稱:感覺統合失調)。為了寶寶更好的成長,請讓寶寶自由、快樂的爬行吧!太早學走路三翻、六坐、八爬,要遵循一定規(guī)律,讓各部分肌肉得到充分鍛煉。合適學走
4、路的時機:站得穩(wěn)。學走路要穿鞋最好不要穿硬底鞋。三歲以上的寶寶可以穿軟底鞋,一般穿襪子。有條件的環(huán)境下,可以讓寶寶光腳丫,幫助寶寶認識自己。過度保護應該啟發(fā)孩子原動力。多地上,少床上;多鼓勵,少保護。增加寶寶視野。嬰兒學走七大要點寶寶到10個月左右的時候,經過扶欄的站立已能扶著床欄橫步走了,這就是寶寶學走的開始,但從扶走到獨自走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無疑要起到輔助作用,同時,父母還要學習一些寶寶動作發(fā)展方面的知識,以做到科學合理的輔助孩子學走路。一、發(fā)展狀況寶寶走的動作發(fā)展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 1011月: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當寶寶扶站已經很穩(wěn)了,甚至還能單
5、獨站一會兒了,這時就可以開始練習走路了。第二階段 12個月: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fā)展過程,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如此做可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第三階段 12個月以上:此時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行走,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的訓練。第四階段 13個月左右:此時父母除了繼續(xù)訓練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第五階段 1315個月:寶寶已經能行走良好,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好廳心,使其朝正向發(fā)展。二、意義當寶寶開始走路時,就說明他已經具備以下三項能力:1、能自主性
6、的握拳,并隨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腳趾;2、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經足以支撐本身的重量;3、已經能靈活地轉移身體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運用四肢,上下肢各動作的發(fā)展也已經能協調得好。三、骨骼的問題一些寶寶在學步時會出現踮腳尖走路的行為。專家表示,父母可觀察寶寶踮腳尖走路的頻率來判斷是否為異?,F象,如果寶寶有用踮腳尖的方式走路,有時恢復正常狀態(tài),則不必過于擔憂。許多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最容易發(fā)生意外就是扭傷,再加上這時候的寶寶通常不能表達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細致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來得知。專家表示,父母應仔細觀察寶寶走路是否出現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壓一壓寶寶腿部各部位,看看寶
7、寶是否會感到疼痛。四、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第一階段:訓練寶寶學習蹲站的方式為父母將玩具丟在地上,讓寶寶自己撿起來。第二階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兩頭,讓寶寶慢慢從爸爸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第三階段:讓寶寶練習爬樓梯,如家中沒有樓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讓寶寶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練習。第四階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邊高、一邊低的斜坡,但傾斜度不要太大,讓寶寶從高處走向低處,或由低處走向高處,此時父母須在一旁牽扶,以防止寶寶跌下來。依以上四個階段走路動作發(fā)展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輔助方式。六、學步安全措施正處于學步寶寶所碰到的危險比前面幾項動作接觸的危險來得更多了,在環(huán)境安全的注意上,父母可要費更多的心思。陽臺
