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悼亡詩淺探_中晚唐_第1頁
唐代悼亡詩淺探_中晚唐_第2頁
唐代悼亡詩淺探_中晚唐_第3頁
唐代悼亡詩淺探_中晚唐_第4頁
唐代悼亡詩淺探_中晚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代悼亡詩淺探_中晚唐論文導讀::作為“一代之文學”的唐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有唐一代的悼亡詩也蔚為大觀。而縱觀唐代悼亡詩,其外部特征有二:其一是多集中于中晚唐,其二是多為居喪期間所作。這都與當時的政治背景、詩風、詩體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及社會風氣密切相關。論文關鍵詞:唐代,悼亡詩,外部特征,中晚唐 悼亡詩作為一種詩歌題材,溯其源流最早可見于詩經(jīng)·邶風·綠衣和詩經(jīng)·唐風·葛生。悼亡詩自晉代潘岳悼亡三首開始,成為悼念亡妻的專稱。歷來探討悼亡詩作的人不少,但多傾向于探討詩作的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很少有人從其外部特征入手。本文僅就有唐一代初、盛、中、晚四

2、個分期中悼亡詩的分布,賦詩時間與當時詩風及社會風貌關系作一探討。作為“一代之文學”的唐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中晚唐,有唐一代的悼亡詩也蔚為大觀,悼亡詩的數(shù)量大大增多,名作紛呈,如杜審言、李白、韋應物、孟郊、元稹、李商隱、趙嘏等都或多或少有悼亡詩名作。縱觀唐代悼亡詩,有兩個顯著特征:其一:就悼亡詩數(shù)量分布而言,唐代悼亡詩多集中于中晚唐。筆者翻檢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版),初盛唐詩作中悼亡詩寥寥無幾,而且很少為人注意論文開題報告。大致而言,初盛唐時期,有杜審言悼亡一首(全唐詩卷六二)、李白奔亡道中五首(全唐詩卷一百八十一)等,且文學史上多不提及。而于中晚唐時期,諸家悼亡之作很多中晚唐,其

3、間亦不乏悼亡名作。如韋應物傷逝、往富平傷懷、出還、冬夜、送終、除日、月夜、過昭國里故第、感夢、秋夜等二十六首(全唐詩卷一九一至一九三),戴叔倫妻亡后別妻弟、少女生日感懷等二首(全唐詩卷二七四),孟郊悼亡一首(全唐詩卷三八一),元稹夜閑、遣悲懷、感夢、夢成之、妻滿月日相唁等三十五首(全唐詩卷四四),李商隱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屬疾、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房中曲、正月崇讓宅等八首(全唐詩卷五四、五四一),趙嘏悼亡二首(全唐詩卷五五)等等,不勝枚舉。由此可見,中晚唐悼亡詩數(shù)量大大超過初盛唐??v觀唐代文學史,初唐詩歌題材擴大,詩人群體增多,開一代詩風之先河。詩至盛唐達到鼎盛的高峰,在唐詩的四個階

4、段中中晚唐,成就最為輝煌。許多千百年來廣為傳誦、膾炙人口的詩篇便是在這一時期產(chǎn)生的。同時,還涌現(xiàn)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的詩人。時人論之“既閑新聲,復曉古體,文質(zhì)半取,風騷兩挾。言氣骨,則建安為傳;論宮商,則太康不逮?!?殷璠 河岳英靈集· 論)“盛唐之音”、“盛唐氣象”為后世仰觀而又無法企及,但作為一種題材的悼亡詩卻 數(shù)量不多且多為人忽略。然而,中唐大歷、貞元年間相對為唐詩的低潮期,晚唐則為唐詩的衰落期,而正是在這樣的衰頹期,悼亡詩卻大獲發(fā)展。如:“昔日戲言身后事中晚唐,今朝皆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奴,也曾因夢送錢財論文開題報告。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5、?!保ㄔ∏脖瘧哑涠┐嗽娮髡邚幕貞浲?、感懷舊物入筆,極盡對亡妻刻骨銘心的思念,使夫妻間相濡以沫之情溢于言表,使人讀來,凄然之情油然而生。“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嬌郎癡若云,抱日西簾曉。枕是龍宮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憶得前年春中晚唐,未語含悲辛。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蘗。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識。”(李商隱房中曲)本詩作者從往昔和未來兩處著筆,用幽艷的語言寫深切的悲傷,筆調(diào)纖弱,感情深厚誠摯,將滿懷凄絕藏于平淡的描寫中。上面只是略舉兩例,由此可見中晚唐悼亡詩的藝術水平。無論是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還是思想內(nèi)容、意境創(chuàng)造都達到了歷代悼亡詩的最高水平。其二:就賦詩

6、時間而言,唐代悼亡詩多不避禮法,甚而有些為居喪期間所寫。這是唐代悼亡詩一個較為顯著的特征論文開題報告。荀子·禮論:“禮者,謹于治生死者也。生中晚唐,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之文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由是可觀,古仁人君子要“敬始而慎終”,對于喪禮尤為看重。而儀禮·士喪禮要求居喪期間“哭晝夜無時,非喪事不言?!?(卷十二) 儀禮·喪服所記,妻子歿后,丈夫當服喪一年中晚唐,其間不得舉樂,除服才能恢復正常生活。陳寅恪也曾談及: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

7、男女間關系,而于正式男女關系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鹽之瑣屑,大抵不列載于篇章,惟以籠統(tǒng)之詞,概括言之而已。2(P99)錢鐘書也考明“歷世以居喪賦詩為不韙”3(第一一九節(jié)) 在儒家思想占正統(tǒng)的年代,世人多遵循“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的儒家教條。況且,古人對于悼亡祭親主要是看其哀毀傷身的實際行動中晚唐,而非其動情言辭。若反復詠嘆反有華而不實的矯情之嫌。古代禮制要求人們居喪期間“非喪事不言”,居喪賦詩是為不韙論文開題報告。清人何義門批點文選,對于潘岳悼亡詩極力證明其作于“終制”“釋服”以后,“古人未有有喪而賦詩者”。4(卷四十六)蘇軾的悼亡名作也是在十年后才吟誦而出“十年生死兩茫茫

8、”(江城子·記夢)。而在唐代,悼亡詩多作于奔亡或居喪期間,如:李白奔亡道中五首,韋應物自傷逝至同德精舍舊居傷懷十九首“盡傷懷時所作”,元稹的妻滿月日相唁等悼亡之作也多為居喪期間所作。究其原因,在于當時封建禮法相對松弛。陳寅恪也曾有論及“此種社會階級重詞賦而不重經(jīng)學,尚才華而不尚禮法,以故唐代進士科為浮薄放蕩之徒所聚夫進士詞科之放佚姿肆,不守禮法中晚唐,固與社會階級有關,然其任誕縱性,毫無顧忌?!?(P86)正是這樣的社會風氣,使得當時的倫理道德標準不一,人們對于儒家的封建禮法并不太在意。于是,居喪賦詩也未受到指摘和譴責,進而合“禮”合“法”化。以上兩點僅從唐代悼亡詩的外部特征入手,就其數(shù)量分布、賦詩時間作一探討。疏淺之處,希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