8、:寶寶一旦學會行走,“到處亂走”是必然的情形,引時父母就特別留意寶寶走到陽臺上。沒有圍欄或欄桿高在85厘米以下,欄桿間隔過大 超過10厘米以上,或者陽臺上擺小凳子容易使寶寶誤爬上,而導致危險。家具:家具的擺設應盡量避免妨礙寶寶學習行走,父母宜將所有具危險性的物品放置高處或移走,并且須留意所有家具中具有尖銳的角,以防寶寶去碰撞。門窗:寶寶容易在開關門中發(fā)生夾傷,父母可使用門防夾軟墊來避免危險;至于窗戶方面,最怕寶寶走到窗邊玩窗簾繩,如此容易發(fā)生被繩子纏繞造成窒息的危險。七、把握輔助時機整個嬰兒期寶寶的動作發(fā)展是否正常,關系著生理健康及日后的認知發(fā)展,如果寶寶動作發(fā)展受阻,不但會影響日后的學習,也
9、會形成心理的障礙,所以父母該時時注意寶寶每個階段的動作發(fā)展情形。另外,寶寶每個動作的發(fā)展都代表著一層意義,如果能在最佳時機給予適當輔助,這將對寶寶的動作發(fā)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歲仍不會爬 我女兒1歲了,現在爬得很快,但還不會走路,會不會跟她的營養(yǎng)有關。因為她現在每天除了吃一個雞蛋外,就只喝牛奶,其他輔食她都不怎么喜歡,往往喂進嘴里就又吐出來。請問這樣的現象正常嗎?怎么才能讓她喜歡各種輔食?有些寶寶運動機能發(fā)展晚一些,1歲還不會走路比較正常。爬的過程就是四肢協調性和力量的練習。媽媽可以在平時把孩子抱起來多做一些跳躍動作,鍛煉其下肢力量,或者提供一些環(huán)境如軟沙發(fā),讓其扶著想主動站起來。孩子不喜
10、歡輔食原因比較多,可能是因為一次性喂得太多,或者添加輔食比較晚。可先從鍛煉味覺入手,讓其對各種味道感興趣,如喂一些果汁,每次要少量,逐漸讓孩子適應和習慣。 多爬有益于嬰幼兒的健康“爬”,看來是一種很簡單的活動,但對嬰兒來說并不簡單,要盡一翻努力才能完成?!芭馈?,對孩子身體的生長發(fā)育,心理發(fā)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長擔心會出危險,當孩子爬的時候,即加以阻止,這是不對的。開始嬰兒只會仰臥,最多也只能坐,所接觸的范圍極小,不利于幼兒認識事物的更多屬性。嬰兒會爬后,所接觸的范圍擴大了,由所躺的地方擴大到整個床,以至整個房間,使嬰兒的空間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增加了接觸的聲音刺激和事物刺激,有利于發(fā)展幼兒
11、聽覺、視覺、平衡器官,以及神經系統的發(fā)育。同時,大大地擴大嬰兒的認識范圍,為嬰兒建立、擴大和深化對外部世界的初步認識創(chuàng)造了條件。可以給嬰幼兒練爬的方法有:'定向爬'。即嬰兒趴著,把球具放在嬰兒面前適當的地方,速引他爬過去取。待嬰兒快拿到時,再放遠點。如果嬰兒開始不會前進,成人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腳掌,幫助他前進。'自由爬'。即整理一塊寬敞干凈的場地(水泥地應鋪上棉毯或席),拿開一切危險物和臟物,四處放一些玩具,任嬰兒在地上抓玩。但必須在成人的視線內活動,以免意外。'轉向爬'。即先將有趣的玩具給他玩一會兒,然后將玩具當著他的面藏在嬰兒的身后,引誘他轉
12、向爬。 貝貝自己走1歲左右的貝貝開始學習走路了,他可以沿著沙發(fā)、摸著墻壁在房間里走來走去??墒沁@樣走了幾個月都還是不能邁出真正的第一步,也就是說,只要不借助東西,貝貝就不敢走路。這怎么辦?爸爸媽媽想了好多辦法,都解決不了問題。有一天,一位鄰居拿了一個球放在貝貝前面滾,貝貝急于想拿到那個球,一松手就蹬蹬地跑過去,從此,貝貝不再要摸著東西走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每當貝貝在走路時,爸爸媽媽都會說:“當心,扶好,別摔了?!毙睦韺W家認為,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你總是這樣說,貝貝的潛意識里就產生了一種怕摔的心理,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無形中也就阻礙了貝貝的行為。想想看,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做過這樣的消極心理
13、暗示?貝貝爬樓梯,不用緊張你家剛會走的貝貝,遇到臺階或樓梯時是怎么上去的呢?一定是爬上去的。l歲的貝貝剛學會了走路,但他沒有能力扶著欄桿走上樓梯,因而遇到樓梯就立刻俯身開始爬??墒?,媽媽見到貝貝爬樓梯就大驚小怪:“貝貝,太危險了,樓梯怎么能爬著上?快下來!”殊不知這個年齡的貝貝在爬樓梯方面有著特殊的“天賦”,他不僅能手腳并用爬上樓梯,而且還會爬下樓梯。貝貝自己爬著上下樓梯,進一步鍛煉了他全身運動的協調性,同時也鍛煉了他的獨立性和自信心。如果一味地限制貝貝去做他能夠做的事,只會使貝貝對自己的環(huán)境產生不必要的恐懼,無形中妨礙他獨立性和自信心的發(fā)展。所以,我勸你,千萬不要限制貝貝爬樓梯。如果你不放心
14、,可在旁邊鼓勵并悄悄地保護。當他有扶欄桿上樓梯的能力時,爬樓梯的行為自然就會消失了。 寶寶走路太晚了嗎看見隔壁家同年齡孩子已經開始走路了,而自己家這個,卻怎樣也邁不開一步,真是急死人了。作者以多年門診經驗,提供父母孩子為何晚走路的原因,解決了這些因素,也許孩子馬上就可以穩(wěn)健的踏出第一步呢!寶寶放開手自己走的第一步,無疑的是最重要的發(fā)展里程碑之一,也是大部分的父母們最興奮期待而永難忘記的場景。但是,在等待這一刻來臨前,期待中滿懷焦慮之情,亦是頗為煎熬的,尤其當周遭朋友們的孩子在較早年齡時便會走路時,更令有些父母不易釋懷。以下我們提出幾個重要原則與觀念,也教導父母如何協助寶寶走路。寶寶有自己的時間
15、表每一位孩子的發(fā)展表現都不相同,每一位都有各自的獨特表現,獨自走路當然也不例外。當這一天到來時,與寶寶的智能、體位大小以及父母的親職能力都沒有關系。孩子們不會故意晚學會走路,而父母親也不能改變成加速寶寶學走路的速度。因此,我們首先提醒的是,不必過于心急,但是要保持密切注意,看寶寶是否有合宜的獨自行走反應表現。大部分寶寶在1214月大時學會走路根據過去的嬰兒發(fā)展研究文獻,以及粗動作發(fā)展專書'Motor Assessment of the Developing infant',絕大多數學者專家都同意,約50寶寶在11.5個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個月大獨自行走,而100都可以
16、在18個月大自行走路。當然在這長達半年之久的期間當中,孩子們的表現差異甚大,有的在前一天還是爬蟲類,隔一天就變成北京猿人;有的則雖然早就想放手一搏,但常走一下就跌倒;有的便十分享受已會走的自由與樂趣,老是要大人帶他出去走動。父母們要牢牢記得,這一范圍并非金科玉律,因為每一位寶寶仍有其獨特發(fā)展時程表,只是仍然有一個被普遍認可的范圍罷了!只要沒有不當的外因阻礙寶寶獨自行走,便不必過份擔心;但若已過18個月大,而無法獨自走路,也應盡速和專家醫(yī)師們諮商,確認有無疾病存在,或者有阻礙因素需予以調整。冬天寶寶較晚才學會走路?臨床上,我們的確看到以上現象,遠在1975年時,美國兒科醫(yī)學會雜志中,就有文章指出
17、這一觀察,顯見東西方的家庭都可能面臨同一問題。至于原因何在?經分析檢討,吾人知道走路是一種粗動作發(fā)展的表現,與神經系統成熟度及雙腳與脊椎的協調功能息息相關,因此冬天成長的寶寶,會表現得較晚行走,并非他們神經系統有問題或發(fā)育過慢,而是外界因素,尤其是'天寒地凍'下的衣物束縛所造成。在高緯度國家,尤其暖氣設備不佳的地區(qū),的確父母們不得不然,以免孩子們遭受風寒之苦;但是,在臺灣若四季如春的情況下,仍硬是放不下心中塊壘,以大人對寒冷的感受,限制孩子的發(fā)展,便是得不償失了。學步車會使寶寶走路及發(fā)展變慢?此一答案接近正面肯定,大部分的有關研究,傾向訴求學步車會剝奪會走路前幼兒的各項學習發(fā)展
18、,此一限制并不只在粗動作發(fā)展而已。一項來自兒童發(fā)展與行為雜志的文獻指出,針對109位嬰兒,區(qū)分為有使用學步車及不用等兩組,以比較其動作及心智發(fā)展情形(在615個月之間)。結果發(fā)現,使用學步車組的嬰兒,有較慢的坐、爬及走路表現,并且在貝氏量表的動作發(fā)展(PDI)及心智發(fā)展(MDI)兩項指針中,都得分低于未使用學步車組嬰兒。并且這些延遲的效應,與學步車種類、使用時間與頻率,都有關連性存在。我們也要藉此鄭重呼吁父母們,應給予發(fā)展中幼兒足夠的空間,以充份表現他們對環(huán)境探索的興趣,使其粗動作、細動作及手眼協調有更好的練習機會,而不該為一己大人的方便,而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學步車的
19、安全性而言,在全世界各國,都有傷害及死亡案例的報告,因此此一安全性考量,更不可輕忽,仍應使嬰兒在帶養(yǎng)者目視之下,在一個足夠寬廣空間中自由爬行、扶著走,再進一步等待獨立行走的到來。影響寶寶正常獨自行走的不利因素個人在門診中的多年經驗,可以將此一問題條列于下,供父母們參酌。如果能夠小心謹慎地注意,勿使努力學習中的寶寶到壓抑甚至剝奪,則孩子們的成長自然順利可期。A.寶寶的衣物穿得過多或過厚,以致影響活動性。B.寶寶很少有機會在地上活動,因為太常被抱撫。C.寶寶體重過重,超過同齡嬰兒,以致缺乏動機。D.寶寶生長不良,慢于同齡嬰兒,以致肌肉骨骼不足。E.寶寶對攀扶曾有不好的經驗,以致畏懼不肯學。F.寶寶
20、十分著迷各種手部動作,以致減少走的機會。G.環(huán)境中無法讓寶寶扶著走,以致缺乏興趣。H.寶寶常被放置在學步車之內,以致沒有走的機會。 蹣跚學步的孩子常惹麻煩怎么辦?蹣跚學步的孩子是最令人喜歡的,然而確實也會給大人帶來種種麻煩,比如總愛摸來摸去,凡是手夠得著的東西就想拿過來放在嘴里咬一咬,或把東西拿來扔一扔,等等。其實這不是他們故意搞破壞,而是受好奇心的驅使,是他們增長知識的有效途徑。父母不能用粗暴的態(tài)度去壓制這種好奇心。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除需小心呵護外,也是需要教育的,但應盡可能避免打罵。在他們不聽話,例如故意把正在喝的牛奶杯摔在地上、用手捏蛋糕、在該睡覺時大聲喊叫時,應當耐心地教導他們要聽大
21、人的話,有時也可以稍加懲罰,例如,用手輕輕拍拍他的手,這樣也可使他有所領悟。有時他執(zhí)意要拿取一些貴重的物品,家長不必大聲吆喝,較為明智的方法是,用別的東西來分散他的注意力。 寶寶學步時的安全措施現在有許多年輕媽媽因為不知道如何正確教寶寶走路而萬分苦惱。寶寶的每一步、每個走路姿勢,以及該如何在他走的過程中做好保護,媽媽都要特別關注,而不當的學步過程會使寶寶骨骼、脊椎變形。一、不學爬就學走兩大影響“寶寶真聰明,沒學爬就開始學走了?!焙芏鄫寢尪及褜殞氝^早學走路看成是聰明健康的表現,不等經歷爬的過程就直接教他走路了。寶寶的腦神經及骨骼、肌肉發(fā)育都需要一個過程,由坐到爬、再到走是這一過程的相應表現。之所
22、以先讓寶寶學爬是因為這時候他的骨頭特別柔軟,很難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爬可以讓脊椎、骨骼和韌帶逐減受力,慢慢增強各部分的力量。如果太早就讓他站起來走,身子站不直,老想彎腰,腿的負重又太大,脊椎、骨骼就跟著彎曲,脆弱的小腿骨還會變形,長大了就會變成形或形腿。除了骨骼、脊椎變形,不學爬就學走還影響寶寶視力呢。幾個月大的寶寶視力發(fā)育還不健全,只能看清近處的東西,都是小“近視眼”,而爬可以讓他看清有限范圍內的東西,慢慢調整,讓視力正常發(fā)育。但走路的時候就需要看較遠的地方,寶寶看不清,只能瞇著眼睛努力調整屈光度和焦距,無疑會損傷眼睛和視力,嚴重的還會患上先天性白內障、視神經萎縮、上眼瞼下垂和近視,對眼睛造
23、成一生的傷害。同時,寶寶都是在室內爬,可以避免強光對眼睛的刺激,而學走大都在戶外,尤其是陽光強烈的夏天,紫外線和紅外線會傷害視網膜,讓眼睛出現刺痛、流淚等病癥。此外,寶寶爬的時候仰著頭,前庭會受到刺激來增強平衡性,要是跳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去學走,長大后不但平衡差,而且連脾氣都會變得暴躁,沒有耐性。二、寶寶學步需經過三個階段,媽媽如何做好保護寶寶長到1011個月大,就開始躍躍欲試地站起來,搖搖晃晃自發(fā)地要走路了,興奮的媽媽往往迫不及待地就拉著他的手想讓他快快走,而這樣做對寶寶學步不僅沒有好處,更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專家表示:寶寶學步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不同階段媽媽應學會不同的保護措施。1、搖晃期有時候
24、媽媽拉著寶寶學走路,寶寶卻突然大哭起來,手臂也不能動了。這種現象在寶寶剛開始搖擺著走的時候很普遍,是因為牽拉的時候,手臂關節(jié)脫臼了。專家提醒:寶寶手臂要是脫臼了千萬別轉,也別揉,找??漆t(yī)生將關節(jié)復位,很快就好。但是,如果一直采取這種牽拉的保護方法,造成手臂習慣性脫臼,就會嚴重影響寶寶肘關節(jié)的發(fā)育。正確保護:媽媽對寶寶學走時的保護和鼓勵是最關鍵的,其實最好的保護是站在寶寶身后,扶住他的掖下隨著他走,但這樣半蹲著你會很辛苦,所以不妨用一塊布圍住寶寶的前胸,你從后面提著布來幫他找平衡,這樣就省力多了?;蛘?,在寶寶初學步的時候,讓他在學步車里練習,車的四面都有保護,他想走想坐都可以,大人不但可以把自己
25、解脫出來專心守著他,而且還不用擔心他會摔倒。2、扶物行走期寶寶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覺”,兩條小腿兒開始用力抬高,向前邁步而不是蹭步。專家提醒:寶寶能這樣走的時候,你可以把學步車撤掉,讓寶寶練著扶著床沿或扒著小車走,大人在邊上看著別讓他摔了就成。正確保護:如果你不放心讓他扶著東西走,還可以把雙手放在他掖下,但要讓他獨立走,手勁兒慢慢變虛,直到慢慢松手。3、獨立行走期寶寶開始下意識地掙脫媽媽保護的手臂,自己獨自搖晃著走了。雖然走起來有點深一腳、淺一腳,但你完全不必擔心。專家提醒:寶寶自己走需要一個心理過程,一開始有玩具逗他,他會很感興趣,但最怕的就是摔倒。倘若只是沒站穩(wěn)坐在地上,那媽媽一定要鼓勵他自
26、己爬起來,這樣他就會很勇敢地接著走,而且會很愛走;倘若摔得很嚴重,甚至受傷,他就會害怕,很長時間不敢走,這是很正常的防御反應,最好是慢慢鼓勵他,緩一段時間再走。正確保護:寶寶自己走也需要父母的保護,比如父母面對面蹲下,讓寶寶在中間來回走,距離要從近到遠一點點調整?;蛘?,給他定個距離,像是從床走到沙發(fā),父母最好跟著。一般,寶寶到2歲左右就都會獨立行走了,所以媽媽們不要著急,別強迫他走,但如果2歲還走不穩(wěn)或不會走,就要帶他去醫(yī)院檢查了。 訓練孩子走路的自然和協調2歲孩子走路時,應該上體正直,上下肢協調。但有的孩子走時不自然、不協調,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兩種:1、平時養(yǎng)成不良習慣。從幼兒剛學會走路時,成
27、人未注意到孩子走路時不正確的姿勢,沒能及時地糾正。2、心理過分緊張。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正常情況下,通常是不會出現走時不協調的。只有在一定環(huán)境條件下,才會出現。如在周圍氣氛很嚴肅及聽口令“齊步走”時,孩子就會由于心理過分緊張,而出現不自然、不協調的走路姿態(tài)。以上情況可采取以下的方法進行指導糾正。1、指導幼兒觀察成人的走路姿勢,讓幼兒知道正確的走路姿勢看上去很美觀,使孩子產生學習、效仿的心理需求。2、讓大一點的幼兒做示范動作,并說明要領:“上體正直,上下肢自然協調地走?!?、成人可帶領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一起念兒歌做游戲進行練習?!皝韥韥?,大家來排隊,快快快,跟著朋友走。”每次游戲的時間不
28、能太長,以防幼兒乏味和過分疲勞。成人要及時對幼兒進行鼓勵,讓幼兒用愉快的心情參加練習。成人在帶領幼兒練習時,要用正面、積極的方法進行誘導,切忌采用單調、重復、強硬的手段。 對學步車說“NO”媽媽寶寶都愛學步車一般的嬰兒學步車是由底輪、車身架、座椅等組成,是寶寶會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自由自在的運動是每一個小嬰兒的夢想,嬰兒車幫他們圓了這個夢。那些才能坐穩(wěn)的寶寶,一坐上學步車,立刻在家里飛馳了起來,借助于學步車,他們無處不到。一坐上學步車,孩子就著了迷,自如的移動讓孩子陶醉,速度使孩子激動。媽媽們真心感謝學步車這個好幫手。坐上學步車,原本哭鬧煩躁,時時需要陪伴的寶貝自己開心地玩上了,媽媽可以輕松一
29、下,或安心地料理家事。有的報把不到半歲就坐上了學步車,據估計美國515個月齡的嬰兒中至少有一半使用學步車,每年學步車的銷售量高達三百萬。理想和現實很遙遠理想:學步車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走路,促進孩子發(fā)育。現實:長期適用學步車的孩子運動發(fā)育不如未用過學步車的孩子。很多媽媽都以為學步車可以幫助寶寶進行被動鍛煉,練習走路,而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卻與之相去甚遠:學步車不利于幼兒身心的發(fā)展。跟蹤調查顯示:常用學步車的嬰兒會坐,會爬和會走的平均時間分別是6.73個月、6.68個月和11.66個月,明顯晚于不坐學步車的嬰兒會坐,會爬和會走的平均時間5.39個月、5.84個月和10.82個月。7、8個月是嬰兒練習滾、
30、爬的最佳時機,坐上學步車,行動自由被大大地限制了,練習的機會減少了;由于憑借學步車,孩子在家里可以移動自如,滾、爬對寶寶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由于缺乏興趣和練習,孩子運動的發(fā)育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習行走是需要眼、手、足協調,學步車前面的安全大托盤,擋住了孩子的視線,寶寶看不到自己走動的腳,不了解自己何以走動。學步是需要花“力氣”的,但由于有車輪的滑動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隨車滑動而“行走”,依靠學步車寶貝很容易從坐椅上站起來,缺乏真正的鍛煉,自然不利于孩子學站練走。理想:學步車是寶寶安全的保姆?,F實:每年有很多寶寶因使用學步車而受傷。有很多爸爸媽媽使用學步車是因為他們覺得學步車可以保證嬰兒的安全,而
31、統計結果卻動搖了人們對學步車的信心,根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統計:每年約有8800名15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由于使用學步車而受傷。學步車賦予原本不擅移動、不知危險的嬰兒以快速運動的能力。坐在學步車中寶貝每秒的移動距離可達1米,孩子的頭部所占比重大、較重,又暴露在車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護,一旦從樓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寶貝的頭部很容易受傷。此外,由于孩子能夠快速進入危險地帶(包括利器、火爐、熱水、有毒物品存放處等),令媽媽猝不及防,因此受傷事件時有發(fā)生,包括手指夾傷、擦傷、劃傷、燙傷和意外中毒。學步車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誰也不會想到學步車會影響孩子的智力,但研究顯示:使用學步車的孩子智力發(fā)育測驗方面的分數低于沒有使用過學步車的孩子。孩子是通過接觸、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學習認識物體,自由的探索有助于孩子智能的發(fā)展,學步車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活動,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影響了孩子智力的發(fā)育。過早助走的害處:欠腳走路寶寶發(fā)育有自身的規(guī)律,與神經、肌肉發(fā)育的成熟程度及視力發(fā)育密切相關。俗話說:“7滾8爬周會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初級會計師考試答題技巧試題及答案
- 臨床醫(yī)學服務質量框架試題及答案
- 農村養(yǎng)小豬出售合同標準文本
- 專業(yè)設備及材料合同樣本
- 中外合伙經營合同樣本
- 修繕合同樣本多
- 會計信息系統在企業(yè)管理中的應用建議試題及答案
- 代工保密合同樣本
- 2025年育嬰師目標制定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稅務師考試技能提升試題及答案
- 《餐廳托盤的使用技》課件
- 【化學】化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下冊
- Unit 2 Know your body(說課稿) -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6.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學課件)-高一數學(人教A版2019)
- 酒店的突發(fā)事件及案例
- 【農學課件】瓜類蔬菜栽培
- 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計算練習200題有答案
- 護士生涯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 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標準(2024年版)
- DB14∕T 2163-2020 信息化項目軟件運維費用測算指南
- 交換機調試報告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